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目的了解大棚果蔬生产行业从业人员农药使用知识、态度和行为,为指导其安全、合理、有效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4个镇,分别从大棚种植比较集中的几个村,各选取70人作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人员基本信息和农药使用各环节的知、信、行等。结果共收集到有效问卷274份;大棚从业人员对有关农药购买和安全使用要求有较高的知晓率(73.89%),但应用时重视不够,有61.68%的人能按安全隔离期施药,不记录施药情况的达42.7%。仅有23.36%的被调查户采用了正确的存放农药方式,对使用后的农药包装随意丢弃的达86.13%。87.96%的被调查者在购买农药时首先考虑防治效果,能按说明书要求配制农药浓度的占66.42%;在农药使用各环节的个人防护方面,85.77%的人会穿长袖衣裤,但帽子、口罩、防护眼镜的穿戴率低,分别为29.2%、24.09%和10.58%。86.41%的被调查者认为需要有关农药知识的培训,农技部门专家和农药销售人员对大棚果蔬种植者农药使用行为影响较大。结论要进一步加强农技队伍和农资销售网络人员的建设、培训,并以此为主要的工作平台,将农药安全使用和防护的知识作为培训、推广的内容,推动农业农民职业安全健康和农产品安全卫生保障。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棚蔬菜种植人员农药使用行为的特点。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样本,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大棚蔬菜种植人员的农药种类及安全使用知识的获得途径、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用药行为和自我保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907名大棚蔬菜种植人员。89.1%(808/907)人员在使用农药前会接受安全用药的指导,销售人员指导是获得安全用药知识的主要途径(占80.8%);96.7%(876/907)人员存在混合用药行为,91.9%(833/906)人员在喷洒农药时身体受到污染,53.4%(484/907)人员在喷洒农药时无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农药使用行为危险性评分得分为0~1分者占4.5%。结论应完善相关规范,加强职业健康教育,提高农药销售人员安全用药告知意识,提高大棚蔬菜种植人员的安全用药知识及其自我保护与自救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乐都县某镇大棚蔬菜种植者关于禁用农药的知晓情况、"使用"情况。方法 2015年6月选择乐都县某镇常住5年以上的非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个村的267名大棚种植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为93.30%;禁用农药总知晓率为34.9%,其高低在种植者的文化程度(χ~2=11.061,P=0.011)和调查村庄(χ~2=17.440,P=0.002)有统计学意义;仅有2.0%的种植者知道禁用农药及其具体内容;5个村的大棚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禁用农药"使用"情况;仅有9.0%知道我国最初禁用农药的时间。结论乐都县某镇禁用农药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应开展多层次的禁用农药知识及其危害的宣传和培训,通过宣传、培训、教育等途径加强农村大棚种植者的素质,提高农药使用方面的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了解青海省乐都县某镇大棚蔬菜种植者关于禁用农药的知晓情况和使用情况,为禁用农药的管理和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8月选择乐都县某镇常住5年以上的非流动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5个村的267名大棚蔬菜种植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收集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为93.26%(249/267).禁用农药知识知晓率为34.9%(87/249),不同文化程度被调查者的禁用农药知晓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061,P=0.011).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只有文化程度进入回归方程.仅有2.0%(5/249)的被调查者知道禁用农药及其具体内容;249名被调查者近5年均不同程度地使用过禁用农药;仅有9.0%(17/189)的大棚蔬菜种植者知道我国最初禁用农药的时间.结论 乐都县某镇禁用农药的相关知识知晓率较低,禁用农药知晓率受文化程度影响.应开展禁用农药知识及其危害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7.
摘要:目的 调查深圳某区洁净车间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对职业病防护的信念和行为情况。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问卷调查的方法,对30企业的1 029名劳动者进行不同文化程度和工龄的比较。结果 高中及中专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两组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的定义、自己接触的职业危害的知晓率高于初中及以下组(P<0.05);高中及中专与大专及以上两组劳动者佩戴防护用品,出现手脚麻木时,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主动行动率高于初中及以下组(P<0.05)。4~5年工龄的劳动者对《职业病防治法》、自己接触的职业危害和麻木属于正己烷(白电油)中毒症状的知晓率高于1年以下和1~3年工龄的劳动者(P<0.05);4~5年工龄的劳动者佩戴防护用品和出现手脚麻木时要求进行职业病诊断的主动行动率高于1年以下和1~3年工龄的劳动者(P<0.05)。结论 企业和职业病防治机构应重点对文化程度较低和刚入职的劳动者进行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培训,使其养成主动进行职业病危害防护的行为习惯,从而降低职业中毒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蔬菜大棚种植者男性生殖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男性生殖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对山东省寿光市356名从事蔬菜大棚种植的男性进行现况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年龄、收入等基本情况,种植面积、种植方式等大棚种植情况,打药频率、农药防护措施等农药使用情况等多种影响因素与男性生殖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性欲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冬季打药后洗浴间隔时间,保护因素包括正确农药混匀方式、穿防护服;勃起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冬季打药后洗浴间隔时间;射精障碍危险因素包括棚内工作时间、冬季打药后洗浴间隔时间,保护因素包括喷洒农药时穿防护服、戴帽子;性高潮及性满足障碍的危险因素包括夏季打药后洗浴间隔时间、年均打药时间;慢性前列腺炎的危险因素包括冬季打药后洗浴间隔时间,保护因素包括喷洒农药时穿防护服;前列腺肥大的保护因素包括冬季打药后进入大棚间隔时间;前列腺增生的危险因素包括大棚种植方式。结论菜农蔬菜大棚种植者男性的生殖健康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农药暴露强度、使用方式和防护措施等皆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青海省海东地区大棚蔬菜种植者农药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方法利用海东地区5个乡镇的农药使用问卷调查数据,以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大棚蔬菜种植者农药使用行为的因素。结果影响该地区大棚蔬菜种植者农药使用行为的主要因素为种植者文化程度、个人经验和农药零售商提供的信息。结论应重视农药零售商与教育水平在该地区农药使用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海东地区蔬菜大棚种植者对农药的KAP情况及使用情况。方法选择海东地区常住5年以上的非流动人口为研究对象,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67名大棚种植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249份,有效回收率为93.26%;种植者对农药的KAP情况不容乐观,且大棚内存在农药使用率高,使用数量杂,施药频繁,施药时间间隔短、农药使用行为不当情况。结论海东地区大棚农药使用率高,大棚种植者对于有关农药的KAP情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蔬菜大棚工作人员的农药暴露情况,分析不同农药暴露水平下DNA的损伤情况。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6—7月抽取安丘市568名温室蔬菜大棚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依据农药累积暴露强度分为低、中、高暴露组;并抽取不从事大棚种植且不接触农药的农民156名作为对照组。利用彗星实验评价农药暴露对菜农外周血细胞造成的DNA损伤。结果碱性彗星实验和核酸内切酶改良型彗星实验结果均显示,彗星尾长、尾部DNA百分含量和Olive尾矩随农药暴露水平的升高而增加,中、高暴露组彗星尾长、尾部DNA含量和Olive尾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良型彗星实验各组上述指标均比传统彗星实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室作业人群长期农药暴露会造成DNA损伤,损伤程度随着暴露程度的增加而加重,且农药暴露可能诱发碱基氧化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蒙古族大学生吸烟知、信、行的现状。方法按照民族、性别分层,以年级为单位,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对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271名蒙古族大学生和280名汉族大学生的吸烟行为、吸烟危害性认知和受教情况等问卷调查。结果蒙古族和汉族大学生吸第1支烟的时间以上中、小学时为最多,男大学生过去30d内吸烟率为50.36%,蒙古族高于汉族(P〈0.05)。52.81%的大学生支持公共场所禁烟,蒙古族低于汉族(P〈0.05)。45.92%的大学生在过去1年中,在学校未明确受到过吸烟危害性相关知识的教育,蒙古族高于汉族(P〈0.05)。结论蒙古族大学生的吸烟现象比汉族更为普遍,学校需要进一步开展健康教育,使吸烟的学生戒烟,不吸烟的学生继续保持,降低大学生特别是蒙古族大学生的吸烟率,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京郊地区温室大棚农业人员自觉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和促进温室农业人员职业健康相关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依据京郊地区主要温室大棚农业区县生产特色和规模,分层随机抽取从事温室182名温室大棚农业人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一般情况、职业情况和自觉健康状况调查,统计分...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流行高峰期和流行后期某市郊区农民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知识、态度、行为(KAP)及流感疫苗接种情况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分阶段按容量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分别于甲型H1N1流感流行高峰期和流行后期对某市郊区农民进行两次电话调查。结果两次电话调查分别完成有效调查表202份和201份,接通电话的有效应答率分别为60.48%和60.73%。流行高峰期与流行后期农民对甲型H1N1流感传播方式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现流感样症状时,流行高峰期去县级及县级以上医院就诊的比例高于流行后期(P﹤0.05),但在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洗手时用肥皂/洗手液和外出戴口罩等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在流行后期高于流行高峰期(P﹤0.05),但不同时期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接种率及接种意愿等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市郊区农民对甲型H1N1流感知识掌握不全面,甲型H1N1流感流行高峰期和流行后期农民的知识、态度、行为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口市高考生视力不良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防治中学生视力不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结构式调查问卷,对海口市1879名参加高考体检的学生进行视力不良预防知识、态度及行为调查分析。结果海口市高考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9.7%,其中男生72.5%,女生86.1%。分别有35.8%、38.2%、40.0%的高考生知晓视力不良的原因、医学验光的作用、积极的体育锻炼可以保护视力等知识。除家庭有必要提供视力防护教育(69.1%)、好的视力比好的成绩更重要(47.8%)外,多数学生有正确的视力保护态度。除保证看书时光线良好(86.7%)、每周吃蛋、奶、内脏次数〉3次(86.5%)、每周吃深绿色蔬菜〉3次(84.2%)外,多数学生的视力不良预防行为较低。结论海口市高考生视力不良检出率较高,学校、家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教育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有效预防学生视力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况及探讨影响健康行为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按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PPS)方法对7913例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暗娼平均年龄(24.6±5.8)岁,婚姻状况以未婚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3%(95%CI:82%~84%),对熟人(邻居、亲戚、朋友或同学等)感染了HIV明确表示愿意继续交往的为67%(95%CI:66%~68%),形成健康行为的率为87%(95%CI:87%~88%)。Logistic回归分析,入选变量为文化程度、是否知晓UNGASS定义艾滋病知识、是否知晓艾滋病3个传播途径和对HIV感染者/病人的态度。结论相对于知识知晓的影响,对HIV感染者/病人积极的态度对暗娼健康行为影响不大。应进一步加强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普及,以促进目标人群尽快形成健康行为;并通过社会倡导舆论、道德观念的转变以减少对艾滋病消极、歧视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18.
张艳  ;马力扬 《中国校医》2014,28(7):489-491
目的了解银川市中学生对交通安全的知信行情况,为开展中学生交通安全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4个班的637名学生进行了 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初中学生主要的交通方式是骑自行车和乘公共汽车,男女生、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均P<0.05);对“黄色信号灯的用途”“推车横过斑马线”回答的正确率只有35.2%和51.6%,且男生对“走人 行道”“法定骑车年龄”“推车横过斑马线”作答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女生(均P<0.05);“步行闯红灯”“走路看书”“逆 向骑行”“骑车搭人”等交通违规行为随着年级升高而增加(均P<0.05),且男生“步行闯红灯”等多项交通违规行 为发生率明显高于女生(均P<0.05);对“主动学习安全知识”“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乘车系安全带”的意识 随着年级升高而逐渐减弱(均P<0.05),且男生的“遵守交通规则”“走斑马线”“乘车系安全带”的意识明显弱于于 女生(均P<0.05)。结论家庭、学校应该重视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说教方式,引导其 建立良好的交通安全意识和正确的交通行为,预防和降低中小学生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南山区现阶段不同目标人群(肺结核患者、社区居民、小学生、中学生、教师、外来劳务工、非结核专业医务人员)结核病知识、信念和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肺结核防治知识、信念和行为的现况调查。结果肺结核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二月末总知晓率分别为62.8%和88.4%,社区居民、小学生、中学生、教师、外来劳务工、非结核专业医务人员的总知晓率分别达78.9%、51.5%、51.0%、81.3%、64.7%和97.9%;单项知识知晓率差距较大;影响知晓率的主要因素是文化程度;77.4%肺结核患者有战胜疾病的信心,81.7%的患者了解房问通风可以预防结核病,但选择与周围肺结核患者减少来往的占了89.6%。结论通过社会动员和实施健康教育及健康促进策略,协调政府卫生、教育、财政、劳动等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结核病防控的社会责任,共同开展广泛深入的传播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