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燕雄 《现代护理》2003,9(12):928-929
目的 评价联合激光治疗中、晚期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对52例(78眼)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氩激光加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重点是心理护理、术后用药、主要不良反应和远期随访的护理。结果 在护理措施配合下,术后1年74眼眼压控制在≤21mmHg内控制率94.9%。术后视力提高迅速而且稳定。并发症轻而少。结论 联合激光手术治疗中、晚期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做好规范的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使用Hd:YAG激光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探求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防治方法。方法 使用Hd:YAG激光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进行周边虹膜切除术,使前后房沟通以降低眼压。结果 24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经治疗后全部透切,总成功率为百分之百,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在闭角型青光眼的防治中是一种很有前途及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已行周边虹膜切除术,但眼压仍>21 mmHg的病例,我们应用53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其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已行周边虹膜切除术后无效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4例52眼,男14例18眼,女20例34眼,年龄56~75岁,平均63岁,眼压27~46 mmHg,平均31.6 mmHg;其中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后30例48眼,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术后4例4眼;前房角关闭范围<270°的22例36眼,前房角关闭范围>270°的12例16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对患者术后眼压的影响及疗效。方法采用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3例,观察疗效及术后降眼压作用。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7 d的平均眼压均显著高于术前,而术后1 d与术后7 d相比无显著差异,3个时间点(术前与术后1、7 d)的平均用药指数相比无显著差异;在平均房水流畅系数方面,术后7 d显著高于术后1 d和术前,术后1 d显著高于术前。术中照射眼部明显刺痛或不适感患者17例(24眼),术后即出现睫状充血35眼,术后1 d进行裂隙灯检查发现前房闪辉患者40眼,未给予特殊处理,均于术后1周时复查全部好转。结论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可以有效降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疗效确切,是治疗此类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眼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原发性急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行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的疗效。方法原发性急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虹膜膨隆型)患者42例,术前用UBM测小梁虹膜夹角(θ1)、房角开放距离500(AOD500)以及中央前房深度(ACD),并随机分成2组,选择组在房角最狭窄所在象限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非选择组在颞下方或鼻下方象限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术后2周复查眼压、UBM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2组患者手术后ACD、θ1、AOD500与手术前比较均有增加,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选择组手术前后的ACD、θ1、AOD500的增加值与非选择组的增加值无统计学差异。结论UBM能活体观察手术前后房角的变化、激光孔的通畅程度,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诊治提供了更有效的检查方法和疗效观察。激光位置的选择对手术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郑天红 《全科护理》2012,10(22):2068-2070
[目的]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对32例(41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行小梁切除术及周边虹膜切除术,同时加强急性发作期护理、药物治疗及护理、术前护理、术后护理。[结果]32例病人均手术成功,发生前房出血4眼,浅前房5眼,经处理后均好转,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14个月~18个月,病人眼压明显下降。[结论]加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的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1856年Von Gnaele首先应用虹膜切除降眼压,以后虹膜全切改为周切,作为抗青光眼滤过手术的一部份及早期闭角型青光眼单纯虹膜切除术(青光眼临床前期、前驱期、急性发作间歇期以及慢性期视功能无损害的患者)。60年代后激光虹膜除术逐渐推广,取得良好效果。我院1年多来采用德国Zeiss公司YAG及氩离子激光联合机作激光虹膜周切84例现将统计分析及随访报导于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Nd:YAG激光联合半导体532 nm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6月收治的72例(83眼)PACG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6例(41眼)采用Nd:YAG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观察组36例(42眼)采用Nd:YAG激光联合半导体532 nm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统计两组手术情况,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 h、术后1 d、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术眼眼压,一次透切成功率,周切口通畅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完成;观察组术后1 h、术后1 d术眼眼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透切成功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5.37%(P0.05);两组周切口均通畅沟通前后房,无自行关闭发生;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38%,低于对照组的19.51%(P0.05)。结论:Nd:YAG激光联合半导体532 nm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PACG患者能提高一次透切成功率,改善患者术后早期眼压,减少出血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由于前房角被周边虹膜组织机械性阻塞导致房水流出受阻,造成眼压升高的一类青光眼。一旦周边虹膜阻塞了房角,房水不能外流,眼压就立即上升,随即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即为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复合小梁切除术即联合使用小梁切除术外置巩膜瓣,可拆除缝线和术中抗代谢药物单次剂量应用,成为近代改良青光眼滤过手术的新趋势。现将我院28例行复合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围术期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观察瞳孔阻滞型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行传统虹膜周边切除术前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分析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确诊PACG(瞳孔阻滞型)26例(37眼),男7例,女19例,年龄42~76岁,其中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25眼,前驱期7眼,间歇期5眼,均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分析术后的治愈率:根据术前、术后应用UBM进行前房测量,对UBM提供的眼前段剖面图进行定性观察和分析,比较术前、术后小梁虹膜夹角、房角开放距离;同时观察虹膜形态的改变。结果:1)本组治愈26例36眼,97.3%(36/37),无效1例1眼,2.7%(1/37);2)治疗前后小梁虹膜夹角、前房角开放距离(AOD500)比较(t=2.155,2.172;P0.05);3)虹膜周边切除术后虹膜根部组织远离小梁网,房角粘连范围减小。结论:利用UBM观察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行虹膜周边切除术前后前房角的变化,可以观察到经手术治疗后,前房角解剖结构的改变,根据小梁虹膜夹角、前房角开放距离、术后虹膜形态改变情况,表明临床上虹膜周边切除术是预防和治疗瞳孔阻滞型闭角型青光眼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激光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心理护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曹桂莲80年代以来,YAG激光在眼科应用范围日趋广泛,其中较多的是因边虹膜穿孔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将激光焦点对准手术部位的虹膜面,利用激光的能量使该处虹膜洞穿,从而使房水外流通畅,达到降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激光虹膜切除术作为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手段,目前在临床上已普遍应用。但激光术后的高眼压也成了一种最常见的并发症,这对视神经本已有部分损害的青光眼来说是严重的,如果眼压剧烈升高,会致视野缺损,中心视力丧失。虽然机理尚不完全清楚,笔者对不同时期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激光术前后眼压变化做初步观察,以求临床上如何选取合适的病人行激光治疗,尽量避免引起较高眼压。资料与方法本组120例142眼,其中男性48例,女性72例。年龄36~76岁,平均58岁。属于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88眼,闭角型青光眼间歇期19眼,慢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对3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视力较术前视力明显提高,术后眼压较术前眼压有统计学差异,术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巩膜突可见不同程度的增宽〉180°范围,术后5眼周边前房深度〉1CT,17眼周边前房深度1~1/2CT,18眼1/z~1/3CT,1眼1/3~1/4CT。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可有效控制眼压,迅速恢复和改善视力,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良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非瞳孔阻滞型房角关闭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9例(31只眼)非瞳孔阻滞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于周边虹膜切除术后进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术后1周应用前房角镜观察房角粘连情况。随访3~13月,平均9月。结果:术后3个月31只眼的平均眼压和平均用药指数从术前的(21.6&#177;2.5)mmHg和2.6&#177;1.4降到(17.8&#177;1.5)mmHg和1.0&#177;0.90,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后一周,部分患者周边虹膜前粘连(PAS)减少、周.边虹膜变薄,随诊期间未发现高眼压及前房角进行性粘连。结论:激光虹膜成形术可以明显加深非瞳孔阻滞型PACG的周边前房,增宽房角入口,从而预防房角粘连的进一步进展。  相似文献   

15.
对48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做好围术期护理,以总结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经验.结果术后患者眼压明显改善,50眼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疼痛缓解率为90.9% .术后患者出现浅前房3眼、脉络膜脱离1眼、前房积血2眼,经相应的处理后好转,未见其他严重并发症.认为做好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术后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为眼科常见疾病,它的发生与眼前段解剖结构异常有密切关系,晶状体的改变易导致前房变浅、眼压升高,晶状体因素在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1].传统的手术治疗方式为小梁切除和(或)虹膜周边切除术,手术切除了部分巩膜和虹膜,组织损伤大,术后出现较多并发症.而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则切口小、损伤少、愈合快且并发症少,治疗合并有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以解除晶体因素引起的瞳孔阻滞,降低眼压,较其他手术方式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估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在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改变以及采取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2005 年4 月至2009 年6 月于烟台山医院就诊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和前驱期患者105 例135 眼,应用前房角镜和超声生物显微镜观察在不同眼压下发病眼的前房角的改变,根据其形态的变化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包括超声乳化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及双切口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等方式.术后常规应用激素和抗生素治疗.观察6 个月~3 年.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的前房角为关闭状态,N Ⅱ~N Ⅳ(Scheie 房角分级法),前房角宽度为0 °~20 °,周边虹膜形态为S,虹膜根部附着位置为A-C(Spaeth 房角分级法).药物治疗后部分病例前房角开放.术后本组所有患者的视力均有提高,眼压控制稳定在20 mm Hg 以内.术中和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观察6 个月~3 年,眼压持续稳定,术后一周的前房角形态与术后6 个月的前房角形态无明显改变.结论 根据不同眼压状态下前房角的形态变化,采取不同手术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取得稳定的术后效果.  相似文献   

18.
零玲  雷海云  罗冰萍 《全科护理》2013,11(6):510-511
[目的]观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羊膜移植与调整缝线的疗效,探讨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0年6月54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行小梁切除,术中应用羊膜移植与调整缝线作为观察对象,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术后眼压控制良好,手术完全成功率48眼(89%),条件成功率4眼(7%),失败2眼(4%)。[结论]羊膜植入联合可调整缝线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法,结合有效的护理可以提高病人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期是眼科急诊,临床治疗应在最短的时间内降低眼压,开放前房角,挽救视功能。但部分患者经综合药物降眼压治疗后仍无法控制眼压.作者自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对部分患者施行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Nd:YAG激光虹膜切开术,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护理经验。方法协助患者采取正确体位,及时发现高眼压的症状和体征,按医嘱正确使用降压药物,同时做好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护理和激光虹膜成形术的护理。结果本组21例(25眼)中,经药物治疗后眼压维持正常者15例(18眼);2眼经激光虹膜成形治疗后眼压正常;1眼经激光虹膜成形联合虹膜周边切除后眼压正常;4眼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结论在手术治疗的同时,采取正确体位,做好术后高眼压的观察及护理,可以有效地减少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后高眼压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