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总结X刀治疗脑血管畸形效果.方法脑动静脉畸形(AVM)31例,脑海绵状血管瘤14例.单独用X刀治疗39例,AVM血管内栓塞治疗后畸形血管残留X刀治疗3例,脑内血肿清除术后X刀治疗3例.X刀治疗畸形血管周边剂量平均23.04±3.75Gy,其中AVM平均22.6±3.8Gy,海绵状血管瘤平均为24.0±3.9Gy,一般均以70%~90%等剂量线覆盖畸形血管边缘,准直器照射口径10~40mm.结果经12个月~60个月随访,平均随访35.35±17.60个月.复查发现AVM完全闭塞18例,部分闭塞11例,无闭塞2例.海绵状血管瘤X刀治疗后无发生脑出血,大多数患者癫痫可缓解发作,但血管瘤无一例消失.出现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6例,均为AVM患者.结论AVM闭塞率与所采用的剂量和畸形血管大小相关,剂量越大,闭塞的可能性也越大,对较大的AVM,由于采用的剂量相对较小,闭塞率也较低.直径越小,采用的剂量可适当增加,畸形血管闭合可能性越大,周边脑组织接受剂量较小,对脑组织损伤轻,并发症低.对较大AVM可先进行栓塞,对残留的AVM进行X刀治疗.  相似文献   

2.
脑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探讨脑AVM γ-刀治疗的定位方法。方法用Leksellγ-刀对216例脑AVM进行治疗,并随访17~31个月。AVM体积0.3~43.9cm3,平均7.1cm3;周边剂量12~30Gy,平均(21.2 ±6.4)Gy。行MRA定位156例,DSA定位22例,MRA与DSA联合定位38例。结果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定位方法、周边剂量、剂量规划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对体积≤5.0cm3或Spetzler-Martin分级< Ⅲ级及周边剂量≥20Gy者,2年闭塞率超过78.5%。本组有4例γ-刀放射手术后出血,9例放射性脑水肿症状明显。结论γ-刀治疗脑AVM安全、有效,特别是SpetzlerMartinI~Ⅱ级或体积≤5.0cm3的AVM及周边剂量≥20Gy者疗效较好;DSA结合MRA联合定位对提高AVM的闭塞率,降低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3.
脑动静脉畸形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出血的原因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动静脉畸形 (AVM)是脑血管畸形的一种 ,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所致。目前治疗方法有单独或联合应用手术、栓塞及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等 3种。本中心自 1 986年至 1 999年共收治脑 AVM492例 ,单纯行γ-刀或栓塞后行γ-刀治疗 92例 ,未发现放疗后出血者 ,接收外地γ-刀治疗后出血 5例γ-刀治疗后出血 1例 ,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与脑血管造影本组男性 3例 ,女性 3例。年龄 2 9~ 42岁。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5例行γ-刀放射治疗 ,术前MR定位 ;1例行γ-刀放射治疗 ,术前 CT定位。 6例病人出血时间依次为术后第 1 d、3d、3个月、9个月、4d、2个月。6…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X-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后临症状和影像学的改变,并判定其结果.方法对54例脑动静脉畸形病人进行立体定向X-刀治疗,其中男性36例,女性18例,年龄11~52岁,直径1.2~6.0cm.25例病人(46.3%)既往有脑内出血史,23例病人(42.6%)有癫痫症状.50例病人用1个等中心照射,4例病人用2个等中心照射.病变边缘照射剂量为12~23Gy.结果随访时间14~82个月,治疗后头痛、头晕等临床症状消失的为62.2%,减轻为8.1%.23例癫痫病人中9例(39.1%)癫痫症状完全缓解,10例(43.5%)病人用药量减少且癫痫症状获完全控制,4例(17.4%)病人症状无变化.2年后的完全闭合率为44/54(81.5%).1例病人29个月后复查脑血管造影,病变明显减小,而再次行X-刀治疗.治疗后的再出血率为3/54(5.6%),均于1年内出现.2例病人(3.7%)出现症状性放射性脑水肿.结论X-刀对治疗脑内动静脉畸形是安全有效的,尤其是脑深部和功能区的病变,能明显降低脑出血率,改变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血管内栓塞联合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及适应症和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0年9月~2002年10月住院的21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施行血管内栓塞联合γ刀治疗,先应用二氰基丙烯酸异丁酯(Bucrylate,NBCA)栓塞脑动静脉畸形,使体积缩小。对血液速度快、体积较大者,采取分次逐步栓塞。在最后1次栓塞3~5天后行γ刀治疗,在MRI定位下确定AVM的大小和边界,根据病灶大小、部位和类型设计照射的靶点位置、靶点个数、周边剂量、中心剂量和剂量曲线。结果 脑AVM完全闭塞者12例,闭塞率57.1%,病灶明显缩小6例(28.6%),病灶大小无变化3例(14.3%),术后脑AVM出血l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联合γ刀治疗脑AV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手段,尤其适合于大~巨大型脑AVM、脑深部AVM或功能区、复杂AVM以及手术难度大、不能耐受开颅手术的患者。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优点,费用高是其缺点。  相似文献   

6.
脑动静脉畸形的伽玛刀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治疗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抽取72例上海伽玛刀医院于1994~1995年应用γ-刀治疗的AVM病例,回顾性分析其疗效和影响因素,探讨治疗适应证,周边剂量等。结果本组AVM直径<3cm45例,3~6cm27例;平均周边剂量20.6Gy。其中51例行血管造影等影像学随访,AVM完全闭塞率为56.9%;体积<10ml,周边剂量大于20Gy组完全闭塞率较高。头痛、癫痫的缓解率达81.8%。6例于γ-刀治疗后发生自发性脑出血。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病灶体积、治疗周边剂量、随访时间等因素有关。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的一种较安全、较有效的治疗方法。体积<10ml,位于功能区或部位深在的AVM是适合γ-刀治疗的病例,周边剂量以20~25Gy为宜。  相似文献   

7.
伽玛刀治疗脑干部位动静脉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伽玛刀治疗脑干动静脉畸形(brainstem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BAVM)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3年3月~2009年4月应用国产MASEP头部伽玛刀治疗脑干AVM3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23.9岁(17~38岁)。22(73%)例患者首发症状为血管瘤出血。血管畸形部位:中脑18例、桥脑9例、延髓3例。AVM体积平均为3.5 ml(0.5~7 ml)。采用核磁共振加数字减影血管造影(MRI+DSA)检查及联合定位。边缘计量12~18Gy,平均15.5Gy,45%~50%(平均48.5%)的等剂量曲线包绕脑干AVM病灶。治疗一年后经MRI及DSA复查,连续复查3年,如血管巢缩小不理想者,行复次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64个月,平均28个月。使用较低剂量情况下,伽玛刀治疗脑干AVM具有较好的闭塞率;脑干AVM闭塞率与其体积、边缘计量有关。3年后随访:脑干AVM闭塞率为53.3%,年出血率为2.3%。伽玛刀治疗后大多数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伽玛刀是治疗脑干AVM安全、有效、低创的新方法,可以作为脑干AVM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8.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伽玛刀(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和影晌因素。方法回顾310例脑AVM的γ-刀治疗效果。随访5年以上。分析病灶体积大小、SpetzlerM artin分级、畸形血管团的影像特征、放射剂量等变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AVM完全闭塞率和并发症为评价指标。结果本组完全闭塞率为48.7%。与AVM完全闭塞效果和并发症显著相关的因素分别为边缘剂量、病灶体积、SpetzlerM artin分级、畸形血管团中有无瘤样扩张的血管。结论γ-刀治疗脑AVM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SpetzlerM artin分级Ⅰ~Ⅱ级或体积≤5.0 cm3AVM、边缘剂量≥20 Gy及畸形血管巢中无瘤样扩张血管的脑AVM者疗效较好。对病灶体积较大、血流速度较快者先行栓塞治疗后再行γ-刀治疗能提高脑AVM的闭塞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脑动静脉畸形(AVM)γ刀治疗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我中心治疗的106例脑AVM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75.4%的患者脑AVM完全闭塞,15.1%的患者病灶明显缩小,病灶大小无变化者为7.5%,2例(1.9%)术后AVM破裂出血,无一例死亡。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安全、有效的新手段,其疗效与脑AVM的体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价分次栓塞治疗大型颅内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方法 23例大型(直径≥6 cm)颅内AVM患者,分次行AVM栓塞术,8例栓塞后行γ-刀治疗,术后随访1-2年,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14例达到完全栓塞,治疗过程中再次出血3例,脑梗死4例.影像学治愈19例;20例GOS评分较术前无下降,2例GOS评分较术前下降,1例死亡.结论 分次栓塞治疗大型颅内AVM可取得良好的影像学和临床疗效.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是较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伽玛刀(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的疗效;探讨脑AVM的γ-刀治疗定位方法。方法用立体定向Leksellγ-刀放射外科治疗系统对216例脑AVM进行γ-刀立体定向放射手术,并随访17~31个月。男性患者162例,女性54例,年龄1.5~83岁(Md=26),Spetzler Martin分级:I级42例,Ⅱ级68例,Ⅲ级95例,Ⅳ级7例及Ⅴ级4例。AVM体积0.3~43.9cm3(Md=7.1),放射手术周边剂量12~30Gy,平均(21.2±6.4)Gy。用1.5Tesla磁共振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定位156例,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定位22例,MRA与DSA联合定位38例。结果γ-刀治疗后的AVM闭塞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与其体积、分级、定位方法、周边剂量、剂量规划及质量控制等因素有关。对体积≤5.0cm3或Spetzler Martin分级<Ⅲ级及周边剂量≥20Gy者,其2年闭塞率超过78.5%。本组有4例γ-刀放射手术后出血,9例并发有明显症状的放射性脑水肿。结论γ-刀高科技手术是治疗脑AVM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Spetzler MartinI-Ⅱ级或体积≤5.0cm3的AVM及周边剂量≥20Gy者疗效较好;DSA结合MRA联合定位对提高AVM的闭塞率、降低并发症有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对 136例脑动静脉畸形 (AVM)治疗分析 ,探讨脑 AVM显微手术、血管内栓塞、放射外科及联合治疗的选择。方法 以 Spetzler- Martin分级系统对脑 AVM分级。显微手术切除 78例 ;单纯栓塞 17例 ;栓塞加手术 6例 ;X-刀放射治疗 33例 ;栓塞加 X-刀治疗 2例 ,均位于基底节区。结果 脑 AVM直接手术组复查AVM76例全部消失 ;单纯栓塞组完全栓塞 4例 ,大部分栓塞 (栓塞范围 >80 % ) 4例 ,部分栓塞 (栓塞范围 >30 %~5 0 % ) 9例 ;栓塞加手术组 1例 IV级 AVM有残余 ;X-刀治疗组及栓塞加 X-刀治疗组 35例中 3年随访间见 2 7例血管团消失 ,8例血管染色变淡 ,2例有新的神经功能缺失 ,3例癫痫发作。全组病例随访 6~ 36个月 ,GOS预后评分良好率 81.2 % ,2例单纯栓塞患者因再出血死亡。结论 脑 AVM的显微外科切除是治疗其主要方法 ,对于 IV级、V级 AVM,栓塞与手术结合是最佳方案 ,放射治疗适于小型和功能区难以切除的病例。综合利弊合理地运用手术、栓塞、放射治疗及联合治疗是提高脑 AVM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对67例γ刀术后2年以上的AVM病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该组AVM病例的闭塞率为74.6%,出血率为3.0%。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于γ刀后消失或改善。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安全、有效、低创的新手段,其治疗效果与AVM的部位、体积、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RI与DSA三维影像数据融合联合术前栓塞对颅内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AVM)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颅内AVM的病例资料,其中Spetzler-Martin分级Ⅳ级12例,Ⅴ级2例。术前将DSA三维影像与MRI三维断层影像进行融合。在术前1 d均采用Onyx胶行AVM部分栓塞术,然后在显微镜下行病变切除手术,术后复查DSA。随访3个月,评估疗效。结果 14例颅内AVM均顺利进行术前部分栓塞,无栓塞相关并发症。AVM切除术后复查头颅DSA显示血管畸形切除完全,全切率100%。随访3个月,与术后1周比较(GOS为4.36±0.5,KPS为90.0±5.55),术后3个月时GOS (4.93±0.27)和KPS (95.0±5.19)均有明显改善(P分别为0.005和0.008)。结论在颅内AVM显微切除手术中使用MRI与DSA三维影像融合,结合术前栓塞,能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根治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脑室脑池系统动静脉畸形(C型A V M)的X-刀治疗效果,并讨论其治疗策略。方法采用X-刀治疗C型A V M26例,其中治疗前行栓塞9例;6例首次治疗(RS1)失败后行再次行X-刀治疗(RS2)。结果①完全闭塞率(O R)为38.5%(10例),低于本院同期705例脑A V M的55.0%(388例);P<0.005。②放疗前行血管栓塞与未行血管栓塞病人的O R分别为44.4%、35.3%。③随诊期间出血率15.4%,均为合并Ⅲ型动脉瘤的病人。④RS2的完全闭塞率为33.3%,有效率(有效+完全闭塞)50.0%。结论C型A V M大多适于行X-刀治疗;可能合并高危出血的Ⅲ型动脉瘤病人应首先考虑显微外科手术,并建议术前行血管栓塞治疗;放疗前栓塞可提高C型A V M X-刀治疗的完全闭塞率;RS2是C型A V M RS1治疗失败的补救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索X-刀如何应用于鼻咽癌的治疗.方法对曾行放疗的9例及未放疗的5例,均以X-刀治疗其鼻咽部的病灶.X-刀治疗计划平均病灶体积为13.92cm3,等中心数为1~2个,准直仪直径为15mm至35mm不等,病灶边缘剂量为12.30Gy,以50%以上的等剂量线包绕肿瘤.结果X-刀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局部症状,X-刀治疗后6月复查CT表明,12例肿瘤大部消失,2例明显缩小,密度降低.术后2年生存率为71%.结论X-刀可用于鼻咽癌的治疗,而且X-刀治疗时间短、能迅速控制局部症状,并发症少.在与放疗结合的同时如能进一步结合化疗或免疫治疗以控制处转移,则将提高X-刀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典型脑动静脉畸形的γ刀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γ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的效果。方法:对52例γ刀术后2年以上的典型脑AVM病例进行分析,总结其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结果:随访2年后,发现该组AVM病例的闭塞率为88.5%,出血率为3.8%,大多数患者的临床症状于γ刀术后消失或改善。结论:γ刀是治疗脑AVM安全、有效、低创的新手段,其治疗效果与AVM的类型、部位、体积、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X-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AVMs)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对43例脑重要功能区AVMs患者采用X-刀治疗,平均中心剂量和周边剂量分别为26.9Gy和16.2Gy。术后平均随访时间4.5年。采用CTA、MRA、MRI作为疗效评估手段。结果治疗后8月AVMs病灶开始变小。36例(83.7%)在术后1.5~3年病变血管完全闭塞。1例发生病灶部再出血。治疗前有癫痫发作的31例患者中,26例(83.9%)癫痫消失。结论 X-刀是一种安全、有效治疗AVMs的方法,特别是对于病灶位于脑重要功能区,手术风险极大时,可选择X-刀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2005~2014年血管内栓塞治疗脑AVM 42例,其中单支动脉供血9例,多支动脉供血33例;NBCA胶栓塞23例,真丝线段栓塞7例,先用真丝线段栓塞后再用NBCA胶栓塞12例。结果 6例单支动脉供血用NBCA胶栓塞2次,畸形血管团完全闭塞;多支动脉供血的33例中,10例用NBCA胶栓塞3~4次,其中8例病灶明显缩小,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因病灶太大栓塞后临床症状略有改善;1例栓塞术中出现心室颤动死亡。真丝线段栓塞的7例中,3例出现脑血管痉挛,4例出现脑水肿,5例(71.4%)在3个月后复查造影见畸形血管再通。先用真丝线段栓塞后再用NBCA胶栓塞的12例中,2例病灶完全闭塞,10例病灶略缩小。所有术后随访1~2年,按GOS评分评估预后恢复良好40例,中残1例,死亡1例。结论 血管内栓塞是一种治疗脑AVM有效方法,对单支血管供血的病变栓塞可达到治愈的效果;用NBCA胶栓塞效果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动静脉畸形(AVM)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脑功能区AVM的临床资料,其中小型AVM 2例,中型7例,大型3例;5例术前有出血.结果畸形血管团在显微镜下均完全切除.手术引起神经功能缺失4例,其中3例1个月后恢复,1例并发颅内感染后长期偏瘫.结论显微手术是治疗脑功能区AVM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