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采用复合应激刺激探索建立一种新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大鼠模型,观察其行为学变化.方法 3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连续单一应激组(single-prolonged stress,SPS)和复合应激组,每组10只.用束缚、电击、力竭游泳复合应激源建立大鼠模型,14 d后利用迷宫、旷场实验检测其行为学变化,评估模型效果.结果 在接受复合应激后第14天大体行为学观察、拒俘反射评分、旷场试验、高架十字迷宫以及水迷宫结果表明复合应激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及SPS组,显示出显著的PTSD样症状行为学改变,活动性降低、焦虑样行为增多、空间记忆能力受损.①复合应激组拒俘反射评分(1.4±1.0)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P<0.01).②旷场实验:复合应激组跨格次数( 27.80±5.55)和站立次数(9.00±2.4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修饰次数无显著差异.③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复合应激组进入开放臂次数比例(27.50±1.35)、进入开放臂时间比例( 29.62±3.23)以及OE+ CE(8.60 ±3.63)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P<0.01);向下探究次数和站立次数均无显著差异.④水迷宫实验的第1、2天3者无显著差异,第3天和第4天复合应激组( 35.67±5.13、25.09±3.55)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水迷宫空间探索实验中,复合应激组进入目标象限次数(5.80±2.34)以及穿越原平台位置次数(3.10±1.79)较SPS组及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P<0.01).结论 通过大鼠行为学检测证实复合应激刺激可成功制备较典型的大鼠PTSD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阿戈美拉汀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SD 大鼠行为表现的影响。方法 将32 只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不应激)、单纯应激组(不给药,应激)、药物组(给药,应激) 及单纯药物组(给药,不应激)4 组,每组8 只。药物组和单纯药物组在应激后12 h 内通过灌胃给予阿戈美 拉汀2.6 mg ∕(kg·d);空白对照组和单纯应激组通过灌胃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共2 周。单纯应激组和药 物组给予大鼠单次延长结合足底电击应激刺激。第14 天在电击箱中检测大鼠的条件性恐惧反应;第15 天 给予旷场实验,观察其焦虑状态;第16 ~ 21 天行Morris 水迷宫实验,测试其定位航行力和空间探索力。 结果 应激后大鼠在电击箱中呆滞时间延长;在旷场实验中穿格和站立次数减少;在Morris 水迷宫实验中上 台时间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相比单纯应激组,应激后早期给予阿戈美拉汀干预,大鼠呆滞行为、焦虑状 态及其在Morris 水迷宫中的表现均改善(P <0.05)。结论 应激后大鼠警觉性和焦虑性增强,学习记忆功能减 退。应激后早期给予阿戈美拉汀干预,能有效减少应激后PTSD 模型大鼠恐惧、焦虑表现,并对大鼠的学习 记忆能力减退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ypothalamus-pituitaryadrenal,HPA)轴呈高反应性是与轴本身功能亢进还是与反馈调节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steroid receptor,GR)蛋白表达改变相关.方法 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20)和焦虑模型组(n=26).对照组正常饲养.采用不可预知的情绪应激方法建立大鼠焦虑模型.所有大鼠每周称量体质量.造模结束后,通过行为学鉴定造模是否成功.旷场和高架作为应激源刺激大鼠,测定两组大鼠血清中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水平.Western blot检测GR蛋白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垂体和肾上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焦虑模型大鼠体质量增长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1).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进入开臂次数、开臂停留时间、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0.01);总路程、中央活动路程百分比和中央活动时间百分比均显著降低(P <0.05,P<0.01).在基础条件下,两组大鼠分泌促肾上腺激素和皮质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应激条件下,模型组大鼠分泌两种激素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在大鼠海马、下丘脑和肾上腺组织中GR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P<0.01),而在垂体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焦虑模型大鼠在应激条件下,HPA轴反应性增加与GR所介导的负反馈调节作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归脾汤对单次延长应激模型(SPS)建立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大鼠预防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归脾汤组、氟西汀组,每组10只。造模前2周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归脾汤组、氟西汀组分别给予归脾汤悬浊液和氟西汀悬浊液灌胃。造模后停止给药,静养1周后进行旷场实验及僵立行为测试,检测各组间大鼠行为学变化。结果模型组较之于正常组旷场试验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及单次最大运动距离减少,僵立行为次数及时间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院意义(P 0. 05,P 0. 01)。归脾汤组较之于模型组旷场实验运动总距离、穿格次数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院意义(P 0. 05)。氟西汀组较之于模型组及归脾汤组僵立行为次数及时间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院意义(P 0. 05)。结论归脾汤对PTSD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氟西汀对该模型大鼠恐惧样行为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5.
《皖南医学院学报》2020,(3):205-208
目的:观察丙泊酚对焦虑症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和焦虑组各18只。采用"不确定性空瓶应激"方法制备焦虑症大鼠模型。造模后正常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丙泊酚组各9只,焦虑组分为模型组、丙泊酚治疗组各9只。丙泊酚组、丙泊酚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麻醉剂量丙泊酚(75 mg/kg),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大鼠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注射丙泊酚后12 h进行旷场实验检测,间隔24 h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①造模后,焦虑组旷场实验的垂直活动次数、跨格数较造模前均减少(P<0.01)。②丙泊酚给药后12 h,与给药前相比丙泊酚组的垂直活动次数(P<0.01)、跨格数(P<0.01)均减少;丙泊酚治疗组的垂直活动次数增加(P<0.01)。③定位航行实验,与模型组相比,丙泊酚治疗组在第1天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与丙泊酚组相比,丙泊酚治疗组在第1天的逃避潜伏期延长(P<0.05)。结论:麻醉剂量的丙泊酚可以缓解焦虑症大鼠的焦虑样行为,但可能增加正常大鼠麻醉后焦虑样行为,且会减弱近期焦虑症大鼠的学习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白金胶囊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CUMS)致抑郁症大鼠模型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采用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结合孤养的方法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造模7周后,采用白金胶囊(12.6 g/kg、4.2 g/kg、1.4 g/kg)和盐酸氟西汀(3.5 mg/kg)连续灌胃4周进行治疗,给药期间继续实施应激方案,共计11周,另设正常对照组,常规饲养。监测糖水偏嗜度、以及动物在旷场中的水平运动、垂直运动等行为学指标;实验终点,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法测定大鼠脑皮层、海马部位单胺类神经递质(5-HT、DA、NE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造模7周后,体重、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水平运动和垂直活动明显降低( 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白金胶囊连续给药4周后,各剂量可显著增加糖水消耗百分比,旷场水平运动距离和垂直运动次数( P<0.05,P<0.01),改善抑郁动物行为学;可升高抑郁模型脑皮层中5-HT、DA以及NE的含量( P<0.05)。结论白金胶囊可改善CUMS致抑郁症大鼠模型的行为学异常,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脑皮层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经前烦躁障碍症(premenstrual dysphoric disorder,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为载体探索白香丹胶囊对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并初步探究其血清作用机制。方法 以居住入侵法制备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并进行药物干预,给药后通过攻击行为测试、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对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焦虑样行为进行检测;腹主动脉取血并制备血清,使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孕酮(P)、四氢孕酮(ALLO)、γ-氨基丁酸(GABA)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攻击行为明显增加(P<0.01);旷场实验,总路程增加而在中央区停留的总时间减少(P<0.01);高架试验,进入开放臂的次数百分比和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减少(P<0.01);血清中P水平、ALLO含量、GABA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组和白香丹组大鼠的攻击行为均明显减小(P<0.01);旷场实验,总路程减少而在中央区停留的总时间均明显增加(P<0.01);高架试验,进入开放臂的次数百分比和时间百分比均明显增加(P<0.01);血清中P水平、ALLO水平、GABA水平均显著上升(P<0.05)。结论 白香丹胶囊对PMDD肝气逆证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抗焦虑样作用,并明显增加模型大鼠血清中的P、ALLO、GABA水平,据此推测该病证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体内P、ALLO、GABA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安神定志灵对ADHD模型鼠(SHR)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多巴胺(DA)及神经营养因子S100β蛋白(S100β蛋白)的影响。方法:将3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利他林组及安神定志灵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将6只同龄雄性Wistar京都大鼠(WKY)设为对照组,各组灌胃给药2周后取血清,采用ELISA法及BCA蛋白定量法分别检测血清DA及S100β蛋白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DA、S100β蛋白含量较正常组明显降低(P〈0.05);安神定志灵各剂量组及利他林组大鼠血清DA、S100β蛋白含量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DA和S100β蛋白可能是安神定志灵治疗ADHD的有效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在慢性束缚应激(Chronic Restraint Stress,CRS)时抑郁焦虑样行为学改变. 方法 雄性SHR大鼠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n=8)和慢性束缚应激组(CRS,n=8).通过旷场试验(Open Field test,OFT)、强迫游泳实验(Forced Swimming test,FST)、高架十字迷宫试验(Elevated Plus Maze,EPM)评价其抑郁焦虑样行为,同时比较SHR血压变化及血清ACTH水平.结果 束缚4周后,与对照组相比,CRS组的SHR在OFT中直立次数及总位移均显著降低(P<0.05),FST中不动时间显著延长(P<0.05),EPM中开臂滞留时间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 结论 慢性束缚应激可诱导SHR出现抑郁焦虑样行为.  相似文献   

10.
MSG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旷场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新生期幼鼠皮下注射左旋谷氨酸单钠(MSG)的SD大鼠的行为学进行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Morris水迷宫及旷场分析法对MSG大鼠进行行为学研究,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处理.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MSG大鼠寻台潜伏期(SPL)、中央格停留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穿格次数、后腿直立次数及理毛次数显著减少(P<0.05),粪便粒数显著增多(P<0.05).结论 MSG动物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兴奋性、对新异环境的适应性均降低,紧张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外源性硫化氢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及正常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海洛因成瘾组(Heroin组)、硫氢化钠组(NaHS组)和硫氢化钠十海洛因成瘾组(NaHS+ Heroin组),每组10只.Heroin组和NaHS+ Heroin组分别通过递增法皮下注射海洛因,对照组和NaHS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在皮下注射前30 min,NaHS组和NaHS+ Heroin组腹腔注射NaHS,对照组和Heroin组则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Morris水迷宫对4组大鼠进行学习记忆能力的检测.结果:Heroin组在纳洛酮促戒断症状中与其他3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roin组的逃避潜伏期的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的时间延长(P<0.01),NaHS+Heroin组的逃避潜伏期时间比Heroin组缩短(P<0.01);Heroin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1),NaHS+ Heroin组穿越平台的次数比Heroin组明显多(P<0.01).结论:海洛因成瘾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有损害作用;外源性H2S可以减轻海洛因成瘾对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的损害;H2S对正常大鼠的学习记忆无影响.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探讨三七皂苷Rg1对慢性应激模型大鼠皮层、海马神经颗粒素(neurogranin,Ng)表达的影响.方法 成年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ON)、模型组(CUS)和治疗组(CUS-G),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方法建立慢性应激动物模型,运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对大鼠进行学习记忆力测试,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皮层、海马Ng mRNA及Ng蛋白含量.结果 水迷宫实验显示慢性应激后动物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而治疗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降低(P<0.0 5);应激6周后,慢性应激大鼠皮层、海马Ng mRNA水平皆与模型大鼠有差异(P<0.05、P<0.01),治疗组大鼠皮层、海马Ng mRNA水平皆与模型大鼠有差异(P<0.01、P<0.05);慢性应激大鼠皮层、海马Ng含量水平与模型大鼠有差异(P<0.05、P<0.01),治疗大鼠皮层、海马Ng含量亦与模型大鼠有差异(P<0.01、P<0.05).结论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导致大鼠皮层、海马Ng mRNA水平、NG 蛋白含量显著下降,造成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三七皂苷Rg1可上调Ng mRNA水平、NG蛋白含量表达,且对慢性应激所致外显行为有积极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非竞争性NMDA受体拮抗剂地艹卓西平马来酸盐(MK-801)在低剂量时对小鼠焦虑、抑郁以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MK-801组,采用高架十字迷宫、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开场实验以及Morris水迷宫等方法,检测药物对小鼠行为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MK-801组抑郁模型中的不动时间减少(P〈0.01);焦虑模型中在入开臂次数及停留时间的百分比增加(P〈0.01),入臂总次数与总时间也增加;开场实验中运动能力增加(P〈0.01);Morris水迷宫中小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1)。结论低剂量MK-801并未对小鼠产生抗焦虑以及抗抑郁的效果,但可降低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研究丙泊酚对创伤性脑损伤后大鼠认知功能以及脑皮质BDNF表达的影响,并阐明其脑保护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训练后的48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仅行手术操作,不给予改良的Feeney氏法自由落体撞击;对照组采用改良的Feeney氏法制作大鼠脑外伤模型;丙泊酚组在脑外伤模型制备后继续经尾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L/(kg·h) 100 mg/(kg·h),持续6 h.术后3 d和14 d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SS评分)和Morris水迷宫试验判定大鼠神经行为学功能,取材损伤皮质分别行RT-PCR、Western blot测定脑皮质BDNF表达情况.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术后3 d、14 d 脑NSS评分增加、逃避潜伏期延长、穿越平台次数减少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皮质BDNF表达仅在术后3 d减少(P<0.01),术后1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脑皮质BDNF表达在术后3 d、14 d表达均增加(P<0.01);且术后14 d,NSS评分减少、逃避潜伏期缩短、穿越平台次数增加(P<0.01).结论 丙泊酚促进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神经功能和学习记忆认知功能的恢复可能与促进BDNF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外源性硫化氢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硫化氢对海洛因成瘾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海洛因依赖(Heroin)组、海洛因依赖+硫氢化钠(Heroin+NariS)组。采用Morris水迷宫通过定位航行实验及空间探索实验测定各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①Morris水迷宫定位航行实验中,Heroin组和Heroin+NariS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1),Heroin+NariS组较Heroin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P〈0.01)。②空间探索实验中,Heroin组和Heroin+NariS组与对照组比较,原平台所在象限(第四象限)游泳时间均显著缩短(P〈0.01),且Heroin组第四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以及穿越平台次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Heroin+NariS组与Heroin组比较,第四象限游泳时间延长(P〈0.01),第四象限游泳距离占总距离的百分比增大(P〈0.01),穿越平台次数也增多愀0.05)。结论海洛因成瘾可损害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外源性H2S供体NaHS减轻了海洛因对大鼠学习记忆的损害。  相似文献   

16.
李伟  覃波 《四川医学》2010,31(7):886-888
目的探讨电针对脑梗死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用雄性Wistar大鼠,参照小泉线栓法制成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脑梗死模型,48只脑梗死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脑梗死自由活动组(对照组)和脑梗死电针组(康复组),每组各24只,对照组和电针组大鼠在电针1、2、3周采用Morris水迷宫进行学习记忆能力测评。结果学习记忆能力测评:电针组大鼠Morris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短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大鼠在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时间之比和经过平台的次数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百会","大椎"穴能明显改善脑缺血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7.
彭晶  朱昭琼  刘旭  张超  李玲  郑雪  樊睿 《西部医学》2011,23(7):1214-1216
目的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成年大鼠单次乳化异氟醚(EI)静脉麻醉后行为学的变化,探讨EI对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n=72),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n=12)、30%脂肪乳组(E组n=12)、8%乳化异氟醚组(EI组,内含四个亚组即EI麻醉后2h、1d、7d、14d组,每组n=12)。给药前所有大鼠先进行Mor-ris水迷宫训练6d,记录逃避潜伏期,总路程,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占总游泳路程百分比,游泳速度和经过平台次数。测试结束后,C组不做任何处理、E组给予30%脂肪乳(1.5ml/kg)后2h再次行水迷宫测试);EI组给予8%乳化异氟醚(1.5ml/kg)后按上述分组分别于麻醉苏醒后2h、1d、7d、14d再次行水迷宫测试,观察指标同麻醉前。结果 EI后2h组逃避潜伏期(15.5±15.3)s和总路程(386.8±227.2)cm明显长于C、E组潜伏期(8.8±6.1,9.3±2.8)s和总路程(234..8±118.4,291.6±89.3)cm(P〈0.01);EI后2h组平台象限停留时间(35.0±9.8)s与C组平台象限停留时间相比(45.4±12.7)s明显缩短(P〈0.01);平台象限游泳路程占总游泳路程百分比、游泳速度和经过平台次数各组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单次静脉注射EI在2h内对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有一定影响,停药1d后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即可恢复到麻醉前水平,提示单次注射EI不会造成持久性的学习记忆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8.
施普善对慢性低O2高CO2大鼠空间学习记忆损害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低O2高CO2大鼠的学习记忆改变及施普善的干预作用。方法:通过八臂迷宫训练筛选的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慢性低O2高CO2组(n=8)、慢性低O2高CO2+施普善1mL/kg组(简称施普善1mL/kg组,n=-8)和慢性低O2高CO2+施普善2.5mL/kg组(简称施普善2.5mL/kg组,n=8)。将慢性低O2高CO2组及施普善干预组(1mL/kg、2.5mL/kg)大鼠放置于低O2高CO2密闭氧舱饲养4周,每天8h,每周6d。施普善干预组每天进氧舱前按既定剂量腹腔注射,慢性低O2高CO2组注射生理盐水。以八臂迷宫和Morris水迷宫实验测定其空间学习记忆功能。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慢性低O2高CO2组的工作记忆错误(WME)为(1.31±1.19)次,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0.56±0.50)次(P〈0.05),而施普善1mL/kg组和2.5mL/kg干预组WME均较慢性低O2高CO2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Mortis水迷宫,定位航行测试显示,慢性低O2高CO2模型组第3、第4、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均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施普善1mL/kg组与慢性低O2高CO2组相比,第4、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施普善2.5mL/kg组与慢性低O2高CO2组相比,第3、第4、第5天的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空间搜索测试结果显示,慢性低O2高CO2组的平台穿越次数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及施普善干预组。结论:慢性低O2高CO2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受损,短时记忆受损明显,施普善干预可以改善慢性低O2高cO。大鼠模型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PIO)对高果糖诱发的胰岛素抵抗(IR)大鼠认知功能及脑组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受体(RAGE)损伤途径的影响。方法45只6~8周龄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胰岛素抵抗组(IR组)、吡格列酮组(PIO组),后两组给予饮用10%的果糖水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模型成功的PIO组给予吡格列酮干预12周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试验检测逃避潜伏期;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脑组织AGEs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脑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RAGE、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hospho NF κB)的蛋白表达。结果① IR组与PIO组逃避潜伏期较NC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PIO组逃避潜伏期较IR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PIO组、IR组AGEs表达较NC组明显增强;与IR组相比,PIO组AGEs的表达较弱。③ 与NC组相比,IR组和PIO组磷酸化NF κB、RAGE的蛋白表达升高(P<0.01),PPARγ表达降低(P<0.05);与IR组相比,PIO组磷酸化NF κB、RAGE的蛋白表达明显下降(P<0.01);PPARγ表达增加(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大鼠脑组织AGEs RAGE系统活性增强可能是脑损害机制之一,吡格列酮能改善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认知功能,抑制AGEs RAGE通路活性,发挥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朝药石菖蒲远志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脑复康组及石菖蒲远志散大、中、小剂量组.腹腔注射给予小鼠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建立AD模型,同时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石菖蒲远志散4周,利用Morris水迷宫法评价学习记忆功能;采集血清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石菖蒲远志散大剂量组小鼠搜索站台的潜伏期均明显缩短(P<0.05),大、中剂量组在原站台所在象限停留时间明显延长(P<0.05);石菖蒲远志散大剂量组小鼠血清中SOD活性明显增加(P<0.01),大、中剂量组小鼠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朝药石菖蒲远志散可预防D-半乳糖和亚硝酸钠所致AD模型小鼠学习记忆功能减退,其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