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薇 《吉林医学》2012,33(20):4291-4292
目的:研究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脑卒中导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126例,分为康复组63例和对照组63例,康复组入院后立即开始吞咽功能康复训练及摄食训练。在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行洼田饮水试验评价。结果:康复组患者的吞咽和摄食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具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其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容积黏度吞咽试验(V-VST)联合训练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为临床康复训练及治疗提供依据。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10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对症治疗和常规护理,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吞咽功能训练。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V-VST试验筛查,根据筛查结果制定摄食训练和吞咽康复训练方案。记录2组患者1个月内的胃管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误吸发生率情况。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吞咽功能。比较2组患者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和吞咽障碍治疗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管滞留时间、住院时间、误吸率、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均P < 0.05)。干预前2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相当,干预后2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均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洼田饮水试验Ⅰ级、Ⅱ级例数多于对照组(P < 0.05)。观察组患者吞咽困难治疗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χ2=9.490,P=0.002)。  结论  基于容积黏度吞咽试验联合训练能够有效提高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误吸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老年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训练在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应用.方法 对我院76例老年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进行早期综合康复训练并与对照组64例对照比较.对治疗前后两组病人吞咽能力和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吞咽能力和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较前均有所改善(P<0.05).康复组患者治疗前吞咽能力和误吸及吸入性肺炎与对照组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吞咽能力和误吸及吸入性肺炎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 老年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早期康复训练可以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吞咽康复训练在改善脑卒中吞咽障碍功能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共62例,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2),两组患者均接受脑卒中相关治疗及护理,对照组患者接受留置鼻饲管技术进行营养支持,观察组患者接受间歇性管饲技术进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吞咽功能障碍分级、吞咽功能改善情况、置管成功率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吞咽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吞咽功能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原因(P0.05)。观察组吞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为90.6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81.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67%(P0.05)。观察组置管操作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吸入性肺炎、腹胀、出血发生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歇性管饲技术联合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障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操作简单易实施,值得临床护理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在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饮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186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在患者入院24 h内对吞咽功能进行评定,根据评定结果确定进食方案、进食种类,并根据评定结果给予针对性的康复训练;选择条件相当的患者186例为对照组,对照组通过观察患者进食过程中呛咳情况及进食量确定饮食方案,并给予预防误吸知识宣教.结果: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标准吞咽功能评定量表,进行吞咽功能和误吸风险评定,确定饮食方案和种类,并进行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可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王霞 《安徽医学》2012,33(7):905-90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低频脉冲刺激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困难疗效的影响。方法 54例急性脑卒中后重度吞咽困难患者被随机分为对照组27例,进行常规治疗护理;治疗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针对性进行吞咽训练,摄食训练和电刺激治疗等专项护理干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5.19%,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14.81%,而对照组有效率为44.44%,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33.33%(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联合低频脉冲刺激对脑卒中后重度吞咽困难的康复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收治的92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综合康复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吞咽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吞咽能力评分及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并记录住院期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改良版洼田饮水试验评分(85.76±4.01)分高于对照组(72.22±4.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WAL-QOL评分(68.13±7.34)分低于对照组(94.62±8.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吞咽治疗仪配合综合康复护理手段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可使患者吞咽能力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同时使吸入性肺炎发生率降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合并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100例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患者,按数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早期吞咽功能训练干预.分别应用洼田氏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量表(SWAL-QOL)评估患者吞咽功能、生活质量,记录患者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评估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洼田氏饮水试验干预后(Ⅳ级+Ⅴ级)发生率、评分及SSA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吞咽功能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并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生活质量,降低误吸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零玲  韦灵花 《中国乡村医生》2023,(2):144-146+152
目的: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个性化吞咽康复训练在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11月广西横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持续经鼻胃管管饲联合吞咽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间歇经口至食管饲联合个性化吞咽康复训练,比较两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情况、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营养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总蛋白、体重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联合个性化吞咽康复训练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营养条件及生活质量,降低卒中相关性肺炎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早期康复训练效果。方法: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在心理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系统的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方法,对照组仅进行内科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体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住院时间。结果:早期介入康复训练组总有效率86.7%,与对照组比较,康复训练组的患者并发症少且体重下降少、住院时间明显缩短。结论:对急性脑卒中致吞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改善吞咽功能及预防吸入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确诊的12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干预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以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又给予吞咽功能训练等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情况及吞咽康复效果.结果:干预组吸入性肺炎患病率2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吞咽功能改善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临床意义分析,无论吸入性肺炎的患病情况还是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实施护理干预均有利于病人(RR<1,RRR>0.ARR>0),NNT均显示为了一个病人不发生吸入性肺炎或改善吞咽功能需要干预4个病人.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改善吞咽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康复训练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康复训练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早期康复训练.以吞咽障碍严重程度分级变化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康复训练组接受早期康复训练患者的吞咽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治疗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早期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营养状况的变化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卒中并发吞咽功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分为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两组不同时间点的营养状况指标及神经功能康复等,分别在入院第1餐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测评.结果 治疗组早期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支持后的各项营养学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arthel生活指数治疗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治疗组肺部感染发生率(11%)低于对照组(44%),治疗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的临床治疗效果分级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早期功能训练及营养干预有利于提高吞咽功能和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干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2月80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奇偶数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参照组(n=40)和联合组(n=40)。参照组采用临床中常用的康复训练进行干预,联合组则采用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实施干预。将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后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进行组间比较,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胃管成功拔出率、误吸发生率以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干预前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干预后,联合组患者的吞咽功能评分以及日常生活功能评分均要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长要短于参照组,胃管拔出成功率要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的误吸及吸入性肺炎发生例数要低于参照组患者,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实施穴位贴敷中医护理联合康复训练干预的效果较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障碍情况,降低...  相似文献   

15.
周夫瑞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20):2470-2471,2482
目的:探讨吞咽训练结合脉冲电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方法:86例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患者纳入研究,分为吞咽训练结合脉冲电干预的治疗组及传统吞咽训练的对照组,疗程结束后进行疗效、吞咽评分评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37%,优于对照组的72.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在吞咽功能评分上治疗组下降明显,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出现吸入性肺炎者6例,对照组发生15例,治疗组的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吞咽训练结合脉冲电治疗可有效提高脑卒中后吞咽困难总有效率,不仅临床疗效明显,而且可有效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间歇经口食管管饲喂养法(intermittent oro-esophageal tube feeding,简称IOE)对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的恢复以及对口咽部舒适度的改变。方法:选择2019年8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及一般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留置鼻胃管营养法,观察组给予间歇经口食管管饲营养法,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的吞咽功能分级、口咽部舒适度得分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口咽部舒适度的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法较传统的鼻饲法相比,可以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口咽部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康复训练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脑卒中后伴吞咽障碍后遗症患者计96例,随机分为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n=48)与联合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实验组(n=48),对比治疗效果及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水平。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周、4周、8周,实验组吞咽功能障碍评分(SSA)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并行综合康复训练方案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加快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徐艳 《吉林医学》2022,(1):266-268
目的:探讨早期评估与量化食物稠度护理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将92例脑卒中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行吞咽功能常规训练,观察组实施早期评估与量化食物稠度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吞咽功能障碍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误吸、吸入性肺炎、呛咳等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吞咽障碍特异性生活质量量表(SWAL-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评估与量化食物稠度护理模式能有效降低脑卒中患者吞咽功能障碍及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早期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3~2005年收治的37例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和治疗组(20例),进行康复训练和治疗.结果:通过康复训练和治疗,治疗组饮水试验和饮食分级中的疗效结果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早期干预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立体化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干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76例急性脑干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和干预组(3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立体化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吸入性肺炎发生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高于对照组(P <0. 05),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立体化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吞咽功能,降低急性脑干卒中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