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41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重要诱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41例确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4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经治疗后酮症酸中毒纠正。结论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最重要原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若能早期诊断和治疗,则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诱因,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5月~2010年12月住院的4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病诱因进行分析.结果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均有一定的诱发原因,通过及时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是完全可以逆转的内科急症.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一旦发现,应在纠正发病诱因的基础下立即抢救,正确补液及迅速使用胰岛素,纠正糖和脂肪代谢紊乱,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诊科救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痛酮症酸中毒高效率救治方案。方法对30例酮症酸中毒患者补液、祛除诱因及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等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结论正确诊断、及时抢球与细致护理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成功救治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病诱因,提高对本病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6月-2011年8月住院的64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发病诱因进行分析.结果 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状,一旦发现,应在纠正发病诱因的基础上立即抢救,正确补液及迅速使用胰岛素,纠正糖和脂肪代谢紊乱,是抢救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张亚军 《吉林医学》2011,(35):7551-7552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5年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均取得较好效果。结论:早期诊断、早期抢救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疗效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6.
王双云 《吉林医学》2012,(29):6344-6345
目的:分析4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痛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案。方法:43例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补液、祛除诱因和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等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结果:经综合治疗后38例取得良好效果,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各项实验室检查指标恢复至正常范围。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补液和祛除诱因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可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杨琴 《河北医学》2011,(11):1535-1536
目的:总结糖尿病患者酮症酸中毒临床救治体会。方法:对我院急诊2010年3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2例酮症酸中毒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总结。结果:42例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其中有明显诱因者40例,占95.2%。诱因中以感染最为常见,其次为饮食控制不当、胰岛素不适当减量或中途中断治疗。42例患者中好转出院34例,死亡8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5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能使血糖平稳下降,56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消除诱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和足量补液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能使血糖平稳下降,30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消除诱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和足量补液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的一种严重的并发症 ,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自 1997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共收治糖尿病 90例 ,其中发生酮症酸中毒者 3 2例 ,昏迷者 7例 ,占酮症的 2 1 8%。因此 ,加强酮症酸中毒昏迷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对疾病的诊治 ,降低合并症及死亡率起着重要的作用。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0例均为住院病人 ,糖尿病诊断符合 1985年WHO的诊断标准。 3 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符合标准[1 ] 。其中男性 41例 ,女性 49例 ,最小年龄 17岁 ,最大年龄 73岁 ,酮症酸中毒昏迷 7例 ,死亡 2例 ,分别死于肾…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减少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发生率,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白2000年-2005年诊治的29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共有20(6.7%)例.结论以腹痛为首发表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情严重,但易引起漏诊、误诊,临床上应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2年至2007年诊治的29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24例(8.1%)。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急性胰腺炎时病情严重,但易引起漏诊、误诊,临床上应重视。  相似文献   

13.
贾浩 《中原医刊》2006,33(18):58-58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在临床治疗中的一些问题。方法对4年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不一,形式多样。结论明确诊断、具体分析、个体化综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病征的糖尿病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0年2月份到2011年9月份于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108例,根据发病前患者是否确诊糖尿病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共37例;一组为对照组(发病前已确诊糖尿病)共51例。总结两组患者的糖尿病酸中毒时的发病诱因、2型糖尿病患者所占比例及急诊误诊率,并组间比较。结果观察组发病的主要诱因为酒食,急诊的误诊率为32.4%,2型糖尿病比例为7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小于0.05。结论以酮症酸中毒为首发病征的老年糖尿病患者酒食是发病的主要诱因,发病后,误诊率较高,此类患者医师在临床诊疗时应该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在临床治疗中的一些问题。方法:对4年来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情轻重不一,形式多样。结论:明确诊断、具体分析、个体化综合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80例救治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马瑞  杨增烨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8):1704-1705
目的 分析我科已治愈的8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救治方案.方法 80例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补液、祛除诱因及纠正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等治疗的基础上均给予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结果 经综合治疗后取得良好效果,56例患者各项化验指标在24 h内恢复至正常范围,腹痛等症状减轻或消失,能正常进餐.余24例各项化验指标在3 d 内恢复正常.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在补液及祛除诱因的基础上,合理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可提高救治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多脏器衰竭的临床特征、诱因与治疗预后。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260例,其中合并多脏器衰竭7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调查。结果:感染是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多脏器衰竭的主要诱因,以呼吸道感染所占的比例最大。综合治疗后的有效率为95.7%。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多脏器衰竭病情比较危急,预后比较差,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方法:对2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小剂量胰岛素治疗能使血糖平稳下降,28例患者均治愈。结论:消除诱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和足量补液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2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结果本组28例患者均经胰岛素静脉滴注、补液、纠正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控制感染等治疗之后,25例患者好转,有效率89.29%;3例死亡,死亡率10.71%。结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减少患者的死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诊治方案.方法 对6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诱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治疗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均临床治愈,治愈率达100%,尿酮体消失,血pH值及二氧化碳结合力均恢复正常.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急性并发症,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积极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