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及相应的护理手段.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86例重症手足口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临床治疗与护理,在此86例病患儿中,有2例经治疗无效死亡,其余84例均痊愈出院,治愈率为97.7%.结论:针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对其症状进行及时识别并辅以针对性的治疗与护理,能够有效保证康复率.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唾液以及粪便等进行多途径传染[1].患者中婴幼儿居多,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均在3岁以下.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性疱疹及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疱疹,严重的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并发症,并导致死亡.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128例手足口病患儿,我们对其实施了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方法给予288例手足口病患儿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心理护理、消毒隔离等系统的护理。结果2例发生惊厥,4例并发脑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1%,经过对应治疗后所有患儿均健康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7.31±1.25)d。结论给予小儿手足口病患者系统的精心的护理一定程度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总结167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要点及护理.临床观察要点为体温、疱疹、心率及呼吸变化、精神神经症状及肺水肿、循环衰竭症状.护理重点为严格消毒隔离,加强发热护理、口腔黏膜的护理、饮食护理、疱疹护理、用药物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促进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讨论护理对门诊手足口病患儿输液的影响.方法对1110例患儿给予发热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饮食护理、消毒隔离、病情观察、健康教育等.同时对432例疱疹密集和血管不明显患儿均采用静脉留置针.结果输液治疗过程中严格消毒隔离管理,对患儿实施正确的护理措施和密切观察病情防止发生重症疾病是手足口病患儿门诊输液护理的重点.结论手足口病患儿门诊输液的正确护理对患儿的康复,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以及疾病传播蔓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初吉波  吴修涛 《吉林医学》2010,31(14):2027-2028
目的:进一步探讨手足口病的最佳护理方法,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方法:在治疗期间,利用合理的心理护理、有效的基础护理,同时做好呼吸及消化道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35例患儿经3~11d治疗护理,皮疹全部消退,未留任何痕迹,患儿未出现脑炎、休克等严重并发症,无院内感染发生。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加强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诊治处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7.
刘文琴 《基层医学论坛》2016,(24):3433-3434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手段。方法选择我科2014年5月—2015年12月收治的43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结果43例患儿无1例发生并发症,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采用有效的治疗护理干预手段,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重预防、重护理,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消毒隔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观察患儿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2例出现惊厥,5例引发脑炎,经针对性处理后均康复。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精心护理,可以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增加患儿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50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抗病毒、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35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5 d~8 d,全部患儿未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减轻手足口病患儿的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舒适护理效果.方法:2015年1月-2020年7月收治小儿手足口病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增加临床舒适护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体温复常...  相似文献   

11.
康华 《吉林医学》2011,(2):365-366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做好消毒隔离、病情观察。结果:减少了手足口病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结论:加强手足口病患儿观察、护理、健康指导,从而减少手足口病的传播及发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1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表现及护理体会.方法对11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110例患儿均获治愈,未发生脑炎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结论及时做好消毒隔离,可防止本病的传播,护士掌握好手足口病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并发症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手足口病的临床观察、消毒隔离及护理措施,使患儿减轻痛苦,早日康复.方法 对我科2009年5月至2009年9月收治的300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300例手足口患儿经过我们的治疗与护理,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4.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一般发生在4~7月,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肛周、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经过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患儿皮肤上的水疱和分泌物传染.  相似文献   

15.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亲密接触、空气飞沫,最易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其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较强,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规模的流行,近年来在托幼机构也常有发生.因此,采取安全合理的护理措施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小儿手足口病49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以夏秋季节多见,多发于(4~5)岁的婴幼儿。在国外1957年已有报导,我国于1981年始见于上海。可引起发热、咳嗽、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疹、溃疡,少数患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2003年6月-2003年9月,我院共收治49例手足口病患  相似文献   

17.
侯秀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209-209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6月收治406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男286例(70.44%),女120例(29.56%),男:女=2.38:1;〈1岁35例(8.62%),1~5岁324例(79.8%),〉5岁47例(11.58%)。  相似文献   

18.
周娟  吴情 《中外医疗》2016,(34):168-171
目的:通过回顾性研究,分析危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通过密切观察、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置对手足口病患儿中危重症者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国家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重症诊断标准随机选取该院2010年2月_2015年7月收治的50例病例进行筛选,对这些筛选出来的病例,护理人员着重观察患儿的精神神经系统症状、末梢循环情况、面色变化,加强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指脉氧和血糖的监测,积极完善各项辅助检查,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结果经过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相关的治疗与护理措施,所筛选患儿49例无护理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死亡1例。结论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在护理过程中有高度的警觉性,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相关并发症的护理,大部分患儿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李岩  张淑芳  刘玉梅 《吉林医学》2010,31(31):5661-5662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70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结果:经医护人员治疗、细心护理及加强预防控制,治愈率达98.87%,无一例患儿死亡,均痊愈出院。结论:加强手足口病患儿观察与护理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全方面优质护理服务,并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结果:经过治疗与综合护理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一例死亡现象。结论: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化的综合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极大程度上降低患儿受到病痛的折磨,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与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