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总结白内障扶贫复明术中“灌注液迷流综合征”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本院2011-2013年间参与防盲民生工程,共有31例患者发生“灌注液迷流综合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眼压升高、浅前房、虹膜脱出,通过注入黏弹剂以及升高灌注瓶高度无法维持前房深度,术中检查未发现眼内出血现象,其中7例发生在水分离和水分层后,24例发生在皮质吸出过程中。所有发生灌注液迷流综合征的患者均暂停手术,给予20%甘露醇250ml静脉滴注,若经药物降压无效,可根据手术条件行经平坦部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或玻璃体腔穿刺术,待前房形成后继续进行手术。结果31例患者中,29例经甘露醇静滴治疗后前房形成,继续完成手术,2例经药物降压仍不能形成前房,经平坦部行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后前房形成,继续完成手术。术后1天裸眼视力0.3~1.0者为20例(20眼),视力0.1~0.3者为8例(8眼),视力0.02~0.1者为3例(3眼),眼压高于或等于21mmHg者10例(10眼),发生角膜水肿者14例(14眼)。术后1周裸眼视力0.3~1.0者为24例(24眼),视力0.1~0.3者为7例(7眼),眼压均恢复正常,无角膜水肿发生。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中灌注液迷流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术中并发症,经正确处理可以缓解突发性眼压升高引起的各种体征,顺利完成手术。  相似文献   

2.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Posner-Schlossman氏综合征)临床特点为单眼发病,发作性眼压增高,而间歇期房水动力学正常。我们应用心率功率谱分析方法对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患者进行检测,以探讨植物神经功能与该病的关系。对象与方法一、对象1.病例组:12例,男9例,女3例。首次发病年龄平均爿.5岁,病程为2—18年。单眼患病10例,双眼2例,发病时持续高眼压4一门天,KP留存8—46天.2对照组:30例男ZI例,女9例.平均年龄40.5岁.两组均无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和严重的胃肠道疾病史.近期血、尿、大便常规检查,肝…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13例20只剥脱综合征眼的青光眼发生情况及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总结了13例20只剥脱综合征眼的青光眼发生率及其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13例20只剥脱综合征眼中合并青光眼10例13只,占65%,全部为开角型。眼压15.5~43.38mmHg.平均26.13mmHg。眼底视盘C/D0.3~1.0,其中≥0.6者8眼,占40%,0.8~1.0者6只眼,占30%。4只眼行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后眼压下降。1眼行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控制良好。2眼曾行小梁切除术,但术后眼压仍高,视神经进行性损害最终失明。1眼白内障术后眼压仍高,需应用药物。结论剥脱综合征具有较高的青光眼发生率,其眼压难于控制、视野进行性损害迅速、对药物治疗反应差,应及早手术干预。对于处在较早期、较轻微的、视神经尚未严重损害者,单纯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有效,对于已发生严重视神经损害者须行青光眼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剥脱综合征并发白内障青光眼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同时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7例(11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诊观察1年。结果 在术中仅有1只眼出现晶状体后囊破裂、玻璃体丢失,占9.1%;术后随诊1年。11只眼眼压均控制满意,占100%。视力在0.5者1只眼及以上者8只眼.占72.7%。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对同时合并白内障及青光眼的剥脱综合征患者来说是安全、有效的,部分患者术后视力欠佳是由于青光眼损害所致。  相似文献   

5.
卫君卯  王转爱 《眼科》1994,3(2):79-79
患者、女,28岁。1992年4月8日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先兆子痫)收住本院产科。4月10日患者头痛、头晕及视物不清较前加重,遂请眼科会诊。询问病史既往无眼病史,1年前招工体检时双限视力均为5.1;眼底所见;双视乳头色红,边界不清,其周1.5PD视网膜呈灰白色水肿,并可见散在黄白色棉絮状渗出,A:V为1:2,黄斑区组织不清,  相似文献   

6.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误诊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分析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误诊原因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选择临床资料及长期随访记录完整的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被误诊的患者40例(42只眼)为研究对象,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及长期随访观察。结果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被误诊为: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20例(20只眼),占47.62%;②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继发性青光眼8例(8只眼),占19.05%;③急性虹膜睫状体炎5例(5只眼),占11.90%;④中间葡萄膜炎5例(7只眼),占16.67%;⑤Fuchs综合征2例(2只眼),占4.76%。长期观察表明:此综合征每年发作次数不等,差别较大,因人而异;每次发作无明确诱因;多次反复发作,视功能不受影响。有1例(1只眼)10年后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生。结论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的误诊较为常见,必须掌握其诊断与鉴别诊断的要点,还需长期观察,少数病例可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生。  相似文献   

7.
多发性骨髓瘤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如浸润到眼部.又称多发性骨髓瘤综合征(Kahler-Bozzolol)。  相似文献   

8.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临床研究进展山东枣庄市立医院眼科姚晓岚北京同仁医院眼科邓慧娟指导虹膜角膜内皮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病,简称ICE综合征.它包括进行性虹膜萎缩Cbandler综合征及Cogu-R。e综合征三种主要临床类型.一、历史及命名1886年Jolll...  相似文献   

9.
叶荣坤 《眼科新进展》1998,18(4):236-237
1987年至1997年,我科对12例眼睑综合征患者作了综合整形手术,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2例24只眼,男8例,女4例,年龄6~18a。三联征者5例,四联征者7例,合并下睑轻度外翻者3例。12例均作了内毗赘皮矫正及外眦开大术,2例行硅胶鞍鼻充填术,2例作提上睑肌缩短术,10例作阔筋膜悬吊术。4种整形手术一次完成者2例,分JZ次完成者10例。有10例随访1~8a,效果满意。1.2治疗方法1.2.1内眦赘皮的治疗我们用Spaeth改良法[1]。原Spaeth方法步骤(见图1):(1)在赘皮处作2个对称三角形皮瓣A和B;(2)从.上下2个三角形皮瓣的领…  相似文献   

10.
许平  程浩 《眼科新进展》1998,18(4):231-233
海绵窦动静脉短路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以眼部症状为突出表现的血管病变。作者总结9例经MRI和DSA确诊并通过栓塞治疗治愈的病例,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做一回顾性分析。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例,男3例,女6例,年龄16~65。,平均38a,病程smo~3a,均为单眼发病,右眼6例,左眼3例。临床表现有突眼、斜视、暴露性角膜炎、眼压持续升高、顽固性头痛、视力下降等等。11超检查4例/8例、CT检查4例/5例、MRI检查8例/9例发现扩张增粗的上眼静脉。DSA9例/9例证实为海绵窦动静脉瘦,其中3例主要由颈内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前囊抛光对预防术后前囊膜皱缩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临床对照试验方法,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行前囊膜抛光及未行前囊膜抛光两组病例并发前囊膜皱缩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前囊膜抛光组246例(246眼),发生前囊膜皱缩综合征2眼(发生率0.81%);前囊膜未抛光组192例(192眼),发生前囊膜皱缩综合征8眼(发生率4.17%)。两组前囊膜皱缩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436,P〈0.05)。前囊膜抛光组前囊膜皱缩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未行前囊膜抛光组。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人术中行前囊膜抛光是预防前囊膜皱缩综合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假性剥脱综合征(exfoliationsyndrome.ES)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的广泛的眼基底膜疾病,以灰白或篮白色碎屑物沉积于眼前节组织为特征,常并发白内障和青光眼.国内对其已有不少研究报道,但合并有视网膜色素变性的ES罕见。2010年12月我们收治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儿童Marfan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手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16例18眼儿童马方综合征晶状体半脱位的手术治疗。术前视力0.08以下者10眼占55.56%,0.1者8眼占44.44%。采取晶状体摘出和四点固定法植入人工晶状体。随访1-6年,矫正视力0.5至0.7者12眼占66.7%,最佳达0.8以上6眼占33.3%。未发现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术前应做详细检查,严密手术设计,确保手术成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总结婴幼儿牵牛花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临床特征和眼底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眼科就诊的牵牛花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眼别及视力等情况。观察指标包括视力检查、眼内压检查、眼前节检查、眼底检查以及屈光度检查等。对病例进行计数并求百分比。结果共有13例(14眼)被诊断为牵牛花综合征。患儿就诊时的年龄为2个月-6岁,平均(30.6+24.7)个月。其中男性7例(54%),女性6例(46%);6只(43%)为左眼,8只(57%)为右眼;除1例患者(8%)为双眼发病外,其余12例患者均为单眼发病。能够进行视力检查的8例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均低于0.1。所有患者眼底表现均非常典型,似盛开的牵牛花。其中有4例(4眼,28%)合并有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9例(9眼,64%)合并有黄斑异位。1例(2眼,14%)合并有视网膜脱离。结论牵牛花综合征是一种严重影响患者视觉功能的先天缺陷综合征。准确及时的诊断和定期随访有利于保存这类患儿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5.
0引言牵牛花综合征(morning glory syndrome,MGS)是一种极为少见的眼底先天畸形,合并其它眼部先天异常更为罕见。现我院诊治1例牵牛花综合征合并知觉性内斜视和先天性白内障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8岁,家长诉其女"右眼内斜6a"(图1)。既  相似文献   

16.
激光老视逆转术治疗老视的两组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激光老视逆转手术(LAPR)治疗老视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稳定性。方法:来自于阿根廷的35例61眼(A组)、印度的14例26眼(B组)接受手术治疗。年龄40~60岁,近视、远视和散光均小于1.0D,双眼未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20/40,近附加度数大于 1.0D。采用紫外或红外激光于角巩缘外的巩膜区对称性放射状切开4对(8条)切口,每条切口长度约4.5mm,深度约500μm至600μm,宽度约0.6—0.7mm,观察术后结果。结果:进行LAPR手术的87眼中有6_4眼术后近视力达到J3或更好。A组平均年龄为53.2岁,随访6m后发现:21眼(34.4%)近视力达J1,16眼(26.2%)近视力达J2,4眼(6.6%)近视力达J3,2眼(3.3%)近视力达J4,2眼(3.3%)近视力达J5,8眼(13.1%)近视力达J6。如果排除6个薄巩膜或切削浅的患者,结果则为:51%的患者近视力达J1或更好,90%的患者近视力达J2或更好,100%的患者近视力达J3以上。术后随访发现近视力无明显回退(最长随访时间为12m)。术前近附加为 1.0至 3.0D(平均 2.27D),术后近附加为0.0至 2.0D(平均 0.31D)。B组平均年龄为46.1岁,最短随访时间为8m,最长随访时间为28m,术前无一患者近视力可达J3,术后87.5%的患者可达到J3或更好。平均调节幅度由术前1.9D提高到术后3.6D(Kadlambi-Ranger调节测量尺测量),近附加由术前 1.7D到术后 0.2D。2眼(7.7%)术后3m近视力回退,1眼(3.8%)近视力无明显改善。术后远视力无明显改变,眼压平均降低2—3mmHg,然而大多数患者术后一段时间内眼压会逐渐恢复到术前值,且无明显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阿根廷和印度等国的研究结果表明LAPR手术是安全、有效、低回退性的一种老视逆转术。  相似文献   

17.
许梅萍  余新平 《眼科研究》2007,25(9):658-658
Duane眼球后退综合征(duane retraction syndronle,DRS)是一种眼球运动异常,占斜视患者的1%~4%,多为先天性.其主要特点是眼球内转时睑裂缩小,眼球后退,伴外转、内转受限或内外转均受限.或眼部及全身其他先天性发育异常,多为单眼受累我院诊治1例双眼不同类型的DRS患者,临床较为罕见.观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囊袋收缩综合征包括囊袋皱缩综合征、囊袋膨胀综合征、偏心囊袋收缩,尚无统一的定义,与连续环形撕囊(CCC)相关,病因不清。发生于术后第1天至术后18个月甚至更晚,不同综合征的发病时间不同。本文报告2例2眼术后早期囊袋膨胀综合征的病程、转归,其中1眼术后8周出现偏心囊袋收缩。  相似文献   

19.
脉络膜黑色素瘤局部切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部分板层巩膜脉络膜切除术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的适应征及疗效。方法:11例脉络膜黑色素瘤患者,最大直径为6.8~15.11mm,平均9.74mm;最小直径为5.8~10mm,平均7.62mm;厚度最大为8mm,平均6.3mm,在全麻下行部分板层巩膜脉络膜切除术,随访时间5月~6年,平均26.9个月。观察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末次随访时视力达到0.1或以上者7眼,其中一例随访2年5个月,保持在0.3。FC/30cm者1眼。HM/30cm者1眼,LP者2眼。术后视网膜脱离3例,其中2例经玻璃体手术后视力恢复为HM/30cm及0.1,另1例发生眼球萎缩。复发1例。结论:局部切除术治疗脉络膜黑色素瘤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之一。掌握好适应征及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在干眼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的8年观察期中,评估临床病程中的主观症状、泪液功能因素和眼表面形态。方法:对眼部不舒适的97例患者(78例女性和19例男性),根据他们的典型症状和泪膜破裂时间缩短少于10s,临床诊断为干眼综合征。继续检查发现9例患者有水液层不足,32例患者有睑板腺功能障碍,30例患者有水液层不足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12例患者有水液层不足伴有Sjogren综合征,14例患者有水液层不足、睑板腺功能障碍伴有sjogren综合征。初次诊断后对患者进行了12—9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40个月)的随访评估。主要结果测定:根据干眼泪膜破裂时间划分的不同小组在1—8年(平均3.3年)的随访后,将不加表面麻醉剂的Schirmer试验(Schirmer1)、荧光素和孟加拉玫瑰红染色、印记细胞学和主观干眼综合征状及泪液替代剂的使用情况与基础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水液层功能不全合并sjogren综合征,以及水液层不足、睑板腺功能障碍合并Sjogren综合征与其他干眼综合征组比,在基础水平上泪膜功能和眼表面测试结果表示出更明显的病理学异常和更严重的主观症状。在泪液替代剂的使用频率上未观察到任何区别。在随访时,将泪膜破裂时间、Schirmer Ⅰ试验结果和改善的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与基础数值进行比较,而孟加拉玫瑰红染色和结膜表面的印记细胞学结果基本保持不变,主观症状和人工泪液的使用频率减少。结论:在长达8年的观察中,干眼综合征在适当的治疗后可得到改善或稳定。尽管没有患者得到彻底治愈,但主诉和人工泪液的使用频率都减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