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娟 《实用新医学》2006,7(10):991-991
本对我院2000年6月至2005年7月收治的川崎病分析如下。本组男6例,女2例,年龄1~3.5岁,发热7例,颈部淋巴结肿大6例,皮疹指趾硬性水肿脱皮,腹泻3例。  相似文献   

2.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其属于一种原因不明的自限性血管炎综合征,好发于婴幼儿。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淋巴结肿大、指(趾)末端肿胀和膜状脱皮等特征。若未及时诊断和治疗,15%-30%发生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可致猝死,可见对川崎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十分重要。现将2003年~2005年我们收治的15例川崎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50例小儿川崎病护理诊断与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启梅 《医学文选》2006,25(2):278-279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结缔组织病。目前认为川崎病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临床表现为急性发热、皮疹、手足红斑及硬性水肿,指趾膜状脱屑、眼结膜充血、杨梅舌及颈淋巴结肿大等。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0月共收治50例川崎病患儿,经过治疗和精心护理,好转或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张基昌  张静  李淑梅 《吉林医学》2003,24(5):402-403
<正> 1 病历摘要 患者男,45岁,2003年7月28日入院。入院前1年出现心前区疼痛,呈针刺感,持续约1 min自行缓解,尤以情绪激动后明显,入院前10d该症状发作频率增加,口服丹参滴丸,持续1-30min不等。入院查体:T36.3,P65,Bp100/70mmHg,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及斑、丘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结膜及口腔黏膜无充血。双肺  相似文献   

5.
周春  郑尧干 《中原医刊》2007,34(3):74-75
川崎病(KD)亦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它是一种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多见于5岁以下小儿。本病于1967年由日本学者川崎富作率先报道,随后该病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KD部分病例可累及冠状动脉,引起冠状动脉扩张和冠状动脉瘤及冠状动脉狭窄与闭塞。现将我院儿科近5年来收治的川崎病42例临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告25例川崎病,年龄在2个月至12岁之间,男10例,女15例。病前,病中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史;都有长期发热,甚至长达2~3周;眼结合膜炎;唇品红,干燥,杨梅舌;淋巴结肿大,多形性红斑或猩红热样皮疹;手掌足底发红,坚实性水肿。恢复期均出现手(足)指(趾)膜样脱皮而得以确诊。  相似文献   

7.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幼儿高发,可导致冠状动脉病变,严重者猝死。回顾我院确诊的川崎病共5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川崎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减少对心脏的损害。对36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8例单用阿司匹林治疗,8例IVIG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热程分别为11.3d和10.1d,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5.4d和13.1d。提示:对川崎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减少冠状动脉病变的发生,且联合治疗在退热、缩短病程方面均优于单用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9.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病因尚不明确,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本病好发于婴幼儿,男多于女,发病无明显季节性。川崎病已成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而早期应用丙种球蛋白和阿司匹林可以防止冠状动脉的病变,所以该病的早期诊断极为重要,对不完全性川崎病(IKD)要提高认识。现将我院2003年-2008年期间收治的20例不完全川崎病病例的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59例川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川崎病患者的发病年龄以4岁以内为多发,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症病变为主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可能是冠状动脉损伤的主要病理基础。结论:及早控制血管炎,防治冠状动脉病变是治疗川崎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260例川崎病的临床资料分析,提出对川崎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以减少后天性心脏病的发生。方法:152例大剂量阿斯匹林加激素治疗组,108例小剂量阿斯匹林加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后一组病人的疗效明显优于前一组。结论:只要提高对川崎病的临床认识,就可以早期确诊并尽早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以减少川崎病造成的心血管损害。  相似文献   

12.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秀丽 《医学文选》2006,25(4):770-771
川崎病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小儿时期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其临床特点为发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恢复期指(趾)端特异性膜状脱皮。可引起冠状动脉病变,为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阿斯匹林常规治疗可降低冠脉损害的发生率,静脉注射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可进一步降低冠脉损害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我科2001~2005年收治川崎病17例,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斯匹林进行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萍  于小靓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8):518-519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原因不清的自限性血管炎性综合征,以发热、皮疹、皮肤黏膜病损、淋巴结肿大为临床特征,常导致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心脏损害。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婴幼儿发病多。本病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易感者感染病原后触发的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性病变。  相似文献   

14.
15.
许亦锋  徐震 《浙江医学》2021,43(10):1115-1118
目的 分析小婴儿(≤6个月龄)川崎病(KD)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儿科2015年7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KD患儿共104例,其中男58例,女46例,发病年龄1个月~7岁,中位年龄18个月,根据患儿年龄分为≤6个月龄组和>6个月龄组.比较两组患儿性别、发病时间、临床...  相似文献   

16.
123例川崎病患儿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彩晓 《中原医刊》2004,31(22):64-65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出疹性疾病。此病多发于小儿,2岁以内发病率最高。其主要特点为:高热伴皮疹、球结膜及口腔黏膜充血,颈淋巴结肿大以及指或趾端特异性蜕皮。由于此病可引起心肌损害,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是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原因。我科自1995~2003年共收治123例川崎病人。通过精心的治疗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川崎病(KD)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come,MCLS),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婴幼儿高发的血管炎综合征,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而累及关节者未见报道。现将1例MCLS合并关节损害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川崎病(KD)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病因不明,主要见于小儿,易与败血症、猩红热等疾病混淆,为了提高对KD的认识,现报道我们诊治的30例,并略加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科19  相似文献   

19.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KD)于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告,曾称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小儿出疹性疾病,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同时易并发冠状动脉损害。KD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已成为儿科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有研究证实导致川崎病并冠状动脉损害的最可能原因是延误诊治,现将我科2002~2007年10月收治的23例患儿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川崎病早期诊断有价值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川崎病患儿各种临床表现发生率。结果①55例川崎病患儿发病年龄以婴幼儿为主,3岁以内占81.8%。以春、夏季多见。不典型川崎病10例(18.2%)。就诊时除发热外,其它症状出现频率的次序是:球结膜充血94.6%、口腔粘膜改变89.1%、淋邑结肿大85.5%、指趾脱皮76.4%、皮疹74.6%、手足硬肿72.7%。②就诊时已有冠状动脉改变36例(65.5%),以双支冠状动脉多见(40%),其次为左冠状动脉(18.2%)。结论川崎病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心血管并发症出现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