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0 毫秒
1.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10月~2001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底核或脑叶出血量为30—60ml)60例。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甲组)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组(乙组),每组各30例,均在CT定位下行血肿清除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前者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5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9.04%与观察组81.40%相比较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醒脑静大黄粉配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大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进行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用醒脑静20mL静脉输注,大黄粉每次1g,每天3次1:2服或鼻饲,并加上脑出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1.3%)和显效率(66.7%)与对照组(67.5%、35.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Ⅱ级为23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例(P〈0.05);治疗组平均催醒时间(36.4h)与对照组(58.8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大血肿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了昏迷时间,减少了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4.
黄杰  张斌  李志强 《山东医药》2011,51(43):64-65
目的探讨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同期收治的95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均行脱水降低颅内压及对症处理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行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两组疗效及存活者血肿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存活者血肿完全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微创钻孔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手术情况、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基本治愈10例(29.41%),显效17例(50%),有效4例(11.76%),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11.76%),显效13例(38.24%),有效6例(17.65%),总有效率67.65%,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传统开颅清除术,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明确等特点,值得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6.
陈英石 《内科》2009,4(2):226-227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纳洛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7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微创+纳洛酮组A组38例;内科保守治疗组B组37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死亡率。结果B组有效率75.4%,病死率为8%;A组有效率89.5%,病死率为5.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联合纳洛酮能提高有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3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统计患者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及再出血例数,评定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52.3±10.3)min,短于对照组的(93.2±11.1)min;术中出血量为(123.3±13.5)ml,少于对照组的(243.2±12.9)ml;总有效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0.0%;且肺部感染、营养不良及再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效果满意,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且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2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立体定向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术前及术后1周颅内压(ICP)、术前及术后1个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FDS)。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ICP、NFD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IC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NFDS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体定向颅内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3月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4 d后血肿体积、血肿周围水肿体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指数(BI)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血肿体积及血肿周围水肿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小颅内血肿及血肿周围水肿,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0.
葛海涛  刘德  徐长军 《山东医药》2010,50(34):86-87
目的观察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超早期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前及术后7 d采用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疗效。结果微创组基本治愈19例,明显好转18例,好转12例,无变化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分别为5、8、12、11、11例及53.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术后NIHSS显著降低(P〈0.05),BI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的实际效果,总结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06月~2013年10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5例,将其分成微创组35例,对照组40例,为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开颅手术,为微创组患者在应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临床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及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但对比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从临床治疗有效率看,微创组为88.57%。对照组为65.00%,经统计、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微创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疗效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数字随机表分为观察组(42例)和参考组(42例),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5%,参考组总有效率为76.2%,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满意率为88.1%,参考组满意率为71.4%;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脑室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工作中需要实施全面护理,加强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工作,并做好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避免患者围术期出现异常情况威胁到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对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的临床措施和预后效果,为其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2013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8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以及治疗期间采用的不同治疗措施,将18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90例,临床期间给予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90例,临床期间给予微创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效果。结果治疗后经疗效评估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具有操作简便、见效迅速、疗效明显等优势,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鼻内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2月—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颅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鼻内镜辅助微创手术进行治疗,术后1个月和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术后1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70.0%,高于对照组的37.5%;术后6个月观察组优良率为75.0%,高于对照组的42.5%(P0.05)。结论鼻内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对比神经内镜手术与微创穿刺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近期效果与预后。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密云教学医院神经外科高血压脑出血住院患者55例,经头部CT确诊为幕上血肿。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55例患者分为神经内镜组(24例)和微创穿刺组(31例)。通过比较两组的基线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前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效果及预后。基线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血肿量、出血部位(基底节区、脑叶、丘脑)、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发病至手术治疗的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结果(1)两组患者性别、出血部位(基底节区、脑叶、丘脑)、年龄、血肿量、术前GCS评分、发病至治疗时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微创穿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均低于神经内镜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6±7)min比(150±20)min、(8±3)ml比(184±50)ml、(75.7±10.4)%比(88.5±6.6)%,t值分别为26.820、17.295、5.534,均P<0.01];两组再出血和颅内感染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神经内镜组术前与出院时Barthel指数评分的差值高于微创穿刺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9)分比(42±10)分,t=3.309,P=0.002]。结论神经内镜术在改善患者近期预后方面可能优于微创穿刺术,可尝试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6.
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去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5例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和同期23例行单纯血肿清除术患者的资料,比较死亡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和高血压脑出血行去骨瓣减压的适应证。结果两组的性别分布、年龄、术前GCS评分、血肿量、瞳孔变化情况无显著性差异;平均随访时间为7个月,去骨瓣减压组25例患者中5例死亡,存活20例中,6例预后良好(mRS<4);单纯血肿清除组23例患者中12例死亡,存活11例中3人预后良好。组间死亡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骨瓣减压组(6/25)良好比例高于单纯血肿清除组(3/23)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组病例中,影响高血压脑出血行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死亡率的重要因素包括:术前ICH评分、术前瞳孔对光反射。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选择性的开展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手术有助于降低死亡率并改善功能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增强型体外反搏(EECP)对于改善高血压病并发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的影响。方法:将80例高血压病伴IGT患者分为EECP组(44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降血压治疗,EECP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EECP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 PWV)以及血浆中内皮素(ET)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比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均P0.01),但是两组间血压下降幅度并无明显差异。EECP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ba PWV均有显著下降,ET也有显著下降,NO则有显著上升。但是EECP组ba PWV、ET和NO较对照组改善的更为显著(均P0.05)。结论:EECP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伴IG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以及PWV。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小骨窗显微手术、软通道血肿碎吸术及内科保守治疗3种方式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连续选取血肿量20~40ml、格拉斯哥昏迷评分9~12分的单侧基底核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06例,按住院号尾数,随机将其分为小骨窗组31例、软通道组36例,内科保守治疗组39例。观察住院期间再出血率、病死率及术后3个月的致残率。其中软通道组3例、内科保守治疗组6例因病情变化,中途改为小骨窗手术治疗。结果①小骨窗组血肿清除量均〉75%,其中9例基本全部被清除;软通道组中,除1例血肿清除量约为65%外,其余均〈50%。②小骨窗组、软通道组、内科保守治疗组再出血率分别为6.5%(2/31)、30.3%(10/33)及45.5%(15/33);病死率为3.2%(1/31)、24.2%(8/33)及48.5%(16/33);致残率为35.7%(10/28)、68.0%(17/25)及73.3%(11/15)。小骨窗组的再出血率、病死率及致残率与软通道组和内科保守治疗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软通道组与内科保守治疗组比较,再出血率和致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种治疗方式中,小骨窗显微手术疗效最安全、有效;软通道血肿碎吸术能降低患者的病死率,但不能改善再出血率和致残率;内科保守治疗仅适用于出血量小,无意识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不明显的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高病毒载量CHB初治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ETV)治疗,观察组采用ETV联合阿德福韦酯(ADV)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6、12、24个月时的HBV DNA载量、HBsAg或HBeAg血清学转换、ALT复常及不良反应情况。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结果观察组6、12、24个月时的HBV DNA载量(拷贝/ml)的对数值(3.4±0.4、2.6±0.3、1.2±0.4)比同期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3.7±0.3、2.9±0.4、1.6±0.7)(t值分别为3.339、5.657、2.806,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12、24个月时HBV DNA阴转率(87.5%、95.0%)、HBeAg转阴率(80.0%、9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77.5%;55.0%、70.0%)(P值均0.05)。观察组治疗24个月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ALT复常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77.5%vs 50.0%;82.5%vs 55.0%,P值均0.05)。治疗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毒学突破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 vs 10.0%,P0.05)。结论初始联合ETV、ADV治疗高病毒载量CHB具有较强的抗病毒作用,可减少应答不佳和耐药的发生,长期临床疗效比单一使用ETV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昼夜节律变化,探讨昼夜尿钠排泄改变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方法选取住院的1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8例,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收集测量昼、夜尿钠排泄量。采用快速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与呋塞米排钠缩容相结合的方法,测定盐敏感性。结果 58例受试者共检出盐敏感者25例(43.1%)。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显示,盐敏感(SS)组与盐不敏感(NSS)组白天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S组收缩压夜间下降百分比(4.0%±2.0%比11.0%±3.0%)、舒张压夜间下降百分比(7.0%±4.0%比13.0%±4.0%)均显著小于NSS组(均为P<0.05)。SS组与NSS组24 h尿钠排泄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SS组夜间尿钠排泄量显著大于NSS组[(108.2±39.2)mmol比(70.6±35.0)mmol,P<0.01];SS组夜尿钠占全天百分比高于NSS组(48.0%±23.0%比35.0%±22.0%,P<0.05)。结论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夜间尿钠排泄量增加,致夜间血压代偿性升高,呈"非杓型"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