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为了解重庆市某大型鞋厂作业环境苯系物的暴露情况,对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根据新加坡建立的有害职业化学物质暴露风险评价指南,对作业工人的苯系物暴露情况及体检结果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结果:苯的风险等级为3.24,高于甲苯(2.57)和二甲苯(2.40)。不同工种工人白细胞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7.236,P=0.027),不同性别作业工人白细胞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334,P=0.002);作业工人的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异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P=0.455~0.777)。制底车间和制帮车间苯的致癌风险明显高于美国环保署所规定的一般可接收水平的上限(10-4)。而制底车间甲苯的非致癌风险明显高于其他车间,为基准值的1.56倍。结论:该鞋厂制底和制帮车间存在严重的致癌风险,对工人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易引发职业性苯中毒。需改善工厂的作业环境,确保工人的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安新县制鞋行业苯对作业人员的健康危害情况,为开展制鞋业职业病防治和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1月对安新县三台镇制鞋行业的不同工种工人的作业环境、身体状况等进行了调查与检测。选取部分制鞋企业,对其作业场所底工车间和帮工车间的苯浓度进行检测,从底工车间中选取115名工人为暴露组,从帮工车间中选取131名工人为对照组,对两组作业工人进行实验室血象检测和神经系统检查。用SPSS 16. 0软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帮工车间空气中的苯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底工车间空气中苯浓度明显高于帮工车间;暴露组人群的白细胞和血小板的下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 048,99. 815,P 0. 05);同时暴露组的各种相关症状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底工车间苯浓度超标是暴露组人群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的重要因素,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车间环境苯的检测与控制,减少由此带来的职业危害,增强制鞋企业职工健康体检意识,特别是血常规的检测,及时发现敏感人群,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轨道客车企业接触噪声部门工作人员身体情况,探讨噪声危害职业性健康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企业2018年进行噪声体检2556名员工的健康检查结果,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再另选取本企业不接触噪音工作的1000名员工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比较两组员工机体各项异常情况表现以及观察组患者不同工龄出现听力损伤的检出率。结果观察组员工血压、心电图以及听力异常患者人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员工随着工龄的增加听力损伤的出现率也逐渐增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长期处于噪声工作环境中会出现不同程度身体异常,并且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出现听力异常的几率就越高,企业应当增加环境控制以及员工防护,增加定期体检,从根本上保护劳动工作者机体,降低因公出现病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温州市苯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加强对其健康管理,为进一步改善防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温州市2 480名苯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检测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结果苯作业人员中,白细胞计数异常率女性(10.89%)高于男性(4.48%);中性粒细胞计数异常率女性(7.78%)高于男性(4.98%),印刷行业异常率高于电子电器、鞋革及家具行业,化工行业异常率高于电子电器行业;血小板计数异常率为1.61‰;按苯中毒分类血常规异常率女性(12.89%)高于男性(7.14%),高危作业高于一般作业。讨论温州市苯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已受到一定的影响,应加强对印刷和化工行业的苯作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改善工作条件,加强防护,尤其是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南通市苯作业人员血常规结果,为预防职业性苯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8—2021年参加职业健康检查的3 309例在岗工人作为调查对象,将2021年402例苯作业人员作为接触组,同期944例岗前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分析苯作业人员血常规检测情况,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接害工龄和年份苯作业人员血常规检测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苯作业人员白细胞计数的影响因素。结果:接触组中性粒细胞数计数(3.63±1.09)×109/L,低于对照组的(3.82±1.37)×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水平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其中血红蛋白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接触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红细胞计数异常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苯作业人员中男性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分别为(159.09±9.38)g/L、(5.14±0.36)×1012/L,高于女性的(133.48±14.05)g/L、(4.48±0.35)×1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期低浓度混苯暴露对制漆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为职业健康监护提供依据。方法选择苯作业工人73名作为观察组,另选择56名本厂其他工种的工人作为对照组,将两组体检结果数据进行比较、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白细胞降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定量,血小板计数和其他(血清ALT、B超、血压)检查结果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浓度混苯暴露可引起白细胞的减少,且具有一定的剂量累积效应。低浓度混苯对作业工人血压影响不大,年龄和生活方式可能是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有待以后跟踪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混苯对人体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机制以及检测混苯作业人员早期的生物学指标 ,观察混苯暴露对人体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以及血清MDA、SOD、GSH Px的影响。方法 选择 133名长期从事喷漆作业的工人和 169名无接尘、接毒史的工人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将暴露组按苯浓度的不同分为高浓度组和低浓度组 ,用常规方法进行红蛋白和白细胞计数 ,测定血清中MDA含量和SOD、GSH Px活力。对结果分别进行方差分析和非参数统计 (F检验和H检验 )以及相关性分析等。结果 暴露组和对照组间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含量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1) ,但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的异常检出率在两组间的差别无显著性。MDA含量及其异常检出率在两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 (P <0 0 1) ,且随着工龄的增长 ,暴露组MDA含量明显增加 (P <0 0 5)。与对照组相比 ,混苯组SOD活性及异常检出率明显增高 ,而GSH Px活性和异常检出率却显著下降 ,差别均有显著性 (P <0 0 1)。MDA含量与白细胞计数和GSH Px活性呈负相关 ,而与SOD活性呈正相关。结论 长期接触低浓度混苯 ,将导致MDA含量和SOD活性增加 ,GSH Px活性下降 ,且改变出现在白细胞改变之前。可以认为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类 (如SOD、GSH Px等 )的活性可作为混苯作业人员的早期生物学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王慧娟  党迷  张玉 《农垦医学》2016,(4):367-369
目的:通过分析石化员工体检结果,了解工人健康状况,为健康保健计划提供依据。方法:对2015年独山子石化员工3 957人体检结果及非石化公司员工(石河子天富供热公司)体检资料整理、分析及总结。结果:(1)石化员工检出的前4位异常发现依次为:脂代谢异常193人(28.1%),胆囊疾病134人(19.4%),糖代谢异常127人(18.4%),脂肪肝98人(14.2%);(2)与对照组结果异常率进行比较分析,实验组(石化员工)的体检异常率显著高与对照组(P<0.01)。结论:石化员工中高血糖、高血脂及胆囊疾病发病率高,有较高患心血管疾病风险,可能与饮食相关性高,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增强员工健康意识。  相似文献   

9.
有人曾观察到低浓度苯、甲苯及二甲苯 (以下简称混苯 )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1,2 ] 。但低浓度混苯作业对作业工人认知功能影响的报道并不多见。为此 ,我们对某大型石化企业接触低浓度混苯的工人进行了认知功能的测定。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选择有苯作业的 4个厂 ,混苯作业工人 65人作为接触组 ,其中男性 3 5人 ,平均年龄 ( 2 7.4± 2 .7)岁 ,平均工龄 5 .0年 ;女性 3 0人 ,平均年龄 ( 2 6.2± 2 .9)岁 ,平均工龄 4.5年。就业前经体检健康状况较好 ,工龄满 1年以上。将非接触混苯 ,且近期无服药史的职工按 1:1配比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入选…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某企业噪声作业工人听力损伤情况的动态变化,为控制和消除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单位对某企业接触噪声作业且工作岗位相对固定的工人2008—2012年的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并对听力损害与工龄、年份、工种(车间)的关系分别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1929人次,高频听力损失检出率为11.51%(222)显著高于语频听力损失检出率8.09%(156)有统计学意义(χ^2=12.78,P〈0.01);2008年与2012年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份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组在6年与9年比较时,高频及语频听力损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种(车间)不同听力损失有差异,综合车间、工艺车间LAeq8h(8h等效连续A声级)噪声暴露水平高的岗位,听力损伤程度大于噪声暴露水平低的岗位。结论噪声暴露时间越长、暴露水平(剂量)越高,听力损伤率越高,且高频听力损失明显高于语频听力损失。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长期接受极低频电磁辐射的从业人员外周血细胞的变化,并阐明极低频电磁辐射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选择某工厂接触电磁辐射的2个车间工人作为暴露组,依据暴露强度的不同,将低水平接触极低频电磁辐射者(123例)作为低暴露组,较高水平接触极低频电磁辐射者(229例)作为高暴露组,选择不接触电磁辐射的行政人员(2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FA-300工频电磁场场强测试仪检测车间(低暴露组与高暴露组)电磁场强度,AWA5610D型积分声级计检测车间噪声强度,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外周血细胞数据。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暴露组工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白细胞(WBC)数明显增
加(P<0.05);高暴露组工人MCV、WBC、红细胞压积(Hct)和淋巴细胞(LC)数均明显增加(P<0.05);但高暴露组工人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明显降低(P<0.05)。结论:极低频电磁辐射可能对从业人员外周血细胞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引起血液系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某单位职工两年体检结果及健康促进策略。方法:选取南通市第五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2012年和2013年各90人体检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健康促进策略。结果:男女职工体检异常数量最高的9种为:胆固醇偏低、牙结石、脂肪肝、甘油三酯偏高、肝囊肿、血液流变异常、牙龈炎、尿酸偏高和主动脉硬化;其中,女职工检出较高的疾病还包括子宫肌瘤、乳腺增生、宫颈炎和阴道炎。2012年和2013年两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该单位职工存在较多健康威胁因素,应实施有针对性的健康预防和自我防护,强化职工的健康理念。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47例,以住院期间死亡为观察终点,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两组患者分别于中毒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两组间比较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死亡组中毒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死亡组中毒后第3天及第7天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是判断急性百草枯中毒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可靠指标,且C-反应蛋白浓度的敏感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原因脾切除(肝硬化伴脾功能亢进,肝硬化组;外伤性脾破裂,外伤组)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及对策。方法统计分析两种不同原因脾切除患者WBC和PLT计数、Hb变化规律,比较术前凝血功能,并计算两组脾切除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率。结果脾切除可使肝硬化组术后短时期内WBC恢复正常;对两组Hb没有影响;两组术后PLT均高于正常,但外伤组更明显;两组术前凝血功能没有差异;肝硬化组深静脉血栓形成率较外伤组更高。结论深静脉血栓形成与PLT升高有一定关系,但不是主要的,术后需要增强CT和多普勒超声监测,一旦明确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即予积极抗凝等冶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癌症与白细胞及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1∶1病例对照研究法,病例组选取癌症患者,对照组选择社区健康人群中与病例组性别和年龄匹配者.比较分析病例组及对照组的白细胞和血脂水平,并分析其与癌症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和白细胞计数(WB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血浆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间无显著性差异.TG,VLDL,HDL,WBC的上四分位数与下四分位数相比较,患癌症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3.347(95%CI:1.657~6.758),3.628(95%CI:1.741~7.557),0.022(95%CI:0.008~0.058),2.584(95%CI:1.320~5.059),其余血脂指标的相对危险度无统计学意义.WBC与TG,VLDL呈正相关,与HDL呈负相关.[结论]白细胞、血脂与癌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WBC,TG,VLDL是癌症发生的可疑危险因素,HDL是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华南汉族中青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Fg)的改变。方法将华南汉族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分为老年组(105例)、中青年组(60例)与健康对照组(74例)。应用Clauss凝固法测定其Fg水平。分析中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的特点,比较中青年及老年CHD患者与健康对照组血浆Fg水平差异。结果华南汉族中青年冠心病男性多见,主要为单支及2支病变为主,老年冠心病女性发病率明显上升,且以2支及3支病变为主;Fg、白细胞水平中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组较健康对照组高,中青年冠心病与老年冠心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华南汉族中青年与老年CHD患者临床特点不同,但两者均有Fg、白细胞水平升高,说明了中青年冠心病的部分临床特点及Fg、白细胞在其起病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CRP、WBC和ESR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血沉(ESR)联合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诊治的25例细菌感染患儿作为A组,25病毒感染患儿作为B组,选择同期25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C组,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的CRP、WBC和ESR。结果:A组CRP、WBC、ESR明显高于C组,B组ESR明显高于C组(均P〈0.05);A、B两组患者的CRP、WB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RP、WBC和ESR联合检测对于儿童感染性疾病的诊治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将173例疑似细菌感染的患者按PCT的检测值分为PCT≥0.5与PCT〈0.5两组。同时检测173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的变化情况和细菌培养结果,并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结果PCT≥0.5与PCT〈0.5两组患者的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x^2=25.528,P〈0.05);PCT〈0.5和PCT≥0.5两组的WBC和中性粒细胞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CT〈0.5和PCT≥0.5两组WBC和中性粒细胞水平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CT应用于临床提示细菌感染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好;PCT可以作为WBC和细菌培养两项指标质控水平的监测。  相似文献   

19.
唐红  陈旭  付玉华 《医学综述》2014,(24):4541-4542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北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80例患感染性疾病儿童临床资料,对细菌培养情况、PCT、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结果进行分析。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分组,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即为细菌感染组(100例),细菌培养结果阴性为非细菌感染组(80例)。结果 180例患儿中,非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5.0%(4/80)、72.5%(58/80)和7.5%(6/80),细菌感染组血清PCT、CRP和WBC阳性率分别为90.0%(90/100)、84.0%(84/100)和36.0%(36/100),显示细菌感染组血清PCT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而CRP阳性率在细菌感染组和非细菌感染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细菌感染组WBC阳性率明显低于PCT阳性率。PCT阳性率与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结论作为区分细菌感染和非细菌感染的重要指标,患儿血清PCT检测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明显优于CRP和WBC检测,PCT与患儿感染程度呈正相关,可作为疗效和预后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WBC)计数在并发感染的哮喘患儿中的检测价值。方法:分析84例哮喘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哮喘患儿30例(A组)、并发细菌感染的哮喘患儿28例(B组)和并发肺炎支原体的哮喘患儿26例(C组)。另外选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2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比较4组儿童的基线资料及治疗前后的血清CRP及WBC水平。结果:B组患儿的血清CRP与WBC水平较A组、C组及对照组高(P<0.05),C组患儿的血清CRP与WBC水平较A组和对照组高(P<0.05),且A组患儿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A、B、C 3组患儿的血清CRP与WBC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B组患儿的血清CRP与WBC水平仍较A组与C组高(P<0.05)。结论:血清CRP与WBC的联合检测在并发感染的哮喘患儿中不但可以帮助临床医师判断患儿的感染类型,还能有效判断患儿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