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了150例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的护理体会。通过做好术前患者的评估与准备、心理干预;术后严密的监护和生命体征观察以及观察伤口有无疼痛、出血、尤其是观察桡动脉穿刺部位有无出现血肿、冠状动脉痉挛、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做好饮食、运动、抗凝用药及特殊事项的指导等,有效促进了患者的术后康复。15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回顾分析我院心内科自2007年8月至2009年12月间443例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相关护理.方法:术前给予细致的心理护理;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应急处理;术后观察末梢血液循环,穿刺处有无渗血、血肿等情况,积极防治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结果:8例术中出现桡动脉痉挛,29例术中出现急性心肌缺血;36例术后出现局部血肿,2例加压止血后局部出现水泡,23例急诊PCI在开通IRA时出现心前区疼痛.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和健康教育,加强术中、术后的护理,不断积累相关护理经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了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手术疗效,确保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4.
我院从2005年1月至6月上旬开展了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66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护理方法,以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心内科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患者总计252例,采取针对性护理并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4例因血管畸形1,1例因桡动脉严重痉挛而改为经股动脉入路行介入术,余均顺利通过手术,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可行和安全的,全面针对性护理,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经桡动脉介入诊疗的护理经验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桡动脉径路行冠脉造影检查和PCI术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结果:经过精心的护理后,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并发症发生。结论:术后做好护理观察,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142例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患者,对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2例患者接受护理后,均未出现皮肤缺血性坏死或局部出血等并发症。结论:在给予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给予患者全面有效的护理措施,严格规范护理行为,可大大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入性心脏病学越来越广泛应用于临床心脏病诊治 ,传统做法是经股动脉穿刺 ,术后患肢制动 2 4 h,我科自 2 0 0 3年 4月以来 ,开展经桡动脉穿刺 ,它可使病人更舒适、活动自如 ,避免了股动脉穿刺后卧床 2 4 h的不适感 ,减少尿潴留、皮下血肿等并发症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我科 2 0 0 3年 4月以来 ,经桡动脉介入诊疗 [1 ] 病人 4 0例 ,其中男性 2 7例 ,女性 13例 ,年龄 4 2岁~ 71岁 ,术后无一例发生尿潴留及皮下血肿。2 术前护理2 .1 做好术前宣教 采取集中讲授及个别指导的方法 ,向病人及家属做相关知识地解释 ,简要说明手… 相似文献
9.
总结520例冠心病及拟诊为冠心病的病人经桡动脉行冠心病介入诊疗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术前、术中、术后的心理护理、手术配合、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优缺点。方法:通过对260例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冠状动脉介入成功率情况比较:桡动脉组192例,185例获得成功,成功率96.3%,7例因桡动脉痉挛穿刺失败改股动脉穿刺成功,1例改为肘动脉途径。股动脉组68例全部穿刺成功,成功率为100%。两组术中操作情况比较:手术操作时间及平均X线曝光时间比经桡动脉组稍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桡动脉组术后住院天数明显较经股动脉组短(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经股动脉组有8例患者在拔鞘时出现迷走反射性心动过缓和低血压,给予静脉注射阿托品、多巴胺后好转。在局部血肿、瘀斑及排尿困难方面,经桡动脉组明显优于经股动脉组。结论:经桡动脉穿刺与经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冠心病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无需卧床、住院时间缩短等优点,既可作为有适应证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1.
TR-Band桡动脉止血绷带在经桡动脉介入诊疗术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经证明较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去除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痛苦,避免医护人员术后压迫股动脉的劳动量及压迫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可能性,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从而明显地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但如术后护理不当,可造成桡动脉的永久性损伤[1]. 相似文献
12.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已经证明较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具有去除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的痛苦,避免医护人员术后压迫股动脉的劳动量及压迫过程中出现迷走神经反射的可能性,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从而明显地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但如术后护理不当,可造成桡动脉的永久性损伤[1].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法较传统的股动脉穿刺法用于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技术是一种使医患双方双赢的方法,值得广泛开展。方法:分析自2005年10月~2011年6月开展的1 742例经右桡动脉穿刺诊治冠心病患者,通过实施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诊疗效果。结果:本组1 742例患者术后右桡动脉搏动良好,未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结论:采用右桡动脉穿刺法行冠心病介入诊疗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有效减少出血,使患者术后舒适感增加,缩短了卧床及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且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4.
<正>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传统的做法是经股动脉穿刺。Campeau首次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认为桡动脉位置表浅,周围无重要静脉和神经相邻,而桡动脉和尺动脉有良好侧支循环,选择该动脉穿刺后,止血可靠而易行[1]。我院2006年5月~8月行介入诊疗142例,经桡动脉途径133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远端桡动脉与传统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护理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21年1月—7月符合纳入标准的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和(或)PCI患者100例,根据穿刺部位不同分为远端桡动脉组(观察组48例)及经典桡动脉组(对照组52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出血发生率、手掌前臂肿胀程度、舒适度、止血器拆除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00);对照组患者手指、手掌、前臂肿胀和局部血肿率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经远端桡动脉穿刺与传统桡动脉穿刺相比,术后并发症、出血发生率较低,也可以减少术后护理时间,节约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民康医学》2019,(2)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RAS)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至2018年5月行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诊疗的130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是否吸烟等基本资料,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情况,桡动脉直径/身高、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桡动脉路径是否异常、导管交换次数等治疗情况。分析RAS的影响因素。结果:性别、年龄、吸烟史、桡动脉路径异常、导管交换次数、桡动脉直径/身高、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等均是RA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RAS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吸烟史、桡动脉路径异常、桡动脉直径/身高、桡动脉直径/导管外径及导管交换次数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上应积极给予预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时桡动脉损伤并发症的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我院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5013例,重点分析桡动脉损伤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方法。结果5013例患者经桡动脉径路完成手术4936例(98.46%),发生桡动脉损伤87例(1.74%),前臂张力性血肿27例(0.54%)。桡动脉痉挛者应用双导丝技术导管通过率明显优于桡动脉内注射硝酸甘油的传统方法(96.0%vs 53.52%),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压迫止血配合加压包扎治疗桡动脉损伤后前臂张力性血肿100%治愈。结论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手术操作要细致,手法要轻柔,发生桡动脉痉挛后妥善处理可减少桡动脉损伤,桡动脉损伤后关键要早发现,及时有效压迫止血配合加压包扎治疗张力性血肿,是防止骨筋膜室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00例经桡动脉途径完成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1600例,其中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459例,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8.2%,冠状动脉介入诊断成功率99.7%,冠状动脉PCI成功率92.3%。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手术成功率与传统股动脉途径无明显差异,且其并发症少、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降低。 相似文献
19.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1989年加拿大Campeau首次报道了经桡动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为临床冠状动脉检查提供了新的经路。1995年Kiemeneiji首次报道经桡动脉冠状动脉腔内成型术(TRI)。自第一次TRI成功后,TRI的可行性和优越性逐渐被认同,在众多的介入途径中越来越占优势。由于桡动脉周围没有重要的神经和血管,所以穿刺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器械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在冠心病诊断与治疗中普遍采用经皮腔内冠状动脉血管成形术(PCI),传统PCI主要经股动脉途径,但是长期实践研究分析该方法成功率低、并发症多等缺陷。经桡动脉途径实施PCI手术经大规模临床试验证实,其具有适应症广、手术成功率高、患者疼痛感较小、术后并发症少等优势,国内外相关学者针对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冠心病进行长期临床研究,本文将选取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成果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