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辽源市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流行特征,为今后布病防治工作提出建议。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0—2012年辽源市布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辽源市共新发布病362例,年均发病率为2.21/10万。共发生布病暴发点28起。布病病例中以青壮年发病为主,男性患病显著高于女性(X2=199.448,P〈0.001),农民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职业。结论辽源市布病患病率较高,今后应加强布病疫情监测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布病的流行和暴发。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1954年报告首例病人,人、畜间不断有疫情发生。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在山东省曾出现较大规模的流行;经卫生、畜牧等部门积极防治,人、畜间分别自1976年、1985年以来未再有布病疫情发生和病畜检出,布病疫情已基本控制。进入90年代以来,布病疫情在山东省呈逐年上升趋势,1994年达到高峰,疫区范围不断扩大,局部地区出现流行或爆发。现将1990~2000年布病流行病学特点及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菌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人由于不同方式接触患病的牲畜或被其污染物而感染发病。道孚县自1983年从血清学和病原学证实为布病疫区以来,进行了大量的科学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掌握道孚县人畜间布病疫情动态,科学指导布病防治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上要求,在省、州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于2000-2003年与县畜牧部门一起进行了连续的布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对象畜间以乡为单位,监测未接种菌苗或接种菌苗1年半以上的成年牦牛和藏系绵羊;人间以10岁以上从事放牛、饲养、畜产品…  相似文献   

4.
<正>布鲁菌病(布病)多见于北方畜牧业发达地区,近年来由于牛羊和畜产品贩运交易活跃,导致病畜流入并引起爆发。宁海县自2000年起进行人间布鲁菌病监测,10多年来一直未发现布病疫情。随着北方牧区疫情的回升及我县大量牲畜的流入,给我县布病防治工作带来严重隐患,与本省温州市情况相似[1]。  相似文献   

5.
甘井子区地处大连市北部城乡合部,土地面积502平方公里,城市人口约31万,农村人口约22万,为预防和控制辖区内职业人群布病的发生和流行,甘井子区防疫站对全区职业人群进行布鲁氏菌病监测.本文对1991年至2000年监测结果情况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敏  姚伟  万强 《职业与健康》2010,26(17):1969-1970
近年来,我国及我省布鲁杆菌病(简称布病)疫情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2008年,我国人间布病报告发病数和发病率均创历史新高,布病防控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为掌握大连市布病流行特征,近年来,我们一直对重点职业人群开展监测工作,现将大连市2009年布病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福建省人间布鲁氏菌病(布病)监测结果,掌握疫情动态,查明重点职业人群感染状况,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福建省2018-2019年布病疫情信息和监测数据,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析布病流行特征、突发疫情特点和监测点布病血清学监测结果.结果 福建省2018-2019年报告布病238例,年发病率0.30/10...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人间布鲁病菌(Brucellosis简称布病)在我市的疫情动态,巩固布病防治成果,为制定防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我市于1990年起被定为全国布病固定监测点,按国家方案开展布病监测工作。现将我市2 0 0 3年度人间布病的监测情况报告如下。1 内容与方法1 1 监测点的测定 根据农业部、卫生部[90 ]农(牧防)字第3 3号文件颁发的《布鲁氏菌病全国监测点监测工作试行方案》和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江苏省2 0 0 3年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的要求,依据人间和畜间同步监测的原则和我市近几年布病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逐年安排1/3乡镇…  相似文献   

9.
1983年4月21~22日,WHO继第三次布鲁氏病(简称布病)国际讨论会后,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巴斯德研究所召开会议,讨论布病研究规划。遵循1978年发表的初级卫生保健(PHC)阿拉木图宣言,与“2000年”实现全球人人享受医疗保健的目标一致,重点是发展国家、地区和全球性战略,发展对动物和食物传播性疾病的监测、予防及控制方法;以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2004年人间布病防治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四川省卫生厅疾病控制处的工作安排,2004年省地防所鼠疫布病室按照年初工作计划、甘孜州的理塘县和凉山州的金阳县按照《四川省人间布病监测方案》、阿坝州的若尔盖县按照《全国布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人间布病的防治与监测工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1968年在猪间布病检查中首次发现该病在我市猪群中存在,流行较为严重,猪间布病流行同时,也有人间布病可疑病例,严重危害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畜牧业发展。以往布病的控制在北方羊群的研究报导较多,我市为广东省开展布病监测较早的市(县)之一,经过多年系统监测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海拉尔区疾控中心作为海拉尔区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疫情监测与防控机构,对近5年布病病例报告与监测情况以及采取的防控措施进行分析总结,以便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防控布病。1海拉尔区布病病例报告疫情分析将2005-2010年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系统中法定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正>布鲁氏菌病(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浙江省1995年达到布病控制标准,1996年转入监测巩固阶段,按照《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技术方案》开展人间布病监测,至2002年一直未发现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4年晴隆县人间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了解人间布病感染状况,为布病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也为晴隆县的草地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 将晴隆县境内全部养殖场(指养羊的养殖场)、养羊农户中与羊密切接触及管理的人群列为布病血清学抗体监测对象,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监测布病抗体.结果 共监测出布病抗体阳性人群118例,阳性率为4.85%,118例布病抗体阳性人群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中的70个养殖场、养羊农户中,抗体阳性人员最多的养殖场高达11人,监测到2例以下抗体阳性的养殖场及养羊农户达63个,占90%.结论 晴隆县人间布病抗体监测阳性率较高,呈集中暴发和点多面广的流行态势,结合畜牧部门在畜(羊)间监测出点多面广的羊群布病抗体阳性结果,说明晴隆县农村养殖场和养羊农户的羊群及其环境中已广泛存在传染源,人间布病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掌握布鲁氏菌病 (布病 )的疫情动态、人群感染规律与变化特点 ,及时发现现症病例 ,控制发病和流行 ,评价防制效果 ,按照“陕西省 2 0 0 0~ 2 0 0 2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的要求 ,西安市开展了布病监测工作 ,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1 对象与方法1 1 监测点 按照“陕西省 2 0 0 0~ 2 0 0 2年布病监测实施方案”要求和西安市流行特点 ,确定有布病流行史的高陵县为固定监测县 ,户县、闫良区为流动监测县。1 2 对象与方法 以密切接触牛、羊、畜产品的 7~6 0岁人群为监测对象。每年 5~ 6月采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的布氏菌素 (…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长清区1996~2002年布鲁氏菌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济南市长清区为山东省布鲁氏菌病(布病)的严重疫区之一。自20世纪70年代起,长清区推行了以羊只免疫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布病疫情得到逐步控制,从1985年起未再发现新发病人。1990年被确定为全国布病监测点之一,按照全国监测方案要求,连续进行布病监测。现对1996~2002年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了解确立布病综合示范区以来布病防空效果.方法 对2005年人间布病回升以来常规和确立布病综合示范区后监测结果进行数理统计.结果 确立布病综合示范区以后人间布病发病率显著下降.结论 确立人间布病综合示范区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建议在有布病流行地区推广布病综合示范区管理模式,以缩短流行周期,最终达到消除布病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赵小冬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2):2363-2363
根据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的《江苏省布鲁氏菌病监测工作方案》和《南通市2005年地方病防治工作要点》下达的任务,我市于2005年9~10月按照全国布病(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要求,继续开展了布病监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伊川县2013年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发病、重点人群监测、羊只监测情况,对今后的布病防控工作提供借鉴和建议。方法对2013年有关布病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结果 2013年伊川县布病是近年来发病最多的一年,仍以散发为主,无季节性,以4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对重点人群1 369人进行血清学监测,阳性率2.34%。对布病患者、检测阳性人员、其他养羊户饲养的羊1 132进行检测,检出阳性羊104只,阳性检出率9.20%,3种不同类型的羊只检测阳性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伊川县的布病疫情要引起高度重视,加强联防联控,加强畜间传染源的控制,降低人间布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陕西省按照国家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监测方案,选择监测点开展监测工作,了解布病感染情况。方法根据《全国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试行)》,结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对国家布病监测方案,适时进行修订,采用在流行病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以血清学检测及病原分离的方法开展调查监测。结果2005—2008年布病平均感染率为7.01%,榆林市感染率最高,流行菌株为羊1、羊3型布鲁杆菌。结论陕西省布病疫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现行监测方案应增加可操作性,使监测数据更加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