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 定量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血清游离DNA,评估其在肺癌治疗前后变化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收集60例健康志愿者和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所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均经细胞病理学证实,其中32例早期肺癌患者接受肺癌根治术,33例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化疗治疗,采用磁珠法提取血清游离DNA,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DNA含量. 结果 60例健康人血清游离DNA水平为(13.8±6.3) ng/ml,65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游离DNA水平为(165.2 ±41.6) ng/ml,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析表明,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游离DNA水平明显低于Ⅲ-Ⅳ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手术的肺癌患者或化疗有效的肺癌患者其DNA含量在治疗后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中游离DNA作为一类特异性的生物学标志物,在肺癌诊断及临床疗效的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血浆游离DNA第3号染色体短臂的杂合性缺失(LOH)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7例NSCLC手术病例在术前抽取全血,术后在癌中心切取组织。15例健康志愿者和76例非手术NSCLC患者也抽取全血标本。用PCR-银染法对NSCLC27例手术病例、76例非手术病例血浆中游离DNA的3p部位进行LOH分析。结果 27例病理组织标本LOH的发生率为63%(17/27),在17例病理组织阳性的病例中,血浆游离DNA同时发生LOH的百分率为84.4%(14/17);76例非手术病例中,血浆游离DNALOH的发生率为64.5%(49/76)。结论 血浆游离DNA 3p部位的LOH在NSCLC诊断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游离DNA中COX-2拷贝数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60例NSCLC、25例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25例健康人外周血清游离DNA中的COX-2拷贝数,结合其临床病理生理特征统计分析。结果:NSCLC组、良性肺部疾病组和健康组COX-2拷贝数平均值分别为(1.575±0.016)×10^6copies/mL、(2.875±0.007)×10^4copies/mL和(4.269±0.004)×10^3copies/mL。COX-2拷贝数在NSCLC患者中:女性、非吸烟、腺癌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明显增多(均P〈0.05);与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关系:Ⅲ-Ⅳ期患者高于Ⅱ期,Ⅱ期患者高于Ⅰ期(r=-0.323,P=0.012);在年龄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6)。结论:COX-2基因拷贝数在NSCLC患者血清中明显增多,可能是诊断NSCLC和监测预后的-种重要肿痛标点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游离DNA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集30例卵巢恶性肿瘤、20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及20例健康妇女的外周血,以及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术后1周和1个月的外周血,采用微量基因组提取试剂盒提取血浆DNA,双链DNA高敏试剂盒和荧光仪测定血浆DNA含量。结果: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血浆DNA含量[(25.33±17.69)μg•L-1]明显高于正常者[(7.60±3.87) μg•L-1]和良性肿瘤患者[(10.28±4.80)μg•L-1](P<0.001),良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NA水平与正常者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恶性卵巢瘤Ⅰ~Ⅱ期患者的血浆DNA含量[(15.83±5.30) μg•L-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Ⅲ~Ⅳ期患者的血浆DNA含量[(30.83±20.04) μg•L-1]高于Ⅰ~Ⅱ期(P=0.005);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的血浆DNA含量[(35.43±21.08)μg•L-1]较无转移者[(16.49±6.44)μg•L-1]明显升高(P=0.006);手术后1周,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NA含量[(20.88±12.14) μg•L-1]与手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手术后1个月,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浆DNA含量[(10.30±2.45) μg•L-1] 较手术前明显下降(P<0.001),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高血浆DNA含量组的累积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血浆DNA含量组(P=0.027)。以正常对照者血浆DNA水平的95%可信区间上限15.70 μg•L-1为临界值,其诊断的敏感性为63.30%,特异性为90.00%。结论:血浆DNA水平有可能成为辅助早期诊断卵巢恶性肿瘤、判断肿瘤侵袭转移情况和预测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酶切富集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REDE-DHPLC)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EDE-DHPLC法对该院收治的403例NSCLC患者血浆EGFR 19和21外显子突变状态进行检测,分析突变与基线资料的相关性.其中115例患者同时采用ARMS法对肿瘤组织样本进行突变检测,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一致性.结果 403例患者血浆样本总突变率为26.3%(106/403).女性、不吸烟、腺癌及晚期(Ⅲb~Ⅳ)患者血浆EGFR突变率分别显著高于男性、吸烟、非腺癌及早期患者(P<0.05).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性别、吸烟史及组织类型是血浆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115例配对样本中,以组织样本为标准,REDE-DHPLC法检测血浆EGFR突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0%、97.3%、93.5%、84.5%,两种检测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κ=0.702).结论 性别、吸烟史及组织类型是NSCLC患者血浆EGFR突变的独立预测因素,REDE-DHPLC法检测血浆EGFR突变敏感度及特异度较高.  相似文献   

6.
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属于血浆游离DNA(circulating free DNA,cfDNA)的一种,是通过凋亡或坏死的肿瘤细胞释放到血液中,或由肿瘤直接分泌。ctDNA携带肿瘤特异性基因特征和表观遗传学特征,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重排、拷贝数变异和甲基化改变。ctDNA属于液体活检技术,具有操作方便、重复性高、创伤性小等优势。ctDNA可应用于消化系统肿瘤早期癌症的筛查和诊断、指导治疗、监测治疗效果、分析术后残余病灶及预防疾病复发。本文对ctDNA的生物学特性、检测方法、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产前诊断需要羊膜穿刺或绒毛膜取样,对母体和胎儿均有一定的危险性。胎儿有核细胞可存在于孕妇血循环中。并已被应用于非侵入性产前诊断,但由于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细胞很少,每毫升仅含有1.2个细胞,且分离富集胎儿有核细胞的操作技术繁琐复杂。因此其应用受到限制。1997年Lo等首次证实孕妇血浆中存在着胎儿来源的游离DNA,为利用孕妇血浆进行非侵入性产前诊断提供了一条崭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检测B细胞肿瘤患者血浆DNA 标本IgH基因重排对辅助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83例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共110份血浆标本,提取血浆游离DNA,PCR检测IgH基因重排。结果:63例初发B细胞肿瘤患者IgH基因重排检测阳性率为77.8%,而缓解病例的阳性率为27.6%,初发患者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缓解病例(P < 0.01)。结缔组织病、感染性疾病及健康人均呈阴性结果。IgH基因重排检测阳性率与B-NHL和MM的分期、血清β2-微球蛋白(β2-MG)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无关(P > 0.05)。追踪检测16例患者显示12例初发检测阳性者治疗缓解后转为阴性,其中3例缓解后6~9月检测血浆IgH基因重排再次转为阳性,随后此3例患者均出现临床复发,检测转阳较临床复发提前1~4月。1例在初诊和完全缓解期间检测均为阳性ALL患者,经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转为阴性;3例检测始终阳性的患者疗效不佳,始终未获缓解。结论:初治B细胞肿瘤患者血浆游离DNA中检测IgH基因重排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取材简便,有望用于B细胞肿瘤辅助诊断,追踪检测还有助于判断预后。 【关键词】 B细胞,肿瘤; 血浆,DNA; 免疫球蛋白, 重链;基因重排; PCR  相似文献   

9.
目的 手术后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情况与众多因素有关,凋亡相关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及Bcl-2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学技术检测85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及20例肺良性肺组织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统计分析这两者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结果 85例I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和Bcl-2的表达率分别为64.7% (55/85) 和52.9%(45/85)与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 PTNM分期与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是I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0.01),Survivin、Bcl-2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各因数无相关.结论 在I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凋亡相关基因Survivin及Bcl-2可能对肿瘤的发展与预后产生一定的作用与影响;PTNM分期与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是此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明确Kra和Bra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表达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6例手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和其中26例癌旁组织的Kras和Braf蛋白表达情况.分析Kras和Braf蛋白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Kras蛋白阳性表达率在肺癌组与癌旁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5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19例健康体检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对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与癌症病理类型以及疾病分期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2.40±2.07)μg/ml]较健康对照组[(0.28±0.09)μg/ml]明显升高(P<0.01),其升高程度与肺癌临床分期有关,与癌症病理类型、是否咯血无关.78%(45/58)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与41%(24/58)患者血清癌胚抗原升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病情越重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越高,提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血液高凝状态.因此,可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病情判断及是否给予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plasma D-dimer level detection in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 Methods The plasma D-dimer levels of 58 NSCLC patients and 19 healthy controls were detected by immunol-nephelometr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D-dimer level and the pathological type,clinical stage of NSCLC patient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plasma D-dimer level of NSCLC patients [(2.40±2.07)μg/ml]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0.28±0.09)μg/ml],P<0.01, and the plasma D-dimer level had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clinical stage of NSCLC,but had no relation with sex,hemoptysis and pathological type. Conclusions The D-dimer levels of NSCLC patients are higher,and increases in accordance with severity of the disease,which indicated that NSCLC patients have hypercoagulable state.So the plasma D-dimer levels can be useful for evaluating severity of NSCLC.  相似文献   

13.
聚集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聚集素(Clusterin)在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肺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16例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53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标本中Clusterin 的表达水平.结果 Clusterin在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2.50%(2/16)、79.25%(42/53).肺癌组织中Clusterin 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支气管黏膜上皮组织(χ2=23.68,P《0.05),且在癌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rs=0.464,P《0.001)、临床分期(rs=0.320,P《0.01)及有无淋巴结转移(rs=0.255,P《0.05)呈正相关.结论 Clusterin在非小细胞肺癌中高表达且与其临床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14.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VEGF和bFGF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比较它们在肺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0例晚期NSCLC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和bFGF的含量。结果Ⅳ期NSCLC患者的血清VEGF含量显著高于Ⅲ期(P<0.05)。吸烟指数≥400组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吸烟指数<400组(P<0.01)。低分化癌血清bFGF水平显著高于高、中分化癌(P<0.01)。吸烟指数≥400组血清bFGF水平显著高于吸烟指数<400组(P<0.05)。VEGF与bFGF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肺癌化疗无效的患者化疗后血清VEGF和bFGF水平均比化疗前升高(P<0.05)。结论根据血清VEGF水平可推测病情进展;VEGF和bFGF在NSCLC血管形成过程中具有协同作用;血清VEGF和bFGF水平可作为NSCLC患者疗效预测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 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254 例肺腺癌、228 例肺鳞状细胞癌和99 例非癌对照肺 组织中PD-L1 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 单因素法和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 分别对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生存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肺腺癌、肺鳞状细胞癌中PD-L1 的阳性表达高于非 癌对照肺组织(均P<0.05),肺鳞状细胞癌中PD-L1 的阳性表达高于肺腺癌(P<0.05);PD-L1 的阳性表达与肺腺癌、肺 鳞状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理学分级、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均无关(均P>0.05)。PD-L1 阳性的肺腺癌患 者总体生存率显著低于PD-L1 阴性的肺腺癌患者(P<0.01)。Cox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PD-L1 阳性的肺腺癌患者预后差 (P<0.01)。结论: 肺鳞状细胞癌PD-L1 阳性表达高于肺腺癌;PD-L1 阳性表达可作为外科手术切除肺腺癌患者预后差 的独立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培美曲塞500 mg/m2联合顺铂75 mg/m2方案治疗3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总有效率达38.2%,其中初治组有效率为43.7%,复治组有效率为33.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便秘及口腔黏膜炎等。[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游离DNA样本EGFR突变率与临床基线特征和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收集本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166例.利用PCR和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EGFR19和21外显子突变.其中89例同时利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分析突变率与临床基线特征和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的关系.结果 166例非小细胞肺癌中,EGFR总突变率19.9%.女性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P =0.037).腺癌突变率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但未达到显著水平(P =0.096).CEA、CA153中高表达患者EGFR突变率显著高于低表达者(P =0.048,P=0.017),CA199高表达患者仅有高于中低表达者的趋势(P =0.093).多变量Logistic分析表明,组织学类型为腺癌,CA153、CEA中、高表达与EGFR突变率相关.结论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血浆EGFR突变率与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明显相关.其标志物水平可作为进一步判断EGFR突变优势群体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紫杉醇175 mg/m2联合顺铂75 mg/m2方案治疗36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并观察疗效和副作用。[结果]总有效率达38.9%(14/36),其中初治组有效率为41.2%(7/17),复治组有效率为36.8%(7/19)。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脱发、恶心呕吐及周围神经炎,但患者可耐受。[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诊断及靶向治疗疗效预测 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 年1 月-2015 年1 月该院收治的Ⅲ b 期、Ⅳ期NSCLC 患者94 例、肺部良性疾 病78 例及体检健康者70 例分别作为NSCLC 组、良性组及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 MIC-1 水平。NSCLC 组均接受靶向治疗,单因素和多因素Cox 回归分析NSCLC 组中位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 结果 NSCLC 组血清MIC-1 水平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且良性组高于对照组(P <0.05);NSCLC 组不同 TNM 分期的MIC-1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性别、靶向治疗方案及表皮生长 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SCLC 组均接受靶向治疗,治疗3 和5 个月MIC-1 水平均较治疗前和治疗1 个月降低(P <0.05);治疗前,治疗1、3 及5 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P <0.05);治疗5 个月时,治疗有效率32.98% ;Kaplan-Meier 法估计生存率,NSCLC 组中位生存 时间(MST)为17.9 个月。以1 390 pg/ml 为临界值,将其分为MIC-1 ≤ 1 390 pg/ml 组(59 例)和MIC- 1>1 390 pg/ml 组(35 例),两组3 年生存率分别为33.90% 和14.29%(P <0.05)。Cox 回归分析显示,TNM 分期、 EGFR 基因突变及MIC-1 水平是影响NSCLC 组MST 的危险因素。结论 血清MIC-1 水平与Ⅲ b 期、Ⅳ期 NSCLC 组TNM 分期和靶向治疗效果有关,可用于预测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Wnt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64例NSCLC患者术后标本进行Wnt3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结合阳性细胞染色强弱及百分比计算Wnt3免疫组化染色评分,分析Wnt3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Wnt3蛋白在NSCLC患者中表达的意义。结果:在NSCLC组织中,Wnt3的免疫组化染色定位于胞浆中,其阳性表达率为64.1%(41/64),显著高于癌旁组织阳性表达率40.0%(12/30)(P=0.028)。Wnt3蛋白表达强度与NSCLC的分化程度(P=0.028)、淋巴结转移(P=0.008)和病理分期(P=0.000)有显著相关性,而与NSCLC的年龄、性别、吸烟状态、组织类型及侵润深度(T分期)无关(P均>0.05)。结论:Wnt3蛋白在NSCLC中高表达,可能与NSCLC的发生发展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