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目的 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危险因素及血糖波动情况.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出现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未出现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开展问卷调查表,分析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血压、血糖、血脂水平、生活习惯、饮食结构等.应用Logistic...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个体化睡前饮食指导预防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效果。方法将30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1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睡前饮食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前(22:00时)、夜间(次日3:00、6:00时)空腹血糖水平及干预过程中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睡前、次日3:00时、次日6:00时的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个体化睡前饮食指导能有效降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使患者血糖水平更加稳定。 相似文献
4.
《医学综述》2015,(11)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强化治疗的模式下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对50例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进行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通过Logistic回归性分析对各因素与夜间低血糖的相关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593,95%CI 1.102~114.634)、病程(OR=1.672,95%CI 0.916~2.869)、空腹C肽(OR=0.761,95%CI 0.331~1.703)、尿白蛋白(OR=5.476,95%CI1.352~23.821)是2型糖尿病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病程及空腹C肽和尿白蛋白水平为夜间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对其进行监控,有利于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期间预防夜间低血糖发生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126例低血糖发生情况与护理措施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6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仅发生低血糖15例次,发生率为11.9%。所有发生低血糖的患者均经对症处理,症状或血糖于30~60min后恢复正常,无1例出现低血糖相关并发症。结论:针对高危因素进行干预,以预防为主,可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发生情况,探讨胰岛素减量降低夜间低血糖风险的可行性。方法 :120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列入调查,比较调整剂量并加用阿卡波糖组(观察组)与单用胰岛素不加用阿卡波糖组(对照组)的血糖水平;观察组患者应用调整方案治疗10d,对比调整方案前、后的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夜间血糖平均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调整胰岛素治疗方案之后的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调整前。结论 :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检测夜间血糖水平有助于预测夜间低血糖的发生,胰岛素适当减量联合阿卡波糖口服有助于降低夜间低血糖的风险,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住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12月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38例。根据是否发生低血糖将其分为未发生低血糖组89例(非低血糖组)及发生低血糖组49例(低血糖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①低血糖组的体重指数(BMI)为(24.6±4.8)kg/m2,住院天数为(85.6±12.3)d,糖尿病病程为(13.0±8.9)年,而无低血糖组BMI为(26.6±5.7)kg/m2,住院天数为(52.3±10.5)d,病程为(8.7±6.5)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低血糖组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相关药物联合使用率较非低血糖组高(P〈0.05),二甲双胍使用率较非低血糖组低(P〈0.05),而胰岛素使用率及口服降糖药(OAD)+胰岛素联用率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③低血糖组胱抑素C高于非低血糖组(均P〈0.05),血脂指标中总胆固醇值低于非低血糖组(P〈0.05),低钾血症的发生率高于非低血糖组(P〈0.05)。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长、BMI低、联用胰岛素及OAD,胰岛B细胞功能及肾功能较差均会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均予注意,积极预防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1年12月该院内分泌科收治的738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发生现状,并根据患者近1年低血糖发生情况分为低血糖组(n=350)和无低血糖组(n=388),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影响因素。结果:73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350例发生低血糖,低血糖发生率为47.43%;两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病程、合并慢性并发症、腹型肥胖、应用胰岛素、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用药依从性、运动占比和血清糖化血红蛋白、三酰甘油(TG)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吸烟、饮酒、控制饮食占比和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4 kg/m^(2)、糖尿病病程≥10年、应用胰岛素、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用药依从性差均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OR>1,P<0.05);高水平TG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BMI<24 kg/m^(2)、糖尿病病程≥10年、应用胰岛素、应用胰岛素促泌剂、用药依从性差均为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危险因素,高水平TG为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Background Advances in treatment have greatly reduced the risk of blindness from this disease, but because diabetes is so common, diabetic retinopathy remains an important problem.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DR) in Chines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risk factors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by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 Fifty-one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aged 60 or above were enrolled and the episodes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were documented. The risk factors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were analyzed by logistic regression and the cut-off of glucose levels at bedtime for nocturnal hypoglycemia was evaluated. There were twenty-two patients with total 681 nocturnal hypoglycemic episodes.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lowest glucose level at bedtime was the risk factor of nocturnal hypoglycemia (OR=0.36, 95% CI:0.13-1.00, P<0.05), while the gender, age, diabetes duration, therapy regimen, the highest and average glucose levels at bedtime were not associated to nocturnal hypoglycemia.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showed that the bedtime glucose at≤6.2 mmol/L was the best cut-off point for predicting nocturnal hypoglycemia. 相似文献
13.
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对51例≥60岁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监测,统计发生夜间低血糖(血糖≤3.9mmol/L)的例数和事件数,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共有22例患者发生了681次夜间低血糖,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治疗方案、睡前最高和平均血糖值均不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夜间低血糖的危险因素。睡前最低血糖值与患者是否发生夜间低血糖关系密切(OR=0.36,95%CI:0.13~1.00,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睡前血糖≤6.2mmoL/L是预测夜间低血糖发生与否的最佳临界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命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简表(WHOQOL-BREF)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回顾性调查50例糖尿病肾病及59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及焦虑情况,然后采用单因素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及Logistic回归逐步分析各因素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影响各维度得分及生存质量总分的因素有: 糖尿病病程、疾病分组、焦虑评分、胰岛素不良反应频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糖尿病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病程和吸烟量。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尤其是糖尿病病程和吸烟量。应当及早发现并且采取针对性措施,注重临床治疗的同时提高患者的综合管理能力,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症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共有T2DM患者200例,男性45例,女性155例,其中未合并OP患者107例,合并OP患者93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数据的差异。并用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OP与相关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合并OP组患者年龄较大(P〈0.01),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较小(P〈0.05),心率较快(P〈0.05)、骨钙素(osteocalcin,OC)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高(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低(P〈0.01)、尿酸(uric acid,UA)低(P〈0.01)、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低(P〈0.05)、铁(ferrum,Fe)低(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24,P=0.019)、BMI(OR=0.717,P=0.018)、OC(OR=1.189,P=0.009)、UA(OR=0.986,P=0.019)与OP有关。结论年龄、BMI、OC、UA与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相关。 相似文献
16.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2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血压、血脂、尿微量白蛋白(UAER)等各项生化指标并检测眼底,根据眼底病变程度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背景期视网膜病变组(NPDR)及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比较各组糖尿病病程、HbA1c、血糖、血压、血脂及UAER与DR的关系。结果NDR组150例(66.7%),NPDR组63例(28.0%),PDR组12例(5.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程、UAER、SBP和DBP在3组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在HbA1c、BMI、FPG、FINS、TG、TC、LDL-C和Homa-IR差异无显著性(P>0.05);Logistic回归显示病程、UAER、DBP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UAER、DBP与DR密切相关,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糖尿病足的危险因素指导临床更好防治糖尿病足,预防截肢。方法测定34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糖尿病足80例非糖尿病足260例,分析其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及并发症等。结果与非糖尿病足组比较,糖尿病足组在年龄、病程、体重指数、HbA1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别、重度PAD(下肢动脉病变)、吸烟、FIB、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重度PAD、吸烟、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FIB(纤维蛋白原)是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足的相关危险因素是重度PAD、吸烟、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FIB。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的发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自2010年8月6日至2012年3月31日在广东省16家医院收集1型糖尿病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史等信息,中心化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固定餐后2 h C肽等;严重低血糖发病和复发的危险因素分别采用Poisson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共纳入611例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发病率为70.6次/100人年,发病危险因素有男性(RR=1.69)、医保报销比例<50%(RR=1.38)、长病程(RR=1.23)、消瘦(RR=1.43)、未控制饮食(RR=2.05)、体育锻炼<150 min/周(RR=1.61)、合并神经病变(RR=2.00)、吸烟(RR=1.46)和低HbA1C(RR=1.47)。而超重和肥胖者发生严重低血糖的风险较低(RR=0.60)。81.1%的严重低血糖集中发生在16.2%有复发史的患者,复发的危险因素有男性(RR=2.03)、消瘦(RR=2.02)、未控制饮食(RR=3.11)、体育锻炼<150 min/周(RR=2.87)和低HbA1C(RR=1.73)。而超重和肥胖者的风险较低(RR=0.28)。结论广东省1型糖尿病患者严重低血糖发病率高,且易复发;与一些可纠正的危险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空巢老年2 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FOH)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8月至12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193例,采用一般资料、中文版低血糖恐惧量表15、社会支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恐惧得分为(21.82±10.41)分,FOH发生率为19.2%。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女性(OR =3.453,95%CI =1.250~9.537,P =0.017)、小学文化(OR =3.972,95%CI =1.170~13.483,P =0.027)、口服药联合胰岛素治疗方案(OR =4.701,95%CI =1.339~16.507,P =0.016)、低血糖发作频繁(OR =4.336,95%CI =1.582~11.883,P =0.004)、焦虑(OR =1.095,95%CI =1.029~1.164,P =0.004)是FOH的危险因素。结论:医护人员应注重对空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FOH评估与干预,以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症状,探讨其预防和护理方法。方法将武汉市中心医院2008年3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夜间并发低血糖的6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患者另外给予心理支持、日常指导、知识教育等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分别为3.33%、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实验组及对照组患者一般状况为优的比例分别为60.00%、13.33%,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给予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支持、日常指导、健康教育等全面的护理,有助于减少低血糖的发生率,加强临床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