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社区首诊制作为分级诊疗的核心要素,对我国卫生服务体制改革的成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圳市劳务工社区首诊制的实施,在分流患者方面起到了明显作用,各利益方能够接受该强制性制度。与深圳市相比,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较好的城市已基本具备社区首诊的能力,在实施社区首诊制的过程中应重视其强制性,以保证制度设计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劳务工和非劳务工对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情况及其满意度。方法:在深圳市宝安区随机抽取街道及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拦截调查的方式共调查社区卫生服务利用者8 000人,运用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劳务工最近一年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次数为3次及以上的比例高于非劳务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劳务工和非劳务工就诊人群满意度前三位分别是服务态度(73.29%,73.46%)、技术水平(65.29%,67.50%)、看病方便(63.16%,64.98%);73.47%的就诊者愿意接受社区首诊制,劳务工人群相比非劳务工人群更愿意接受社区首诊(74.16%,69.71%)。讨论:深圳市劳务工社区首诊制的实施使居民社区卫生服务利用有所提高,劳务工和非劳务工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较高,且差别不大。以深圳为借鉴,在全国逐步推进社区首诊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深圳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诊数据的观察和测量,了解该地区全科医生转诊行为的变化,分析社区首诊制的形成情况。方法:对2002--2006年5年间全科医生不间断的转诊观测数据(5118例),采用了2005年前后的数据比较分析,寻找转诊行为的变化及原因。结果:在劳务工集中的社区.全科医生严格执行了逐级转诊和分诊,转诊的疾病类型以常见病为主,社区外滞留时间短,形成了社区首诊为特点的转诊制度,而非劳务工集中的社区尚未形成。结论:社区首诊制度的实施所影响的人群有待扩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选取发展较为成熟的六所城市:深圳、北京、青岛、上海、武汉、重庆为例,描述和评价社区首诊制开展情况,为其他开展或准备开展首诊制的城市或地区提供借鉴。方法:通过搜索研究城市社区首诊制度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提取、总结。结果:社区首诊制实施后可及性、满意度以及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但存在一定问题。结论:建立和完善社区首诊制对于促进卫生资源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之间的合理流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首诊制的实践和研究中都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深圳市为劳务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各利益集团及其相互作用。方法采用利益相关集团分析,根据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特点,明确了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资源和能力。结果劳务工及用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举办机构及医务人员、私立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等是劳务工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利益集团,拥有组织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等,动用这些资源的能力主要听从政府公共权力决定。结论现阶段,在劳务工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劳务工社区卫生服务的利益相关集团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深圳市为劳务工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的各利益集团及其相互作用.方法 采用利益相关集团分析,根据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特点,明确了各个利益集团的利益、资源和能力.结果 劳务工及用人单位、社区卫生服务举办机构及医务人员、私立医疗机构、医疗保险机构等是劳务工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利益集团,拥有组织资源、财力资源、信息资源、文化资源和社会关系资源等,动用这些资源的能力主要听从政府公共权力决定.结论 现阶段,在劳务工中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就诊患者对社区首诊制必要性及接受性的认识。方法 :对上海市闸北区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家二级医院选择600名就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总的来看,患者对社区首诊有一定接受性,65.5%的居民认为社区首诊制有必要,62.33%的居民能够接受社区首诊制,但不同人群间有一定差异,不愿意接受社区首诊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社区技术不好及药品不足,分别占67.26%和52.74%。结论 :建议加强居民观念引导,提高对社区首诊制的认识;结合全科医生制度,逐步开展社区首诊的实践;从特定人群起步,逐步扩大首诊的范围;加强医保及基本药物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8.
开展分级医疗,逐渐形成社区首诊制是一项非常好的举措。广东省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实现15分钟社区卫生服务圈,探索社区首诊制度。所谓社区首诊,指居民在患病就诊时须首先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接受全科医生的诊疗,只有经社区全科医生转诊,才能去上级医疗机构诊治。据我所知,在我们广东省的佛山市和深圳市的宝安、龙岗两个区,  相似文献   

9.
社区首诊制是构建“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基石。为进一步完善社区首诊制,作者针对社区首诊制的定义和发展做出阐述,通过政策研究、数据分析、人物访谈等方式对无锡市社区首诊制实施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在此基础上,对如何完善社区首诊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2006年2月,在我国召开的全国社区卫生工作会议上卫生部明确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双向转诊制度",鼓励社区医院实行"首诊制",从而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及时转诊",缓解日益紧张的"看病难"。针对卫生部的相关要求,全国各地纷纷行动起来,积极尝试建立社区首诊制[1]。200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再次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社区首诊、分级医疗和双向转诊",社区首诊制成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深圳外来女工的生殖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3 622名深圳外来女工进行生殖健康相关问题的现场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外来女工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12.3%,前5名疾病分别是阴道炎(112人,3.09%)、月经不调(101人,2.79%)、痛经(60人,1.66%)、宫颈炎(74人,2.04%)、盆腔炎(38人,1.05%);多因素分析显示有人工流产史、近3个月有性行为、工作时间大于2年、年龄大是生殖健康疾病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外来女工的生殖系统疾病患病率高,为她们提供有效地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目前深圳市二类疫苗纳入社会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可行性,分析存在的问题,为深圳市制定及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对深圳市、区疾控机构和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免疫管理人员进行半结构式个人深入访谈,对访谈结果进行归类分析.结果 75%访谈对象认为二类疫苗应纳入社保支付范围,所有访谈对象认为二类疫苗的资金来源是影响二类疫苗纳入社保支付的主要问题,其次50%访谈对象认为政策覆盖人群也是问题之一;67%访谈对象认为应该根据人群所参与的社保类型,成熟先行,分类分步实施,即社保支付二类疫苗费用,综合医保人群可先推行,住院、少儿和农民工医保人群暂缓推行.结论 二类疫苗应分类、逐步纳入社保支付范围,同时探索公共卫生服务与社保之间的关系,建立一种合理的运行体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未婚外来女工生殖健康的需求和现状,探索有效的社区干预措施模式,从而提高其生殖健康水平。方法 2011年1月—2012年1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2个超过1 000名女工的工厂作为调查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工厂未婚外来女工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社区干预,对干预措施实施前后的2次调查表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通过社区干预措施后,未婚外来女工的各项生殖健康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均P<0.05),月经期性生活(从干预前的41.2%下降到干预后的5.2%)和人工流产(从干预前的32.9%下降到干预后的6.1%)等不安全性行为明显降低(均P<0.05),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结论绝大多数未婚外来女工生殖保健知识水平低,需要社区干预,通过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外来女工的生殖健康知识,对提高外来女工的生殖健康水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庄武刚 《职业与健康》2012,28(6):670-671
目的了解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监护情况,分析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监护中存在的问题,为相关部门对流动工人的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深圳市龙岗街道在有职业病危害企业工作的1 200名流动工人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流动工人上岗前、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查率分别为17.1%、57.3%;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率远低于固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费用以用人单位支付为主。结论流动工人职业健康监护状况不容乐观,应加大职业健康监护监督力度;职业健康检查双重标准现象突出,应规范企业用工制度;健康检查费用未能全部实现由用人单位承担,应调整工伤保险的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健康状况和就医行为进行调查。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7个区县作为调查地点,调查外来务工人员家庭431户,共1045人,其中有效问卷1002份,有效回收率为95.9%。结果外来务工人员日工作时间长、自评健康状况较好;医疗保障水平低、参保意愿强烈;社会支持网络局限,经济拮据是困扰家庭就医的主要问题;日常患病就诊单位以区县级及以下医院为主;医疗服务利用不足,呈“三低两高”。结论医疗保障和家庭资源匮乏抑制了外来务工人员对医疗服务的利用;应逐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区卫生服务的能力,以满足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医疗需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深圳市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人力资源现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为促进社区居民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深圳市福田区79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开展调查,收集精神卫生工作人力资源基本资料,采用SPSS 10.0建立数据库并分析.结果 79家社康中心均有1名兼职精神卫生防治医生,其平均年龄为35.89岁,其中临床医学专业47人(59.49%)、护理专业17人(21.52%)、检验或药剂专业5人(6.33%)、公共卫生专业2人(2.53%);初级职称38人(48.10%)、中级职称34人(43.04%)、高职称7人(8.86%);中专4人(5.06%),大专17人(21.52%)、本科49 人(62.03%)、硕士9人(11.03%).每名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医生平均服务人口为2.39万人.社区精神卫生防治医生平均从业年限为1.66年,平均工资待遇为6.42万元/年.结论 深圳市社区精神卫生服务人员以中青年为主,有较高的学历,但是精神卫生专业知识有待进一步提高.需从政策层面加强对社区精神卫生工作者的福利保障,加强人员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某工厂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的现状和需求,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3 622名女工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缺乏,中位数为16分。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越大、文化程度越高、已婚、患有生殖系统疾病、愿意交流生殖健康知识者知识总得分高。结论:外来女工生殖健康知识缺乏,生殖健康知识及服务需求量大,应该充分关注外来女工的生殖健康,因人而异,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知识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和自行设计的人口学资料问卷对深圳2个大型企业(员工达4000人以上)的非深圳户口、工作达3个月以上的女员工共2000人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进行调查.按人口学特征及健康变化、单位进行分组,比较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差异.结果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得分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营养行为、人际关系行为、运动行为和健康职责行为.多个不同人口学特征间外来务工者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觉健康较1年前差的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在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多个维度得分较低.结论 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对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的健康状况有积极的影响,改进深圳女性外来务工者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应从多个方面采取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