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HCV核心抗原(cAg)和HCV RNA的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该院收治的103例CHC患者,均行血液检测。将采用HCV cAg检测的患者作为研究组,使用HCV RNA检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的检验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检出阳性率(48.5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HCV RNA作为诊断"金标准",则HCV cAg特异度和灵敏度分别为93.61%和66.07%;HCV RNA水平增加,HCV cAg阳性率不断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V RNA水平升高,HCV cAg水平随之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V cAg在CHC检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参考依据,促进患者预后改善。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病毒检测方法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和抗体(HCV—Ab)以及反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丙肝RNA,了解三种方法对丙肝病毒检测的优点和缺点。方法采用HCV—cAgELISA试剂盒.HCV—AbELISA试剂盒和丙肝病毒PCR检测试剂盒对来自临床的225例样本进行HCV—cAg、HCV—Ab和HCV—RNA检测。结果225例样本中检出抗HCV阳性28例,其中HCV—cAg阳性14例,RT—PCR阳性16例,剩余的197例抗HCV阴性标本中,检出HCV—cAg阳性3例,其中RT—PCR阳性2例。结论RT—PCR技术检测HCV—RNA是判断丙肝感染的最有效方法。HCV核心抗原检出时间早于抗体,联合运用抗HCV和HCV—cAg或者抗HCV和HCV—RNA检测HCV,能有效降低HCV—Ab检测带来的漏检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联合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6例鼓楼医院住院及门诊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HCV 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法测 HCV抗体、速率法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结果116例丙型肝炎患者中,ELISA HCV抗体阳性97例(占83.6%),HCV RNA阳性85例(占73.3%),HCV 金标阳性77例(占66.4%),ALT阳性69例(占59.5%),HCV抗体和 HCV RNA联合检测总阳性率(指任-指标阳性即为阳性)为100.0%。结论 HCV抗体和HCV RNA联合检测扩大了丙型肝炎检测范围,降低了丙型肝炎的漏诊率,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总抗原(total HCV-cAg,tHCV-cAg)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作用及与病毒载量的相关性.方法 随机选取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3月丙肝患者血清标本66例,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tHCV cAg,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型肝炎游离核心抗原(free HCV-cAg,fHCV-cAg)及丙型肝炎抗体(hepatitis C virus antibody,HCV-Ab),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血清HCV-R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HCV-RNA,tHCV-cAg及fHCV-cAg阳性率差异,同时分析tHCV-cAg与HCV-RNA及ALT相关性,探讨tHCV-cAg联合检测HCV-Ab与HCV-RNA检测符合率.结果 66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HCV-eAg阳性率与HCV-RN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5,P>0.05);tHCV-cAg量与HCV-RNA呈正相关:logHCV Ag=0.81 log HCV RNA-1.31(γ=0.83,P<0.05).tHCV-cAg阳性率与fHCV cAg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12.53,P<0.05).HCV-cAg阳性组ALT值异常率与HCV-eAg阴性组ALT值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17.47).tHCV-cAg联合检测HCV-Ab符合率与HCV-RNA检测达100.00%.结论 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血清tHCV-cAg阳性率显著高于fHCV-cAg,与HCV RNA阳性符合率达96.08% (49/51),是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特异性指标.tHCV-cAg和HCV-RNA呈正相关性,与肝功能损害相关,是反映病毒的复制指标.tHCV-cAg联合检测HCV-Ab可减低丙型肝炎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ELISA法测定总HCV—cAg与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CV—RNA两种检测方法对诊断HCV感染的敏感性,分析HCV—cAg ELISA法诊断试剂的重要意义。[方法]ELISA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CV抗体,改进型ELISA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CV—cAg,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定血清样本中的HCV—RNA,阳性样本经重复实验确认。[结果]通过用HCV抗体检测试剂对门诊病人或献浆员进行筛查,获得HCV抗体阳性血清样本264例。对这些病例别进行ELISA法测定总HCV—cAg实验和荧光定量PCR法测定HCV—RNA实验,测到HCV—cAg阳性病例101例,HCV—RNA阳性病例115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差别不太大(0.01〈P〈0.05)。[结论]HCV—cAgELISA法检测和HCV—RNA定量检测具有相近的敏感性,日存某种稗序上HCV—cAg ELISA法榆测可以作为HCV—RNA定量榆测的有效替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患者血清HCV—RNA载量与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浓度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载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连续监测法测定ALT活性浓度。结果:289例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标本中,抗-HCV均为阳性,282份标本HCV—RNA均高于检测上限(1000IU/mL),两种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6%。ALT异常率随着HCV—RNA载量的增高而升高。HCVRNA载量与ALT异常率呈正相关(r=0.968,P%0.05)。而ALT浓度变化与HCV—RNA载量并无相关性(r=0.028,P〉0.05)。结论:HCV—RNA载量与抗-HCV检测是诊断HCV感染的重要指标,HCV—RNA载量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可以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复制的状况及肝脏的损伤情况,为临床诊断HCV感染和评价抗HCV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HCV抗体(HCV—Ab)阳性标本和200例HCV—Ab阴性标本进行HCV—cAg测定,同时采用核酸扩增进行HCV—RNA对照测定。结果20例HCV—Ab检测阳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8例,200例HCV—Ab检测阴性的标本中HCV.cAg阳性3例;以HCV—RNA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为对照,HCV—cAg检测试剂盒的敏感性为88.3%,特异性为99.5%。结论HCV—cAgELISA检测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HCV—Ab和HCV—cAg联合检测可起到互补作用,提高阳性检出率,有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8.
对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并用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血清中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RNA)。结果:①本地区CHC患者黄疸发生率为28%,②60%CHC患者血清中可检出HCV—RNA,⑧黄疸组病人HCV—RNA检出率(85.7%)明显高于无黄疸组病人(50%)(P<0.05),④不同范围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内HCV—RNA检出率不等。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白介素-18(IL-18)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病毒载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探讨IL-18在CHC患者中的表达情况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2月至2013年4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及病区就诊的47例CHC患者为CHC患者组,检测IL-18、病毒载量、HCV-Ab、ALT ,分析丙型肝炎病毒阳性、阴性,HCV-Ab阳性、阴性以及不同ALT 浓度患者IL-18的表达情况。另纳入同期高校体检学生20例为健康对照组,分析CHC患者与健康体检者IL-18的表达情况。结果 CHC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L-18浓度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18在 HCV-RNA阳性与阴性、HCV-Ab阳性与阴性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ALT水平与IL-18水平相关性分析,结果无明显相关性(r=0.291,P>0.05)。结论 IL-18与HCV慢性感染有关,但与HCV复制及其所致的肝损伤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丙型肝炎病毒(HCV)抗-HCV IgM、抗-HCV IgG与HCV RNA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36例HCV患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HCV IgM、抗-HCV IgG、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 RNA。[结果]168例HCV RNA(+)标本中,抗-HCV IgM阳性率为72.0%(121/168);抗-HCV IgG阳性率为85.1%(143/168),抗-HCV IgM、抗-HCV IgG与HCV RNA的关联系数均为r=1。抗-HCV IgM、抗-HCV IgG与HCV RNA的检出符合率分别为69.1%(163/236)、75.4%(178/236)。随着抗-HCV IgG抗体光密度值(OD值)的增大,HCV RNA的检出率亦增加(X^2=27.5 P〈0.001)。提示两者间存在相互关联性(r=0.93)。[结论]HCV感染者血清抗-HCV抗体与HCV RNA的阳性检出率呈正相关,血清中抗-HCV的含量越高,HCV RNA的含量越多,其传染性越强。抗-HCV IgM与HCV病毒复制亦密切相关,可以做为HCV复制的补充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体内抗F蛋白循环抗体的产生。方法检索1968年至2012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万方医学网、维普、SinoMED、Medline、Pubmed、Splinger—link、Cochrane、Sciencedirect的相关文献,手工检索查全补充,严格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将最终纳人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数据合并与分析。采用OQAQ量表对结果进行评价。结果HCV感染者与健康人群对照,共纳入14项病例对照研究,合计1348例HCV感染者,F蛋白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合并率的优势比〉1,总体比值比(OR)达64.81[95%可信区间(CI)为29.90—140.49];HCV感染者与非HCV感染者对照,共纳入11项对照研究,合计923例HCV感染者,F蛋白抗体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HCV感染者F蛋白检出率是非HCV感染者的53.09倍(95%CI为23.56—119.66);HCV感染者F蛋白抗体检出率与核心蛋白抗体检出率对照,共纳入8项对照研究,合计770例HCV感染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率差(RD)为-0.42(95%CI为-0.59--0.25),核心蛋白抗体检出率比F蛋白抗体高42%。结论HCV感染者体内抗F蛋白抗体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和非HCV感染者。F蛋白可诱导HCV感染者产生抗F蛋白特异性循环抗体,是HCV产生的特异蛋白,可为实验室诊断HCV感染和监测干扰素联合治疗HCV效果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检测方法对婴幼儿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结果的影响。方法对66例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孕妇所生婴幼儿血清,分别用ELISA法检测抗HCV和HCV-cAg,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并对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66例婴幼儿血清中,61例抗HCV阳性,阳性率92.4%;9例HCV-cAg阳性,阳性率13.6%;11例HCV-RNA阳性,阳性率16.6%。结论抗HCV检测阳性率过高,且有可能漏诊。建议采用HCV-RNA检测和HCV-cAg综合诊断婴幼儿HCV感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与HCV-RNA检测的相关性及其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检测HCV-cAg;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以了解两者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在160例HCV-RNA阳性血清中,HCV-cAg阳性148例,阳性符合率92.5%;在60例HCV-cAg阳性血清中,HCV-RNA阳性59例,阳性符合率98.3%。结论通过对HCV-RNA与HCV-cAg检测,说明HCV核心抗原与HCV-RNA检测可作为反映HCV复制的间接指标,预防窗口期感染。由于HCV-cAg在方法学上与HCV-RNA相比,具有方法简便、快速、价廉,所需设备简单,易于普及应用等优点,特别是在不具备HCV-RNA检测条件的基层医疗单位作为HCV感染检测的直接证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讨本地区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方法156例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HCVRNA采用荧光定量PCR试剂盒,RFLP分析进行HCV基因分型,5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IFN—alb治疗,疗程24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结果156例抗HCV阳性患者HCVRNA检出率82.05%(128/156),HCVⅠ型、Ⅱ型、Ⅲ型、Ⅳ型、Ⅱ+Ⅲ型分别为0、21.15%、55.13%、0,5.78%。干扰素治疗病例中,HCVⅡ型、Ⅲ型、Ⅱ+Ⅲ型感染的应答率分别为28.95%、53.33%、25.00%,有显著性差异(P〈0.05)。HCV基因型与血清AL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鲁北地区HCV感染以Ⅱ、Ⅲ型感染为主,干扰素对HCVⅢ型感染的疗效优于HCVⅡ型,ALT与HCVRNA水平可作为干扰素疗效的参考指标,HCV基因分型有预测干扰素疗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RNA含量与抗-HCV及ALT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丙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CV RNA)与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关系.方法 144例在本院住院和门诊同时检测HCV RNA、抗-HCV及ALT的患者,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RT-PCR)法检测标本中的HCV RNA,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抗-HCV,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测定ALT水平.结果 144例标本中HCV RNA高于上限值34例(23.6%),抗-HCV阳性44例(30.6%),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有46例(31.8%)存在ALT异常,而ALT异常率与HCV RNA含量有一定的比例关系.结论 HCV RNA含量与抗-HCV同时检测可提高临床对丙型肝炎的诊断.HCV RNA是反映HCV复制的可靠指标,结合ALT结果可帮助临床了解HCV在体内的复制状况及肝脏的炎性反应状态.FQ-RT-PCR法检测HCV RNA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IgG)及丙型肝炎病毒RNA(HCV-RNA)3种检测方法在丙型肝炎实验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84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和87例健康对照者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HCV-cAg和HCV-IgG,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RT-PCR)检测HCV-RNA。结果 84例丙型肝炎疑似患者中HCVIgG阳性率为84.5%,HCV-cAg阳性率为13.1%,HCV-RNA阳性率为52.4%;71例HCV-IgG阳性患者中HCV-RNA阴性35例,假阳性率为49.3%,11例HCV-cAg阳性患者中HCV-RNA阴性5例,假阳性率为45.5%;44例HCV-RNA阳性的丙型肝炎确诊患者中HCV-IgG假阴性率为18.2%,HCV-cAg假阴性率为86.4%;HCV-cAg和HCV-IgG联合检测的假阴性率为13.6%,真阳性率为100.0%。结论 HCV-cAg和HCV-IgG在丙型肝炎的实验室诊断中均存在一定的假阴性和假阳性,将二者联合检测或在必要时与HCV-RNA三者联合检测可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初步探讨多重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同步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丙型肝炎病毒(HCV) RNA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RNA在血液筛查中的应用前景.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12月,于孝感市中心血站志愿献血的合格献血者血样中,经2次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HBV表面抗原(HBsAg)、抗HCV及抗HIV-1,检测结果均呈阴性的4 800份血样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核酸混合提取仪对该4 800份血样进行核酸提取,然后利用多重定量PCR方法对血样中HBV、HCV及HIV-1进行同步扩增检测.采用中国药品和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的HBV DNA、HCV RNA及HIV-1 RNA标准参考品,检测多重定量PCR的灵敏度,并与单重定量PCR的灵敏度进行比较.在HBV、HCV及HIV-1 3者中任意1种病毒基因组浓度较高的条件下,对多重定量PCR检测另2种低浓度病毒基因组的能力进行评估.结果 增加多重定量PCR中c-MMLV逆转录酶和Hot Taq酶的用量,并适量加入单链结合蛋白(SSB),可使其扩增效率提升至单重定量PCR扩增水平.本组4 800份血样中,经多重定量PCR检测出3份HBV DNA阳性样品,ELISA漏检率为0.062 5%,未发现HCV RNA和HIV-1 RNA阳性样品;多重定量PCR检测HBV DNA、HCV RNA及HIV-1 RNA在95%置信区间的灵敏度浓度分别为115 IU/mL、376 IU /mL和232 IU /mL;单重定量PCR检测HBV DNA、HCV RNA和HIV-1 RNA在95%置信区间的灵敏度浓度分别为51 IU /mL、94 IU /mL和78 IU/mL.结论 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对献血者血液同时进行HBV DNA、HCV RNA及HIV-1 RNA检测的多重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检测体系经过进一步优化后,有望应用于临床大规模血液病毒筛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东乡族丙型肝炎患者的HCV基因分型特征。方法对HCV患者样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病毒载量的确定。对病毒载量大于10^3的样本用多重PCR进行HCV的基因分型。结果通过对甘肃地区东乡族丙型肝炎患者的样本进行基因分型,发现该民族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为1b型(55.1%)为主,2a(20.6%)次之,再次为1c型(13.7%)和2c型(3.4%),但未检测到3a型。结论东乡族基因分型有其显著特征,C型基因型以1c为主,国内其他地区少有报道,为临床针对不同基因型HCV感染者的治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