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实验室确诊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流感的台湾儿童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对二者进行鉴别。设计、机构及受试者:调查2003年3月至7月间感染SARS的20岁以下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和实验室特征,并按1:1对照选择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人群。主要观察指标:综合征发生率,异常的实验室数据和恢复结果,后遗症或死亡情况。结果:15例SARS患者(9女6男)年龄中位数为17岁(年龄极差4-20岁)。9 例患者(60%)是通过家庭内接触得病,4例患者(27%) 为院内感染,1例(7%)通过接触邻居感染,1例(7%)从香港回来后发病。15例患者全部有发热症状,3例(20%)有寒战,11例(73%)有咳嗽。只有1例患者(7%)有痰,1例(7%)流涕。5例患者(33%)有白细胞减少,6例(40%)有淋巴细胞减少,5例(33%)有单核细胞减少。所有儿童恢复后无后遗症。SARS儿童流涕(OR 0.10,95%CI 0.00-0.09)、咳痰(OR 0.10,95% CI 0.02-0.63)、咽喉痛(0R 0.17,95%CI 0.03-0.85) 发生率明显低于流感儿童。两组的白细胞减少症和淋巴细胞减少症的发生率相似,但SARS患者单核细胞减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郑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进行实验室诊断和分析,以提高实验室应急检测能力。方法:采集郑州市管城区1例疑似病例的鼻、咽拭子样本,提取病毒RNA,采用甲、乙型流感通用引物和探针、季节性流感(包括H1N1、H3N2)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甲型H1N1流感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及H5N1和H7N9特异性引物和探针,以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流感病毒核酸。结果:乙型流感、季节性流感(包括H1N1、H3N2)、甲型H1N1流感和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甲型流感通用引物和H7N9亚型流感病毒扩增结果均为阳性。结论:样本经河南省疾控中心与国家疾控中心复核检测,证实该患者为郑州市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临床症状,为流感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确诊为流行性感冒并住院治疗的儿童528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并统计患儿的病史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528例流感患儿中,甲型流感(甲流)占21.2%,乙型流感(乙流)占55.5%,甲型流感合并乙型流感(甲流+乙流)占23.3%;罹患流感的高峰年龄段为1~7岁儿童,7~14岁次之,0~1岁的婴幼儿最少,其中1~7岁儿童随年龄增长流感发病率逐渐升高,男童与女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6);儿童流感每年高发季节在11~12月份至次年3月份;高发年龄在3~7岁的学龄期儿童;甲流患儿发热、咽痛、腹泻、头痛等临床症状上较重,住院时间长,发热持续时间长,并发症多,白细胞、降钙素、C反应蛋白等检验指标升高明显(均P < 0.05)。  结论  流感呈季节性爆发;乙流患儿多于甲流和甲流合并乙流者;甲流患儿临床症状、脏器损害明显重于甲流混合乙流和乙流者;甲流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均长于乙流和混合感染者。   相似文献   

4.
背景: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建议对患有某些慢性疾病的患儿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预防流感的严重并发症,而关于每种慢性疾病对严重流感相关并发症发展演变的相对影响尚知之甚少。目的:确定与实验室所证实的社区获得性流感住院患儿的呼吸衰竭相关慢性疾病。设计、机构与患者:对连续4个流感季节(2000年6月至2004年5月)在费城儿童医院住院且被实验室证实为社区获得性流感的年龄≤21岁的患儿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对ACIP指定的9种高危慢性疾病和新近研究表明与流感住院和严重流感相关并发症相关的另外3种慢性疾病犤神经系统和神经肌肉疾病(NN…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村医生》2003,19(12):19-19
广州市儿童医院的曾其毅等发表论文,报道了2003年春广州地区儿童非典的临床特点及治疗体会,认为儿童SARS有其自身临床特点,经综合治疗可有效治愈。他们分析了33例SARS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治疗、病情经过和转归,结果发现,15.2%患儿有明确的SARS接触史,15.2%患儿患病后其密切接触者有发热和/或咳嗽。儿童SARS病例多见于3~12岁儿童,占81.82%。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100%)和咳嗽(90.91%),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为(2.5~9.7)×109/L,其中以淋巴细胞分类为主者18例,外周血白细胞总数<5.0×109/L者22例(66.67%),外周血白细胞总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临床表现及转归等特点.方法 对2003年1月1日至2010年6月30日住院并确诊为过敏性紫癜72例患儿的发病特点、相关实验室检查、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过敏性紫癜好发年龄段为8岁以上45例(62.5%),春季26例(36.1%),冬季28例(38.9%).发病诱因为感染30例(41.7%),食物药物过敏18例(25.0%),无明确诱因24例(33.3%);单纯皮肤型9例(12.5%),混合型63例(87.5%),其中肾损害21例(29.2%),93%患儿治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HSP好发年龄为8岁以上,冬春季为主,感染为第一位.29.1%的HSP患儿出现肾损害.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及时抗感染、抗过敏治疗,并视情况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临床治愈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流感病毒不同亚型感染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感染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2月就诊于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科门诊和发热门诊发热患者,用甲型/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流感病毒,采用描述性方法分析不同亚型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年龄构成特点,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不同亚型对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的影响。结果:流感检测阳性病例共为356例,甲型290例,乙型61例,混合型5例。流感感染早期以甲型流感病例为主,第3 w(12月21号)达峰值,随后逐渐下降,第7 w降至感染初期水平,而乙型流感病例在感染早期较少,第5 w达峰值,直至第8 w维持较高水平,随后逐渐降至感染初期水平;甲、乙流感病例年龄构成均以1岁~9岁感染病例最多,甲型为224例(77.2%),乙型流为39例(63.9%);1岁~9岁年龄组,甲型可引起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1)和单核细胞明显增高(P0.05),而乙型对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9岁以上年龄组不同于1岁~9岁年龄组,甲、乙型流感均可引起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P0.01,P0.05),但对单核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结论:流感病毒不同亚型感染峰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感染年龄构成特点以1岁~9岁为主,甲、乙型流感对白细胞分类计数影响略显不同,在1岁~9岁年龄组,甲型既可下调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又可引起单核细胞计数明显增加,乙型流感无明显影响,在9岁以上年龄组,甲、乙型流感均可引起淋巴细胞计数明显降低,对单核细胞计数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及诊断方法。方法 将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儿 12 9例 ,按年龄分为 <3岁、3~ 7岁、>7岁 3组 ,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① <3岁组 49例 ,反复呼吸道感染 2 9例 (5 9.18% ) ;② 3~ 7岁组 5 2例 ,肺炎支原体感染 17例 (3 2 .69% ) ;③ >7岁组 2 8例 ,肺炎支原体感染 9例 (3 2 .14 % )。 90 .70 %患儿仅依靠临床经过及常规辅助检查 (X线胸片、血常规、PPD皮试、血清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测定 )作出诊断。 结论 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感染及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本组慢性咳嗽的主要病因。根据临床过程和常规的辅助检查可以明确慢性咳嗽绝大多数病例的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9.
目的:进行一个前瞻性、多中心的研究,来评估实验室证实的流感对健康儿童及其家庭产生的负担。方法:由5名初级医疗的儿科医师(PCPs)每周抽出两天时间登记来自意大利不同大城市的4个急诊科(EDs)在2001年11月1日至2002年4月30日期间所治疗的患儿。3771名14岁以下没有慢性疾病的儿童参与了该研究,这些儿童是研究期间在EDs或PCP门诊诊断为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搜集患儿的鼻咽部拭子进行流感病毒分离及其RNA检测。同时搜集患儿及与其有接触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苏州地区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在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的异同?方法:将2015年10月—2016年3月本院收住的96例甲型流感和43例乙型流感患儿资料进行统计,比较分析两者在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住院患儿流感病毒的检出率为11.41%(139/1 218),其中甲型7.88%(96/1 218),乙型3.53%(43/1 218)?2016年1月为甲型流感高峰,2016年3月为乙型流感高峰;甲型流感患儿平均年龄为1.67(1.00~3.67)岁,显著低于乙型流感患儿的3.75(2.42~5.58)岁(P < 0.05);发热和咳嗽是流感的主要症状,甲型流感患儿更易出现喘息?气促和三凹征;甲型流感患儿有5例发生呼吸衰竭并接受机械通气,其中2例发生ARDS,1例发生嗜血细胞综合征;乙型流感患儿更易出现声嘶?肌肉疼痛和跛行;甲型和乙型流感入院后影像学均以双侧肺野小斑片影表现为主?结论: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流行呈现一定的周期性和不同的季节性特点,甲型流感更易并发重症肺炎?呼吸衰竭,而乙型流感更易并发肌炎甚至横纹肌溶解,临床需注意识别并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11.
感染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而以呼吸道感染为最常见。本文总结了我院经X线证实的 86例 6 0岁以上老年人肺部感染 ,旨在进一步探讨老年人肺部感染的特点 ,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文 86例 ,全部为住院患者 ,其中男性 4 7例 ,女性 39例 ,年龄 6 0~ 88岁 ,平均年龄70 .1岁。其中原有冠心病患者 5 8例 (6 7.4 % ) ,脑梗塞者 1 6例 (1 8.6 % ) ,慢性支气管炎者 76例 (88.3% ) ,肺心病者 9例 (1 0 .4 % ) ,支气管扩张症 5例(5 .8% ) ,糖尿病Ⅱ型患者 1 8例 (2 0 .9% ) ,糖尿病患者肺部感染前血糖均控制在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应用有创通气治疗过程中的策略。方法对10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常规治疗失败后,经鼻或口气管插管进行有创人工通气,并早期应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奥司他韦),对通气过程中的并发症和患儿的转归进行分析。结果 10例患儿均高热(体温>38.5℃),9例(90.00%)患者的WBC总数在正常范围,仅1例高于正常。应用模式为压力调节+呼气末正压,即PCV+PEEP或PRVC+PEEP,压力为(1.72±0.53)kPa,PEEP为(0.85±0.16)kPa,通气时间为(11.5±7.4)天。10例患儿确诊后均及时接受了奥司他韦治疗,无不良反应。10例患儿均成功撤离人工通气并拔除人工气道。结论有创人工通气能有效提高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儿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在儿科门诊中 ,儿童生殖道感染病例并不少见。为了了解儿童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 ,以便合理用药 ,收集了74例生殖道感染患儿的拭子标本进行淋病奈瑟菌 (以下简称淋菌 )、7种支原体、念珠菌和滴虫的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 .1 对象  74例生殖道感染患儿均为 2 0 0 1年 1 0月~ 2 0 0 2年 6月在无锡市儿童医院门诊就诊者。女童 6 5例 ;年龄≤ 1岁 5例 ,2~ 8岁 5 6例 ,9~ 1 1岁 4例 ;主诉为阴道有脓性分泌物 ,个别伴有尿频、尿痛、尿道外口红肿 ;本次病程 7~ 1 4天 ,个别长达 2年。男童 9例 ;年龄 2~ 8岁 7例 ,1 2岁 2例 ;…  相似文献   

14.
儿童过敏性紫癜1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会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0):1215-1217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AP)的临床特点及肾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18例A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肾损害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8例AP患儿中年龄>7岁90例(76.27%),乡村患儿87例(73.73%),春冬季发病77例(65.25%),感染为诱因的患儿34例(28.81%)。AP发生症状主要为紫癜118例(100%),关节痛58例(49.15%)。肾损害发生率男性(58.90%)高于女性(40.00%)。肾损害组出现消化道症状(发生率73.77%)与无肾损害组(发生率77.19%)无明显差异。结论:AP发病以学龄儿童、乡村患儿、季节9月~3月较多,感染为第1位诱因。男性患儿肾损害发生率较高。消化道症状与肾损害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儿童结核感染的肺功能变化 ,我们对 12 0例 5~13岁儿童结核感染进行了肺功能测定。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结核感染组 :1997年 10月~ 1999年 10月在本院专科门诊的结核感染患儿 12 0例。全部病例均符合结核感染诊断标准 ,其中男 5 8例 ,女 6 2例。年龄 5~ 13 (平均 8 82 )岁。按年龄又分 3组。Ⅰ组 5~ 7岁 31例 ,Ⅱ组 8~ 10岁 6 5例 ,Ⅲ组 11~ 13岁 2 4例。对照组 :健康儿童 6 8例 ,男 37例 ,女 31例 ,年龄 5~ 13 (平均 9 6 3岁 )岁。1 2 方法 :我们采用德国产Bosch 5 0 1肺功能仪对儿童结核感染进行肺功能测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转归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10月~2005年10月收治的15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儿按治疗方法分为微波组78例(86耳),对照组74例(84耳),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并对微波组78例(86耳)患儿按病程、年龄分组比较。结果:微波组有效率75.6%,对照组51.2%,两组疗效有统计学差异(P<0.01);微波组疗效与病程、年龄有关。结论:微波治疗对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转归有积极作用,病程越短,疗效越好,12岁以下儿童疗效优于12岁以上儿童。  相似文献   

17.
儿童过敏性紫癜63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涂秀英  陈昕  赵晓东 《重庆医学》2008,37(14):1599-1600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临床特点。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9月在本院肾脏免疫科住院的631例过敏性紫癜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发病年龄大于7岁者占60.10%,平均年龄(8.6±2.08)岁,最小年龄为2岁2个月;63.07%患儿于秋冬季节发病;64.98%患儿有明确诱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2)所有患儿均有典型皮肤紫癜,分布于下肢(96.36%)、臀部(32.96%)、上肢(15.53%)等。60.70%患儿以皮肤紫癜为首发,胃肠道症状及关节症状发生率分别为68.62%和35.50%。紫癜性肾炎(HSPN)发生率为60.22%,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血尿和(或)蛋白尿(60.22%)。454例检测尿微量蛋白(β2微球蛋白、THP糖蛋白、免疫球蛋白IgG、清蛋白)病例中72.69%为异常。结论过敏性紫癜为儿童常见病,感染是其主要诱因,早期检测尿微量蛋白有助于及早发现肾损害。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对小儿卡波希肉瘤 (Kaposisarcoma,KS)的认识 ,对 1 4例非洲小儿KS的临床资料、HIV抗体检测结果和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 4例患儿活组织病理学观察均符合KS诊断 ,其中 1 2例 ( 85 .71 % )HIV抗体阳性。HIV抗体阳性的患儿中 ,婴幼儿组 ( 6月~ 3岁 ) 5例 ( 4 1 .7% ) ,4~ 6岁 1例 ( 8.3% ) ,7~ 9岁 3例 ( 2 5 .0 % ) ,1 0~ 1 4岁 3例 ( 2 5 .0 % ) ;淋巴结型KS占 75 % ,皮肤型占 2 5 %。提示 :小儿HIV感染相关型KS并不少见 ,以婴幼儿组发病率最高 ,以淋巴结型KS为主要临床表现类型 ;应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及时诊断患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经细菌培养所证实的由侵袭性B组链球菌(GBS)感染引起的丹麦新生儿的脓毒症/脑膜炎的发生率和转归,并阐明其临床和生化特点。方法:搜集哥本哈根郡1992-2001年生后年龄为0-3个月患儿的临床微生物实验室记录,找出经细菌培养证实为GBS感染的病例。对其新生儿特护病房的临床记录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20.
王静  章樱 《中华全科医学》2021,19(2):245-247
  目的  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和主要致病菌,分析患儿预后情况及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方法  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 24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呼吸道感染致病菌类型,统计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预后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儿童呼吸道感染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  结果  1 24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有387例呼吸道病毒检出阳性,检出率为31.1%;检出病毒中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检出阳性例数最多,检出率为62.8%(243/387),其次为A型流感病毒(Flu A),检出率为22.5%(87/387);经治疗后95.2%(1 186/1 246)的患儿好转,4.8%(60/1 246)的患儿预后不良。单因素分析显示:父母有过敏史、吸二手烟、无户外活动、春冬季和年龄在1岁以下的呼吸道感染患儿预后不良(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无户外活动、春冬季和年龄在1岁以下是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均P<0.05)。  结论  儿童呼吸道感染主要致病菌为RSV,预后不良的患儿比例较高,且以冬春季为主,1岁以下患儿为易感人群,应在日常生活中增加户外活动、保障均衡饮食、提高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