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凝血四项的检测过程中,实验结果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常见的有受检者的状态、标本的采集、抗凝剂、仪器、操作者技术等。临床上有的基层医院没有采用含抗凝剂的成品试管(抗凝剂为0.109mol/L枸橼酸钠),而是自己配制抗凝剂,抗凝剂的选择上也存在着误区。本实验将不同抗凝剂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做一比较。  相似文献   

2.
实验室检测凝血功能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抗凝剂与全血的比例就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因为血细胞压积(H ct)的高低,能引起血浆和抗凝剂比例的失常,所以当红细胞压积大于55%或小于25%时,必需用M acG ann公式:抗凝剂量(m l)=0.00185×全血量(m l)×[1-H ct(%)]计算抗凝剂的准确量[1]。在实际工作中常常是采集标本时不知道患者的红细胞压积,而只是单纯按1:9比例混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介绍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1材料和方法1.1研究对象本院2005年1月至11月的本院住院病人,这里只收集红细胞压积小于25%的患者标本68例,男41例,女27例。1.…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不同比例抗凝剂对凝血4项参数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根据抗凝剂(109mmol/L枸橼酸钠)与血液不同比例分为A(1:7.3)、B(1:6.7)、C(1:6)、D(1:5.3)4组,检测各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结果与正常参考组(抗凝剂与血液比例为1:9)比较,A、B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检测标本中抗凝剂与血液的比例在一定范围内造成检验结果的差异可接受,这部分标本可让步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高血细胞比容(HCT)患者中,不同采血量对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来该院就诊的130例高HCT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首先收集20例患者进行梯度(2.0、2.4、2.8、3...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血小板计数(PLT)与凝血四项检测在诊断肾病综合征(N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88例NS患者,将44例肾功能代偿期患者纳入A组,将44例肾功能失代偿期患者纳入B组,另外选择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8位健康受检者,将其纳入C组。对比A、B组血清指标;对比A+B组与C组血清指标;对比A+B组、C组血小板指标;对比A、B组血小板指标。结果 B组PLT、FIB均高于A组,TT、PT、APTT均长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PLT、FIB均高于C组,TT、PT、APTT均长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PCT、PDW、MPV均大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PCT、PDW、MPV均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S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的高凝状态,临床应用PLT与凝血四项检测可以有效预判NS发展程度,另外,PCT、PDW、MPV血小板指标也对NS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建议临床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7.
林晓  金正 《实用医学杂志》2006,22(11):1342-1342
凝血四项的检测已经被临床日益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出血性疾病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血友病、肝病、依赖维生素K凝血因子缺乏症、遗传性纤维蛋白原缺乏症等疾病以及在血栓性疾病和抗栓与溶栓治疗中。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监测普通肝素的首选指标。凝血酶原时问(PT)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在剖宫产产后出血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收治的22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根据产后出血量不同,将出血量500ml的109例产妇作为对照组、≥500ml的117例产妇作为观察组。结果所有产妇均于剖宫产前48h及剖宫产24h后经肘静脉抽取静脉血测定凝血四项指标,对比两组产妇产前及产后凝血四项指标异常率、凝血四项指标水平,以明确凝血四项指标在产后出血中的预测价值。观察组产前及产后凝血四项指标异常率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与产后,观察组PT、TT及APTT水平均较对照组高,FIB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前、产后PT、TT、APTT及FIB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PT、APTT水平较产前高,FIB水平较产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TT水平与产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凝血四项指标异常密切相关,产前积极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可有效预测产后出血,为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
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凝血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其作为凝血功能异常的筛查试验,在出血性疾病的诊断、抗凝治疗的监测、术前检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该实验对标本要求的特殊性,采血正确与否对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到直接影响作用。所以,探讨静脉采血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及临床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D-二聚体联合凝血四项检测在孕晚期孕妇中的检测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入的40例临产孕妇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另外选择40例同期健康体检女性临床资料为对照组。对两组D-二聚体、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进行测定;对观察组孕妇各阶段的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PT、APTT、T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孕妇整个孕期的D-二聚体水平逐渐升高(P<0.05)。随着孕周的增长,孕妇PT及TT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但孕晚期及临产期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PTT呈不断下降趋势(P<0.05);Fib水平呈不断上升的趋势(P<0.05)。结论 孕晚期孕妇行D-二聚体联合凝血四项检测,可减少孕晚期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孕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1.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200名孕妇以及200名健康非妊娠成年女性,分别设为妊娠组和非妊娠组,抽取静脉血,都在2h内采用同台全自动血凝仪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妊娠组PT、INR、APTT、RBC、HGB、MCV均低于非妊娠组,FBG、RDW、WBC高于非妊娠组,TT、PLT与非妊娠组接近,经统计学分析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并且常伴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对孕妇检测血凝四项及血常规,能时刻检测血液变化,对临床工作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通过快速的诊断和积极的治疗,降低孕妇及胎儿生命安全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变化。方法选择临产孕妇160例和健康非孕妇50例,采用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CAPTT、TT、FIB指标,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与健康非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PT、INR值明显降低,FIB水平明显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而APTT、TF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指标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对预防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降低临产孕妇DI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临产孕妇凝血四项指标检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临产孕妇凝血功能变化.方法 选择临产孕妇160例和健康非孕妇50例,采用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测定PT、APTT、TT、FIB指标,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与健康非孕妇比较,临产孕妇的PT、INR值明显降低,FIB水平明显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而APTT、TT检测结果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临产孕妇进行凝血指标检测,可早期发现凝血功能的改变,对预防DIC的发生和及时治疗,降低临产孕妇DI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适用于红细胞增多人群凝血检验的简化办法。方法通过"抗凝剂(m L)=(100-HCT×100)×血液(m L)×0.001 85"公式校准抗凝剂、血液量和采用固定采血量,分别用校准抗凝剂、血液量和固定采血量[抗凝剂量(m L)/0.055 5]校准124例控制钙离子(Ca2+)在参考区间及红细胞比容(HCT)55%的凝血检验标本,比较校准前后和校准后3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和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结果,同时观察患者HCT与未校准PT、APTT的关系。结果校准前PT(s)、INR和APTT(s)结果高于校准抗凝剂后(27.52±16.37 vs 12.49±1.35,2.31±1.47 vs 0.99±0.11,50.09±13.32vs 33.37±5.05),经配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校准后3组PT(s)(12.49±1.35、12.84±1.54、12.82±1.76)、INR(0.99±0.11、1.02±0.13、1.02±0.15)、APTT(33.37±5.05、33.49±5.09、32.83±5.0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HCT与未校准PT(r=0.461,P0.05)、APTT(r=0.571,P0.05)呈正相关。结论当血清Ca2+在参考区间时,红细胞增多人群凝血检验可以校准血液量和采用固定采血量。  相似文献   

15.
选择妊娠期妇女、非妊娠期健康妇女各132例,采用CA ̄1500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PT、APTT、FIB、TT四项指标,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妊娠期妇女凝血四项结果与非妊娠期健康妇女相比,有不同程度的延长或升高,除TT外,其余3项均有统计学意义。对妊娠期妇女进行凝血四项的检测,可早期发现其凝血功能的改变,对预防DIC等凝血功能障碍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D-二聚体(D-D)和凝血四项(FIB、PT、TT、APTT)检测在临产期孕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6例临产期孕妇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36例健康非孕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浆D-D、凝血四项指标水平;同时,根据临产期孕妇产后出血情况分为产后出血组、产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产前、产后血浆D-D、凝血四项指标水平。结果 研究组血浆D-D、FIB水平较对照组高,PT、TT及APTT较对照组短(P<0.05)。产后出血组产后血浆D-D水平高于产前,FIB水平低于产前,PT、APTT长于产前(P<0.05);产后出血组产后血浆D-D水平高于产后未出血组,FIB水平低于产后未出血组,PT、APTT长于产后未出血组(P<0.05)。结论 对临产期孕妇进行D-D、凝血四项监测可及时发现其凝血功能变化,有助于预估产后出血等不良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凝血四项检测在酒精性肝病诊断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体检合格的6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凝血酶时间(TT)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中酒精性肝炎患者的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T、FIB、TT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AP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T、FIB、TT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的FIB低于对照组,其PT、APTT、T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酒精性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炎患者的APTT异常率较高;酒精性肝硬化或肝纤维化患者的APTT、TT异常率较高。结论:PT、FIB、TT和APTT等四项凝血指标对于早期酒精性肝病的诊断及分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有利于尽早确诊并制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与其并发血管性疾病的关系。方法用LG-R-80自动冲洗血液粘度测试仪测定糖尿病病人与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用PK-A(Ⅰ)血凝仪联合检测糖尿病病人与正常人的PT、 APTT、TT、FIB含量,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糖尿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全血高、低切粘度和血浆粘度这三项指标差异显著(P<0.01);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四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糖尿病组与正常对照组的PT、APTT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FIB差异显著(P<0.01)。结论通过观察糖尿病病人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有利于控制糖尿病血管性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一种改进的差值质控法在凝血四项内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凝血功能正常和异常的新鲜样本各1例,分为低值组和高值组,首先将该标本的测定值进行校正,把校正后的值假定为靶值,2-8℃保存,第二天重新检测,根据假定靶值计算每个项目的CV值,同时重新选取类似的新鲜样本作为新的质控品,把新质控品的测定值根据当天的CV值进行校正,把校正后的值作为新的靶值,2-8℃保存,第二天重新检测,根据校正后的新靶值计算每个参数的CV值,以此类推,把CV值作为变量,分析每个参数的CV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每天与昆淶质控品一起检测,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连续观察6个月,PT、APTT、Fib、TT平均CV为低值2.95%、3.18%、3.96%、3.05%,高值3.78%、4.02%、4.33%、3.44%,均小于1/3室间质评可接受范围,优于昆淶质控品的累积CV值。结论这种方法得到的精密度均能满足临床要求,大大节约了成本,可长期稳定,同时还能对准确度进行评价,是一种可行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法,可用于凝血项目的室内质量控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足月孕妇凝血四项PT、APTT、TT、Fg的检测结果分析,了解足月孕妇凝血功能的情况。方法检测205例足月孕妇与195例非孕妇女的凝血四项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足月孕妇组PT、APTT、TT检测时间均短于非孕妇组,Fg的含量则高于非孕妇组,四项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月孕妇PT、APTT、TT、Fg四项凝血功能检测结果均显示,妊娠晚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一方面是对孕妇分娩的保护性改变,另一反面高凝状态也是诱发其他并发症的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