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血尿酸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蓉  孙丽荣 《天津医药》2011,39(11):1006-1008
目的:探讨血尿酸(SUA)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040例T2DM患者,根据患者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血症(HUA,男性≥420μmol/L,女性绝经后≥420μmol/L,绝经前≥360μmol/L)组117例和正常血尿酸(NUA)组923例,比较2组间主要临床指标以及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1)HUA组糖尿病肾病(DN)、高血压、脑血管病变发病率均高于N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HUA与NUA组间体质量指数(BMI)、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示BMI、TG、HDL-C、HbA1c为血尿酸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T2DM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应重视血尿酸这一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维生素C 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向光大  韩芳  赵林双  侯洁  乐岭 《医药导报》2006,25(10):1016-1022
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2型糖尿病(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新诊断的2型DM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饮食、运动及胰岛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C 0.3 g·d 1,共治疗6个月。同期选择14例健康个体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硝酸甘油(GNT)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DM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 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增高(P< 0.05或 P< 0.01),2型DM患者治疗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亦明显增高(P< 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明显降低(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FPG、2 h PG、TC、TG、LDL C水平明显降低(P< 0.01或P< 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2型DM患者EDD明显降低(P< 0.01或P< 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EDD均明显改善(P< 0.01),治疗后治疗组EDD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维生素C明显改善2型DM患者血管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T2DM)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功能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将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口服,治疗前及治疗后2、4周抽取外周血,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培养内皮祖细胞,应用噻唑蓝(MTT)法检测内皮祖细胞增殖情况,Transwell小室检测迁移,Matrigel管腔形成实验检测管腔形成能力。另取20例T2DM患者血培养内皮祖细胞,加入阿托伐他汀、一氧化氮合酶(NOS)/NO途径抑制剂L-NAME后观察对其功能的影响。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后2周、4周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上升,功能明显改善(P<0.01)。体外实验他汀+L-NAME组的血内皮祖细胞数目较他汀组明显下降(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对糖尿病患者内皮祖细胞的功能具有一定保护作用,这种作用能被L-NAME阻断。阿托伐他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NOS/NO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酶联免疫分析法和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共63例,单纯糖尿病33例,糖尿病动脉硬化者30例)及健康人(31例)血浆VEGF、CRP水平,观察其水平变化与动脉硬化间的关系。结果糖尿病动脉硬化组血浆VEGF、CRP浓度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SBP、TC、TG、HDL、HbA.C、VEGF、CRP与动脉硬化的发生相关。多元相关分析示VEGF与WHR、SBP、FPG、TC、TG、HDL、HbAlc、CRP相关(P〈0.05);CRP与WHR、SBP、FPG、TC、TG、HDL、HbA1c、VEGF相关(P〈0.05)。结论T2DM动脉硬化患者VEGF、CRP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过程。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减轻体质量,抗炎等综合治疗有益于延缓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脂联素(APN)、肿瘤坏死因子(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NID)的水平,探讨脂联素对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糖尿病患者80例分为单纯糖尿病组(B组,38例)、合并高血压组(C组,42例)以及正常对照(A组)35例,分别检测血清APN、TNF-α、hs-CRP、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超声检测FMD和NID.结果:B组、C组与A组比较,血APN、HDL显著降低(P<0.01);FBG、TNF-α、hs-CRP、TC、BMI显著升高(P<0.01),FMD降低(P<0.01),NID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PN与TNF-α、hs-CRP、FBG、SBP、BMI呈负相关(r分别为-0.531,-0.417,-0.258,-0.453,-0.21,均P<0.01),与FMD(%)、HDL呈显著正相关(r=0.602及0.308,均P<0.01).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内皮功能紊乱,脂联素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改善血糖、血压,起到保护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和并发血管病变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差异,探讨hsCRP对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于2012年2月至6月连续收集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历资料,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和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收集对象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糖尿病病程等资料,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hsCR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结果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组糖尿病病程较长(t=2.69,P<0.01)、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较高(t=2.59,2.60,P均<0.01)、hsCRP水平较高(t=2.78,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平衡了其他因素的作用后,hsCRP仍为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OR=1.6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时血清hsCRP表达水平高,高水平hsCRP是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可作为2型糖尿病并发血管病变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7.
曾尟枚  向光大 《医药导报》2008,27(12):1465-1468
[摘要]目的探讨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选择正常健康人10例,2型糖尿病(2型DM)患者20例。所有对象均行75 g葡萄糖耐量(OGTT)试验。其中,2型DM患者分为2组,各10例: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均分别于OGTT 0,60,120 min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内皮非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在OGTT 试验中,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0,60,120 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0 min相比,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60 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降低,120 min又明显回升(P<0.05)。与单纯OGTT组比较,OGTT + 维生素C组60,120 min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增高(P<0.01)。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在基础状态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脂蛋白[Lp(a)]、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P<0.01)。在OGTT中,单纯OGTT组和OGTT + 维生素C组血糖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P<0.05)。结论高血糖快速抑制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提示延长或反复餐后高血糖在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C对急性高血糖所致内皮功能损伤具有明显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蒋沂峰  杨希  贾睿  邓嘉胤 《天津医药》2011,39(3):221-223
目的:探讨青年组(14~44岁)和老年组(60岁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与血糖控制、体质量指数及血脂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229例,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进行研究,检查患者的牙周情况,并于入院后所有患者取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体质量指数(BMI)。比较2年龄组的牙周健康状况与血糖控制水平、肥胖及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2组高TC、高TG、高HbA1c、超重及肥胖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或P<0.05)。青年组、老年组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bA1c、高TG、超重、肥胖为青年组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高TC、高HbA1c为老年组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差、肥胖和TG的升高是青年人群牙周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血糖和TC是降低老年人群牙周病发病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C反应球蛋白检测,对2型糖尿病血管内皮损伤的评估应用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两组,其中有血管并发症者30例(重症组),无血管并发症者30例(轻症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30例(无症组)。分别检测三组患者的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重症组与轻症组的CRP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无症组(P<0.05);重症组CRP检测水平明显高于轻症组(P<0.05)。结论 CRP检测能够有效地反映2型糖尿病的进程及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T2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的变化及相关性,分析血清hs-CRP和CRP水平在早期诊断T2DN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102例T2DN患者[分为单纯糖尿病(SDM)组、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组、临床糖尿病肾病(CDN)组]和62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清hs-CRP和CRP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DM、EDN、CDN组患者血清hs-CRP和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SDM组比较,EDN、CDN组患者血清hs-CRP和CRP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hs-CRP和CRP水平与24 h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均呈直线正相关(r=0.682、0.641,P<0.05);EDN组患者血清hs-CRP和CRP阳性率较SDM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hs-CRP和CRP检测能反映早期肾损害,可辅助诊断早期T2DN,对其防治和预后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阿卡波糖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卡波糖及二甲双胍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3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运动和饮食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阿卡波糖(50mg,tid),二甲双胍(0.5g,tid)或两药联合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所有患者的空腹血糖(FBS)、餐后血糖(PBS)、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4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CSII组)和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组)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MSII组和CSII组治疗后FPG、2 hPG、HbA1c、TC、TG、LDL-C、HDL-C、HOMA-IR、CRP、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CSII组治疗前后变化量明显高于MSII组(P<0.05)。结论胰岛素泵短期强化治疗不仅能平稳降糖,还具有降脂、改善氧化应激及减少炎症的作用,从而达到改善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联合胰岛素泵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方法:择取某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选择胰岛素泵治疗,观察组则选择胰岛素泵加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血糖波动程度、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施治前后患者Homa-β功能指数、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低血糖概率。结果:观察组疗效、血糖波动程度、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Homa-β功能指数、血糖指标、胰岛素指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概率更优,P<0.05。结论:胰岛素泵加上动态血糖监测系统治疗新诊断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曹春丽  张静  张红梅 《中国药师》2015,(10):1747-1749
摘 要 目的: 探讨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未达标的初诊2型糖尿病加用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单用二甲双胍治疗12周血糖未达标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联合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治疗1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体质指数(BMI)变化及两组不良反应的差别。结果: 联合治疗12周后,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沙格列汀组2hPG及HbAlc下降幅度优于吡格列酮组(P<0.05),但FPG下降幅度小于吡格列酮组(P<0.05)。吡格列酮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下降及HOMA-IR的改善优于沙格列汀组(P<0.05),沙格列汀组治疗后BMI无改变(P>0.05),吡格列酮组治疗后BMI增加(P<0.05);两组患者药品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加用沙格列汀或吡格列酮均能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沙格列汀更适合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或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CSII)对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长沙市第三医院初诊为T2DM住院患者82例,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0)。其中观察组患者接受CSII强化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强化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血糖达到控制目标所需时间和所用胰岛素总量;记录两组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糖达到理想控制时间和胰岛素用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低血糖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CSII可稳定控制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更适于初诊T2DM患者强化治疗。  相似文献   

16.
黎金凤  林安华  邓颖  霍亚南  刘精东  吴明斌  王晨秀 《天津医药》2014,42(11):1069-1072,1153
目的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糖尿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EPCs)功能的影响,探讨SDF-1对EPCs的影响是否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方法采集糖尿病患者(DM组)和健康对照者(HC组)外周血30 m L,提取并培养EPCs。(1)SDF-1干预组加入100μg/L SDF-1培养液,非干预组加入EGM-2MV培养基,采用Boyden小室和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观察EPCs的迁移和体外血管生成能力。(2)将培养的EPCs分为空白对照组、1μg/L SDF-1组、10μg/L SDF-1组、100μg/L SDF-1组、单纯AMD3100组及100μg/L SDF-1+AMD3100组,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EPCs中AKT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1)无SDF-1干预时,DM组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低于HC组,SDF-1干预后,2组的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均较干预前增强,但DM组增强的幅度高于HC组。(2)同一浓度下,DM组的AKT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HC组(均P<0.01)。无论是DM组还是HC组,AKT蛋白的表达均随着加入SDF-1浓度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P<0.05);100μg/L SDF-1+AMD3100组AKT蛋白的表达水平较100μg/L SDF-1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SDF-1可增强外周血EPCs迁移和血管形成能力,对糖尿病患者效果更为明显,且SDF-1对EPCs的影响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胰岛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86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在所有患者血糖达标并稳定2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胰岛B细胞功能指标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肽葡糖糖负荷曲线下面积(AUCcp)、胰岛素早相分泌功能指数(IG30)及氧化应激指标活性氧活力(ROS)、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2组患者血糖达标且无显著性差异时,治疗组患者TG、TC、LD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Homa-IR较对照组下降(P<0.05),Homa-β、AUCcp、IG30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ROS、MDA明显低于对照组,GSH、SOD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应用胰岛素强化控制血糖,可有效改善体内代谢异常,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和体内的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8.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大血管病变(MD)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符合条件的232例初诊T2DM患者根据有无MD分为两组:MD组与非MD组,对两组患者的多项临床指标进行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1)232例患者中,合并MD者95例,占40.9%。(2)MD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吸烟指数、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反应蛋白(CRP)及24h尿微量白蛋白(24hUmAlb)均高于非MD组(均P〈0.05),而MD组的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则低于非MD组(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提示MD与年龄、BMI、吸烟、收缩压、舒张压、LDL—Ch、CRP及24hUmAlb呈正相关。结论初诊T2DM患者合并MD与多种因素相关,须及早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以防止MD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血浆内肥素与WHtR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围/身高比值(WHtR)与初诊2型糖尿病血浆内肥素(visfati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初诊2型糖尿病(DM)患者和正常健康人血浆visfatin水平,并分析WHtR与血浆visfa-tin、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关系.结果 ①初诊2型DM患者血浆visfatin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1.49±7.58)μg/L vs(15.54±6.20)μg/L,P<0.05),肥胖组血浆visfatin水平与非肥胖组无明显差异((14.67 4-9.53)μg/L vs(14.71±7.84)μg/L,P>0.05);②WHtR与初诊2型糖尿病血浆visfatin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41,P<0.05),而血浆visfatin水平与2hPG和HbAIc呈负相关(r=-0.37,P<0.05和r=-0.23,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WHtR、2hPG、HbAie是影响血浆visfatin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WHtR与初诊2型糖尿病血浆visfatin水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门剑龙  李刚  任静 《天津医药》2011,39(3):215-217
目的:观察闭塞性周围动脉粥样硬化(ASO)患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的变化,探讨ASO患者的内皮损伤机制。方法:选择ASO患者82例(患者组)和健康对照80例(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循环内皮细胞(CEC)和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采用血液凝固仪测定凝血因子Ⅶ活性(FⅦ:A)、纤维蛋白原(FIB)、vW因子抗原水平(vWF∶Ag)、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t-PA∶A)及纤溶酶原活化抑制物活性(PAI∶A)水平。以vWF∶Ag参考范围上限(150%)作为医学决定水平,将患者组分为vWF∶Ag正常组(38例)和vWF∶Ag增高组(44例)。结果:患者组PAI∶A、FⅦ∶A、FIB、vWF∶Ag、TAT和CEC高于对照组,EPCs低于对照组,vWF∶Ag增高组的PAI∶A、FⅦ∶A和TAT均高于vWF∶Ag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患者组vWF∶Ag与FⅦ∶A、PAI∶A、TAT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ASO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血管内皮损伤,内皮细胞大量脱落,且损伤后的修复能力不足,其纤溶和凝血系统功能紊乱和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