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重建上颌骨的初步报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重建上颌骨的方法。方法2003年9~10月,对2例上颌骨缺损患者行髂骨复合组织瓣重建上颌骨同期骨结合式种植体植入术,其中1例为二期重建,1例为即刻重建。结果2例患者随访8~9个月,上颌骨外形满意,无口鼻漏,语音清晰,完成义齿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咬合关系佳,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血管化髂骨移植同期种植体植入修复上颌骨缺损,不仅可以用软组织封闭口鼻漏,口腔上颌窦漏,恢复面部外形,还可以用骨组织重建上颌骨,牙槽骨等结构,同时利用种植体进行修复以恢复咀嚼功能,在上颌骨重建中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颞肌瓣加预制钛网复合松质骨Ⅰ期重建上颌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上颌骨肿瘤切除后面部缺损的功能及外形修复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9~2003年我科因肿瘤行上颌骨全切术或次全切除术的患者共8例,所有患者均行颞肌瓣加预制钛网复合松质骨Ⅰ期上颌骨重建。术前制作上颌骨缺损区的钛网支架,肿瘤切除后即刻植入,充填髂骨骨松质,并以颞肌瓣包裹重建上颌骨。结果:所有8例患者,术后面部外形满意,发音正常,颞肌瓣生长良好,钛网固定稳定。结论:用颞肌瓣及钛网修复上颌骨缺损,方法简便,手术切口隐蔽,对颌面部塌陷畸形、口鼻腔穿通造成的发音进食障碍,一次手术即可达到较满意的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3.
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急诊修复与一期功能重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报道游离组织瓣移植与一期功能重建急诊修复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1994年3月至2003年8月,采用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游离皮瓣与游离腓骨瓣移植或游离腓骨皮瓣移植,同时一期功能重建急诊修复4例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结果 4例均获得成功,经1~3年(平均1年8个月)的随访,骨支架愈合良好,皮瓣血运、质地、弹性好。拇指均可与手指对指,手部恢复保护性感觉。结论 游离组织瓣移植与一期功能重建手术是急诊修复前臂严重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颞肌蒂下颌骨瓣与游离前臂皮瓣联合修复腭上颌缺损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共收治恶性肿瘤切除后腭上颌缺损9例,其中男6例,女3例,年龄34~68岁,平均57岁.根据Browm上颌骨缺损分类,其中Ⅱ B类8例,Ⅱ C类1例.均采用颞肌蒂下颌骨瓣与游离前臂皮瓣联合修复. 结果 9例移植的骨瓣及皮瓣均成活.随访期10~24个月,平均随访期14个月,除1例软骨肉瘤病例术后复发外,其余病例的面部外形和功能均恢复满意,供区未见并发症.结论 应用颞肌蒂下颌骨瓣与游离前臂皮瓣联合修复腭上颌缺损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修复上颌骨缺损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游离前臂皮瓣联合邻近组织瓣修复腭、上颌组织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5年3月-2010年5月收治17例腭及上颌部肿瘤患者。男11例,女6例;年龄45~74岁,平均62.5岁。良性肿瘤1例;恶性肿瘤16例,其中腭部鳞状细胞癌7例,腭部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1例,腭部恶性黑色素瘤1例,腭部腺样囊腺癌1例,上颌恶性黑色素瘤1例,上颌导管癌1例,上颌鳞状细胞癌4例。病灶切除后缺损范围为7.0cm×5.5cm~10.0cm×7.5cm;根据Brown等对上颌骨缺损的分类标准,Ⅱ类15例,Ⅲ类2例;合并眶底、眶下缘骨质缺损2例。根据腭、上颌组织缺损类型,以游离前臂皮瓣联合颊脂垫行即刻修复11例,以游离前臂皮瓣联合颊脂垫及颞肌下颌骨骨肌瓣即刻修复6例。术后观察组织瓣成活情况及语言、吞咽、呼吸功能恢复情况及患者面部外形恢复情况。结果 17例前臂皮瓣和邻近组织瓣均成活;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肿瘤无复发。患者语言、吞咽、呼吸基本正常,无明显开口受限,面部外形满意,无严重畸形。合并眶底、眶下缘骨质缺损者,未出现眼球内陷。患者术后均无明显口鼻瘘,口、鼻腔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根据腭、上颌组织缺损的情况,选择游离前臂皮瓣联合颊脂垫或颊脂垫及下颌骨骨肌瓣进行修复,可达到较好的早期疗效。  相似文献   

6.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18):1710-1713
[目的]探讨中足复合组织缺损的手术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严重创伤导致中足皮肤软组织、骨肌腱缺损的21例患者,采用髂骨皮瓣修复6例,采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串联髂骨瓣治疗修复4例,采用分期游离股前外侧皮瓣、游离髂骨瓣修复3例,采用髂骨瓣联合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5例,采用髂骨瓣联合胫后动脉穿支皮瓣修复3例。[结果] 21例皮瓣术后全部成活,植入骨瓣骨愈合好。术后随访1~2年。根据AOFAS踝-中足功能评分标准:优17例,良4例。[结论]应用游离髂骨(皮)瓣并联局部转移皮瓣或串联游离皮瓣治疗严重创伤导致的中足复合组织缺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前臂皮瓣串联髂骨肌瓣一期重建面下1/3大型复合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行面下1/3复合组织缺损的一期重建,改善患者术后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使用游离桡侧前臂皮瓣串联髂骨肌瓣。前臂皮瓣重建口腔粘膜、面部皮肤及部分舌体,髂骨肌瓣重建下颌骨缺损。结果:4例患者9块游离组织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12月,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前臂皮瓣串联髂骨肌瓣是一期重建面下1/3大型复合缺损较理想的方法,能较好的改善患者术后的面部外形及口腔功能,尤其适用于头颈部多次手术及放疗后的患者病例。  相似文献   

8.
复合髂骨肌皮瓣同期颧种植重建上颌骨缺损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复合髂骨肌皮瓣同期植入颧种植体和普通种植体行单侧上颌骨缺损的功能重建。方法 2003年8月,Brown Ⅱ类的单侧上颌骨缺损面部凹陷畸形患者1例,术前三维CT检查,制作快速原型,在快速原型上设计重建方案,行模板外科操作,手术以髂骨肌瓣复合腹壁外侧皮瓣重建上颌骨,术中同期植入1枚Brgnemark颧种植体和2枚普通种植体,术后6个月二期手术行种植体支持固定义齿修复。结果 血管化骨瓣及皮瓣移植均获成功,术后6个月种植体与移植骨骨性结合。面部外形双侧对称,腭部形态恢复良好,患侧咬殆关系恢复正常,咀嚼殆力达健侧的76.3%,临床效果满意。术后随访14个月,肿瘤未复发,种植体周围未见骨质吸收。结论 复合髂骨肌皮瓣结合同期颧种植体植入可作为上颌骨缺损个体化功能重建的可靠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应用吻合血管的骨肌皮瓣修复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所致颌面部组织缺损的修复手段。方法对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行死骨扩大切除术,同期用吻合血管的骨肌(皮)瓣移植修复颌面部组织缺损。共有髂骨肌皮瓣9例、髂骨肌瓣串联前臂皮瓣5例、腓骨肌皮瓣5例以及腓骨肌瓣串联前臂皮瓣1例修复20例下颌骨骨坏死。结果临床随访1~5年,除1例髂骨肌皮瓣坏死外其余均正常成活。吻合血管的骨肌皮瓣移植成功率达95%。结论下颌骨放射性骨坏死应行死骨扩大切除术,同期用吻合血管的骨肌(皮)瓣移植可以有效修复手术所致的颌面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0.
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设计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的方法和报道临床应用的疗效。方法利用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的解剖学基础,形成小腿内侧隐神经一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修复足踝部组织缺损8例。结果7例复合瓣创面Ⅰ期愈合,1例发生小面积皮肤坏死,经换药后创面Ⅱ期愈合。1例跟骨缺损Ⅱ期行髂骨植骨,术后12周X线片显示获得骨愈合。术后经3~12个月随访,复合组织瓣的质地、外观及功能良好。结论隐神经-大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血供可靠,不损伤主干血管,操作简单,肌瓣充填软组织缺损,骨膜瓣促进骨修复,皮瓣具有重建感觉的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改良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13例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3~64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机器绞轧伤2例,钢绳轧伤4例,交通事故伤3例,重物压伤2例,高压电击伤1例,蛇咬伤1例。新鲜创面10例,感染坏死创面3例。创面均伴骨及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7 cm×3 cm~22 cm×6 cm。8例采用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5例采用带蒂旋髂浅动脉复合组织瓣修复。术中切取皮瓣蒂部携带2~4 cm宽皮条及3~5 cm宽软组织筋膜蒂;皮瓣切取范围为12 cm×4 cm~27 cm×8 cm。结果术后1周1例皮瓣部分撕脱出血,4周后断蒂;其余皮瓣均于术后3周断蒂;皮瓣均成活。供区切口Ⅰ期愈合。1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好;其中3例皮瓣外形较臃肿,于术后3~6个月行皮瓣修薄术后外形满意。术后6个月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术后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获优9例,良1例,差1例。结论改良蒂部的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可修复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且手术操作简便,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急诊组织瓣移植或移位一期修复伴有严重血管损伤的上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手术疗效.方法 对10例伴有严重血管损伤的上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患者,在修复血管重建肢体血运的同时,根据组织缺损需要采用皮瓣、肌皮瓣、骨皮瓣甚至组织瓣组合移植的方法急诊进行一期修复.其中上臂肱动、静脉长段缺损,合并肱二头肌及上臂内侧大面积皮肤缺损,血管修复后背阔肌皮瓣移位覆盖创面并重建屈肘功能3例;肘部血管损伤合并肘关节周围大面积皮肤撕脱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胸脐皮瓣覆盖创面2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合并皮肤肌肉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股前外侧皮瓣覆盖创面3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并尺桡骨缺损,血管修复后移植腓骨皮瓣重建尺骨缺损,二期再移植腓骨皮瓣重建桡骨缺损1例;前臂尺、桡动脉损伤合并桡骨及大面积皮肤缺损,血管修复后股前外侧皮瓣加髂骨皮瓣组合移植1例.结果 术后10例患肢及移位组织瓣全部存活.术后随访3~6个月,3例上臂损伤患者,肘关节最大屈曲度为105,屈肘肌力为M_3~M_4地,手功能恢复基本正常;肘及前臂损伤的7例患者,肢体及移植皮瓣完全存活,骨皮瓣和腕部已达骨性愈合,并恢复部分手功能.结论 对严重血管损伤且合并有复杂组织缺损的上肢损伤,急诊在施行血管修复重建肢体血运的同时,采用组织瓣单独或组合移植一期有效覆盖创面,可提高复杂性患肢的成活率,并为二期功能重建术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游离前臂皮瓣联合游离髂骨进行口底及面下部复合型组织缺损同期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术前对11例口底及面下部复合型组织缺损的范围及外形进行认真的评估,设计出与缺损区相匹配的个体化前臂皮瓣。术中先行成型钛板恢复缺损下颌骨基本的外形及咬合关系,然后用来复锯切取设计塑型的游离髂骨并移植固定于钛板的内侧,从而恢复缺损下颌骨的连续性。 结果 11例前臂皮瓣及髂骨全部成活,成功率100%。本组患者经随访6~ 12个月,修复区外形虽显不同程度的臃肿,但饮食、吞咽等口腔功能得到了改善,有7例可进普食,有4例可进流质饮食,同时可参与社会活动中日常的语言交流,皮瓣的感觉功能及外形恢复满意。 结论 适形游离前臂皮瓣联合游离髂骨对口底及面下部复合型组织缺损同期修复重建,是修复口底及面下部复合型组织缺损较为理想的方法之一,既达到安全、实用的预后效果,又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并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髌骨和髂骨移植对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大块骨缺损修复的治疗效果.方法 股骨下端和胫骨上端骨巨细胞瘤患者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20~42岁,平均33.9岁;病史2~12个月,平均5.6个月;股骨下端6例,胫骨上端8例.按Ennecking外科分期,2期11例,3期3例.游离髌骨移植8例,带肌蒂髌骨移植2例,髂骨移植4例.股骨和胫骨肿瘤侵犯一侧髁软骨面时用游离或带肌蒂髌骨移植,胫骨肿瘤同时侵犯髁间部时用髂骨移植,修复和重建膝关节部骨缺损.结果 随访时间3个月~11年,平均4.5年.根据国际保肢学会功能评分标准,优3例,良8例,可2例,差1例.游离髌骨移植者关节功能较好.术后主要并发症为关节活动范围减小(活动范围,40°~120°,平均82°),关节不适,肌力下降,疼痛.带肌蒂髌骨移植者术后伸膝肌力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但随着时间的延长有一定的恢复.游离髌骨移植者术后伸膝肌力下降不明显.髂骨移植患者术后关节退行性改变明显.结论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侵犯关节软骨时,行包括肿瘤在内的股骨或胫骨一侧髁切除后,可以用髌骨和髂骨移植修复和重建骨缺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诊游离髂骨骨皮瓣一期修复下肢骨皮肤缺损的优点和可行性,并总结其疗效。方法对6例不同损伤原因造成的下肢部分骨质缺损,伴有不同程度的皮肤损伤,采用急诊游离髂骨骨皮瓣一期修复。皮肤缺损面积5.0cm×6.0cm×7.0cm×12.0cm,骨质缺损3.0cm×5.0cm×4.5cm×5.5cm,皮瓣面积6.0cm×9.0cm-7.0cm×14.0cm,骨质切取面积3.0cm×6.0cm-5.0cm×6.0cm.皮瓣供区全部直接缝合。结果移植骨皮瓣全部成活,术后伤口一期愈合。随访2~16个月(平均10个月).所有病例骨折均愈合,临床愈合时间6-8周,骨性愈合时间7-10个月。移植骨均未见吸收,未见骨不连及再骨折。移植皮瓣外形良好,二次修薄2例。皮瓣无色素沉着和增生性瘢痕。下肢行走良好。供区一期愈合。结论急诊游离髂骨骨皮瓣修复下肢骨皮肤缺损,一期修复骨质和皮肤缺损,减少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骨愈合快,获得精细的专科修复。  相似文献   

16.
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修复下肢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Wu KJ  Hou SX  Zhang WJ  Wang F  Guo JD  Sun DM  Zheng XY 《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2):784-787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瓣移植在修复下肢骨及其周围软组织缺损中的作用。方法针对小腿、足解剖结构和伤后骨与软组织易缺损的特点,利用游离髂骨移植必须携带周围肌肉,设计带血管蒂的髂骨肌肉瓣,移植修复下肢骨及软组织缺损;髂骨肌肉瓣血管与受区血管吻合后于骨瓣周围肌肉表面皮片覆盖。结果手术后1周,移植皮片全部植在髂骨周围的肌肉表面,皮片成活间接证明移植骨瓣成活;皮片全部成活4例,大部分成活3例;术后1个月均可见髂骨瓣与受区断端间有少量的骨痂形成,修复足跖骨4个月后拔除克氏针,胫骨6~8个月拆除外固定架,扶拐行走2~4个月:术后随访经6~15个月(平均10个月),双下肢等长,无溃疡,行走负重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单纯髂骨游离移植修复骨及软组织缺损一次完成手术操作,解剖塑形及外观比传统术式更满意,是修复小腿及足外伤软组织和骨缺损的较好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