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众所周知,临床见习是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一环。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还存在着见习质量不高的问题,如何才能提高临床见习质量呢 ?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和体会。 一是精心准备,争取病人和主管医生的合作。 见习前应对学生、见习场地、交通等做好安排,以保证按时按质完成见习任务。尤其应做好病例的准备工作和带教老师任务的落实。一般来说,见习多在病房中进行。因此,带教老师应提前进入病房,精心挑选见习病例,以挑选典型病例为主;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找些非典型病例,让学生体会到理论和实际的差异及病例表现的多样性。例如…  相似文献   

2.
加强医患沟通 提高临床见习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金红 《右江医学》2002,30(3):262-263
妇产科临床见习 ,是妇产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 ,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巩固课堂讲授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见习病例是见习课的重要环节 ,病人是否配合直接影响到见习课的效果 ,在临床带教中 ,我们发现病人顺从性低 ,愿意配合带教的病人仅占 2 0 % ( 1) ,其主要原因是医患沟通的障碍( 2 ) ,故加强与患者的沟通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是提高临床见习效果的关键 ,下面就多年的临床带教工作 ,浅谈自己的做法及体会。做好见习前各项准备  见习病例是学生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完成病史采集及体检 ,在此过…  相似文献   

3.
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联系临床实践的桥梁,要提高中职儿科学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必须做到见习前要选择好典型病例;见习中注意带教的方法;见习后应设出科考核,只有做好这3个环节的工作,才能更好地、更充分地发挥临床见习的作用,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4.
王汇  何彬  杨春红 《卫生职业教育》2010,28(18):107-108
在呼吸科临床见习带教中,通过实施典型病例的讨论,能使学生有效地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具体病人相结合,从而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妇科肿瘤 (以下简称妇瘤 )见习课作为妇产科教学内容中的一部分 ,是我校临床本科学生必须见习的内容之一。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妇瘤科作为临床本科学生妇瘤见习基地 ,病例丰富。但由于学生多 ,每次见习时间短 ,部分学生缺乏重视 ,妇科检查的特殊性等情况 ,使妇瘤见习课带教遇到一定的困难。现谈谈担任我校临床系本科学生妇瘤见习课 3年余的几点体会1 充分作好上课前的准备  有些教师认为见习课带教是件轻松的事情 ,以为学生上过大课 ,已掌握了理论知识 ,见习课只是让学生问几个病人的病情 ,对病例随便作些应付性讲解、不需钻研教学…  相似文献   

6.
模拟诊疗结合标准化病人在儿科见习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医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SP)用于儿科临床见习教学的效果。方法:选取典型病例作为诊疗对象,课前指定1-2位学生做好扮演SP的准备,其他学生扮演医生,逐步运用SP开展教学活动。结果:医学生模拟SP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综合能力,提高见习带教的质量。结论:在标准化病人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医学生模拟标准化病人为儿科学见习教学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波  黄海洋  陈贤明 《重庆医学》2008,37(21):2499-2499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从系统的理论知识学习阶段转向运用知识的临床实习阶段的过渡时期,是连接两个阶段的桥梁[1].提高见习期间的教学质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现代医学临床理论和基本技术,而且直接影响今后的临床实习效果.如何提高见习期间的教学质量是带教老师应思考的问题.作者曾带过6届学生的骨科临床见习,认为做好骨科见习带教工作的关键不仅需要带教老师课前的认真准备,同时需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注重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  相似文献   

8.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 ,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分为临床理论和临床见习两部分 ,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的重要阶段 ,是理论指导实践的阶段。临床见习课是医学生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始 ,学生第一次从课堂走向临床 ,往往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 ,见习积极性高 ,但如果不正确引导 ,部分学生可能会走马观花看希奇 ,不能真正深入其中 ,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 ,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达不到见习应有的效果 ;学生初始进入临床 ,往往感到陌生 ,甚至有些惊恐 ,以准医生的角色与患者交往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摆正自己的位置 ,正确处理医患关系 ,得不到病人的积极配合 ,将直接影响见习效果。针对这一问题 ,结合笔者近一年的临床见习带教体会交流如下。1 启发、设疑 ,正确引导学生的兴趣和思维以见习课 ,学生开始接触临床 ,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病例 ,几年学来的知识终于派上用场 ,再不是纸上谈兵了 ,因此常常觉得十分新鲜好奇 ,兴趣浓厚 ,学习积极性也很高。特别是看到一些典型病例的时候 ,他们更是兴奋不已。但有些学生以为见习课就是问问病人 ,看看病人 ,做做体检 ,看热闹 ,看希奇 ,不用动脑。到最后 ,学生收集...  相似文献   

9.
尹延庆  陈兵  梁远生 《海南医学》2011,22(5):102-104
神经外科学是一门专科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抽象难懂。我们在神经外科学临床见习课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师做好临床带教准备工作;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端正对神经外科学的认识;更新教学方法、手段,但仍强调问诊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通过典型病例讨论,培养见习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教师认真及时做好临床见习小结,更好地提高神经外科学的整体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标准化病人教学方式在妇产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中山大学2004级临床医学专业144名本科生为实验组,在临床见习中实施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讨论病例时由带教教师模拟标准化病人,提出问题并进行分析,考试时采用社会招募的标准化病人,见习后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随机选取接受传统教学模式的100名同级学生为对照组,比较见习结束时两组学生的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学生对妇产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技能及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结合标准化病人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妇产科学临床见习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1.
诊断学见习课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诊断学见习课是医学生获取临床基本技能的关键课程,如何提高诊断学见习课的教学质量是每个带教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分别从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临床实习中进行分专业带教、在临床操作技能考核中应用标准化病人,通过改革考试内容促进学生对临床操作技能的重视以及物理诊断学规范化教案的建设等,探讨如何提高诊断学见习课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临床医学教学分为临床理论和临床见习两部分,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医学生医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开始。学生第一次从课堂走向临床,往往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见习积极性高,但如果引导不正确,部分学生可能会走马观花看稀奇,不能真正深入其中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不能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达不到见习应有的效果。学生初始进入临床,往往感到陌生,甚至有些惊恐,以准医生的角色与患者交往,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摆正自己的位置,正确处理医患关系,得不到病人积极配合,将直接影响见习效果。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笔者多年的临床见习带教交流一下体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在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中的应用。方法将带教班级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PBL结合模拟病人见习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见习教学模式结合病例为先导的启发式教学。应用教师自评、问卷调查、成绩分析三种方式评估教学效果。结果问卷调查教学效果满意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历成绩及病例分析成绩良好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式的及格率与优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期末考试成绩及格率、良好率与优秀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BL结合模拟病人教学应用于妇产科临床见习带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实践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医学系5年制本科生的临床见习是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开始,是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巩固和强化理论知识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科学临床思维的第一步。普通外科学作为外科的基础学科,在外科临床见习中占了很大比重,其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外科学的教学质量,那么如何做好普外临床见习的工作?据笔者自身普外临床见习带教经验,总结有以下几点体会。1课前准备是关键1.1教师准备:首先,结合教学所用教科书及教学大纲要求,简明扼要,重点、难点突出地准备教案,精心备课,同时根据各个疾病特点、共同点设计相关启发性问题、疑点、提问问题。其次,备课时应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向及最新进展,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既扩大自身知识面,又能使学生了解本专业的新发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再次,注意准备疾病相关检查结果中的典型图片,如CT片(肝癌、肝脓肿、重症胰腺炎等),X线片(如肠梗阻、胃溃疡、胃癌、门脉高压症),超声及内镜图片等,以加深学生的认识。最后,还要注意教师与医师的形象,临床见习带教不仅传授学生医学知识也培养自身为人师表的素质,培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良好医德医风,因为教师的行为作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和学习兴趣。1.2病例准备:随着医疗...  相似文献   

15.
浅谈外科临床见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科临床见习,是外科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步,是使学生获得临床感性认识,巩固课堂讲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际工作能力的一种重要教学形式。要带好一堂外科见习课,笔者认为,带教教师在见习带教中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认真备课,充分准备。包括一般准备和病员的准备,后者特别重要。在带教前,必须熟悉所在病房的病例病人,根据病人的病情将病人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为危重病人,多为急症危重病人或大手术后病人。此类病人只能示教,教师带领学生看病人的主要阳性体征,及听家属陪员代诉术前的主要症状。如重症胆管炎术后病人,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求一种效果较好的《外科护理学》临床见习带教模式。方法通过医生、护士、分别带教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带教效果调查。结果医生和护士带教各自有所长,不能互相代替。结论学生临床见习阶段带教教师最好是二者结合带教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临床见习是医学院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临床见习可以巩固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初步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实践工作的能力,为生产实习,为成为一名合格医生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摸式,采取PBL(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与“讲”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收到了满意效果。1传统带教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妇产科课间见习时主要由带教教师随机结合病人进行简略于课堂教学的讲解,学生跟着听、看,即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此方法单向信息传输,不利学生记忆,学生…  相似文献   

18.
神经病学是一门专科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内容抽象难懂.在当前神经病学临床见习课中存在学生对神经病学认识不足,患者对教学不配合,带教教师临床工作负担重,对教学工作不重视等问题,影响了见习教学质量.我们通过消除学生畏惧心理,端正对神经病学的认识,注意沟通,加强带教教师的责任心等方法,从而解决神经病学临床见习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消化内科临床见习带教效果,在带教过程中采用以问题为基础,与病人交流互动,分组讨论并制定诊断及治疗计划等,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沟通技巧,培养正确的临床思维。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完善的基础设施、教学专家对教学质量的监督、学生的反馈及对教师的培训等,对提高临床见习质量起到了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临床带教医生人格力量在实习生医德养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临床带教医生在临床工作,指导见习、实习学生和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人格力量对于实习学生医德养成具有导向作用、示范作用、感染作用和晕轮效应。临床带教医生必须注重良好道德人格的塑造,医院要重视道德评价与监督的有机结合,实现临床带教医生他律与自律的有机结合与统一,有效地促进临床带教医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