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六)对六经提纲应如何认识? 《伤寒论》有没有六经提纲?尽管《伤寒论》成书以来,人们对现在所称的六经提纲约定俗成,相沿袭用,仍不时有人提出异议,引起争端。到底六经提纲是后人强加与仲景,还是《伤寒论》原著已有,只不过是经后人阐明而已?六经提纲是废还是存?其意义何在?本文就此进行讨论。六经提纲之说,由来已久,早在明代方有执《伤寒论条辨》中就已采用了六经提纲的说法,只不过当时称作:“总揭”。他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此揭太阳之总病”;“阳阴之为病,胃家实是也”,“揭阳明之总”;并认为“余经  相似文献   

2.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的“读法”篇有以下心得创见:读《伤寒论》不能将“伤寒”二字倒读作“寒伤”,“伤寒论”不是“寒伤论”;反对“三纲鼎立”学说,认为伤寒之“寒”,包含“风”、“寒”两方面,即风寒一体,统一于“寒”;理解太阳病提纲,不要单纯理解为太阳之气病、太阳之经病、手太阳小肠经病、足太阳膀胱经病、太阳之头项病而脉不病;读“太阳病篇”不要拘泥于“太阳之为病”、“太阳病”、“太阳”等字眼,不要拘泥于“传”字、“表”字、“里”字以及“三日阳尽,六日阴尽”,要从整个传变过程中理解太阳病;并通过批驳喻嘉言、黄元御、陈修园,对《伤寒论》原文编次、温病、柴胡证、合病并病、过经不解、中风伤寒、传变、传经等理论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认为在今后的研究《伤寒论》理论问题中,应结合《内经》、《难经》、《金匮要略》,探索经文内在联系;结合《神农本草经》理解仲景组方规律;参考历代注释,择善而从。  相似文献   

3.
第三题痉湿暍三病的鉴别一、伤寒论“辨痉湿暍脉证”一篇有什么价值“辨痉湿暍脉证”这一篇文字见於伤寒论,又见於金匮要略。所以有些学者认为痉湿暍三种病应该放在金匮要略中去讨论,不必放在伤寒论里,主张干脆从伤寒论中删去这一篇;但是也有些学者认为这一篇东西在伤寒论中有保留的价值,例如明代方有执说:“此篇相传谓为叔和述仲景金匮之文,虽远不可考,观其揭首之辞,信有之也,然既曰以为与伤寒相似而致辨焉,则亦述所当述者”,因此,我们学习伤寒论辨  相似文献   

4.
<正> 七、足太阳膀胱经睛明本穴最早见于《甲乙经》,属足太阳膀胱经。《甲乙经》卷三谓:“在目内眦外。”考“睛”,意指眼睛,《玉篇》:“睛,目珠子也”。《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明”,《说文》:“照也”,《左传·昭二十八年》:“照四方日明。”此穴在目内眦角,《甲乙经》载:“目不明,恶风,目泪出,憎寒,目痛,  相似文献   

5.
传,《辞源》曰:“转也,授也,谓以此之所受,转受之于彼也”。《伤寒论》论太阳病之传,首见于第4条:“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太阳病病邪传与不传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可传?又在什么样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平脉辨证”一语出自《伤寒杂病论》张仲景原序。“乎脉”两字的涵义,《医宗金鉴》谓其“平人不病之脉”,而周学海则说:“平,读如骈,即辨脉也。……仲景选用古书,于是取之辨脉者即名辨脉,取之平脉者即名平脉,从其目,所以存古也,或谓无病之平脉者非。”目前对“平脉辨证”比较一致的看法认为,“平”是“辨”的通借字,即“辨”(切)脉辨证。”或把“平”作“平时”解,把“平脉辨证”理解为“平时诊脉辨证的经验”。而近代医学对“平脉辨证”尚有新释,认为“平”是“凭”的通借字,“平脉辨证”可理解成“凭借脉象  相似文献   

7.
在金元时代医家争鸣的影响下,伤寒学在明代也出现了争鸣局面.最有代表性的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王肯堂《证治准绳·伤寒》、张景岳《景岳全书·伤寒典》,他们立足于临床辨证研究之,各具特色,推动了伤寒学的发展,现简述于下.理论上各树一帜方有执认为三纲学说是《伤寒论》理论的精华,也是方氏“竭二十余年精力,寻求端绪,排比成编,矫正前失,以见仲景之真”之依据.从此出发,方氏始用三纲学说研究伤寒.三纲学说基本内容有二.  相似文献   

8.
七、紧脉《脉经》以“数如切绳状”为紧脉。《诊家直诀》云:“紧有形细而涩,亦有势艰而撼,撼者,左右弹也。”根据此说,紧脉有两种类型,一是形细而坚,一是左右弹手·《诊家正眼》认为:“盖紧之挺急而劲,与弦相类,但比之于弦,更有加于挺急之异,及转如绳线之状也。”《景岳全书》亦云:“紧脉急疾有力,坚搏抗指。”是紧脉尚有劲急之意。兹将仲景脉法中的紧脉分析如下: “主寒邪:《伤寒论》太阳病脉紧指寒邪在表(3条),少阴病脉紧则主寒邪在里  相似文献   

9.
在金元时代医家争鸣的影响下,伤寒学在明代也出现了争鸣局面.最有代表性的方有执《伤寒论条辨》、王肯堂《证治准绳·伤寒》、张景岳《景岳全书·伤寒典》,他们立足于临床辨证研究之,各具特色,推动了伤寒学的发展,现简述于下.理论上各树一帜方有执认为三纲学说是《伤寒论》理论的精华,也是方氏“竭二十余年精力,寻求端绪,排比成编,矫正前失,以见仲景之真”之依据.从此出发,方氏始用三纲学说研究伤寒.三纲学说基本内容有二.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太阳病篇论及衄血的条文有数则,除火逆致衄外,通常把46、47、55、56条的衄血称为太阳病衄血。关于致衄机理及与汗解的关系,历代多有争议;太阳表虚致衄说之误,也未引起注意。把这些问题弄清楚,对于正确理解仲景原旨和指导临床都有意义。 一、太阳病衄血的病机及与汗解的关系 笔者认为,太阳病衄血唯见于伤寒表实证,这是由其基本病理特点所决定的。 太阳主肤表而统营卫。生理情况下,“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行脉外,在营气的滋养下,行使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功能;营行脉中,在卫气的固护下,“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  相似文献   

11.
第二题传经和不传经一、传经的意义简单地说,传经就是六经病的传变。例如太陌病不解,可以传变为阳明病,如果某经病始终是某经病,不传变为其他经的病,就是不传经。传经和不传经的辨认,主要依靠脉证,例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这样说:“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又说:“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六经病各有其典型的脉证,如果本来是太阳病的脉证,到了二三天,出现了阳明病少阳病的脉证,就是传经;如果仍旧呈现太阳病的脉证,就是不传经,因此也可以说传经不传经就是临床症候类型转变不转变的意思。从症候定位的观念来说,太阳病是太阳经  相似文献   

12.
<正> 《伤寒论》第52条:“脉浮而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对于这一条,《医宗金鉴》认为:“浮数似不在发汗之列,然视其病,皆伤寒无汗之表实,则不妨略脉而从证,亦可用麻黄汤汗之。”柯琴认为,脉数用麻黄汤发汗,于理不通,故训数为紧。他说:“数者,急也,即紧也。”把数迂回讲  相似文献   

13.
新安医家的生平,时有疑惑之处。经过文献考证,张果的生年目前无法确定,卒年应在1224--1228年,《医说》在付梓前曾经诸葛兴整理,张杲后人流寓日本著医书;江罐的里籍为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村;孙一奎生于1538年,卒于1600年,孙氏医著尚有《正脉启蒙》、《本草刊讹》两种;程应旄是今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人,程应旄还曾在康熙八年己酉(1669年)补辑并作序刊行汪机的《医读》一书,也是《名医类编》和《伤寒秘解》的作者,其著作《读伤寒论赘余》未亡佚;程林为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郑村镇棠樾村槐塘人;汪宏为今安徽省歙县岔口镇周家村渔塘人。  相似文献   

14.
葛根黄芩黄连汤与猪苓汤均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前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34条:“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主治外有表邪未解,邪热入里证,症见身热,下利臭秽,肛门灼热,胸脘烦热,口干作渴,汗出而喘,舌红苔黄,脉数等。后者见于《伤寒论》原文第223条“若脉浮发热,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主之”,第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主治伤寒之邪传里化热,与水相搏,遂成水热互结、热伤阴津之证。水热互结,气化不利,热灼阴津,津不上承,故有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等症。  相似文献   

15.
蓄水与蓄血乃是《伤寒论》太阳病篇二种证型,古代学者据《内经》足太阳经与膀胱相连之理,以及《伤寒论》原文中“热结膀胱”之词,将蓄水蓄血二证释其为“太阳府证”如金·成无己蓄血证条文注曰:“太阳经也,膀胱府也,此太阳随经入府者也。  相似文献   

16.
太阳病,根据仲景《伤寒论·太阳篇》记载,太阳病的提纲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太阳病的主要脉证有发热、恶寒、头痛、身痛、脉浮等。太,是开始的意思,根据太阳病证亦就意味着外感热病的初期阶段。太阳主人体之表而统营卫,具有抗御外邪侵袭的功能,故有“太阳为六经之樊篱”之说。太阳经脉行于背,背者胸中之府,胸中为肺之外郭,肺主皮毛,一旦外邪侵袭入人体,太阳则首当其冲,  相似文献   

17.
太阳病证兼见胃肠症状的病机及辨治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阳病是外感热病的初级阶段。太阳为六经之首,统摄营卫,主一身之表,当风寒外邪侵袭人体,太阳首当其冲。太阳病以营卫不和、正邪相争为其病机特点,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是其主要脉证。然临证所见,外感热病患者常伴见纳差、恶心、腹泻等胃肠症状。笔者在认真学习《伤寒论》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基础理论,谨就太阳病证兼见胃肠症状的病机及辨治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伤寒论》太阳病证候的表证有“中风”与“伤寒”的不同证型。太阳中风的病因病机曰表阳虚,肌腠空疏,卫外不固,为风邪所中,主要表现为恶风、汗出、脉缓,治疗必须以桂枝汤类扶阳固表,调和营卫。太阳伤寒的病因病机是寒邪束表,玄府不通,腠理闭塞,阳气不能达表,主要表现为恶寒、无汗、脉紧,治疗必须以麻黄汤类发散寒邪,取汗解表。显然,谁都不会否认这是从症状表现到病理本质都完全不同的两种证型。值得探讨的是,二者均系外感病,又同属太阳病经病,如果所感受的外邪完全相同,为什么病理本质会完全不同?现在一般认为,这是因为患者体质有虚实之别。体质的虚实可以导致太阳经病产生不同证型当然毫无疑问,但是这是否就是外邪侵犯太阳经形成“中风”抑或“伤寒”的全部原因与机理呢?研究疾病的机理,其病因与病位是不能忽略的。笔者认为,外邪侵犯太阳之表,其证型表现为“中风”抑或“伤寒”,除了与体质有很大关系外,与其所受外邪(或曰致病原)的种类、性质及其发病部位也有极大的关系,而且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方面。如果结合现代医学来探讨,可能更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太阳病刍议     
太阳乃伤寒六经之首,对其实质,历代医家多有论述。多数学者囿于“治伤寒先须识经络”的观点,倾向于认为“太阳之为病,谓太阳膀胱经之所为病也。”考“太阳病即太阳经脉受病”一说,首倡自宋·朱肱。明清以降,由经及腑,代有发挥。今人刘渡舟  相似文献   

20.
桂枝汤为《伤寒论》中第1方,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以桂枝汤为基础进行化裁而成的方剂多达20余首;后世医家在临证及著书时也颇重视此方。其临床应用已远不局限外感太阳表虚证,其功效也远超过于解肌祛风,调和营卫的范畴。正如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中所说:“此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阴和阳,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主方。凡头痛发热,恶风恶寒,其脉浮而汗自出者,不拘何经,不论中风、杂病,成得用此…….愚常以此汤治自汗、盗汗、虚疟、虚痢,随手而愈,因知仲景方可通治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