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感冒康是仿制日本80年代上市的MP系列混合抗感冒药。报告其毒理药理试验结果。一、毒理学:小鼠口服的LD_(50)为825mg/kg,腹腔注射的LD_(50)为361mg/kg,大鼠口服的LD_(50)在3500mg/kg以上。大鼠连续给药三周,家犬连续给药一月,对象、肝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国产新型抗肿瘤药——盐酸米托蒽醌(Mitixantrone,DHAQ)注射液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一次腹腔注射DHAQ 1、2.5mg/kg,即可使小鼠胸腺等与免疫功能有关的器官重量明显减轻(P<0.05);DHAQ0.25、1mg/kg×d_1,d_5、d_9,ip,可使  相似文献   

3.
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是第三代吡酮酸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的特点。急性毒性:小鼠和大鼠口服LD_(50)大于5000mg/kg。小鼠静注和肌注给药的LD_(50)分别为223.88 mg/kg和大于1000mg/kg。亚急性毒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组;环丙沙星3个剂量组(100、250和500mg/kg/天)和溶剂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每天口服一次,共给药2月结果表明环丙沙星各组的给药初期摄水量均高于对照组,雄鼠250和500mg/kg组体重增长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国产DHAQ对小鼠和兔的急性毒性和小鼠移植性肿瘤的实验治疗进行了研究并与同类药阿霉素作了比较。结果测得小鼠一次静脉及腹腔注射本品观察21天的LD_(50)分别为6.58及6.48mg/kg与同期所测阿霉素的LD_(50)值相近而略低,二药在剂量范围为5—25mg/kg时引起动物死亡的最早日期为给药后3天,直到21天仍有个别动物陆续死亡,显示毒性的延  相似文献   

5.
氟啶酸(Fudinic Acid)为一合成广谱抗菌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和革兰氏阴性细菌均有较强的抗菌作用,我们对氟啶酸进行的急性毒性和亚急性毒性研究如下: 急性毒性:氟啶酸对小鼠和大鼠口服急性毒性很低,LD_(50)在5000mg/kg以上;小鼠静脉LD(50)雄性为370mg/kg,雌性为350mg/kg,小鼠皮下LD(50)雄性为1220mg/kg,  相似文献   

6.
国产诺氟沙星注射液对大肠杆菌、克氏肺炎杆菌及绿脓杆菌感染小鼠,一次肌注的ED_(50)值分别为1.08、3.10用6.42mg/kg,而对照的诺氟沙星口服片剂二次口服的ED_(50)分别为6.26、15.33及12.45mg/kg,显示诺氟沙星注射给药较片剂口服疗效更好。该注射液静注和肌注对小鼠的LD_(50)分别为87.88及562.65mg/kg,静注或静脉滴注未见血管及组织损伤,但肌注时局部刺激性较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米托蒽醌 (mitoxantrone,DHAQ)及其肝靶向药物米托蒽醌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毫微球(mitoxantrone polybutycyanoacrylate nonosphere ,DHAQ PBCA NS)小鼠一次性静脉注射的延迟毒性。方法 :小鼠分别一次性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的米托蒽醌毫微球、米托蒽醌注射液 ,观察给药物后 2 1天内的死亡情况。评价延迟毒性方法为给药后动物平均存活天数 ,累计死亡数及百分率等。结果 :DHAQ和DHAQ PBCA NS均有一定的延迟毒性 ,以Bliss法计算 7、1 4、2 1天的LD50 分别是 1 1 .2 7± 2 .2 1、9.33± 1 .82、8.1 8± 1 .6 0mg/kg和 1 4…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ACMB和ACMA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外周血T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以及对小鼠体液免疫功能——血清溶血素生成的影响。在连续腹腔注射八日剂量为ACM B1.3mg/kg(1/10LD_(50))、0.66mg/kg(1/20LD_(50))和ACM A2.77mg/kg(1/10LD_(50))、1.39mg/kg(1/20LD_(50))时,使ACMB0.66mg/kg对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数无显著影响,其它三个剂量均使T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9.
国产甲磺酸培氟沙星体内抗菌活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服和静脉给予国产甲磺酸培氟沙星对大肠杆菌-12、克氏肺炎杆菌-64和绿脓杆菌-14感染小鼠均有保护作用,其中口服给药的PD_(50)分别为1.08,5.87和8.10mg/kg;静脉给药的PD_(50)分别为0.54,3.10和7.02mg/kg。  相似文献   

10.
国产氧氟沙星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及刺激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产氧氟沙星注射液200mg/100ml。 急性毒性试验:昆明种小鼠静脉注射LD_(50)为272.32(254.41—290.23)mg/kg,腹腔注射LD_(50)为810.03(776.59—843.46)mg/kg。 局部刺激性试验: 1.家兔5只,右耳壳皮下注射0.2%氧氟沙星注射液0.05ml分别注射三个部位,左耳壳相应的部位分别注射同量的生理盐水。注射后观察6、24、48及72小时的皮肤刺激性,各试验兔的注射部位均无刺激性,试药与生理盐水的分值均为0。  相似文献   

11.
萘普酮是一种非酸性非甾体抗炎药物,该药经胃肠吸收后再转化为有抗炎作用的代谢物,因而有较好的安全性。我们用国产萘普酮与其他几种抗炎药相比,研究了萘普酮的毒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结果如下: 萘普酮对大鼠口服急性LD_(50)为2896mg/kg,小鼠急性口服LD_(50)为6788mg/kg,而消  相似文献   

12.
根治间日疟的常规疗法为氯喹与伯氨喹,但不少患者不能耐受8~14天的疗程。新的红内期裂子体杀灭剂咯萘啶(咯)1/2LD_(50)(600mg/kg)与伯喹联用,对小鼠毒性明显拮抗,1/4LD_(50)与1/8LD_(50)与伯喹的毒性不相加。相应剂量的氯喹与伯喹联用呈增毒作用。故咯/伯疗法值得临床试用。  相似文献   

13.
盐酸米托蒽醌传递体的包结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寻盐酸米托蒽醌-卵磷脂相互作用机理以解释其传递体的相关特性。用薄膜法制备盐酸米托蒽醌传递体并对其制剂学性质进行研究;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载药传递体与空白传递体的δ-电位的变化、探针扫描显微镜、差示热分析法以及测定体外释药特性等实验手段研究盐酸米托蒽醌传递体中盐酸米托蒽醌的作用位置、作用方式及对传递体结构、体外释药特性的影响。紫外-可见光扫描图谱显示盐酸米托蒽醌与传递体的作用方式为镶嵌方式,盐酸米托蒽醌的蒽醌母核嵌入卵磷脂双分子层的亲油基部分,激光散射测定δ-电位表明盐酸米托蒽醌的烃氨基侧链与磷酸基团之间产生的静电吸引,使带负电的载药传递体的δ-电位绝对值小于空白传递体;探针扫描显微镜测定结果再次证实盐酸米托蒽醌与传递体的作用方式为镶嵌方式,故盐酸米托蒽醌传递体包封率高,缓释作用明显,稳定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1、本实验做了DccNa和TCCA对小鼠、大鼠、幼鱼、兔等动物的急性毒性实验。DccNa和TCCA一次口服给药对小鼠、大鼠、兔等动物的影响较小。小鼠口服的LD_(50)为1309mg/kg,属于基本无毒物。DccNa500mg/kg一次给药对兔的呼吸、血压、心率无明显的影响。故该产品对高等动物是比较安完的用于饮水和餐具的消毒,对人体是不会出现  相似文献   

15.
IBM-86001系新的喹诺酮类广谱抗菌剂。初步毒理学研究表明:本品急性毒性较低。小鼠口服LD_(50)为4571mg/kg,静注LD_(50)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重组人血清白蛋白/粒细胞刺激因子融合蛋白(rHSA/GCSF)开展药效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动物评价研究,以确认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①对rHSA/GCSF开展的药效学研究内容主要有:以恒河猴骨髓细胞为研究系统,在体外条件下培养骨髓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CFU-GM),计数不同浓度的rHSA/GCSF对CFU-GM数的影响的体外药效学评价;以小鼠~(60)Coγ照射、氟尿嘧啶注射液所致的鼠白细胞低下和对~(60)Coγ射线照射致食蟹猴白细胞低下的治疗作用。②药理学研究观察了rHSA/GCSF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和狗呼吸及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③毒理学研究考察了rHSA/GCSF静脉和皮下给予小鼠、食蟹猴的急性毒性反应,以及长期和反复给药对大鼠和食蟹猴的安全性做出评价。④rHSA/GCSF的药代/毒代试验则是对~(125)I-rHSA/GCSF不同剂量单次皮下注射给予小鼠、大鼠后,rHSA/GCSF在各器官的分布、总放射性和TCA沉淀放射性的动力学参数测定,以及对不同剂量rHSA/GCSF连续给药食蟹猴后的血浆药物浓度及代谢动力学参数开展了考察。结果①rHSA/GCSF可以使骨髓的粒白细胞系(粒系)增生活跃,骨髓粒系造血细胞及成熟中性粒细胞均明显增多;对氟尿嘧啶所致小鼠白细胞减少症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在使用化疗药早期,可以减缓白细胞的降低,特别是可以使粒白细胞提前恢复到正常水平;rHSA/GCSF可显著缩短食蟹猴白细胞减少症放疗模型产生的白细胞低下持续时间,使外周血白细胞加速恢复,尤其以中性粒细胞的增加为主,同时对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影响不大。②从获得的PD/PK数据t_(1/2)来看:rHSA/GCSF半衰期平均值约为38.6 h;单次皮下注射rHSA/GCSF,在500、1500、3000μg/kg剂量范围内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无影响,与戊巴比妥钠无协同作用;单次皮下注射rHSA/GCSF在50、200μg/kg剂量范围内对狗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实验表明rHSA/GCSF单次皮下和静脉注射给予小鼠的最大耐受量(MTD)≥37.5 mg/kg,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的最大耐受剂量为11.6 mg/kg:长期反复给药对大鼠的基本安全剂量为300μg/kg,对食蟹猴则是≥150μg/kg。结论 rHSA/GCSF融合蛋白每4天给药1次,对放、化疗所致的动物外周血白细胞减少症具有治疗作用,与市售常规rhGCsF每天注射1次相比具有长效作用。所获得的大量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毒代动力学的试验数据可供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研究参考,并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肝原颗粒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90天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肝原颗粒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_(50)>252g(生药)/kg/次;大鼠90天长期毒性试验对动物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射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新药的临床前药效学、药代动力学和安全性评价进行研究。方法通过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rHSA/IFNα2a)对HepG22.2.15分泌乙型肝炎病毒(HBV)细胞作用产生的抗病毒进行体外药效学评价;以给药后的食蟹猴体内2'-5'寡腺苷酸合成酶活性作为干扰素药效学标志基因表达考察药效动力学指标;药代动力学观察了不同剂量的125I-rHSA/IFNα2a单次皮下注射给予小鼠、大鼠后,各组织器官的分布、排泄情况及rHSA/IFNα2a单次和多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后其体内的代谢情况;安全性评价中,安全药理学研究观察了rHSA/IFNα2a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及对狗呼吸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毒理学研究观察了rHSA/IFNα2a单次注射给予小鼠(皮下和静脉)、食蟹猴(皮下)的毒性反应,及反复皮下注射给予大鼠和食蟹猴的毒性反应,食蟹猴反复给药的毒性试验中还伴行了毒代动力学的研究。妊娠Wistar大鼠皮下注射给予rHSA/IFNα2a对孕鼠生殖能力及胎仔的影响。结果试验药物rHSA/IFNα2a和阳性对照品(PEG-rhIFNα2a)的最大无毒剂量为3.13×103IU/ml,当以低于最大无毒剂量的rHSA/IFNα2a和阳性对照品处理HepG22.2.15细胞,显示细胞分泌HBV病毒的能力受到抑制。细胞上清液中的HBV核酸量随时间而减少,HBV的s抗原和e抗原表达也同步受到抑制,与PEG-rhIFNα2a对HBV病毒分泌的相对抑制率检测结果相同。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显示静脉rHSA/IFNα2a给药组和对照组的t1/2分别为(88.88±9.65)h和(35.81±4.91)h;食蟹猴皮下注射末端半衰期较长为61.20~83.57h。安全药理学研究表明单次皮下注射重组人血清白蛋白/干扰素α2a融合蛋白在100、300、600μg/kg剂量范围内对小鼠中枢神经系统无明显影响,与戊巴比妥钠无协同作用;在50、200μg/kg剂量范围内对狗呼吸和心血管系统无明显影响。rHSA/IFNα2a单次皮下和静脉给予小鼠的最大耐受量≥50mg/kg,单次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的耐受剂量≥10mg/kg。以100、300和1000μg/kg剂量反复皮下注射rHSA/IFNα2a给予大鼠,以50、150和500μg/kg反复皮下注射给予食蟹猴,每周给药1次,连续13周,基本安全剂量分别为1000μg/kg和500μg/kg,注射局部仅见可逆的轻度刺激性反应;多次给药后,动物体内产生抗rHSA/IFNα2a和IFNα2a的抗体,且抗体具有中和rHSA/IFNα2a活性的作用,且停药4周后,抗体滴度明显降低。多次给药后由于中和抗体的产生,血浆中的抗原量低于检测限。单次给药食蟹猴各代谢动力学参数呈现线性动力学特征。当给药剂量高达1000μg/kg时未见孕鼠母体毒性和胎仔毒性,提示rHSA/IFNα2a无致畸作用。结论获得的大量药效学、药代动力学、毒理学试验数据显示rHSA/IFNα2a具有较好的安全性、成药性和长效性,研究结果可供正在开展的临床试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医用级聚乙烯醇系分子量为20.000—30.000的合成聚合物,它可吸收入血,在本研究报告中其LD_(50)值为11.833mg/kg或13.428mg/kg(小鼠,腹腔给药)。蓄积系数k>5,属于低毒类化学物质,但若所给剂量超过2.5g/kg/天× 7或5g/kg×3,那么动物表现为肝脏和肾脏的变性和坏死。因此可以认为PVA的毒性和安全性是与所给的剂量相关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报告了速效咽喉灵冲剞小鼠急性毒性和大鼠60天长期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速效咽喉灵冲剂对小鼠灌胃给药的LD_(50)>120g/kg/d;大鼠60天长期毒性试验对动物一般状况,体重增长,外周血象、肝肾功能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未见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