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BECKMAN COULTER HM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进行评价。方法我们安昭《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及贝克曼公司提供的方法,对ECKMAN COULTER HM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精密度、准确度,线性范围和交叉污染率进行测定并和SYSMEX KX-21进行比较。结果 BECKMAN COULTER HM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精密度、准确度高,稳定性好,线性范围宽,交叉污染率低。结论 BECKMAN COULTER HM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是一台较理想的血细胞分析仪,适合在检验科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前血细胞分析仪是临床检验室中常规设备,不同型号的仪器,在各医院临床检验实验室日益普及,特别是多参数、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应用,其快捷、准确的测试结果,不但为临床提供更多的实验指标,在医、教、研及预防保健中也发挥积极的作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减轻了检验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了病人等结果的时间,使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但在日常工作中,由于部分工作人员对仪器的性能和应用缺乏较深刻的了解,过于信赖仪器的测试结果,在使用中常出现一些问题.为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避免因错误的报告结果而导致临床误诊、误治,甚至造成医疗纠纷,现将我们多年来的工作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6月期间住院患者在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对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计数复检,比较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符合率。结果 179例患者经手工血细胞计数法检测平均血小板计数为(145.41±55.98)×109/L,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出现假性降低102例,平均血小板计数(59.05±25.68)×109/L,假性增高77例,平均血小板计数(220.33±60.07)×109/L,均较手工法检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计数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准确判断假性增高和减少原因,是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的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玉祥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9):62-62,65
目的:探讨SF-3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异常报警的可靠性。方法:取SF-3000检测无异常报警标本100例,异常报警标本100例,分别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分析仪器检测结果与人工镜检结果的符合率。结果:SF-3000血细胞分析仪对异常细胞报警与人工分析阳性符合率为63%,仪器无异常报警时其分类与人工镜检基本一致,符合率为97%。另对30例报警单核细胞增多的标本,也分别制作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人工镜检,发现仪器检测结果偏高,比人工镜检结果平均高出20%。结论:SF-3000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无异常报警时结果可信,有异常报警及报单核细胞过高报警的标本应人工镜检复查。  相似文献   

5.
外周血白细胞分类,是白细胞分析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型号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各级医院检验科已广泛应用,特别是白细胞自动分类和异常白细胞警告符提示,改变了人工显微镜分类方法,大...  相似文献   

6.
李劲  姚玉轩 《淮海医药》2013,31(1):58-59
目的探讨重度脂血对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22例重度脂血标本采用等量血细胞稀释液替代方法校正,对校正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分组比对分析。结果校正前组测定的Hb、PLT、MCH、MCHC值均明显高于校正后组。(P值均〈0.01)。结论重度脂血对Sysmex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多项参数有明显影响,在检验过程中应对高脂血标本进行预处理以校正其检测误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并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86例来我院接受血常规检验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血常规标本经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均与血细胞形态学的复检标准相符。随后再次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展开涂片镜检检测,对比并评价两种检测结果。结果在NE(中性粒细胞)、EO(嗜酸粒细胞)、BA(嗜碱粒细胞)以及LY(淋巴细胞)检测阳性率方面,两种检测方法呈现出较好的一致性;在IG(幼稚细胞/核左移)、MO(单核细胞)以及OTHER(原始细胞/异形淋巴细胞)分类检测阳性率方面,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要稍低于涂片镜检,但两组数据差异不大,P> 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验,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准确的血细胞数量等参数,必要时通过与涂片显微镜镜检相结合,可充分促进临床血常规检验准确率及质量的提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8.
Cell—Dyn16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临床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宝山  刘贵健 《河北医药》1997,19(5):297-298
目前,国内大多数地市级以上医疗单位均已不同程度地配备了型号各异的全自动或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其中许多型号的仪器可以进行血液白细胞三分类计数,极大提高了临床工作效率。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本文观察了部分病例结果并结合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对血细胞分析仪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评价。 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712份血常规标本资料,经血细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并符合血细胞形态学复检标准的共878份,均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涂片镜检测,比较两种检验方法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中性粒细胞(NE)、嗜酸粒细胞(EO)、嗜碱粒细胞(BA)...  相似文献   

10.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选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和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相比,由于增加了对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常规检测,更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将逐渐进入各级医院检验科.为能选择一台适合自己医院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现对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原理和代表型号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血细胞分析仪的WBC分类报警的类型及产生原因,我们采用了仪器自动分析和手工复片对照,结果发现在218例有报警的分类计数中:LYM报警193次(其中RM133次,占68.9%,RO46次占23.9%);MID28次(主要为R227次占96.4/),GRAN16次(其中R380次占69.0%,R4及RM也较常见)。分类时可有一种WBC报警,也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细胞报警,同时一种细胞的报警类型也可有多种。通过WBC分类结果的不同报警信号类型的分析,可指导我们对分类结果是否需要手工复片,两者结合,可提高分类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Coulter HMX血细胞分析仪在白细胞分类计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含EDTA—K2抗凝剂的一次性真空采血管采集静脉血,分别用血细胞分析仪及人工显微镜下做白细胞分类计数,对两者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仪器对异常细胞的检出效率为真阳性34.8%,假阳性65.2%,真阴性93.8%,假阴性6.2%。仪器分类法与手工分类法的相符率为78.7%。结论 Coulter HMX血细胞分析仪能有效提高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效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于玉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519-2520
目的:探讨BC-2000血细胞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异常的原因。方法:观察同一标本的白细胞分类在报警与不报警情况下的结果并分析其原因。结果:BC-2000血细胞分析仪在报警情况下的白细胞分类结果有误差(P〈0.05)。结论:BC-2000血细胞分析仪在气路管道漏气、堵塞、负压不够、加溶血剂管堵塞、白细胞池污染的情况下,可引起白细胞分类计数的误差。试剂中的抗凝剂、溶血剂可引起白细胞分类计数的误差。标本在病理因素、生理因素、低能量白细胞的因素下可引起白细胞分类计数的误差。  相似文献   

14.
徐友妹  陈人骏 《江西医药》2003,38(4):307-308
在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中,血细胞分析仪已广泛应用。既方便了临床工作,也存在一些困惑,本文仅就临床医师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报告中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1血细胞分析仪的发展与现状外周血细胞的分析和白细胞分类,是临床诊治疾病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检验手段。传统的血液分析检查(手工方法),操作繁琐费时,在大批量标本检查时难以及时发出报告。到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Coulter用他首创的电阻抗原理设计了第一台血细胞计数仪,避免了繁重的目力计数,后又结合应用碱化血红蛋白原理及双标准校正的血红蛋及细胞化学染色、流式细胞分析……等技术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检验科接受血常规检验的100例受检者的血常规标本,对所有标本分别进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与涂片镜检,对比两种检验方式的检测阳性率。结果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阳性率为93.0%,与涂片镜检98.0%相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 0.05),但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检测EO、LY、MO及OTHER时检测阳性率较低。结论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验可获取具体的血细胞参数,若将其与涂片镜检配合检验,更利于提高临床检验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对40例血常规检验患者做出研究,并且对每个患者实现静脉血样采集。其中,主要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来检查,对比两个方式下的检查效果。结果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检查,发现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方面的差异不显著,表现为P>0.05。在嗜碱性粒细胞检查中,其存在的差异化显著,符合P<0.05的差异性。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血常规检验工作中,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应用效果不同,虽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价值较高,但存在的误差率较低。所以,加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结合应用,将保证细胞阳性检出率的提升,其存在的应用价值也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检验医学日新月异的发展,临床血液学检验项目及指标的日趋完善,实验室检验在临床医学诊断及疗效观察作用日趋明显,其检验结果的质量直接影响临床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因此,加强血液学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8.
曹柏顺 《中国医药指南》2023,(3):126-128+142
目的 探究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的选择及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8年6~12月为对照时间段,该阶段临床实验室采取常规临床血液学检验管理模式,随机选取该时间段某院体检患者300例,将其作为对照组,以2019年1~6月为研究时间段,该阶段临床实验室采取合适的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随机选取该时间段某院体检患者30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临床血液学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平均结果报告时间。结果 在临床血液学检测结果的误差率上,观察组为1.00%,低于对照组的6.67%,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64,P <0.05)。在平均结果报告时间上,对照组为(70.01±6.89)h,观察组为(9.82±2.24)h。经比较,观察组的平均结果报告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896,P <0.05)。结论 选择合适的临床血液学检验质量控制方法,能够有效减少检测误差,并减短平均结果报告时间,为献血前筛检及临床诊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血细胞分析仪后如何加强其质量控制。方法本科室经过近10年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后,通过对分析仪给出的异常结果或者有疑问结果进行手工分析和复查。结果显著提高血液检验水平,是许多常见的疾病例如贫血、血液病、各种感染等得到及时发现。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使各种血液病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为临床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SF-3000血细胞分析仪对血细胞分类异常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亮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16):92-92
SF-3000主要用于提供23个参数的精确结果并检测血液中的异常,有助于实验筛选出异常结果。重视仪器Flag提示,结合人工复检,对确认过筛异常情况,尤其是防止血液病漏检,有较好的协助作用。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仪器:Sysmex SF-3 000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试剂:Sysmex SF-3 000配套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