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孕妇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分析,探讨妊娠期心律失常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188例有心慌、胸闷表现的妊娠期妇女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然后对比分析。结果:166例妊娠期妇女心律失常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为73.40%(138/188),动态心电图检出率为90.43%(170/188),其中妊娠早期心律失常占85.71%(48/56),妊娠中期心律失常占80%(32/40),妊娠晚期心律失常占97.83%(90/92)。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可提高妊娠期心律失常的阳性检出率;随着孕周增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2.
对253例心脏病及182例非心脏病老年人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心律失常检出率达100%,其中以室性早搏检出率最高,其次为房性早搏。室性早搏〉Ⅲ级,多源性房性早搏以及反复短阵房性心动过速在心脏病组中检出率明显高于非心脏病组;非心脏病组中无1例出现心房颤动,24小时内心率波动范围〈30次以非心脏病组居多,表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次静息心电图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析我院352例动态心电图及临床资料。结果:动态心电图对捕捉心律失常、无症状心肌缺血有重要价值,对起搏器回访、睡眠分析、心脏自主神经功能评估有临床意义。结论: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动态心电图(DCG)也称HOLTER心电图,是一种可以在活动的情况下,长时间连续记录的心电活动的方法。它能1次记录24小时心电信息,为临床与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我室用ECGLAB动态心电分析(HOLTER)系统对351例心血管疾病患者或自觉有阵发性心悸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及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比较其检出结果,旨在说明对心律失常及ST-T改变动态心电监测较普通心电图更有临床诊断价值。对象与方法选择临床初步诊断患有心血管疾病或自诉有阵发性心悸而就诊的患者共有351例,其中男147例,女206例,年龄21~76岁,平均46.8岁。住院患者342例,门…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分析章承英,李仁君本文对56例冠心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进行分析,旨地探讨其DCG特点及其与心律失常关系。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临床确诊为冠心病的DCG56例,其中男39例、女17例,平均年龄62.98±6.99岁。患者... 相似文献
6.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有关心律失常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观察,17例均有心律失常,其中空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最高(82.35%),与患者预后及猝死率呈相关性。左心室功能测定均为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09年4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检查的患者384例,分别使用常规心电图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并对心律失常进行归纳和统计.结果 384例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检出率(100%)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的心律失常检出率(56%).动态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276例,占71.9%,其中含室早二、三联律147例,占38.3%;房性早搏311例,占81.0%,其中房早二、三联律112例,占29.2%;短阵室速14例,占3.6%;短阵房速71例,占18.5%;心房纤颤57例,占14.8%;窦性停搏7例,占1.8%;窦房传导阻滞4例,占1.0%;房室传导阻滞51例,占13.3%;束支传导阻滞31例,占8.1%.普通心电图检出室性早搏173例,占45.1%,其中室早二、三联律29例,占7.6%;房性早搏187例,占48.7%,其中房早二、三联律59例,占15.4%;短阵房速17例,占4.4%;心房纤颤31例,占8.1%;房室传导阻滞14例,占3.6%;束支传导阻滞检出13例,占3.4%;短阵室速、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未检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短阵室速、短阵房速、心房纤颤、窦性停搏、窦房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检出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4小时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与评估有重要意义,并可用于评价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4 h心电图对心律失常诊断及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有心悸、胸闷、胸痛、气短、黑朦、眩晕、晕厥、抽搐等疑为一过性心源性症状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及24 h动态心电图检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及心电图特征,对两种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者均能成功完成心电图检查,无一例中途脱机等无法完成检查病例。24 h动态心动图能检出更多的心律失常,尤其是复杂性的阵发性心律失常患者。200例患者常规心电图阳性110例,阳性率为55%,而24 h动态心电图阳性174例,阳性率为87%,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4 h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更为敏感,比常规心电图能检出更多的阳性病例,24 h动态心电图对有可疑临床症状的患者应该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9.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17,(32)
目的探讨在诊断心律失常时选择24小时心电图观察的效果。方法以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为期,供选择心律失常患者79例,分别为其采用两种心电图监测方式,其中利用常规心电图监测诊断的数据记对比组;利用24h心电图监测诊断的数据记研究组,分别记录两种监测方法对患者症状和心电图变化诊断的阳性率。结果研究组室性早搏阳性率为54.43%(43/79),明显高于对比组25.32%(20/79),同时房性早搏、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症状检出率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 24h心电图监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心律失常的症状,提高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11.
12.
<正>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一般认为属于严重心律失常,在常规心电图中难以测得。为此,我们对动态心电图(DCG)记录到的室速进行重点分析,旨在探讨其临床意义。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从1993年11月至1995年3月收集24hDCG 记录1 156例,其中室速40例(3.46%),计男性28例,女性12例。年龄23~83(平均60.6)岁。每例均在DCG记录中发现 相似文献
13.
14.
400例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分析表明:DCG对各种心律失常的检出率(95.5%)明显高于ECG(19%),尤其能检出ECG难以发现的高危性心律失常。DCG对Lown分级三级以上室早的检出率达38.7%;ST-T缺血性改变阳性率在可疑冠心病组为58%,冠心病组达92%。提出运动前后作为心肌缺血参考指标的四个非ST—T改变参数(倒u,△R、△Q、QTc)对冠心病诊断有一定参考意义;DCG对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诊断价值优于DCG、阿托品和心房调搏试验。 相似文献
15.
伴有显著电轴左偏(LAD)的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较为少见,对其临床意义的界定也有分歧和争议。为此,笔者对42例CLBBB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试图探讨CLBBB伴显著LAD的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一、研究对象42例均符合下列条件:①主导节律为窦性;②常规心电图符合典型(LBBB)图型,并连续3次或3次以上确诊为CLBBB;③实验室检查血清钾、钠、氯、钙均正常;④近期未使用任何抗心律失常、强心药及利尿剂;⑤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额面平均QRS的电轴,将-30~-90列入左偏组,-2…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研究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143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患者使用24小时心电图监测后,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检出率均高于常规心电图检查(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可以更准确的对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22名健康老年人和20例老年心脏病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护记录结果。22名健康人中21名(占95.45%)有心律失常发生,其中以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早搏和房性早搏最多见(发生率分別为72.7%、63.6%和54.5%)。20例患者均有心律失常发生。健康组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病人组。本文支持正常或无症状老年人心律失常相当常见的观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