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王健  李博  石杲 《医学动物防制》2007,23(2):119-119
赤峰市“十五”期间鼠疫防治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以来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改革,紧紧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促进鼠疫防治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群防群治;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促进鼠疫防治事业的发展;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明确目标,端正作风,严防弄虚作假,务求实效。因此,圆满完成了“十五”期间的鼠疫防治和科研任务,巩固稳控制鼠疫成果,取得了连续51年未发现人间鼠疫的辉煌成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阿鲁科尔沁旗鼠疫防治工作在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主管部门、业务部门的亲临指导下,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早行动,通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领导高度重视以及全体鼠疫防治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已经按照《内蒙古白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赤峰市鼠疫监测工作规范》的要求,全面开展了2007年鼠疫监测和防治工作,现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汤健闻  姜德元 《右江医学》1997,25(4):215-215
百色市1994~1996年鼠疫监测结果分析广西百色市卫生防疫站(533000)汤健闻姜德元蒙建军韦周农百色地区属鼠疫历史疫区,百色市是百色地区鼠疫防治重点监测县市之一.根据《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和广西鼠疫监测计划要求,我市从1994年以来连续3年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正>2004年兴义市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 综合防治”的原则,大力宣传鼠防知识,强调疫情报 告制度,落实防治措施,积极开展了鼠疫监测、预防 性灭鼠、鼠疫健康教育干预、鼠疫疫源调查等工作, 使鼠疫疫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5.
2003年初“SARS”在我国西部地区发生流行,随后波及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由于“SARS”病死率高、发病急、病程发展快,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上下群防群治,各种媒体都进行了强大的抗击“非典”的宣传活动,将防治“SARS”的知识传达到千家万户人人皆知,作为边城石河子市也一样,本地媒体及时发布石河子市防“SARS”动态及寻找疫区来人的消息,宣传防“SARS”知识,为广大居民正确认识“SARS”、防治“SARS”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2003年初“SARS”在我国西部地区发生流行,随后波及到全国20多个省市区,由于“SARS”病死率高、发病急、病程发展快,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全国上下群防群治,各种媒体都进行了强大的抗击“非典”的宣传活动,将防治“SARS”的知识传达到千家万户人人皆知,作为边城石河子市也一样,本地媒体及时发布石河子市防“SARS”动态及寻找疫区来人的消息,  相似文献   

7.
<正>通过监测动物疫情,可以系统收集相关资料,分析人间和动物鼠疫疫情相关信息,从而可以及早发现疫情,掌握疫情动态。根据《内蒙古鼠疫监测工作方案》和《赤峰市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林西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鼠疫专业监测组于2007年4月10至2007年8月15日对我县的五十家镇  相似文献   

8.
<正>赤峰市鼠疫防治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各级专业机构和鼠疫专业人员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的防治工作,现结合相关文献[1-4]将鼠疫防治"十一五"工作分析如下。1"十一五"鼠疫疫情概况  相似文献   

9.
赤峰市2005年经过广大鼠防专业人员艰苦拼博,圆满完成了鼠疫防治任务,并取得了连续51年未发现人间鼠疫的辉煌成果,从而为我市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赤峰市在历史上也是人间鼠疫的重灾区之一。回顾赤峰市鼠疫防治研究历程,以其指导今后的鼠疫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常德市1984~2007年鼠疫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常德市1984~2007年鼠疫监测结果,为持续做好鼠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常德市鼠疫历史疫源地连续24年开展人间鼠疫和动物鼠疫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984~2007年共捕鼠28412只,总捕鼠率为8.25%(4.04%-17.57%),获6个鼠种,褐家鼠占94.99%,为优势鼠种;t990年和1991年应用放射免疫法检出鼠疫F1抗体阳性褐家鼠3只,总阳性检出率为1.06/77;采集健康人群血清1026份,检测鼠疫F1抗体,结果均为阴性;1984~1988年梳检鼠516只,带蚤鼠22只,带蚤率4.26%,平均蚤指数为0.26匹。结论常德市存在鼠间鼠疫流行的可能,必须进一步加强鼠疫监测,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乡村医生》2003,18(10):18-19
进入4月以来,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也称为SARS,即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的肆虐引起国内外的高度关注。为此,本刊特别邀请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中山医科大学等医院的教授、副教授在百忙中为我们撰写了本组专题讲座。几个月以来,他们临危受命,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在临床诊断、救治中,他们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总结、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为我国“非典”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固的基础。在此,我们代表本刊广大读者向他们,也向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的同仁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深切的问候。  相似文献   

13.
我国亿万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同心同德,打响了防治非典的攻坚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但国务院一再强调“SARS”预防工作很重要,防止今冬明春反弹,预防工作不能麻痹。为了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的号召,我院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成立了非典宣传小组,到社区进行宣传教育预防“SARS”病毒,抗击非典的有关知识。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2003年春,我国部分省区发生“非典”疫情,经过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的共同抗击,疫情得到遏制。为预防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现就SARS的诊断治疗与预防做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海西州境内以青藏铁路沿线为重点地区,开展鼠疫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鼠疫疫情,确保青藏铁路运营和复线工程正常进行。方法:设立固定监测点,按《青藏铁路建设鼠疫防治技术方案》实施监测。结果:动物鼠疫监测共分离出鼠疫菌15株,天峻县13株,乌兰县2株。狗血清IHA阳性19份,旱獭血清1份,R IHA阳性8份。全年未发生人间鼠疫。结论:天峻、乌兰动物鼠疫流行猛烈,局部地区旱獭密度高,鼠疫防治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6.
孙卫祖  韦小民 《河北医学》2014,(10):1749-1750
为加强鼠疫监测工作,更好的掌握本地区动物间疫情流行动态,为我县鼠疫防治工作提供依据,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根据《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监测方案》和《河北省鼠防工作要点》要求,在我县设立1个固定监测点和2个流动监测点,每年4至7月开展鼠疫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1981-2010年宁夏海原县黄鼠疫源地鼠疫监测资料及鼠疫流行病学特征,为防制提供对策。方法运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按照医学统计方法进行统计、分析与评价。结果阿拉善黄鼠疫源地宿主密度为0.30~1.87只/公顷,染蚤率为28.07%~81.78%,蚤指数为0.49~3.15,有5个年次监测到动物鼠疫的局部流行。结论海原县动物鼠疫流行呈间断性发生。坚持以鼠疫监测、宣传教育、灭鼠灭蚤、区域联防为主的综合防治是预防控制鼠疫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获取鼠疫宿主动物和传播媒介的疫情资料,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夹夜法对捕获鼠进行病原学与血清学监测。结果捕获1241只鼠形动物,以褐家鼠和黄胸鼠为主,分别占60.15%、37.09%,野鼠以黄毛鼠为主,占95.25%;捕获鼠体蚤95匹,主要是印鼠客蚤、缓慢细蚤和适存痛蚤,分别占42.11%、36.84%、21.05%;家鼠鼠体蚤指数为2.70,其中印鼠客蚤指数为1.55,野鼠鼠体蚤指数为0.75,家鼠染蚤率达60%;病原学和血清监测均未发现阳性检材。结论捕获家鼠仍以黄胸鼠为主,主要媒介印鼠客蚤,是家鼠鼠体优势种。当前,在国内、外鼠疫流行呈上升态势,近年西北染疫动物(如旱獭)不断输入广东省的情况下,一旦有传染源传入,就有引起鼠疫流行的危险,应不断加强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陶乐县鼠疫监测及流行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宁夏陶乐县鼠疫自然疫源地是1970年由自治区地方病防治所从长爪沙鼠(Meri-ones unguiculatus)体分离出鼠疫菌而首次被证实的。28年来进行了以监测、灭鼠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大力改变生态环境,使动物鼠疫已初步得取了控制。为了很好地防治鼠疫,提高防治水平,现将历年来陶乐鼠疫调查监测情况及流行趋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赵严  石杲 《医学动物防制》2005,21(11):860-860
<正>鼠疫防治是我区防疫工作的重要任务,多年来, 经过全区广大群众的不懈努力,我区的鼠疫防治工 作取得了很大成绩,黄鼠密度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标 准内,避免了人间鼠疫和鼠间鼠疫的发生。但是大 量事实表明,一旦放松灭鼠和鼠疫监测工作,鼠密度 就会迅速增高,就有可能造成鼠疫的发生和流行。 为做到及时发现疫情和控制鼠疫的流行,建立乡级 人间鼠疫监测站非常必要,故我们在城郊乡及红庙 子镇建立了人间鼠疫监测站,并发挥了他们的积极 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