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应用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2015-04/2016-07医院收治PCI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术后采用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治疗,比较2组预防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PCI术后消化道出血率为2.22%,消化道不适率为4.44%,低于对照组的11.11%和13.33%(P0.05);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前列腺素2(prostaglandin E2,PGE2)、血小板聚集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GE2、血小板聚集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CI术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治疗效果理想,能降低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不同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208例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5组,阿司匹林组44例、氯吡格雷组42例、双联抗血小板组(双联组)38例、双联抗血小板+质子泵抑制剂组(双联+PPI组)43例和对照组41例。比较用药后各组血小板聚集率、临床疗效及消化道出血事件等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用药前比较,双联组及双联+PPI组用药后花生四烯酸及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下降(P<0.05);各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双联组及双联+PPI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88.6%、90.5%、94.7%、93.0%vs 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联组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6.3%vs 7.3%,P<0.05),双联+PPI组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双联组(9.3%vs 26.3%,P<0.05)。结论在75岁以上老年冠心病人群中,单独应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是安全有效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应用质子泵抑制剂能显著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梁恒勇  甘振钊 《内科》2014,(1):22-23
目的探讨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过程中联用埃索美拉唑预防消化道出血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行PCI治疗术后6~12个月内持续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220名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同时有无联合使用埃索美拉唑分为A组和B组,比较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和不良消化道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服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治疗期间,A组患者没有出现消化道出血,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24例,心血管不良事件6例,包括2例脑卒中,4例支架内血栓;B组消化道大出血18例,新发消化道不良反应64例,其中14例有粪潜血阳性,心血管不良事件10例,其中亚急性支架内血栓2例,脑卒中2例,新发心梗6例。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不降低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的疗效,同时可明显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出血高风险冠心病患者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制定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治疗后消化道不良事件、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400例消化道出血高风险的冠心病患者分为A组、B组各200例,两组均接受冠脉支架植入术,A组根据支架植入术后早期行胃镜检查结果制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B组根据既往临床诊疗经验制定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随访观察两组治疗期间药物服用情况、消化道不良事件和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比较,A组患者阿司匹林服用率低,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年数少(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新发消化道症状、消化道出血例数少,因消化道出血接受输血治疗的次数少,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低(P均<0.05)。结论 早期胃镜检查在冠脉支架植入术后消化道高出血风险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方案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减少消化道不良事件和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抗血小板治疗中上消化道出血及不良心血管事件(MACCE)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襄阳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行PCI术的患者364例,术前、术后均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随机分为3组:奥美拉唑组(n=121)、埃索美拉唑组(n=133)、对照组(n=110).随访12个月,观察各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和MACCE的发生率.结果 奥美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分别为2.48%、1.50%、10.91%,MACCE发生率分别为:9.09%、8.27%、8.18%.对照组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奥美拉唑组和埃索美拉唑组间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的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与埃索美拉唑可预防对PCI后抗血小板治疗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二者均不增加MACCE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心病(CHD)介入术后应用泮托拉唑防治消化道损伤的治疗效果及其对抗血小板效果是否存在影响。[方法]入选2015年9月~2017年4月因CHD就诊于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并成功完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患者232例,最终纳入符合条件的患者220例。其中男120例,女100例,年龄(63.4±8.6)岁。根据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110)和对照组(n=110)。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双联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口服,所有患者术后均完善血栓弹力图检测,随访并记录2组患者术后1年消化道不适或出血、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随访显示对照组患者发生消化道不适症状18例,消化道出血7例,观察组发生消化道不适症状6例,无发生消化道出血发生,观察组消化道不适症状及出血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5 vs.16.4,0 vs.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栓弹力图结果显示对照组AA抑制率(78.4±21.9),ADP抑制率(37.8±25.3),观察组AA抑制率(77.4±22.4),ADP抑制率(36.4±24.2),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出现心脑血管不良事件5例,观察组4例,2组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在双联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泮托拉唑可以有效降低消化道损伤,且并不影响抗血小板效果,未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防治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消化道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行PCI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70例,其中男性87例,女性83例,年龄(61.42±8.60)岁。随机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80)。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泮托拉唑。随访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消化道出血及不适、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出现消化道不适15例,消化道出血7例,观察组出现消化道不适5例,未发生消化道出血,观察组消化道出血及消化道不适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25%vs.18.75%,0 vs.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6例,观察组5例,两组患者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泮托拉唑可以降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的消化道损伤,并且不会增加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质子泵抑制剂(PPI)防治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接受PCI的老年患者800例,随机分为PPI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0例。2组PCI术前、术后常规双联抗血小板,PPI干预组在PCI术前即服用埃索美拉唑镁40 mg/d,连续4周,随后改为40 mg/2d,直至氯吡格雷停用。随访1 8个月,观察2组患者服药期间上消化道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监测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结果 PPI干预组无消化道出血事件发生,仅11例出现轻微消化道症状;对照组79例出现不同程度消化道症状,便隐血强阳性39例,其中7例为严重上消化道出血,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血小扳聚集率和MA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PCI术后加用PPI可有效防治消化道不良反应,减少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发生,且对血小板聚集率无明显影响,未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CI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维持治疗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两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343例行PCI治疗,并于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d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d进行维持治疗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343例患者随访1年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根据随访1年内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与否分为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比较两组性别、年龄、消化性溃疡病史、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幽门螺杆菌感染、用药史、血清肌酐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PCI术后口服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维持治疗1年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343例患者中,共24例患者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出血发生率7.00%(24/343)。其中20例患者表现为黑便或粪潜血,2例呕血、2例血便。出血组与未出血组性别、年龄、幽门螺杆菌感染、抽烟、饮酒、糖尿病与高血压病史、抗凝药应用、非甾体消炎药、H2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剂、丙氨酸转氨酶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血组消化性溃疡病史、血肌酐水平 113μmol/L的占比分别为16.67%与91.67%,高于未出血组的4.08%与59.87%,合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占比为25.00%,低于未出血组的46.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消化性溃疡病史、未合并质子泵抑制剂、血肌酐水平 113μmol/L为PCI术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1年内的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影响因素(P 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病史、血肌酐水平、质子泵抑制剂是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用于PCI术后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有消化性溃疡病史及存在肾功能损伤的患者,应积极留意出血症状,也可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基础上预防性合用质子泵抑制剂。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高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长期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安全性。方法:将接受PCI的416例ACS患者分为非高龄组(A组,年龄0.05)。2组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2%和4.0%(P>0.05),血小板及白细胞减少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阿司匹林长期维持治疗、氯吡格雷维持治疗时间超过12个月、合并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是ACS患者PCI后长期使用双联抗血小板药并发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比值比(OR)分别为0.048、5.396、0.181,均P0.05)。结论:75岁以上的高龄ACS患者PCI后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出血发生率与75岁以下人群相比并未明显增加,但长期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仍需注意防止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泮托拉唑在防治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2011-05/2013-05于武昌医院住院的行PCI的3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泮托拉唑治疗的观察组,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后消化系出血、消化系不良反应等情况、心脑血管不良事件、血小板聚集率(platelet aggregation,PA)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未有患者出现消化系出血,有6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的不适,对照组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消化系出血,31例患者出现消化系的不适,观察组消化系出血以及消化系不适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1 wk后的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随着时间的延长,PA水平进行性下降,但两组间各时间段的PA值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8.67%,稍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泮托拉唑可以降低PCI术后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消化系出血以及消化系不适的发生率,并且没有明显影响患者的PA,并且没有增加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质子泵抑制剂(PPI)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血小板抑制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符合入选标准2014年1月-2016年4月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心内科住院的冠心病患者210例,均为需行PCI手术治疗的病人。所有入选者均予负荷量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口服24h后采取静脉血标本,然后用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并自动计算出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抑制率,并将入选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70例,分别给予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口服以保护胃粘膜、预防消化道出血。所有入选者经负荷量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均继续予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常规量维持治疗,1周后采用上述方法复查血小板抑制率。结果:雷贝拉唑组、埃索美拉唑组、泮托拉唑组的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24 h后与7 d后的血小板抑制率分别为(64.7±16.5 vs 63.9±15.2,63.2±13.6 vs 62.1±14.5,62.5±15.3 vs 61.6±14.9);不同PPI组患者双抗治疗24 h后或7 d后的血小板抑制率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PPI组患者双抗治疗7 d后比24 h后的血小板抑制率略有降低,但比较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共出现43例(20.5%)氯吡格雷抵抗现象,而不同PPI组患者的氯吡格雷抵抗情况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及泮托拉唑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作用的影响无明显差异,均可作为PCI术后患者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胃黏膜保护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性别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2年10月至2013年9月就诊于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一病区诊断为NSTEACS并行PCI的607例患者,所有患者PCI术后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联合奥美拉唑或泮托拉唑治疗,测定入院时、服药12~24 h后(术前)、术后第3 d以及术后第30天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观察不同性别患者术后12个月随访期间出血事件,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事件,再次血管重建)、心绞痛复发、全因死亡、脑卒中及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术后30天出血事件、术后30天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及MACE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女性组全因死亡率较男性组升高(3比0,P=0.027)。术后12个月两组出血事件及MACE事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NSTEACS行PCI后联合双联抗血小板合并质子泵治疗在不同性别间术后1年临床事件相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与不同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在预防消化道出血及对血小板聚集率(PAR)和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280例患者,在氯吡格雷十阿司匹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5组,A组:对照组;B组:奥美拉唑20mg bid;C组:雷贝拉唑10mg bid;D组:兰索拉唑30mg qd;E组:埃索美拉唑20mg bid。治疗期间通过观察呕血、黑便、上腹不适或腹痛和反酸、烧心症状,行便隐血试验,胃镜检查,确定消化道损伤发生;同时观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并检测PAR。患者出院后门诊随访12个月。结果A、B、C、D、E组消化道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28.85%、12.28%、10.53%、10.34%、8.93%;A组中出现3例消化道大出血,B、C、D、E组中均未出现;B、C、D、E四组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D、E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A、B、C、D、E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77%、14.04%、7.02%、8.62%、8.93%;PAR分别为22%±7%、34%±11%、27%±6%、26%±7%、23%±6%,B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PAR明显升高。结论PCI术后,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治疗与质子泵抑制剂联用可明显降低患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奥美拉唑与其联用能明显提高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抗血小板疗效,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他质子泵抑制剂对其抗血小板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血小板功能检测或基因检测指导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降阶治疗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及相关学会年会的摘要和报告中PCI后采取血小板功能检测或基因检测指导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降阶治疗与标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的ACS患者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和队列研究,其中降阶治疗组患者采用血小板功能检测或基因检测指导的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降阶治疗,标准治疗组患者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采用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CI后12个月主要终点事件(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主要安全终点事件(出血、显著临床出血事件)及次要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卒中、支架内血栓形成、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结果 最终获得文献6篇,包括6 711例患者,其中RCT 3篇,均有一定偏倚风险;队列研究3篇,均有中等偏倚风险。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RR=0.72,95%CI(0.51,1.02)...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跟踪随访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情况,探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应用的安全性以及预防上消化道初学的有效措施。方法选取接受长期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00例,其中男性患者100例,女性100例,对其进行跟踪随访,观察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出血发生时间)和治疗情况。随访时间为1年。结果所有患者经过1年的随访时间,共有14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同时,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麦滋林+PPI、单纯应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作为对照组)治疗的患者人数分别为70、80、50例,三组的上消化道出血的人数分别为4、1、9例。结论接受双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在1年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1年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7%,若联合应用麦滋林等胃粘膜保护剂与PPI可以最大程度的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老年冠心病(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8月—2013年6月住院的因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老年ACS患者48例为出血组,选择同期住院治疗的老年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未出血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性别、年龄、肾功能、幽门螺杆菌(Hp)感染、负荷剂量、GRACE评分高危、联合口服质子泵抑制剂(PPI)、既往胃肠病史。结果出血组年龄、肾功能减退、Hp感染、负荷剂量、联合口服PPI、既往胃肠病史所占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性别和GRACE评分高危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ACS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后上消化道出血由多种原因引起,临床上应加强预防。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口服云南白药和凝血酶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冠心病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PCI治疗术后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行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期间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77例,随机分成口服云南白药和凝血酶的治疗组39例和口服去甲肾上腺素的对照组38例。两组患者均静脉使用PPI治疗,依据失血量情况给予补液、必要时输注新鲜血液及血浆等救治措施。治疗组给予云南白药1.0 g+凝血酶1 000 U+4℃生理盐水100 ml口服、每6 h 服1次;而对照组给予去甲肾上腺素8 mg+4℃生理盐水100 ml口服、每6 h服1次,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服药72 h后消化道出血的止血率及120、168 h后的粪便潜血情况。结果: 云南白药治疗组患者72 h后消化道止血率明显好于对照组(92% vs. 74%,P<0.05)、而输血量少于对照组[(1.5±0.3) U vs. (1.8±0.5) U,P<0.01]及120、168 h后的粪便潜血好转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95% vs. 76%,P<0.05;90% vs. 71%,P<0.05),且未见有支架内血栓形成事件发生。结论: 口服云南白药和凝血酶联合PPI治疗PCI术后上消化道出血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常规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已经成为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标准化治疗.然而,双联抗血小板虽能有效降低缺血事件发生率,却增加了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1],约占血管成形术后的2.3%.PCI术后消化道出血对于心脏影响巨大.  相似文献   

20.
质子泵抑制剂(PPIs)常被用来预防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引起的消化道出血不良反应,但近年来陆续有研究表明,PPIs可能会拮抗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作用,同时增加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可是也有相反报道,认为它不会增加MACE及死亡率。本文就此争议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