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0 毫秒
1.
目的:比较牙周牙髓联合治疗与单纯牙周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临床效果,从而了解重度牙周炎时牙髓状态对牙周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在我院牙周病科门诊收治的重度牙周炎患者60例(80颗牙)纳入研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牙周治疗+根管治疗,对照组仅予单纯牙周治疗,均在治疗后12、24周复查,比较两组牙周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牙的龈沟出血指数(sulcus bleeding index, SBI)、菌斑指数(plaque index, PLI)、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evel, CAL)、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 PD)、牙齿松动度(tooth mobility, TM)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BI、PLI、CAL、PD、TM指标的改善更为明显(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观察组的临床指标(PLI、SBI、PD、CAL、TM)逐步改善,且第24周时各项指标均优于第12周(P<0.05);而对照组第24周和第12周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早期即使患牙并未出现明显牙髓坏死的表现,行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预后有很大改善,同时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改善将更明显。  相似文献   

2.
杨力 《卫生职业教育》2019,(20):155-157
对比研究单纯牙周治疗与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影响,并分析重度牙周炎的牙髓治疗最佳时机。本研究纳入中到重度牙周炎患者100例,共选择100例患牙,随机1∶1对照分为实验组和治疗组,实验组患者接受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牙周炎,对照组患者单纯进行牙周治疗。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全面的口腔体检,记录所选定的患牙的相关临床指标,并对牙髓进行根管治疗,应用超声清洁设备进行牙龈刮治术,对牙根进行表面修整。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根管治疗,牙周清理及牙根修整与实验组相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及附着丧失指数(AL)方面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活髓患者26例,其中治愈患者15例,好转患者9例,未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92.3%,明显高于部分活髓患者66.7%及牙髓完全坏死患者33.3%的有效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临床疗效明显好于单纯牙周治疗,尽早对患者进行牙髓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215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采用根管治疗术+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只采用根管治疗术。观察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实验组临床疗效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管治疗术+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任凤娟 《吉林医学》2010,31(15):2148-2149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患者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的治疗效果,旨在探讨牙髓状态对牙周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重度牙周炎患者44例,患牙52颗,随机分为试验组(牙周牙髓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单纯牙周治疗组),分别记录比较治疗前、治疗后的第4周、第7周、第12周患者的PPD(牙周袋探诊深度)、PLI(菌斑指数)、SBI(龈沟出血指数)值。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临床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改善更为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在对照组,经治疗后第4周、第7周、第12周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患者选择牙周牙髓联合治疗法较单纯牙周治疗法疗效更加明显,更有利于牙周骨组织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刘玲 《中外医疗》2014,(14):82-83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治疗方法 ,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联合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84例90颗患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根管治疗,治疗组采用牙周牙髓综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后随访记录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牙周炎症状缓解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的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随访中可知,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85.71%、80.95%,与对照组的87.50%、79.17%、75.00%相比较,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最大限度的保护患牙,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牙髓活力状况与牙髓治疗状况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伴有牙髓病变的牙周炎患牙 12 3个磨牙 ,术前测验牙髓活力 ;以MailleferProfile机用根管器械采用逐步深入法预备根管共 6 0个牙 ;以ManiReamers手用根管器械采用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共 6 3个牙 ;通过术前、术后 (3个月、6个月和 1年 )的X线牙片和临床指标 (探诊出血和深度、附着丧失和牙动度等 )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前牙髓活力诊断正常的 10例术后符合率为 30 0 %、敏感的 70例为 84 3%、迟钝的 4 3例为 86 0 % ;MailleferProfile镍钛合金机用根管锉根管偏移率和根管治疗临床效果优于ManiReamers手用根管器械组 ;治疗后 1年的探诊出血指数、6个月及 1年的探诊深度 ,3个月至 1年的附着丧失和牙动度 ,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牙髓治疗的时机和效果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影响明显 ,MailleferProfile镍钛合金机用根管锉的成形作用好 ,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派丽奥及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派丽奥软膏及根管治疗术在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对356例牙周病引起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牙分2组,对照组105例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加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251例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袋内上派丽奥软膏同时做完善的根管治疗术,1年后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1年后,实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在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及根管治疗术后,牙周袋内上派丽奥可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根管-根尖-牙周途径应用盐酸米诺环素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6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每例患者选取1颗患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2组.2组均给予常规牙周基础治疗及根管预备,试验组通过根管-根尖-牙周途径及牙周袋同时应用盐酸米诺环素;对照组以樟脑酚(CP)棉消毒根管后牙周袋内注入盐酸米诺环素.治疗后6个月,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牙周相关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治疗有效率(89.66%)明显高于对照组(75.86%)(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牙周探诊深度、出血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上述4项指标均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常规牙周治疗及根管预备等处置基础上对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从根管-根尖-牙周途径应用盐酸米诺环素,可显著提高疗效,对于彻底清除病灶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重度牙周炎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指定一名牙周科医生进行系统彻底的牙周基础治疗一洁治、龈下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加局部使用派丽奥治疗一个月,三个月后评价疗效.结果 本组5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未行牙周手术,均取得明显疗效.三个月后检查结果:炎性明显消失,牙周袋探诊深度≤3mm,附着增加且稳定,牙齿松动度≤1°,患牙得已保留.结论 在患者不接受牙周手术的情况下,通过有效系统的牙周基础治疗,也可以使重度牙周炎的治疗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陈思洁 《安徽医学》2013,34(9):1323-1325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应用于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疗效,研究最佳的治疗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方法将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08例(206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4例。对照组采用单一根管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牙周牙髓综合治疗,随访1年,比较分析患者的牙周炎、牙齿松动、牙齿叩痛、牙齿保留率与临床疗效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牙周炎症状较对照组缓解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齿保留率高达98.15%,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9%,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牙周牙髓综合疗法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患牙保留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慢性根尖周炎患牙一次法根管治疗的术后疼痛。方法选择慢性根尖周炎磨牙80颗,其中40颗牙采用一次法进行根管充填,另外40颗牙采用常规根管治疗术多次法,分别在充填后2h、6h、1、2、3、4、5和7d后评估不适或疼痛。结果80个病例中85%的患者在术后6h和第3d的时间里,在某些时刻出现不适或疼痛。两组中分别20%的患者没有出现疼痛。最严重的术后疼痛水平为轻度,没有出现中等疼痛和严重的不适。 t检验显示组间疼痛的水平差别无显著性。结论慢性根尖周炎一次法根管治疗与常规治疗在疼痛几率方面比较无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初步建立牙髓根尖周病根管治疗后2年临床疗效预测模型。方法:基于根管治疗后2年疗效临床回顾性研究,以因牙髓根尖周病接受根管治疗及术后2年随访的360例患牙为研究样本,随机抽取约67%为训练样本(建立模型),其余为验证样本(模型外部验证)。以影像学评价结果为疗效标准,应用Logistic回归方法以根尖周有/无病变、根尖周病变是/否缩小为因变量分别建立临床疗效预测模型。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评价模型预测能力。结果:以根尖周有/无病变为因变量建立模型一,纳入术前根尖周有无病变、根管弯曲度、根管充填长度及密度建模,模型AUC为0.802(95%CI: 0.744~0.859),验证样本检验外部效度结果为0.688。以根尖周病变是否缩小为因变量建立模型二,根管充填长度和密度参与建模,模型AUC为0.734(95%CI: 0.612~0.856),外部验证结果为0.681。根管重度弯曲、根管治疗质量好的牙髓炎患牙接受根管治疗术后2年,通过模型一预测,根尖周无病变概率达90%,慢性根尖周炎患牙病变愈合概率为51%。应用模型二预测,慢性根尖周炎患牙根管治疗后2年,根管充填质量好的病例出现病变缩小的概率为95%,而根管充填质量不佳者病变缩小的概率仅为39%。结论:术前根尖周状态、根管弯曲情况、根管治疗质量可用于预测根管治疗后2年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30):61-63+67
目的分析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对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取单双数球抽签的方式将我院在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的24例牙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牙周基础治疗,12例患者44颗牙)与实验组(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12例患者45颗牙),分别对两组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并比较。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第4周s ICAM-1的含量(149.32±22.54)ng/mL明显低于对照组(189.69±31.23)n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附着丧失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牙周探诊深度(3.51±0.62)mm均明显优于对照组(4.31±1.1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治疗后3个月(1.33±0.98)、6个月(1.12±0.82)的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2.43±1.04)、(2.23±1.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实验组治疗6个月后牙槽骨骨密度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牙周炎患者而言,采取YAG激光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龈沟液中sICAM-1的表达,同时能改善牙龈出血症状,促进患者的牙周组织恢复健康状态,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 Er, Cr: YSGG 激光治疗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30例共122颗患牙,随机分成牙周基础治疗组(对照组)和 Er, Cr: YSGG 激光治疗组(实验组),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6个月复查并记录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牙龈指数(GI)和牙齿松动度(TM)的变化。结果在术后3、6个月的复诊中,两种治疗方法均能有效减轻牙周炎症程度,牙周临床指数的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对 PD 的改善比对照组更优越。结论对于慢性牙周炎患者,Er, Cr: YSGG 激光治疗可以代替牙周基础治疗,并能做到微创,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治疗在老年牙髓坏死并根尖周炎病人中应用效果。方法:138例老年牙髓坏死并根尖周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n=71)和对照组(n=67),2组病人均采取机用Protaper镍钛锉联合超声冲洗进行根管预备,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完成根管充填,对照组采取二次法根管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7 d对病人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分别于术后7 d和6、12、24个月评估病人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7 d总有效率91.55%,与对照组92.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牙齿疼痛发生率11.27%,与对照组的7.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6、12和24个月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4.19%、76.27%和79.63%,对照组分别为71.43%、72.41%和68.09%,2组术后各时间点的成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治疗老年牙髓坏死并根尖周炎临床效果与二次根管治疗相当,且有助于减少就诊次数及缩短治疗疗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陈渊  汪涌  韩爽  笪海芹 《安徽医学》2023,44(11):1314-1318
目的 探索糜烂型牙龈口腔扁平苔藓(OLP)伴牙周炎药物联合牙周基础治疗的时机。方法 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9月合肥市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就诊的糜烂型牙龈OLP伴牙周炎患者33例,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n=12,药物治疗后1周再行牙周基础治疗)、B组(n=10,牙周基础治疗后1周再给予药物治疗)和C组(n=11,牙周基础治疗与药物治疗同时进行)。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6周牙龈疼痛程度(NRS)变化及治疗前、治疗后6周牙周指标菌斑指数(PLI)、出血指数(BI)、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变化。结果 不同时间点3组患者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存在时间效应和交互效应。治疗后1周时,3组NRS评分治疗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差值均大于B组(P<0.05)。3组治疗前PLI、BI、PD、CAL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均较前改善(P<0.05),但牙周指标(PLI、BI、PD、CAL)治疗前后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牙周基础治疗不...  相似文献   

17.
赵玥  陶李明 《安徽医学》2021,42(6):624-627
目的 探讨低强度激光照射对正畸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疼痛和牙周健康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口腔医院行正畸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45例,以每位患者左、右侧2颗同名单根后牙共180颗为观察对象,将左、右侧患牙按随机号码表抽样分为观察组(90颗)及对照组(90颗).观察组在正畸加力后行低强度激光照射颊、舌侧牙槽粘膜,对照组给予安慰剂处理.比较两组激光治疗后第1、3、5、7天疼痛评分(VAS评分),第1、2、3个月复诊时VAS评分,同时比较第1、3、6个月复诊时患牙牙菌斑指数(PI)、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PD)、临床附着丧失值(CAL)、牙龈退缩(GR)情况.结果 两组不同时间点VAS评分、PI、GI、PPD、CAL、GR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满足球形假设(P<0.05),主效应方差分析提示两组VAS评分、PI、G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GR、PPD、CA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强度激光治疗可减轻正畸治疗的慢性牙周炎患者疼痛情况,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牙周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比Vitapex和三联抗生素糊剂(TAP)做根管消毒剂在牙髓血运重建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17年1—7月于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就诊的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或根尖周炎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rich fibrin,PRF)增强的牙髓血运重建术。实验组根管消毒采用Vitapex糊剂,对照组根管消毒采用TAP,并且于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复诊,观察患牙临床症状和充填物情况,拍摄根尖片观察患牙牙根发育情况并测量患牙根管长度和根管壁厚度。对比2组临床有效率、根管长度、根管壁厚度及牙体变色率。 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85.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前牙根长度为(8.74±0.24)mm,治疗后为(9.12±0.18)mm,对照组治疗前牙根长度为(8.81±0.21)mm,治疗后为(9.21±0.24)mm,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治疗前根管壁厚度为(2.12±0.32)mm,治疗后为(2.66±0.24)mm,对照组治疗前根管壁厚度为(2.15±0.28)mm,治疗后为(2.71±0.28)mm,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牙体变色率为25.0%,对照组为100.0%,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Vitapex和TAP用于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可以达到同样的临床疗效,但Vitapex作根管消毒剂能有效降低患牙牙体变色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及常规法治疗前牙外伤性冠折的术后反应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因外伤致恒前牙冠折露髓的65例患者100颗患牙,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颗。试验组予以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根管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7 d及6月复查,观察术后反应并评价近期疗效。结果两组患牙根管充填7 d后复查,术后反应发生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6月后复查,试验组均治疗成功,对照组1例失败,两组成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常规根管治疗比较,一次性根管充填术后反应发生率及近期疗效无差别,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前牙外伤性露髓冠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周丽珍  黄黎 《重庆医学》2015,(6):785-787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伴重度牙周炎患者不同牙周治疗后,牙周状况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 C 反应蛋白(CRP)的变化。方法将90例伴有重度牙周炎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仅进行冠心病治疗,基础组在冠心病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联合组患者在冠心病治疗基础上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和翻瓣术,比较3组各观察指标的差异。结果联合组和基础组经牙周基础治疗后,牙周袋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斑指数(PLI)、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均明显下降(P <0.05),并有显著的附着获得(P <0.05);联合组与基础组治疗后比较,PD、SBI、临床附着丧失(CAL)、探诊深度、探诊出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联合组和基础组 TNF-α、IL-6及 CRP 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 <0.05);基础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血清中 TNF-α、IL-6及 CRP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牙周治疗和翻瓣术均能降低老年冠心病患者相关血清炎性因子 TNF-α、IL-6和 CRP 水平,但相对于牙周基础治疗,翻瓣术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