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基于糖尿病肾病炎症、免疫损伤机制与中医学的相关理论,从糖尿病与糖尿病肾病病因病机、疏风通络治法及其相关药物功效、疏风通络药物抗炎抗免疫损伤作用等方面对糖尿病肾病应用疏风通络法进行探讨,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病学辨证论治方法及其在恶性肿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寻求中医中药治疗恶性肿瘤多元化途径和方法,发掘和整理温病学术思想的外延.方法:查阅近20 a的相关文献及温病理论和中医肿瘤著作,讨论温病学说在恶性肿瘤感染发热、放射病、癌性疼痛、癌症出血4个方面的应用,以及在特殊肿瘤(血液肿瘤)的应用.结果与结论:温病学理论及治法可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从病机、症候、治法等方面对温病学中战汗与转疟两概念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了战汗与转疟为温病透邪法运用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4.
活血化瘀法,在临床上运用之所以广泛,是由于许多疾病都会发生瘀血之故。然而温病发生瘀血的病理与其它疾病不同,因而治法也异。现在温病学中的十一种治法虽未明确提出活血化瘀法,但活血化瘀在温病学中的运用却  相似文献   

5.
消渴目病,即现代临床所言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在眼部所表现的主要并发症。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西医内外治疗消渴目病的诸多治法,如内服中药、中医外治法等等。分析了上述方法的作用机制以及治疗流程,为后世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为老年常见病多发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成为老年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其病理基础主要是微血管病变,治疗一直是西医的难题,中医确有一定的优势,应用中医学的瘀血理论和活血化瘀的治法,成为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从中医角度论述,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为脾气不足,日久肾气亏虚,脾肾虚弱,先后天相互影响,继而导致糖尿病肾病进一步发展。故采取补脾益肾法,"以后天养先天",配合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等治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内经》提出反治法以来,历代医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认为根据《内经》的思维方式,对反治法的认识也应大道至简,将其理解为在逆向思维指导下,采用与常规相反的治法即可。王孟英是晚清时期著名的温病学家,其深得《内经》反治法的精髓,临证从不先入为主,如针对叶天士“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温病辨证纲领,认为“苟无其顺,何以为逆”,提出了温病顺传的理论。结合其医案对反治法进行研究,能开阔临证思维,对提高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糖尿病其他并发症的关系极其常规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36名糖尿病患者进行常规眼底镜检查和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心脏病等并发症检查.结果 视网膜病变窥镜下DR特征性病变出现早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明显临床表现.其病变程度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 DR具有典型性和特征性,常规眼底窥镜检查对糖尿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及预后等方面,可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0.
张燕  燕锐 《海军医学杂志》2007,28(2):125-127
目的:探讨科研机构中老年2型糖尿病发病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通过健康体检、门诊随访等方式对明确诊断的糖尿病患者进行7年观察,并对其发病特点、治疗转归、防控并发症等方面开展讨论.结果:2型糖尿病发病与年龄、生活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其并发症与血糖控制水平呈正相关,综合性治疗疗效肯定.结论:必须重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造成的全身损害.坚持控制饮食、适量锻炼、正规的药物治疗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可有效地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阴阳学说是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明清时期温病学派兴起,多用寒凉,重视养阴,改变了援易说医、贵阳贱阴的风气,而阴阳学说的基本特征仍体现在温病学派诸家的辨治特色中。以叶天士为代表的温病学家进一步发展了阴阳学说,并将阴阳平衡观体现在其"存津液""养阴血""通阳气"等辨治特色中。  相似文献   

12.
分析阳明病与温病的关系 ,认为阳明病与温病紧密关联 ,温病中的气分证包括阳明病在内 ,清、下两法是治疗阳明病和温病的主要方法。《伤寒论》相对《素问·热论》是个进步 ,但《伤寒论》并未究尽外感热病的证治 ,把阳明病与温病等同起来 ,不承认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也是不对的。吴鞠通运用承气汤遵古法而不拘古方 ,《温病条辨》对阳明下法的运用不但有继承 ,更有发展。  相似文献   

13.
《温病条辨》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的代表著作,其中蕴含着"认证施治"的独特思想。强调证的客观性,以证为中心,充分发挥医者的积极性去认识证,这也许是中医几千年来传承的临床思维。继承和发扬吴氏"认证施治"的思想,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化和临床疗效的提高。而且,对培养中医高级人才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温病条辨》是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的代表著作,其中蕴含着"认证施治"的独特思想。强调证的客观性,以证为中心,充分发挥医者的积极性去认识证,这也许是中医几千年来传承的临床思维。继承和发扬吴氏"认证施治"的思想,有利于中医理论的深化和临床疗效的提高。而且,对培养中医高级人才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温病条辨》滋养胃阴学术思想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温病条辨》滋养胃阴学术思想的探讨,强调胃阴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其充足与否,对温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影响,据此提出治疗三焦疾病“滋阴不厌频繁”,具体有“治上焦病,培土以生金”、“治中焦病,养胃以固中土”、“治下焦病,滋后天以养先天等法。  相似文献   

16.
论绍派伤寒的学术创新与薪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代表了前一时期的外感病总论,温病学代表了后一时期的外感病总论,在伤寒与温病的论争中,绍派伤寒又代表了对外感病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时期。绍派伤寒的寒温一统说可谓异帜独张,它与温病学派的主张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并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王氏清暑益气汤出自清代著名温病学家王孟英的《温热经纬》。王氏清暑益气汤既能清热解暑,益气养阴,又能宽胸通气。现代临床扩大了其使用范围,不仅能治疗夏季暑热炽盛、气津两伤证,还能治疗消化、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疾病,如治疗夏季热、夏季哮喘、中暑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小儿厌食症、慢性肾脏病、干燥综合征等,临床症状只要符合阳热炽盛、气阴两亏的病机,皆可酌情加减使用,并不局限于夏季暑令当时或患暑热病证,是一张扶正祛邪、标本兼治的方剂。实验证明,清暑益气汤还能有效对抗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应用王氏清暑益气汤时亦应顺应治病和养生的自然法则。  相似文献   

18.
在温病学教学中,根据各专业、各年级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能力和学习要求的差别,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分层次教学、因材施教,以达到提高温病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性肾病其病机为虚实夹杂,本虚为肝、脾、肾气血阴阳失调;标实多为燥热、湿浊、瘀血、水毒。根据疾病所处的病理阶段及临床表现,可分为阴虚燥热证、肝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及肾阳衰微证等6型,治疗上强调早期治疗,辨证施治,兼顾标本虚实,发挥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优势,使病情长期稳定,延缓疾病进程。  相似文献   

20.
当下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属于中医“疫”病的范畴,隶属于温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流行性.明清时期是温病学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又以吴又可的《温疫论》、叶天士的《温热论》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独具代表性.将三本著作试以比较可以发现,《温疫论》是中国疫病学发展史上的奠基之作,其创新性的提出戾气致病学说,认为邪从口鼻而入,伏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