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左心室心肌部分切除术是外科治疗终末期心肌病的一种新方法 ,术后短期内主、客观症状均有明显改善 ,1年生存率与心脏移植术相当 ,但中期随访左心室有再扩张的趋势。本文就近年来其作用机制、临床适应证、预后等多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左心室心肌部分切除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终末期心脏病 ,最终的治疗手段是心脏移植。但因供体短缺、耗费昂贵等原因 ,心脏移植未能普及 ,为此 ,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法。1995年Batista等〔1〕首次对终末期心脏病人施行左心室心肌部分切除术 (partialleftventriculectomy ,PLV) ,取得了出人意料的临床效果 ,因此 ,PLV手术也被称为Batista手术或心脏减容术 (heartreductionsurgery,orleftventricularvolumereduction)。适应证与禁忌证早期…  相似文献   

3.
胆囊部分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胆囊部分切除术是指将胆囊底部、体部及颈部前后壁的大部分切除 ,仅胆囊床上的胆囊后壁全部或部分留在原位 ,其残留的粘膜予以剔除或破坏 ,胆囊管按常规方法分离后结扎。此种操作称为胆囊部分切除术或胆囊大部切除术。而保留带血管蒂的胆囊壁作胆道修复之用的胆囊部分切除、或术中造成胆囊近段残留 (甚至残余结石 ) ,均不应笼统称为胆囊部分切除。本术式主要用于难做的胆囊切除 ,不能按常规行经典的胆囊完全切除 ,被迫采用之。近年国内外文献对胆囊部分切除术已有散在报道 ,该术式除应用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 (OC)外 ,亦应用于腹腔镜胆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心肌间隔切除术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obstructive cardiomyopathy,HOCM)的临床经验,探讨围术期治疗策略。方法1996年10月至2009年6月我科收治了62例HOCM患者,男41例,女21例;年龄6~68岁,平均年龄34.05岁。手术在全身麻醉低温体外循环下完成,按常规经主动脉切口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经典或改良Morrow技术),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例,二尖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成形术9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三尖瓣成形术2例,动脉导管闭合术2例。围术期常规行心脏超声心动图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检查,评价超声心动图检查指标、二尖瓣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结果全组体外循环时间104.23±47.1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6.76±36.32min,气管内插管时间13.23±11.76h,术后住监护室时间42.53±37.41h。全组死亡4例,病死率6.45%(4/62),死于感染性休克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心室颤动、心房扑动合并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合并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术后左心房内径(34.56±6.45mmvs.43.46±7.21mm,t=6.948,P=0.000),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37.14±6.31mmvs.42.03±6.23mm,t=3.145,P=0.020),左心室流出道压差(23.54±17.78mmHgvs.103.84±44.04mmHg,t=13.618,P=0.000),室间隔厚度(17.12±5.67mmvs.26.93±5.23mm,t=10.694,P=0.000)与术前比较均减小或降低。二尖瓣关闭好或仅有轻度反流,二尖瓣前向运动(SAM)征基本消失。术后发生的主要心律失常包括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室内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和心房颤动等。58例生存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53例,随访时间3个月~12年,失访5例。随访期间无远期死亡、并发症及再次手术患者,症状均明显减轻,心功能I~II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HOCM心肌间隔切除术可充分疏通左心室流出道,消除二尖瓣SAM征,满意的缓解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改善患者症状。术后主要心律失常表现为传导束传导异常和心房颤动。精确的手术技术和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可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治疗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分析其远期效果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1996至2009年,连续外科手术治疗86例药物难治性肥厚梗阻型心肌病患者.男51例,年龄6~67岁,平均(37±16)岁,术前左心室流出道收缩压差(LVOTPG)为61~150mm Hg(1 mm Hg =0.133 kPa),平均(98±27) mm Hg.手术均采用经升主动脉切口的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围术期采用经胸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检查评价心脏结构和功能.术后随访0.75~ 12.5年,平均(4.8±3.3)年.结果 术后院内死亡4例,另外有2例分别于手术后4个月及1年时于院外发生猝死.随访74例患者,术后3个月时生存70例(94.6%),1年时69例(93.2%),5年时68例(91.9%).随访中有63例术后症状缓解,56例患者静息状态下LVOTPG小于30 mm Hg.63例患者术后心功能NYHA分级Ⅱ~Ⅱ级,其中Ⅱ级的比例大于65%.结论 外科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具有较好的远期生存率,可明确地解除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手术中彻底疏通左室流出道,避免完全房室传导阻滞及其它并发症是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脾部分切除术治疗闭合性脾破裂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外伤性脾破裂脾部分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部分性脾切除治疗的28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脾部分治疗失败进行脾切除1例,治疗成功率96.4%,无死亡病例。27例出院随访1-5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其中15例随访22个月以上,血液学检查,免疫学功能测定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99mTC扫描和B型超声检查示保留脾显像良好。结论 脾部分切除对合适的脾破裂病例是安全,有效的治疗,且保留的脾具有正常的脾功能。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总结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病人的临床特征,分析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疗效。方法 2018年6月~2021年7月本中心就诊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病人27例,行单纯室间隔心肌切除术24例。有17例病人术前存在二尖瓣中度以上反流,其中2例同期完成二尖瓣成形,1例同期完成二尖瓣置换,总结临床特征及手术方式,分析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近期效果。结果术后14例病人恢复至无或轻度反流。左室流出道峰值压差由术前(65.9±47.5)mmHg下降至术后(13.8±10.2)mmHg,室间隔厚度由(22.2±7.3)mm下降至术后(15.9±6.3)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人症状改善明显,25例病人术后恢复至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Ⅰ~Ⅱ级。未出现术后新发传导阻滞和室间隔穿孔等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可以缓解或根治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术前及术中需仔细评估二尖瓣及瓣下结构,多数术前伴发的二尖瓣反流可随左室流出道疏通而得到缓解,无器质性病变的二尖瓣反流多无需成形或置换。  相似文献   

9.
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肾癌)是起源于肾实质泌尿小管上皮系统的恶性肿瘤。由于肾癌晚期治愈率较低,因此早发现、早治疗尤其重要。肾癌对放疗、化疗等治疗方式不敏感,首选治疗方法是手术。肾部分切除术是治疗T1期肾癌的推荐术式[1]。肾癌发生于解剖性或功能性的孤立肾,或肾癌对侧肾存在某些良性疾病的早期肾癌,可行肾部分切除术。目前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已由之前的T1a期逐渐过渡到T1b,甚至T2期局限性肾肿瘤也可以行肾部分切除术。肾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限性肾癌较根治性肾切除和开放性手术对于术后肾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预防等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本文就目前微创技术在肾癌手术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终末期肾病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和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就终末期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治疗肾肿瘤的安全性。方法将48例肾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对照组采用开放式肾部分切除术,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热缺血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2.
2019年6月至2020年9月, 共5例合并心房颤动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在广东省人民医院接受胸腔镜下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和改良迷宫手术, 全为男性, 中位年龄56(51)岁。全组手术顺利, 无中转开胸, 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左心室流出道峰值压差5.2(4)mmHg[0.6916(0.532)kPa], 全组无二尖瓣收缩期前向运动征, 4例患者成功转窦性心率。随访16.98(12.88)个月, 心电图示4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胸腔镜下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同期行改良迷宫手术既能有效解除患者左心室流出道梗阻, 也能有效治疗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13.
心室辅助装置多被用于治疗终末期心脏病或作为心脏移植前的过渡治疗(bridge-to-transplant,BTTx)。我院于2001年3月21日为1例终末期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置入了Novacor型左心室辅助装置(美国Baxter Healthcare公司生产),2年后于2003年4月24日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原位心脏移植术,目前患者心功能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掌腹腱膜挛缩症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1980年以来,我院共治疗掌腱膜挛缩症22例,全部采用掌腱膜部分切除术。结果 19例病人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应用Tubiana’s法评价,手术后优良率为86.4%,效果良好。结论 本手术成功的关键在于:仔细分离皮瓣,避免皮肤坏死;避免血管神经束损伤;彻底切除挛缩腹膜,避免术后复发;彻底止血,防止血肿形成和感染;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一项研究显示,腹腔镜下行肾部分切除术(LPN)治疗孤立肾肿瘤安全有效[J Urol 2006,175(2):454]。  相似文献   

16.
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仍然是胆道外科中的困难问题,1993年1月至1997年12月,我科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2例,无一例死亡,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8例,女24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67岁,平均51岁...  相似文献   

17.
肝内胆管结石是常见的肝胆疾患,术后结石残留、复发率高、并发症多,是胆道外科的主要难题。笔者自1978年1月至1997年12月采用肝部分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52例,经长期随访,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男性20例,女性32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5岁,平均46岁。1.2既往手术方式本组24例以往曾在本院或外院施行过胆道手术,其中胆囊切除术6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探查“T”管引流术12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十二管肠吻合术4例,胆囊切除加胆总管空肠Roux—Y吻合内引流术2例。1.3结石分布情况经术前Bus、CT、PTC和…  相似文献   

18.
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治疗局部晚期肺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为寻求晚期肺癌患者的外科治疗方法,提高手术疗效,总结34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行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的经验。方法 对34例局部晚期肺癌患者施行了肺切除加左心房部分切除术。左肺下叶切除术19例,左全肺切除术4例,右肺中下叶切除术6例,右肺下叶切除术2例,右全肺切除术3例。肿瘤侵及肺静脉根部与心房交界处近心端25例,明显侵犯左心房9例,其中2例同时侵及靠近肺动脉分叉处,常规无法处理肺动脉,在体外循环下切除全肺并同时切除部分左心房。结果 本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心律失常8例次,肺炎5例次,心功能不全1例次。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79.4%、44.1%,6例生存>5年。结论 肺癌累及左心房或肺静脉根部时应切除部分左心房以达到根治性切除,从而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终末期肾病高血压的致病因素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终末期肾病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作一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其发病机理和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杨慧敏  陈莹 《护理学杂志》2003,18(11):872-873
对2例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在心肌声学造影下化学消融治疗,术前熟悉病情,予以心理支持及做好各项术前准备;术中行心电监测,密切观察并发症等;术后置CCU,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胸痛、胸闷及心律失常等情况,出现异常及时处理。结果消融后静息时病人左室-主动脉压力阶差消除;术后1个月随访,病人胸痛、胸闷症状明显缓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