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体外培养的伸长细胞(Tanycytes,TAs)移植治疗大鼠脊髓损伤的可行性。方法将体外培养的TAs标记后,移植入全横断脊髓损伤大鼠。实验大鼠共分5组:A.单纯TAs细胞移植组,B.TAs细胞加壳聚糖载体移植组,C.壳聚糖载体移植组,D.单纯损伤组,E.假手术组。移植后通过BBB评分法评价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且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移植细胞的存活、迁移和损伤脊髓的修复情况,以及观察大鼠脑区神经元存活状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As移植促进了脊髓损伤局部结构的修复和大鼠下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移植组可在脑皮质观察到HRP逆行标记神经元;对照组皮质感觉运动区和红核神经元密度小于移植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TAs移植可促进损伤脊髓轴突的再生、促进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脊髓损伤是致残率、死亡率最高的创伤之一。由于成年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 (CNS)神经元无分裂能力 ,神经突起的伸长及形成连接的能力有限 ,因而损伤后再生困难 ,常常导致复杂的解剖学结构和功能失常。多年来 ,人们对脊髓损伤修复一直持悲观态度。随着发育神经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进展 ,人们对神经突起的生长及其延伸方向和突触的形成等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脊髓损伤的治疗也显现出一些新的手段。1 脊髓损伤的病理改变  人脊髓损伤早期的神经病理改变尚不清楚 ,所报道的病理变化主要来自动物实验。脊髓损伤早期引发一…  相似文献   

3.
近十几年的研究表明 ,在某些特定环境下 ,包括脊髓在内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可出现结构重建 ,这为与功能恢复有关的脊髓修复带来了希望。本文从脊髓损伤位点的环境、神经元对轴突损伤的应答、轴突的伸延、阻抑和促进神经突起生长的分子及神经移植等方面讨论了脊髓损伤后修复、再生中的一些特点。但许多重要问题仍不清楚。虽然在人类修复脊髓的临床目标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课题 ,但动物实验的结果提示脊髓修复是一个可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纤维蛋白胶(FG)包裹嗅神经鞘细胞(OECs)植于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对损伤轴突再生的促进作用。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16只,行脊髓T11节段全横断术。FG-OECs组于间隙内移植FG包裹的OECs,FG对照组移植等量的FG,OECs对照组移植等量DF12-OECs悬液,单纯全切对照组未做任何移植,每组动物4只。术后2周处死动物,脊髓损伤区冰冻水平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OECs的存活及迁移,并行抗神经丝(NF)和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OECs及单纯全切对照组脊髓两断端连接较差,而FG对照组及FG-OECs组两断端连接良好。FG、OECs及单纯全切对照组损伤区可见少量NF及GAP-43免疫反应纤维;FG-OECs组间隙内OECs大量存活,并迁移至两侧脊髓实质内,大量NF及GAP-43免疫反应纤维通过间隙。结论 FG包裹的OECs可在成年大鼠脊髓全横断断端间隙内存活并迁移至脊髓实质内,促进损伤轴突的再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可缓释音猬因子(sonic hedgehog,SHH)的脊髓去细胞支架(acellular spinal cord scaffolds,ASCSs)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效果。方法:(1)用物理和化学联合法制备ASCSs,并检测其效果。(2)使用京尼平(genipin,GP)作为交联剂,体外制备缓释SHH的ASCSs(ASCSs-GP-SHH),探究其缓释效果。(3)建立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模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0只):单纯SCI组,ASCSs组,ASCSs-GP组(GP交联的ASCSs),ASCSs-GP-SHH组。术后每周记录BBB评分,评估功能恢复。术后12周取出损伤处脊髓组织,行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处相关蛋白Nestin(巢蛋白),GAP43(生长相关蛋白),MBP(髓磷脂碱性蛋白),NF200(神经丝蛋白),GFAP(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结果:(1)物理及化学联法制备ASCSs效果良好;(2)ASCSs-GP-SHH具有良好的缓释SHH的性能;(3)ASCS-GP-SHH组BBB评分从术后到12周较其他组高(P0.05);(4)免疫组化及HE染色结果显示:ASCS-GP-SHH组脊髓横断处有神经元再生。SCI组神经元凋亡明显,纤维瘢痕及空洞大,ASCS-GP组较ASCS组稍好,ASCS组较SCI组稍好;(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SCS-GP-SHH组Nestin,GAP43,MBP,NF200表达高于SCI、ASCS-GP、ASCS组(P0.05),而GFAP低于SCI、ASCS-GP、ASCS组(P0.05)。结论:物理和化学联合制备可以有效的制备ASCSs,ASCSs-GP-SHH缓释效果良好,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用于脊髓全横断的动物模型,常遗有部分未损脊髓组织,局部脊髓损伤范围很大,尤其是破坏了的血运扩大了继发性变性,造成了复杂的局部病理变化,致使难以分析治疗性脊髓伤区内移植的疗效。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还原论式的脊髓横断模型,本实验设计了一种切割辅以吸除的方法,可以在局部造成平均约0.6mm的清洁横断区,同时保存脊髓腹、背动脉及脊髓背静脉的大鼠脊髓横断模型,并用H.E.染色法、神经丝(NF)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生物素化的葡萄糖胺(BDA)的追踪方法检验损伤区及其两侧脊髓的组织反应。  相似文献   

7.
移植神经干细胞促进脊髓全横断大鼠结构与功能修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 探讨移植神经干细胞对脊髓全横断性大鼠部分结构与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 在脊髓全横断处移植神经干细胞60d后,在横断处下方3mm注射荧光金逆行标记轴突再生的上运动神经元,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神经干细胞在宿主内的分化,同时用体视学方法观测脑干红核和大脑皮质感觉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的神经元密度变化。用BBB评分法和爬网格法观测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等。结果 移植的神经干细胞能在宿主内存活并向前后方向迁移到脊髓内,部分神经干细胞分化为GFAP、NF-200和GAP-43阳性细胞。移植神经干细胞后在红核和感觉运动区内锥体细胞层可见有被荧光金标记的神经元胞体,脊髓横断处附近脊髓组织的溃变程度减轻,红核及躯体感觉运动区内神经元密度高于未移植组,大鼠后肢的自主运动功能明显好于未移植组。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入损伤脊髓后能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能减轻脊髓的继发性损伤,保护受损伤的神经元,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NO是兼有细胞间第二信使和细胞毒性作用的气体性神经活性物质。过量NO是导致神经细胞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应用大鼠脊髓磁控过半夹损模型,在施加NOS抑制剂L-NAME和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条件下,手术后8周内动态观察行为学、电生理学和形态学变化.结果表明;损伤后1周,后肢行为能力逐渐增强,其中抑制剂组恢复速度较快、程度也较好,可记录到恢复的下行性脊髓诱发电位,在空洞形成和脊髓萎缩程度方面抑制剂组也均明显轻于对照组,抑制剂组未见NOS表达;但对照组伤后NOS阳性神经元渐增,至4周时达较高水平.后渐降并伴有损伤区不断扩大,神经元尼氏体移位、减少或消失。结果提示;神经损伤可诱导NOS表达,NOS抑制剂L-NAME对脊髓损伤的修复有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NO介导的神经毒性受阻有关。  相似文献   

9.
川芎嗪应用于临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和肝硬化等疾病已有多年,对治疗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相关研究也逐年增多。近年来,关于川芎嗪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试验和动物实验不断增多,主要机制包括抑制细胞凋亡和炎症反应、降低内皮素含量、改变血液流变学、增加神经丝蛋白和神经营养因子表达、保护线粒体和改善细胞内外离子紊乱。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胶原或明胶吸附施万细胞移植对全横断脊髓结构和功能修复的影响。方法 将胶原或明胶吸附施万细胞移植到成年大鼠全横断脊髓的损伤处,术后3个月用爬网格方式测试动物后肢自主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用荧光金逆行标记法观察大脑感觉运动区和脑干红核的神经元神经纤维再生;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脊髓CGRP和5-HT能神经纤维再生。结果 移植施万细胞的大鼠后肢自主运动功能有显著的恢复。大脑感觉运动区和脑干红核均有被荧光金标记的神经元胞体,提示两个区域的神经元轴突能在脊髓再生并穿越损伤区到达尾侧脊髓。脊髓损伤处有CGRP和5-HT阳性神经纤维,以及损伤处尾侧有5-HT阳性神经纤维。对照组大鼠以上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施万细胞移植可促进大鼠全横断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胶原或明胶可作为移植细胞的网架用于细胞治疗。  相似文献   

11.
成年大鼠脊髓损伤后血-脊髓屏障通透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脊髓挤压伤后血-脊髓屏障(BSCB)的通透性变化,本研究选用体重180~200g成年雄性SD大鼠39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3)和脊髓损伤组(n=6)。后者又分为伤后0、8、24、72h以及1周、2周等6组,每组6只,再分为A组、B组,每组各3只。脊髓损伤组A组的组织切片行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脊髓损伤后的形态学变化。对照组和B组动物股静脉注射30g/L伊文思蓝,30min后,以温生理盐水及4%多聚甲醛灌注动物,取出脊髓,行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观察到,脊髓挤压伤术后72h内,损伤区周围均可见伊文思蓝染色,至1周后损伤区周围未见伊文思蓝染色。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损伤72h内可能为有效给药时间窗,1周后给药,药物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将难以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李兵仓  王正国  朱佩芳 《解剖学报》1998,29(1):14-20,I001
为了从神经营养因子角度探讨移植修复机理,将大鼠14d胚胎脊髓(ESC)植入急性损伤成鼠脊髓后1、3、5、7、10、15和30d,用原位杂交和斑点杂交技术对ESC和宿主脊髓(HSC)内NT-3mRNA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观察。定性观察显示,在正常脊髓内,NT-3mRNA以前角运动神经元和少量胶质细胞分布为主;脊髓损伤以后,杂交产物扩大到中小型神经元,同时更多的胶质细胞参与了反应;ESC植入后,除移植物本身继续表达外,宿主脊髓阳性反应神经元和胶质细胞数量进一步增加。定量结果表明,损伤组原位杂交和斑点杂交的反应强度明显高于正常组;而移植组的分子杂交反应又在很多时相点上显著高于损伤组。除此而外,分子杂交反应在损伤组和移植组内持续的时间也不相同,前者的最强反应期为术后7d,后者为术后10~15d.我们认为,移植的ESC除为自身和HSC提供神经营养外,也诱发了HSC在发生过程中曾经拥有的合成机制,以增强NF表达的方式为自身再生提供营养,同时也为移植物的发育分化提供合适的营养环境。  相似文献   

13.
大鼠脊髓前动脉形态及结构成分的增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测大鼠脊髓前动脉形态结构的增龄变化。方法:运用透射是及图像分析方法。结果;大鼠脊髓前动脉形态结构的增殖变化主要有管避暑增厚,仙皮细胞变化脱落,内弹性膜变薄、折叠减少,并出现崩解断裂,中膜平滑产生堆集并凸入管腔。随月龄增加,脊髓前动脉生纤维的相对含量显著减少,胶原纤维相对含量显著增加(P〈0.01),血管的C/E值也显著增加(P〈0.01)。结论:脊髓前动脉形态结构2的老龄变化可能与因管性疾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脊髓损伤后轴突再生及功能修复的影响,将SD大鼠C3-C4右侧红核脊髓束(RST)横断后,分别以补阳还五汤和蒸馏水连续灌胃8周,用BDA顺行束路示踪方法检测轴突再生情况,采用自发性直立探究行为学测试方法评判前肢运动功能的恢复。结果显示:灌服补阳还五汤组的大鼠在损伤RST的尾侧可见少量的BDA标记纤维,伤侧前肢使用率明显高于蒸馏水组(P<0.01)。上述结果提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大鼠横断的红核脊髓束轴突再生及部分功能修复。  相似文献   

15.
大鼠脊髓切断术后神经纤维残留量与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陈秉耀  游思维  刘惠玲  李耀宇  王颖  焦西英  鞠躬 《解剖学报》2001,32(2):127-131,T007
目的:观察成年大鼠下胸段脊髓切断术后是否出现神经纤维残留,以及神经纤维残留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B以12只成年大鼠,以尖刀片沿椎管骨壁模切下胸段脊髓,术后定期观察截瘫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8周处死动物,灌注后取损伤部位及其上下节段脊髓,矢状冰冻切片,抗神经丝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光镜下观察有无残留神经 纤维,计算机技术重症脊髓横断面,确定残留纤维的部位及其所占脊髓横断面的比例,并分析残留纤维数量与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42%动物出现程度不等的后肢运动功能恢复,其脊髓横切处腹侧或腹外侧有数量不等的神经丝免疫反应残留纤维,并与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呈正相关关系。结论:以尖刀处横切片大鼠脊髓的常用方法,易造成脊髓神经纤维的残留,少量残留纤维即可引起后肢运动功能相当程度恢复,因此,在评价脊髓损伤后的功能恢复时,必须首先确定损伤是否完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神经毒剂Ricin对神经元溃变过程中的效用及最佳用量的效果,将10%Ricin注射于坐骨神经分支中,按梯次剂量将实验动物分组,分别于术后不同存活时间观察后根节神经元的溃变状态及过程,并在电镜下观察骶髓后连合核内的溃变终末像。结果表明注射6μl的10%Ricin、存活5-7天的材料,初级传入终末溃变的超微结构像最佳。Ricin所致的跨节溃变终末呈现多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7.
成年Wistar大鼠32只,分为4组.分别按Alien法制成脊髓完全性(545gcf)和不完全性(21gcf)损伤模型.每种损伤模型文分别制成MNTF的实验组和盐水对照组。术后4周,分别做Glees、Nissl染色和ChAT、GFAP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在镜下观察了运动神经元营养因子对脊髓急性撞击伤病理变化和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运动神经元营养因子对Allen法所致的完全性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不明显,但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具有局限脊髓空洞、促进瘢痕愈合和神经再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水通道蛋白-4在实验性脊髓损伤大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观察大鼠脊髓损伤后水通道蛋白4(AQP 4)的表达和对后肢功能的影响,本实验建立Allen脊髓损伤动物模型,于术后1、3、7、14和21d分别对大鼠进行了BBB评分检查后肢功能,处死动物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脊髓组织内AQP 4的表达,用图像分析仪对脊髓损伤后神经组织的AQP 4的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脊髓损伤后第1d,在脊髓损伤组受损伤脊髓灰质和白质中均可见到AQP 4的表达明显增加;第3d时均达到高峰。在第7、14、和21d,AQP 4的表达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 01)。本研究结果提示:脊髓损伤后大鼠脊髓组织中AQP 4的表达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9.
妊14脊髓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前后的发育分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光电镜下观察了E14胎鼠脊髓及其被植入成鼠损伤脊髓后7,15,30,60,120和240天时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E14胎鼠脊髓主要由神经上皮细胞和神经母细胞构成。前者的超微结构特征是胞浆内富含游离核糖体,后者是在游离核糖体的基础上出Golgi丛,仙质网等细胞器。  相似文献   

20.
应用大鼠脊髓挤压伤模型来研究安定对大鼠挤压伤模型脊髓损伤后的保护作用,及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对此作用的影响。实验大鼠分为对照组、安定组、安定联合bicuculline组及bicuculline组,应用大鼠脊髓挤压伤模型观察药物作用72h后各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8.21±1.14)mm3;安定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2.11±1.61)mm3,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安定联合bicuculline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6.34±1.59)mm3,大于安定组(P<0.01),但仍小于对照组(P<0.01);bicuculline组大鼠脊髓损伤体积为(18.45±1.98)mm3;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安定可明显减轻大鼠脊髓挤压损伤后的脊髓损伤程度,而GABAA受体拮抗剂bicuculline可拮抗此作用,说明安定通过与GABAA受体结合,可提高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力,从而上调GABA的抑制作用,减少谷氨酸的兴奋性毒性作用以达到保护脊髓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