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防乳癌根治术皮瓣下积液的体会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相似文献   

2.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对75例采用预防皮瓣坏死新方法的乳癌改良根治术病例与过去实施的164例乳癌改良根治术病例进行分组对比研究。结果 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皮瓣坏死率由原来的18.9%下降至2.7%,效果显著。结论 预防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缝合张力,防止淋巴管漏,有效双管引流,合适包扎。  相似文献   

3.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防治体会(附9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原因及预防措施,降低乳腺癌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方法对98例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术中电刀的合理应用,彻底止血和淋巴管结扎,纤维蛋白胶的使用,重视术后切口的包扎,术中放置及术后适时拔除引流管,观察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率。结果本组仅9例患者发生皮瓣下积液,发生率为9.18%,均经细针穿刺后消失。结论乳腺癌根治术后采取综合措施可降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乳癌根治术皮瓣处理体会   总被引:56,自引:2,他引:54  
乳癌根治术皮瓣处理体会蚌埠医学院附院外科(233000)王振杰广州铁路局总院外科卞加兴乳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尽管目前手术方式很多,但传统的乳癌根治术仍是治疗此病的主要术式。由于手术损伤范围大,术后因皮瓣处理不当所致的皮下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Ⅰ式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预防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5-05-2019-04间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528例患者。将放置腋下引流管和常规加压包扎的107例作为对照组;将胸骨旁和腋下放置引流管,再以弹力绷带将患侧上臂与胸部加压包扎的421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照组发生皮瓣下积液45例(42.06%),其中腋窝处积液30例(28.04%);胸骨旁锁骨下区域积液15例(14.02%)。观察组发生皮瓣下积液92例(21.85%),其中腋窝处积液58例(13.78%)、胸骨旁锁骨下区域积液34例(8.08%)。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主体手术结束后,在胸骨旁和腋下放置引流管,再以弹力绷带将患侧上臂与胸部加压包扎,限制患侧肩关节及肘关节活动,可显著降低术后皮瓣下积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如何降低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方法 902例采用改良乳癌根治术患者被分为2组。1987至1995年的434例是作为对照组,而1996至2004年是作为研究组。对两组间术后皮瓣坏死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对照组术后皮瓣坏死率是23.7%,而研究组是4.5%,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预防改良乳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关键是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张力,防止淋巴管漏,有效双管引流,合适包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癌根治术后皮瓣下积液的防治方法。方法通过对2002年1月~2007年12月间150例实施乳癌根治术后分别应用负压封闭引流及常规引流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总结。结果实验组及对照组术后出现皮瓣下局限性积液分别为5例(6.4%)及15例(20.8%),实验组术后皮瓣下积液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乳癌根治术后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明显降低术后皮瓣下积液的比例,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8.
乳癌根治术后,皮下积液(血)及皮瓣坏死是其并发症。我科自1994年开始在乳癌术应用后一次性Y形管接负压引流,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对30例乳癌根治术患者术前、术毕及术后6、12、24、48、72小时各时相红细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血浆过氧化脂质(LPO)的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乳癌患者红细胞SOD含量与血浆LPO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9064,t检验P<0.01),术后血浆LPO波动幅度及持续时间均大于红细胞SOD;术毕皮瓣组织的SOD下降,而LPO上升,其差异显著(P<0.05)。推测其动态变化与血液中的变化相一致。此外,光镜见皮肤组织有嗜中性白细胞浸润,电镜观察显示皮肤微血管内皮损伤。作者认为,乳癌根治术后自由基产生增多导致微血管内膜损害是皮瓣坏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1病历摘要 患者,女,59岁,因“左侧乳腺癌”于2005年9月21日在全麻下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中用电刀分离皮瓣。术毕分别于左腋下和左胸骨旁皮瓣下各置一负压球引流。术后胸部用弹力腹带加压包扎。术后第一天,腋下引流管基本无液体,而左胸骨旁负压球即引流出100ml乳白色液体,考虑为淋巴漏,嘱患者禁食乳制品及豆制品。至术后11天,患者左胸骨旁引流管仍有大量乳糜液,最多24h达400~500ml,平均每天300ml左右。到术后12天,因引流不畅导致皮瓣下积液。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观察皮瓣处理方法对乳癌根治术后皮瓣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对93例作标准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的乳癌病人,全部采用皮瓣网状缝合弹性加压,并低负压引流法处理皮瓣。结果 术后无1例发生皮瓣下积液,仅有5例发生皮肤边缘轻微坏死。结论 用该法处理乳癌根治术的皮瓣,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张娜 《护理学杂志》2007,22(4):48-49
目的探讨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2例乳癌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皮下气肿的护理、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训练,给予出院指导。结果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创伤小、术后外形恢复好,恰当的护理可促进患者心理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乳癌根治术皮瓣存活与红细胞SOD及血浆LPO水平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低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的发生率及其预防方法.方法 将183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81例,治疗组先以手术刀游离皮瓣,然后以电刀完成手术.对照组全程用电刀完成手术,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但皮下积液及皮瓣坏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乳腺癌治疗中采用手术刀游离皮瓣方法可减少皮...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瓣处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不同皮瓣处理方法对术后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缘坏死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4年余行乳癌改良根治术(保留胸大、小肌)11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中4种皮瓣处理方式的术后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缘坏死的情况。结果119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和/或皮缘坏死共43例。用横切口的79例中,术后积液13例,皮缘坏死3例;用纵切口40例中积液20例,皮缘坏死7例;用“皮瓣处理1”60例中积液23例,皮缘坏死8例;用“皮瓣处理2”59例中积液10例,皮缘坏死2例。结论横切口加1/4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皮下注入,加刀片分离皮瓣、加“铆钉”式缝合固定皮瓣的术式能有效地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和切口皮缘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22例乳癌患者术前做好心理疏导和术前准备,术后做好常规护理、引流管护理、皮下气肿的护理、预防感染,并进行功能训练,给予出院指导.结果 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外形和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乳腔镜下乳癌改良根治术创伤小、术后外形恢复好,恰当的护理可促进患者心理和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体会。方法将2003-01—2011-01间采用预防皮瓣坏死的新方法的115例乳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以1997-01—2002-02未采用新方法 42例行改良根治术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术后皮瓣坏死率。探讨皮瓣坏死的原因及护理体会。结果对照组皮瓣坏死率18.9%,观察组皮瓣坏死率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合理的皮瓣厚度,避免皮瓣缝合张力,保持通畅引流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可降低乳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率。  相似文献   

19.
介绍一种乳癌根治术后加压包扎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乳癌根治术后需对创面进行加压包扎 ,以保证皮瓣紧贴胸壁 ,减少皮下积液 ,促进创面修复。 1997~ 1999年 ,我科在传统加压包扎法基础上将外层绷带改为“U”形加压包扎 ,效果满意。介绍如下。1 方法病人术后包扎切口 ,纱布团数块填充于术侧腋前壁 ,纱布垫覆盖 ;扶病人取坐位 ,首先将绷带绕胸壁水平加压包扎 ,然后术者与助手各执一卷绷带 ,助手将绷带纵向由胸前壁跨患侧肩至胸后壁 ,术者将绷带水平缠绕并压盖、固定纵向绷带 (呈“U”形 ) ,如此反复 ,最后固定于胸壁 ,注意对锁骨下部位的加压。2 讨论皮下积液是乳癌根治术后常见并发症 ,发…  相似文献   

20.
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我们共施行乳腺癌根治术54例,其皮瓣处理方法随机分成皮瓣戳孔加压包扎组和皮下置管负压吸引组,结果前者术后皮下积血、积液和皮肤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