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丹 《中国药店》2009,(6):78-79
在7年的终端市场开发中,白云山制药总厂构建起了成熟的终端OTC销售网络与之配套建立了庞大的抗生素终端推广队伍 .  相似文献   

2.
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以下简称白云山)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中国制药企业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今天发展的一个缩影。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白云山引领了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潮流,并站在了中国药业的最高端,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白云山像那个时代的大多数的企业一样,也不可避免地开展了一系列多元化的发展,并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3.
《中国药事》2004,18(3):190-190
致力于“打造中国口服抗生素第一品牌”的国内知名抗生素专业化生产企业———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 ,目前的总资产已超过 2 5亿元 ,年产值 5 0亿元 ,销售收入达 2 0多亿元。 2 0 0 2年 ,在全国 78家医药类上市公司中 ,白云山的经营状况排名第一 ,核心竞争力排名第四 ,公司价值排名第五 ,成为业界中的佼佼者。“白云山”为了全面提升其产品品质 ,与世界顶尖抗生素原料供应商荷兰DSM抗感染部全面合作 ,采用其优质原料 ,全面向社会提供纯度高、疗效好、不良反应低的优质抗生素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致力于打造中国抗生素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4.
小竹 《中国处方药》2008,(10):84-85
2008年,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走过的35年跌宕起伏的风雨历程。循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的发展足迹,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制药企业从改革开放之初到今天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5.
黄每裕 《中国药业》2003,12(11):17-19
在我国医药行业,“白云山”的名字总是那么响亮。尽管前几年因种种原因经营一度滑坡而陷入困境,但经过资产重组,纳入广药集团航母舰队之后,进行了一番脱胎换骨的改革,短短几年功夫,又从“山穷水尽疑无路”过渡到“柳暗花明又一村”。业内人士皆知,“白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的质量和疗效直接影响着细菌耐药性的发生,作为抗生素生产大户的白云山制药总厂,其产品在临床中拥有的良好口碑,就源自于企业对药品质量的严格把关。  相似文献   

7.
《广东药学》2008,(5):81-81
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成立于1973年,由20几名职工用两口大锅熬穿心莲起家,现发展成为广药集团属下最大的工业企业,华南地区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及全国知名的抗生素,专业化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8.
《今日药学》2008,18(5):81-81
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成立于1973年,由20几名职工用两口大锅熬穿心莲起家,现发展成为广药集团属下最大的工业企业,华南地区最大的抗生素生产基地及全国知名的抗生素,专业化生产企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店》2014,(19):109-109
2014年9月8日,广州白云山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在广州东方宾馆召开首个中国伟哥——白云山金戈新闻发布会。16年磨一剑的白云山金戈惊艳亮相会场,标志着首个中国伟哥打破了外资企业在中国长达13年的ED市场垄断,对推动我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并将造福国内消费者。  相似文献   

10.
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厂’长,广州百特侨光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这是印在陈矛名片上一连串的头衔,作为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多家企业的负责人,陈矛每天很少有空闲的时间。尽管要分心这么多家企业的业务,但陈矛始终关注着我国抗生素领域的发展现状,思考抗生素企业的角色和责任,而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问题上他甚至还比部分临床医生有更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1.
张涛  姜凤超 《药学进展》2006,30(4):150-157
综述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发展及作用机制以及氮杂内酯类抗生素的结构修饰与构效关系研究进展。作为新一代半合成大环内酯类衍生物,氮杂内酯具有抗菌谱广、药物动力学性质优良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糖肽类抗生素的研究开发为人类对付顽固性耐药菌提供了强大的武器。但随着细菌耐药性的不断升级,如何加强抗生素的合理利用及新的更强大的抗生素的研究开发就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 ,我国的医学信息工作一直由各地的卫生行政主管局下属的医学信息所 (以前称医学情报所 )为该地区的医疗、教学和领导决策服务 ,属公益型服务机构。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 ,信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战略资源和独特的生产要素。信息作为最积极、最有生命力的新兴社会生产力的代表 ,正日益成为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其需求正越来越大。几年来 ,我所为顺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搞好日常社会公益型服务的同时 ,积极探索医学信息有偿服务。一方面加大软硬件设施的投入 ,另一方面又在人员素质的提高上狠下功夫 ,并逐步尝试有偿服…  相似文献   

14.
苯并二吡咯类抗肿瘤抗生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顾觉奋  戴垚 《药学进展》2002,26(4):193-198
微生物来源的苯并二吡咯类抗生素包括DUM-A、CC-1065、Pyrindamycin、DUM-SA、Gilvusmycin等五类9个,它们具有新颖的结构,通过分子中独特的药效基团--环丙烷基团与DNA发生特异性共价结合,使DNA链更稳定,从而抑制其解旋,达到抗肿瘤的目的。综述这类药物的结构、抗肿瘤活性、作用机制、毒性以及结构改造,它们是迄今为止抗瘤活性最强烈的抗生素之一。  相似文献   

15.
恶性肿瘤是威胁人类健康、危及生命的重大疾病之一。在一些发达国家,肿瘤引起的死亡已占死因的第一位,并因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开展肿瘤治疗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多年来,我国的肿瘤治疗药物研究一直是国家的重点药物研究项目之一。研究者不断寻找新的抗肿瘤物质,希望发现特异性较好,抗肿瘤活性强,有新作用机制以及对抗药性肿瘤有效的药物,其中烯二炔类化合物是非常有特色、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抗癌药物。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觉奋  李治川 《药学进展》2001,25(3):129-134
近几年来,新的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不断涌现。一些抗真菌抗生素经过制剂加工后,毒性显著降低,而一些新化合物则有较强的抗真菌活性。依据其作用靶向部位的不同,微生物来源的抗真菌药物可分为三类:真菌细胞膜抑制剂、细胞壁抑制剂以及蛋白质合成抑制剂。本文就近两年来研究开发及进行临床试验的化合物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发展近况,讨论了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耐药机制、构效关系及泰利霉素(Telithromycin)和ABT-773(Cethromycin,喹红霉素)的药理、临床性质。  相似文献   

18.
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军 《中国药事》2002,16(4):252-254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临床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新发展的头霉素类、硫霉素类、单环 β -内酰胺类等其它非典型的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因目前对各种感染依然是毒性最低的、最有效的抗生素 ,所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在世界抗生素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据英国咨询公司MichaelBarbarandAssociation报告显示 ,1997年青霉素和头孢菌素销售额为 110亿美元[1] 。至廿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世界各地青霉素生产商的生产能力急剧膨胀导致青霉素原料药及成品价滑入低谷。俗话说 ,“物极必反” ,青霉素原料药在经历了…  相似文献   

19.
碳青霉烯与青霉烯类抗生素研究开发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29年发现青霉素至今,已半个多世纪,青霉素与头孢菌素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在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二十余年来相继发现一些主核结构不同于传统的青霉烷与头孢烯的抗生素,如氧青霉烷、青霉烯、碳青霉烯、氧头孢烯、碳头孢烯、单环β-内酰胺等类化合物,为非典型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其中碳青霉烯与青霉烯类的抗菌性能更具特色,优异品种不断涌现,已成为化疗药物中不可忽视的一支新生力量。 1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1976年发现链霉素菌(strptomyces cattleya)产生的硫霉素(thienamycin),是第一个碳青霉烯,迅即发现多种链霉菌产生此类化合物。根据5,6位的立体化学,分为顺、  相似文献   

20.
Pharmaceutical Chemistry Journal - The present review summarizes recent publications devoted to aminoglycosides that study the main types of resistance to antibiotics of this class and the ma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