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化管理对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对96例显效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家庭随访、电话咨询等强化管理,对照组出院后不予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坚持服药、定期检查,预防复发、识别发病先兆、家庭护理,自立和重返工作6个项目的遵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其精神症状改善程度(BPRS)、精神病性及社会功能恢复(SDSS)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出院后强化管理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及社会功能恢复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于患者出院1个月末采用家庭干预,以后每2~3个月1次。出院时及2年后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ANS各因素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及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家庭干预对巩固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控制其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开放式病房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半开放式护理管理,实施综合性康复训练及心理护理,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制的社会功能康复治疗表和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康复训练3 个月后,观察组SDSS、NOSIE及社会功能各因子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半开放式病房管理及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80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组于患者出院1个月末采用家庭干预.以后每2~3个月1次。出院时及2年后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估。结果两组干预前后SANS各因素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而干预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SCL-90各因子分和总分及复发率和再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家庭干预对巩固和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效果、改善社会功能、控制其复发率和再住院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激励性护理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激励性护理措施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性护理措施,同时进行日常生活及社会功能训练,持续6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激励性护理措施,使用代币法进行奖励.采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和住院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定.结果 干预后两组SSPI、SANS各因子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两组训练措施的主效应存在显著性差异,观察组各因子评分下降较显著(均P<0.01).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激励性护理措施,可明显改善其社会功能,且有利于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技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予利培酮系统治疗,观察组从第3周开始予以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内容包括集体健康教育、个体心理护理、生活技能训练、社会技能训练、家庭支持和教育等,随后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采用阴性和阳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住院患者护士观察量表(NOSIE-30)和生活质量量表(QOL-100)进行评估.结果随访结束时,观察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及阴性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NOSIE-30总分及总积极因素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总消极因素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总分、生活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及社会关系领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社会技能,而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电话随访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疲乏症状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及出院指导,嘱其不适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于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4个月的电话随访,对患者出院后出现的或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护理指导。应用疲乏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健康评估问卷(HAQ)测评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疲乏症状及功能状态。结果出院后4个月随访时观察组疲乏程度及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功能状态除进食、触物、活动外,其他条目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晨僵时间显著缩短(P<0.01)。结论电话随访能提高患者的功能状态,明显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疲乏症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目的探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60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实施传统式的功能制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规范化服务与护理、健康宣教、个性化心理调适、生活关怀、情感支持和文化护理等方面的人性化护理管理,8周后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效果评定.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BPRS总分值及各因子分(除激惹性外)、SDSS评分及SCL-90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及偏执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人性化护理管理对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病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方法将100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治疗与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行家庭预适应训练。连续8周后评价效果。结果干预后患者康复疗效、生活质量及社会功能评分干预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出院后3个月社会功能缺陷筛选评分干预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预适应训练有利于促进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有助于重返家庭和融入社会。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运用微信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我科行THA患者160例,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出院时均按常规给予出院指导,对照组在出院后1月、3月、6月各电话随访1次,提供常规指导方案;观察组建立微信公众号,通过网络推送THA术后康复指导,提供患者咨询、沟通及交流的平台,同时组建延续护理团队群,由康复护士至少每周通过微信联系患者,根据患者不同时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月、3月、6月髋关节功能情况(Harris评分)、出院后6月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对康复效果的总体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不同时段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6月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运用微信对THA患者进行院外延续护理方便快捷,效果满意,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促进髋关节功能康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胸腰椎骨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内固定术后,椎弓根螺钉断裂与植骨融合方式之间的关系,以探讨胸腰椎骨折植骨融合的最佳方式。[方法]回顾性研究1995年5月~2005年12月本院脊柱外科收治的胸腰椎骨折病人197例,其中A组单纯内固定(不植骨)患者14例,B组“H”形椎板植骨21例,C组横突间植骨67例,D组椎间、椎内联合横突间植骨95例。[结果]术后随访6~32个月,内固定断裂12例,其中A组4例,B组3例,C组5例,D组0例,4组中D组内固定断裂率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椎间、椎体内联合横突间植骨重建脊柱三柱的稳定性,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原理,能有效降低内固定断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We reviewed 39 patients with displaced three- and four-part fractures of the humerus. In 21 patients (group A) we had used an anatomical prosthesis for the humeral head and in 18 (group B) an implant designed for fractures. When followed up at a mean of 29.3 months after surgery the overall Constant score was 51.9 points; in group A it was 51.5 and in group B 52.4 points. The subjective satisfaction of the patients was assessed using a numerical rating scale and was similar in both groups. In group A complete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was found in 29% and 50% in group B. Partial integration was seen in 29% of group A and in only one patient in group B, while resorption was noted in 43% of group A and 44% of group B. The functional outcom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or partial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p=0.022). The specific trauma prosthesis did not lead to better healing of the tuberosities. The difference in clinical outcome obtained by the two designs did not reac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