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室上速的治疗已从药物发展到射频消融根治,但对射频消融有顾虑,尤其是对一部分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来说,选择二种剂量小、副作用少、而又能预防室上速发作的药物联合应用,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防治手段。我院自1996年以来联合应用小剂量安博律定和倍他乐克,在预防室上速发作方面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病例选择室上速患者22例,划分联合治疗组和单药对照组各11例。联合治疗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42~85岁,平均为68±13岁。对照组11例,男5例,女6例;年龄35~74岁,平均为50±15岁,联合治疗组中,…  相似文献   

2.
阵发性心悸胸闷300例食管心房调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国帆  游卫华  梁岩  许庆波 《临床荟萃》1999,14(20):931-932
阵发性心悸、胸闷的原因很多,可借助各种电生理检查加以区别,其中食管心房调搏是一种较常见的方法,现将我院门诊300例阵发性心悸、胸闷患者的食管心房调搏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00例患者,男性125例,占41.67%,女性175例,占58.33%。年龄9~77岁,平均(48±16.7)岁。全部病例均系1994年5月至1999年6月本院心内科门诊的患者,均以阵发性心悸、胸闷为主诉,而昔通心电图正常者。采用常规方法行食管调搏检查。结果见表1。 112例正常者,经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证实发作心悸、胸闷时窦性心律加快,多介于90~140次/分之间。72例房室结双径路患者,26例诱发室上速,占36.11%,未诱发室上速者静推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并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0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行射频消融术。9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例为房室结折性心动过速。平均室上速发作史11年,成功消融9例,成功率90%。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果表明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并室上速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轩  徐荣  张正海  刘长虹  李乃达 《临床荟萃》2002,17(23):1411-1411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在我国开展以来 ,逐渐成为一个成熟介入技术。主要在有丰富经验的大型医院电生理室完成。目前 ,随着基层医院逐日推广应用 ,我院在2 0 0 0年 2月至 2 0 0 1年 4月共完成 2 9例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术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总结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本组 2 9例 ,男 17例 ,女 12例 ,年龄 14~ 5 6岁(平均 4 0 .5岁 ) ,病程 2~ 15年 (平均 12 .5年 )。体表心电图显性预激 13例 ,其余 16例不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均正常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2 8例 ,室性心动过速 1例。1.2 方法  1所有患者术…  相似文献   

5.
自 198 7年 Borggrefe等 [1 ]首次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阻断房室旁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以来 ,RFC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迅速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关注 ,现 RFCA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并已成为预激综合征合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首选方法和根治性治疗。我科 1997年 7月~ 1999年 10月已完成射频消融房室旁路治疗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70例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本组均为住院患者 ,男 32例 ,女 38例 ;年龄12~ 73岁 ,平均 (4 1.7± 15 .3)岁。均有反复发作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 ,病程 2~ 30年 ;消融前半年内发作频率…  相似文献   

6.
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也称分支型室性心动过速,较少见。发作时QRS波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和电轴左偏图形。大多数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血液动力学稳定,但持续发作时间过长或有血液动力学改变者宜转复。对左心室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首选维拉帕米,也可使用普罗帕酮。终止后建议患者行射频消融术【1】。我院2013年5月31日收治了1例心律失常 阵发性左后间隔室速的患者,经多次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并安置永久起搏器治疗及相应的对症护理,患者室速终止,病情逐渐平稳并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7.
射频消融术在国内外已成为多种快速心律失常有效的介入性治疗方法。亦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非常有效的方法。目前消融慢径成为治疗AVNRT的常规方法,其成功率达95%以上。我院自1994年5月~1998年1月对58例患者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其中18例AVNRT患者采用了房室结改良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8例中,男6例,女12例,年龄32~70岁(平均41.4士16.6岁),均有1年以上的室上速反复发作史,经检查无其它器质性心脏病。1.2标测与消融方法;所有病人停用抗心律失常药物5个半衰期以上,不用镇…  相似文献   

8.
持续性室性心律失常常发生在器质性心脏病基础上 ,而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律失常常为单形性 ,预后良好。但多形性室速或室颤也可发生在心脏貌似正常者 ,如不及时治疗 ,预后极差 ,可导致猝死。我院自 1993年 10月~ 2 0 0 1年 6月曾成功抢救了 9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这 9例病人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现将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9例患者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 12~ 6 0岁 (平均 4 0± 11岁 )。病史 1周~ 0 5a ,均有反复发作心慌伴晕厥。体格检查除有心律失常外无其它阳性体征。胸片、超声心动图示心脏结构、功能…  相似文献   

9.
对以晕厥为首发表现的肺栓塞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女,79岁.主因发作性心悸5 a,加重2 h入院.患者5 a前出现心悸.心电图示:室上速,转复后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Ⅲ、 avF、V1~V4 T波倒置.2 a前行左侧隐匿旁道射频消融术,术后症状偶有发作,口服心律平治疗.2 h前患者再次发作上述症状就诊于我院,经静脉推注胺碘酮150 mg转复为窦性心律.既往糖尿病、高血压病史.  相似文献   

10.
例1,男58岁,因阵发性胸闷、心悸8年,加重伴头1周入院。在当地医院有阵发性室上速的心电图记录.予药物或自行终止。入院后再次发作室上性心动过趣静推异搏定终止后出现窦性静止达2.48s,伴结性逸搏。后行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术中证实为双经路引起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行房室结慢径改良术成功,再行心内电生理检查窦房结恢复  相似文献   

11.
射频消融的延迟效应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延迟效应对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 1998~ 2 0 0 2年住院的室上速 4例 ,年龄 15~ 4 5岁 ,男女各 2例 ,其中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AVNRT) 2例 ,右侧显性预激 (B- WPW) 2例 ,射频消融均未成功 ,在消融过程中 2例 B- WPW出现短暂旁路前传消失 ,2例 AVNRT出现短暂快速交界性心律及一过性 度房室传导阻滞。结果 :2例 B- WPW术后 1个月复查心电图预激消失 ,2例 AVNRT分别于术后 3d和 1周出现持续 度房室传导阻滞和 度 型房室传导阻滞 ,经激素治疗后房室传导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再发作室上速。结论 :射频消融术后组织及电学损伤范围可进一步加大从而产生延迟现象 ,它可对患者有益也可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射频消融时要密切注意可能产生延迟反应的电生理现象。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射频导管消融术对 4 2例症状严重的正常心脏单形性右室流出道室性期前收缩进行治疗 ,男 2 8例 ,女 14例 ,年龄 (42 .2±7.8)岁。将消融电极送至右室流出道区域 ,采用起搏标测和激动顺序标测 ,前者以起搏时与室性期前收缩QRS波形态完全相同为消融靶点 ,后者以室性期前收缩时最早心室激动点为消融靶点。 4 2例室性期前收缩全部起源于右室流出道 ,呈左束支阻滞图形 ,其中 3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6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游离壁。以室性期前收缩在放电后 10秒内消失 ,并维持窦性心律 30~ 6 0min为即刻成功标准。结果 消融即刻成功率为 90 .5 % (38/ 4 2 ) ,其中右室流出道间隔部 94 .4 % (34/ 36 ) ,游离壁 6 6 .7% (4/ 6 )。 2 0例患者 2 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消融前后室性期前收缩数分别为 (2 0 80 0± 10 4 0 )次 / 2 4h和 (110± 12 0 )次 / 2 4h(P <0 .0 0 1)。 1例患者消融术中出现室颤经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 ,其余无任何并发症。随访 4~ 16个月症状缓解率为 89.5 % (34/ 38) ,复发率为 5 .3% (2 / 38) ,均为右室流出道游离壁室性期前收缩。随访期间亦无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射频消融可有效地治疗症状重、药  相似文献   

13.
自1991年国内应用射频导管消融(RFCA)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以来,迄今已治疗超过万例,成功率达95.6%,死亡率仅0.06%[1],大量临床实践证明,该技术是有效和安全的方法。我院从1993年开展RFCA至今,共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病人136例次,其中阵发性持续性定性心动过速(PSUVT)13例,并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13例PSUVT。男11例,女2例,年龄14~59岁,平均35.3±15.9岁。室速(VT)病史4个月~30年。以反复发作呈阵发性持续性为特点,持续30分钟~96小时,发作时大多有心悸、胸闷、气促、眩晕等…  相似文献   

14.
1996 - 0 5~ 2 0 0 2 - 0 7,笔者接诊或会诊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IVT) 2 8例 ,有 2 1例静脉注射异搏定而及时终止室速发作 ,7例未转复者应用其它抗心律失常药或电复律转复。部分应用异搏定转复者在以后长期随访中 ,口服该药维持治疗 ,室速发作次数明显减少或未再发作 ,现予报道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室速 2 8例 ,男 17例 ,女 11例 ,年龄 15~ 4 2岁(平均 2 6岁 ) ,均为心动过速发作急诊就医或入院患者 ,经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 ,心电图、X线胸片和心脏彩超等检查 ,无器质性心脏病证据 ,血电解质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5.
心导管射频消融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首选治疗方法。普遍认为射频消融的能量对心肌组织的损伤作用往往在放电的瞬间 ,旁路阻断和慢径路改良也表现在放电成功的 5s以内。然而 ,少有射频消融延迟反应的报道 ,其延迟效应可发生在术后数小时至 2个月[1~ 2 ] 。我们开展的射频消融 5 63例中见到 3例射频术后延迟效应。本文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和方法1 1 对象 例 1,男 ,66岁。阵发性心动过速 ,胸憋闷 2 1a ,发作频繁加重 6个月入院。无诱因突发心悸、胸闷 2 1a ,开始每年发作数次 ,持续时间短 ,近 6个月内每月发作数次 ,且持续时间逐渐延…  相似文献   

16.
射频消融术(RFCA)是目前治疗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最有效的方法。我科成功为80例阵发性室上速患者行RFCA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杨田  赵仙先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1):1019-1019
射频电流消融术 (RFCA)已广泛应用于治疗某些类型的心动过速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目前公认 RFCA较直流电消融术安全 ,并发症少 ,但它毕竟还是一项有创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也会碰到一些并发症 ,如术中出血、术后出现其他类型的心律失常、术后肺栓塞等。现将我院 1例 RFCA并发心包填塞报告如下。1 病历简介女 ,6 3岁。因“反复发作阵发性心悸 14月余”入院诊断为“阵发性室上速”,行射频电流消融术。经右颈内静脉插入 10枚冠状窦电极 ,经双侧股静脉插入 3根电生理标测导管 ,分别置于高位右房、希氏束及右室心尖处。按常规行电生理检查 ,…  相似文献   

18.
1 病例报告女 ,61岁。阵发性心悸、气短 5a,近 1 a出现头昏、乏力 ,黑蒙现象 ,偶发阵发性心动过速突发突止。 ECG示 :窦性心动过缓 ,HR50次 / min,阿托品试验阳性 ,心动过速发作时 ,心电图呈窄 QRS性阵发性室上速 ,被当地医院诊为病窦综合征 ,慢快综合征 ,并长时间按此诊断治疗不见好转。转我院就诊 ,我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阵发性交界区性心动过速。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证实为隐匿性左侧旁道所致顺向性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并成功进行了射频消融术 ,同时安装了永久性人工起搏器。2 讨论本组误诊原因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男,59岁。因阵发性心悸、胸闷2年,再发半小时入院。患者近2年来无明显诱因反复出现阵发性胸闷、心悸,严重时出现头昏,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到6小时不等,心悸有突发突止特点,多次急诊就诊,经心电图检查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上速)并室内差异性传导,每于刺激迷走神经发作终止。无劳力性心前区疼痛、高血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院用乙胺碘吠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28例,疗效较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18~84岁,平均41.4岁。心律失常病程lh~18年。冠心病8例,风心病5例,病毒性心肌炎5例,原发性心肌病4例,预激综合征伴室上速4例,高血压性心脏病2例。心电图均表现为快速·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早7例,室速5例,室上速6例,频发房早及短阵房速5例,阵发性房颤5例。给予乙胺碘味酮0.4~1.og/d’分次口服。开始多为0.6g/d起效后减至0.4g/d’并根据情况逐渐减量至0.l~0.Zg/d维持。静脉给药则150~600mg/d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