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目的分析我国非铀山矿工高氡暴露职业病危害防控现状和形势,提出应对措施与建议。方法通过调研当前我国非铀矿山矿工数量、氡暴露水平、健康危害程度、防控现状等,分析非铀矿山矿工氡职业病危害防控形势,并提出加强监管的措施与建议。结果当前我国有约1000万非铀矿山矿工,其中,有色金属矿工的年剂量水平较高。结论当前我国非铀矿山矿工氡职业病防控形势较严峻,尽早提出防控政策和策略,组织开展氡职业病危害水平调查,全面掌握职业病危害现状,实施有效高氡暴露个人剂量监测,有效开展井下工作场所通风,逐步降低矿工氡暴露水平,保护矿工健康权益。  相似文献   

2.
某铀矿10年监测资料分析和井下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铀矿井下氡及其子体在10年间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场所的分布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井下降氡措施。方法收集1995~2004年间某铀矿井下氡及其子体浓度资料,计算平衡当量氡浓度及平衡因子F。结果主要工作面(一类)的氡及其子体浓度均高于辅助工作面(二类)(P<0.01),未通风时的氡浓度明显高于通风时的浓度(P<0.01)。铀矿井下氡及其子体浓度在夏季、秋季比春季、冬季高,5月和9月的水平接近年平均水平。在出碴、出矿、打钻和支柱等主要作业面的作业点处氡及其子体浓度较高。导出铀矿井下空气中年平均氡浓度为2 977 Bq/m3,测定样品中超过年平均浓度的占26%,平均平衡因子F=0.34。结论通风是降低井下氡及其子体浓度主要的有效方法。5月和9月是调查铀矿井下氡及其子体平均辐射水平可考虑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3.
1940年发现非铀矿山井下有高浓度的氡,60年代加拿大纽芬兰萤石矿矿工吸氡引起高肺癌发病率,从而非铀矿山的辐射安全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注意。非铀矿山的辐射防护与铀矿山比较有共同点:都是对氡进行防护:不同点是:非铀矿山氡的析出量、分布与增高原因均不一样。了解这些不同点对做好非铀矿山的防氡工作是十分有益的。本文将介绍近年来我们深入矿山调查研究的结果,这种研究也有益于非铀矿山工作人员吸入氡子体限值卫生防护标准的研制。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非铀矿矿井~(222)Rn水平调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吉林省非铀矿矿井 ̄(222)Rn水平调查杨文 ,杨昆,张瑞明,李相镐,赵世华,季江海(吉林省卫生防疫站,长春130021)高浓度氡是致肺癌的因素,已引起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作者于1992年~1993年,用固体核径迹探测法,对吉林省非铀矿井内222Rn...  相似文献   

5.
氡(~(222)Rn)是由铀-238放射系成员镭-226衰变时生成的一种气体放射性核素。氡衰变后相继形成一系列的放射性子体产物,从RaA到RaC的子体称为氡的短寿命子体;从RaD到RaF的子体称为氡的长寿命子体。氡及其子体对人类的辐射危害,主要发生在铀矿山和存在氡气污染的非铀矿  相似文献   

6.
非铀矿井下氡浓度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非铀矿井下氡浓度的测定周连江,孙克新,周开建,杨彦文,高晓园(河北省放射卫生研究所,石家庄050071)在人类环境中,广泛分布着一种放射性情性气体一氡。高浓度氡的职业环境对从业人员危害已早由实践和理论所证实[1,2]。由此,氡及其子体对健康的危害,已...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法律层面探讨将非铀矿工纳入辐射防护管理的可行性。方法 汇总我国部分非铀矿山氡致井下矿工人均年有效剂量数据的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国际先进管理理念,探寻我国在非铀矿工辐射防护管理方面的缺位。结果 通过立法对非铀矿工进行辐射防护管理,以填补我国在此方面的监管空白,保障千万矿工健康,维护矿工应得权益,彰显社会公平公正。结论 借鉴IAEA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做法,以氡致井下一线矿工职业照射年有效剂量1mSv作为审管标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测定了某铀矿203名职工的5项肺功能指标VC,FEV1,FEV1%,MMEF和MBC,并了逐步回归分析,发现在可能影响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因素中,以呼气氡浓度和矿工氡子体累积暴露水平的作用最大,提示铀矿工长期接触高浓度氡及其子体,其肺功能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9.
在铀矿冶生产上,我们做了超高压静电抑制铀矿尘和氡子体的实验研究,取得了初步效果。这项实验研究的成果对改善铀矿冶生产的劳动条件和加强环境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一、铀矿冶生产中的放射性 物质及其危害 在铀矿冶生产过程中,除了一般的工业危害外,还具有放射性辐射危害。放射性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铀矿尘和氡及其子体对呼吸系统内的照射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江西省某典型非铀矿山高氡暴露矿工的健康效应现状。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法,对≥40岁井下一线工人进行基本情况、氡知晓率的调查,并开展井下一线矿工职业健康检查和肺部低剂量CT筛查。结果 井下一线矿工对氡的知晓率仅为3.70%,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发现100个细胞畸变率为0%、外周血淋巴细胞微核试验的异常率为0.02‰,眼科检查(晶体裂隙灯检查、玻璃体、眼底)均未见异常,白细胞数异常率为3.70%,肺部小结节检出率为48.15%。结论 高氡暴露井下一线矿工肺部小结节检出率较高,矿工对氡缺乏认知,亟需加强矿工关于氡的危害宣传教育及井下一线矿工的职业病预防控制。  相似文献   

11.
青海省部分矿井下氡浓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芝 《职业与健康》1999,15(12):25-26
非铀矿井下空气中存在着氡的辐射,高浓度氡的职业环境对从业人员危害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我国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对铀矿及其它矿井下作业人员规定了吸入氡和其子体的限值,为贯彻执行国家标准,我们调查了青海省某地区部分矿井下氡浓度,本文简述监测结果。1 调查与测量方法1.1 采样点的选择 选取3个煤矿1个铅锌矿作为调查对象。采样点的选择依据生产特点、人员分布、巷道结构和通风状况,并结合生产实际和卫生安全防护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枣庄矿区井下氡浓度水平与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士成  李福生 《中国辐射卫生》1992,1(3):121-122,124
大量研究表明,矿井中氡浓度远高于地面环境中的氡浓度,是导致矿工肺癌高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国内有些专家对云南锡矿、湖南铀矿等有色金属矿山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肺癌发病主要归因子氡子体的作用。目前,对煤矿井下氡浓度水平与肺癌发病关系的研究国内尚未见到系统  相似文献   

13.
铀矿工人由于受到高浓度氡及其子体的辐射危害而造成肺癌死亡率增高,这已被大量的流行病学资料所证实。但是,氡及其子体的辐射危害并不是铀矿所特有的,在许多矿山(铅、锌、钨、萤石、铜、铁、金、银、煤等)井下空气中已发现了高浓度的氡及其子体,并有关于非铀矿工肺癌发病率异常增高的资料报道。为保护铀矿及其它非铀矿工的健康,我国新颁布的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中,规定了铀矿及其它矿井下职业工作人员吸入氡、(气土)及其短寿命子体的限值。 1.职业人员吸入氡、(气土)及其子体的限值 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ICRP)提出的个人职业有效剂量当量的年限值为0.05SV(5rem)。但还应满足可以合理做到的最低水平的原则。年剂量限值造成的辐射危害相当于1.65·10~(-2)×0.05=  相似文献   

14.
刘玉贵  曹振村 《职业与健康》2008,24(21):F0002-F0002
目的了解龙岩市矿工井下作业氡暴露水平,为保障矿工身体健康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德国DOSE—man Pro氡子体检测仪对该市煤矿、铁矿、金铜矿、锰矿的主要井下作业点多次测量氡浓度。结果龙岩市部分井下作业点氡浓度值超出500Bq/m^3,个别井下作业点氡浓度值超出1000Bq/m^3。结论龙岩市部分矿工井下作业点氡暴露水平较高,必须加强防氡措施。  相似文献   

15.
铀矿井下放射性因素对作业工人白细胞的影响曾子意贵州省放射卫生防护所550004张树娥,王丽修,王世俊贵州省铀矿职工医院550004我们在对铀矿井下工人健康情况动态观察中,发现白细胞总数有逐年下降的趋势[1,2]。为了探索其降低的原因是否与放射性工作环...  相似文献   

16.
放射性污染可对人体造成伤害 ,笔者简述对井下辐射的防护如下。1 辐射来源及其危害  在煤矿井下和金属矿山均发现有不同的放射性物质。特别是铀 (92 U)矿或钍 (90 Th)矿等开采作业工人可能受到α或 β射线的外照射或吸入放射性粉尘 ,皮肤和衣服也受到放射性矿物质的污染 ,可引起放射病或癌瘤 ,近年铀矿工人肺癌 ,镭 (88Ra)夜光粉表盘绘制女工骨肉瘤等 ,发病率明显上升。矿山土壤和岩石中的镭不断地衰变成氡 ,并从土壤和岩石微孔和裂隙中逸散到大气中 ,并且又不断地衰变产生一系列氡子体。氡 (86Rm)及其子体对人体危害 ,必须具备下列 3…  相似文献   

17.
福建部分非铀矿山氡及其子体浓度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福建部分非铀矿山氡及其子体浓度与评价翁德通,杨孝桐,钱庭荣,陈文瑛,赵时敏,徐利亚(福建省放射卫生防护所,福州)许多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分析结果表明,非铀矿山中矿工氡子体致肺癌死亡发生中与铀矿同样有意义 ̄[1],因此非铀矿山中氡浓度与防护问题受到人们的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铀矿工氡职业暴露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以1958—2000年在某铀矿山工作,且由当地省市级医院确诊为肺癌的72例男性死亡病例为病例组,以与病例组年龄相差不超过5岁、同性别、1∶4配比方法选取的288例铀矿工为对照组,采用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对职业性氡暴露与肺癌关系进行分析,并计算氡致肺癌的危险系数[每工作水平月(WLM)引起的肺癌风险增量]。[结果]病例组及对照组的氡暴露量几何均数分别为171.8 WLM和127.5 WLM。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例组与对照组的首次下井年龄、坑龄、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吸烟(OR=1.88,95%CI:1.07~3.31)和氡职业暴露(OR=1.61,95%CI:1.19~2.16)增加肺癌风险。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及氡暴露仍是矿工肺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吸烟致肺癌的OR为2.27(95%CI:1.26~4.09),氡致肺癌的OR为1.62(95%CI:1.18~2.24)。使用OR=1.62计算出氡致肺癌的危险系数为0.36%WLM-1,即每WLM的职业氡暴露可使铀矿工患肺癌死亡的风险增加0.36%。[结论]除吸烟外,氡职业暴露是铀矿工肺癌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旅游溶洞内氡及其子体浓度比较高,国内旅游溶洞内氡浓度有的高达5076Bq·m-3。对溶洞内工作人员,氡子体照射年吸收剂量相当于国家对铀矿山井下工人最大限制剂量的75%。从溶洞内工作人员及广大游客身体健康考虑,本文对放射防护管理措施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长期过量吸入氡可导致肺癌发病率的增高,这一问题引起人们对含铀矿山防护工作的重视。通常主要依靠改善井下通风来解决氡的污染,但在某些情况此种方式并不能很好解决降氡问题。有没有别的方式与通风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