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富阳市早产发生现状、危险因素及早产儿的结局。方法对243例早产产妇临床资料和早产儿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本次调查早产发生率为7.33%(243/3 316),以晚期早产占比最高(P<0.05),早期早产以自发性早产为主要原因,中期早产和晚期早产均以医源性早产为主要原因,晚期早产胎儿出生体重最大(P<0.05)。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异常、孕期产妇/丈夫吸烟、孕期阴道流血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孕期体重增加是早产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早期早产的早产儿治愈率较中期早产、晚期早产低,放弃治疗和死亡率均较中期早产、晚期早产高(P<0.05),医源性早产死亡率高于自发性早产、PPROM(P<0.05)。结论早期早产的新生儿死亡率更高,应减少医源性早产,积极预防PPROM、胎膜早破、胎盘位置异常,避免孕期吸烟、孕期阴道流血及低体重是降低早产发生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早产235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早产的主要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35例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结果 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重度妊高征,前置胎盘是引起早产的主要因素。结论 防治早产的主要因素,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终止妊娠,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3.
早产相关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早产的高危因素,为控制早产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蚌埠市初一、初二学生的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项目包括孕期、孕前危险因素及家庭一般状况。运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早产与孕期、孕前高危因素的关系。结果: 早产率为5.90%;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母亲生育年龄≥30岁、孕期感染性疾病、妊娠高血压、胎膜早破、孕前两年月经不规则及母亲职业为工人、教师、医务、技术人员。结论: 预防早产应从孕前、孕期和产前开始。  相似文献   

4.
早产236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与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提高对早产的认识,降低早产率。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0月,我院分娩的早产儿236例,分为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同期足月分娩的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对比,对早产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孕期未作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胎盘因素、多胎、妊娠合并高血压病等均是早产的主要危险因素;人工早产主要与胎盘因素、妊娠合并高血压病、多胎等有关;自然早产者主要与胎膜早破、原因不明有关。结论:通过分析与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加强孕期保健工作是预防早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与早产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间分娩的早产275例,与同期分娩的足月对照组275例相比,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孕期妇女未做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妊娠、产前出血、重度子痫前期、胎儿畸形均与早产有关.结论孕期多种因素与早产有关,胎膜早破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评估我院早产发生率发展趋势,影响因素,早产儿胎龄及体重分布,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9-2001 3年间早产原因,早产儿胎龄,体重分布,对不同胎龄体重的早产儿死亡率作对比分析。结果:3年间早产发生率无明显变化,胎膜早破,妊高征,胎盘因素,双胎,臂位占据早产原因的前5位,早产儿胎龄越小,体重越轻其死亡率越高。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早产的预防及治疗水平,减少早产发生,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程凡玲 《吉林医学》2012,33(17):3710-3711
目的:了解早产的原因及其对母儿的影响,寻求正确的处理方法,延长孕周。方法:分析我院住院分娩的早产孕妇120例,观察早产的原因、早产儿的结局、分娩方式等情况。结果:早产中宫腔感染35例,胎膜早破27例,妊娠并发症16例,妊娠合并症9例,宫颈内口松驰7例,双胎多胎羊水过多、过少5例和子宫畸形1例,其余病例无明显原因。结论:引起早产的原因尚不清楚,宫腔感染、胎膜早破,较多见,是妊娠晚期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早产危险因素32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早产有关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1997年1月至2001年12月分娩的早产325将,将早产分为自然早产269例和人工早产56例,分别与同期足月分娩的330例相比,进行早产的临床因素分析。结果:早产与孕妇无产前检查、胎膜早破、多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内科合并症、胎儿畸形等均有关;人工早产者产前检查率最低,剖宫产率最高,其主要与产前出血、中重度妊高征、多胎有关;自然早产者产前检查率低于足月对照组,其主要与胎膜早破、不明原因早产有关。结论:早产与孕期多种因素有关,自然早产和人工早产具有不同的危险因素,做好产前检查保健工作是预防早产发生的根本。  相似文献   

9.
早产是指未满28w至不满37w的分娩,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随着围产医学及新生儿监护治疗技术的发展,早产儿存活率逐年提高,但多种危险因素如孕母未做产前检查、胎膜早破、臀先露、双胎、产科合并症等影响孕产妇的安全及早产儿的生存质量。本着重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和早产对围产儿的影响,以加强对早产儿的认识,降低早产率,减少母婴危害。  相似文献   

10.
早产是围产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早产的病因地很多,本文着重分析早产的危险因素,早产对围产儿的影响,为防治早产,提供依据。1资料与方法1)资料:1997年7月至1998年6月在我院分娩总数1650例,发生早产86例,其中单胎妊娠81例,双胎妊娠5例,9...  相似文献   

11.
产前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孕龄及产前糖皮质激素干预对早产儿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825例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早产因素中胎膜早破占首位,多胎妊娠合并早产有增多趋势。不同孕龄组早产儿的近、远期预后有显著差异,产前使用糖皮质激素干预能显著改善早产儿的近、远期预后。结论完善健全围生保健,积极生前干预,尽量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存活率,改善早产儿的近、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121例干预性早产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蒲杰  曾蔚越  段瑞岐 《四川医学》2004,25(10):1074-1076
目的:了解干预性早产的发生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我院121例干预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妊娠期肝内胆汁瘀积症(ICP)所致的胎儿窘迫是干预性早产的首位因素,其次是胎膜早破(PROM)、重度妊高征。干预性早产的剖宫产率为85.12%,定期行产前检查的病例中,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降低,有计划地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并加强产后新生儿护理,可降低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和病死率。结论:定期产前检查,选择适时干预能改善早产结局,提高围产儿存活率,降低孕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早产孕妇血C—反应蛋白对判断胎儿预后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血中C反应蛋白与早产胎儿预后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方法测定孕妇血中C反应蛋白.[结果]早产并发羊膜炎52例经有效抗生素治疗后,30例临床症状改善者的C反应蛋白下降;22例临床症状未改善者的C反应蛋白未下降,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改善组新生儿感染率、新生儿5minApgar评分大于8分者分别为7%,67%;未改善组分别为41%,27%.2者间有显著性差异.早产孕妇血C反应蛋白2次或2次以上异常者新生儿感染率为42%;血清C反应蛋白正常者,新生儿感染率为8%.[结论]动态监测C反应蛋白有助于预测胎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社会环境因素对早产的影响。方法纵向随访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妊娠妇女的个人资料、孕期工作环境、健康状况等。随访至分娩,观察妊娠结局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数据。结果 711例调查对象中,早产发生率为16.46%,较既往报道稍高。年龄增长、工作噪音是早产发生的危险因素。近似值差异率(odd ratio,OR)分别为1.43[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1.05~1.94]、3.38(95%CI=1.21~9.39)。结论孕期保健时,应注意询问妊娠妇女工作环境状况,特别是外来务工的妊娠妇女,以便及时发现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研究孕妇母体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探讨其早产预测价值及提高预测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09年6月~2010年6月于我院诊断为先兆早产需要住院保胎治疗的单胎妊娠孕妇60例作为先兆早产组(实验组),测定孕妇母体外周血IL-6值,先兆早产组根据保胎成与否分为保胎成功组与保胎未成功组。同时,以同一时期在我院产前门诊检查的孕产妇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本实验中先兆早产组IL-6的含量都高于正常分娩组(P<0.05)。结论:IL-6的含量与早产相关,IL-6是预测早产和1周内分娩的较为敏感的指标,可以提高早产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降低早产儿的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89例干预性早产的原因,比较不同治疗措施对围生儿结局的影响。结果重度妊高症、前置胎盘和胎儿窘迫是引起干预性早产的最常见病因,有规律的产前检查、应用促胎肺成熟药物可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和围生儿的死亡率。结论不可避免的干预性早产,规律的产前检查、适当的宫内治疗可提高早产儿成活率。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diagnostic value of cervicovaginal ferretin and serum ferretin levels at midgestation time in predicting preterm delivery in singleton pregnancies.

Patients and Methods:

A diagnostic test study through a prospective cohort design was carried out on 300 singleton pregnant women in 2012. A blood sample was obtained from all the patients within 22-24 gestational weeks for laboratory assessment of serum ferretin, and cervicovaginal sample was also taken to assess cervicovaginal ferritin level. Ferritin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erm and preterm deliveries at 37, 34 and 32 weeks of gestation.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ROC) curves were plotted to assess the diagnostic test values.

Results:

Mean serum ferritin level was 55.38 [standard deviation (SD 23.8)] ng/mL in term deliveries versus a mean of 91.27 (SD 25.2) ng/mL in preterm deliveries, which showed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01). The ferritin levels in cervicovaginal term delivery group had mean of 11.29 (SD 16.2) ng/mL compared with a mean of 21.95 (SD 10.1) ng/mL among those with preterm delivery before 37 weeks of gestational age(P < 0.001). The cervicovaginal ferritin level had a moderate to good diagnostic value with an area under curve being above 0.8 for all assessments. The serum ferritin level had a moderate to good diagnostic value with an area under curve being above 0.8 for all assessments. In both tests, its diagnostic value was higher for predicting preterm delivery at earlier gestational age.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high levels of serum and cervicovaginal ferritin in singleton pregnancies may alert the clinician of the risk of preterm delivery. Serum and cervicovaginal ferritin measurement at midgestation may be used as a predictive scale for preterm delivery in singleton pregnancies.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医源性早产的高危因素及发生率,探讨不同孕周对早产儿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12月哈尔滨市第一医院收治的314例医源性早产病例的临床资料,对发生率、相关发生因素等进行分析。结果医源性早产发生率为6.76%,占早产总数的31.06%,医源性早产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医源性早产的发生因素分别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因素性出血,双胎妊娠,子宫因素,胎儿因素及产科合并症。分娩时间≥34周较<34周并发症及围生儿死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医源性早产已成为早产的重要原因。为改善早产儿预后,产科医师应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适当延长孕周至34周及以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引起自发性早产的高危因素。方法自发性早产孕妇145例为早产组,同期足月自然分娩的孕妇290例为对照组。通过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回顾性分析引起自发性早产的高危因素。结果孕妇孕期发生负性事件、产检次数少、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孕期阴道炎、妊娠期糖尿病、多胎妊娠是引起自发性早产的主要高危因素;孕期增长身体质量指数是自发性早产的主要保护性因素。结论自发性早产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Creasy高危因素评分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Creasy高危因素评分对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00年-2006年在该院住院的先兆早产孕妇355例,根据其胎儿孕龄及妊娠结局分组,应用Crecy高危因素评分表对病例进行评分,探讨Creasy高危评分与不同孕龄组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相关关系.结果 保胎治疗的成功率与先兆早产发生时的孕龄大小有关,孕龄越大则成功率越低;各孕龄组中保胎失败病例的Creasy高危评分显著高于可继续妊娠病例.结论 Creasy高危评分的高低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密切相关,Creasy高危评分可用于先兆早产妊娠结局的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