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大隐静脉修复鞘管防治儿童Ⅱ区指屈肌腱粘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腱鞘缺损防止儿童指屈肌腱Ⅱ区损伤中术后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总结儿童指屈肌腱Ⅱ区损伤应用显微外科手术,采用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腱鞘缺损38例,修复56根肌腱及鞘管。结果经6~24个月随访,采用TAM系统法评定疗效:优45指,良6指,可5指,总优良率91.07%.术后无发生肌腱粘连。结论自体大隐静脉移植重建腱鞘缺损防治在儿童指屈肌腱Ⅱ区损伤术后肌腱粘连,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效果优良,易于I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大隐静脉代腱鞘在手外科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手掌部屈指肌腱Ⅱ区鞘内屈指肌腱损伤的缝合,或后期游离肌腱的移植术,肌腱的粘连一直是一个尚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作者自1992年以来,用自体大隐静脉代腱鞘游离掌长肌腱移植,重建屈指肌腱的功能,手术7例8例,经术后6至26个月的随访(平均13个月)手指屈指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自体腱鞘移植在修复肌腱及腱周组织严重损伤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索自体腱鞘移植在屈肌腱伴腱周组织严重损伤时 ,重建指屈肌腱背侧或环周腱鞘缺损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 2 1例 2 5指 区指屈肌腱伴腱周组织严重损伤者 ,取自体腕伸肌腱腱鞘作游离移植 ,修复缺损的指屈肌腱背侧或环周腱鞘 ;并按肌腱损伤时间的早晚 ,同时作肌腱修复术、肌腱移植术或肌腱粘连松解术。术后共随访到 2 4指 ,平均随访 10个月。结果 根据 Strickland评价标准 ,优 7指 ,良 11指 ,中 5指 ,差 1指 ;优良率为 75 %。结论 用游离自体腱鞘移植重建指屈肌腱背侧腱鞘或环周腱鞘 ,可提高肌腱修复术在治疗肌腱伴腱周组织严重损伤中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异体腱鞘内肌腱替代自体腱鞘内肌腱作为移植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取新西兰大白兔的趾深屈肌腱,经深低温保存4周~3个月,移植至同种异体第3趾深屈肌腱缺损处。同侧第4趾深屈肌腱用自体腱鞘内肌腱移植作对照。术后3~12周作生物力学和组织学测定。结果:组织学发现,两组移植肌腱均无粘连或仅有轻度粘连。趾间关节活动度、肌腱缝合处抗破裂力,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异体腱鞘内肌腱可作为肌腱移植材料  相似文献   

5.
腱鞘内肌腱与腱鞘外肌腱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实验应用兔肌腱移植模型,研究腱鞘内肌腱、腱鞘外肌腱移植后,PIP关节活动度和移植腱形态学变化,发现腱鞘内肌腱移植,腱内大部分细胞成活,没有粘连形成;腱鞘外肌腱移植后,细胞增生,粘连广泛,PIP关节的活动度,腱鞘内肌腿比腱鞘外肌腱大,提示肌腱移植与供体组织特异性,腱鞘内肌腱的滑膜层,对于防止肌腱移植术后粘连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大隐静脉修复鞘管防止屈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修复鞘管防止屈肌腱粘连的效果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将30只鸡的双足中趾造成相同的肌腱和腱鞘损伤,一侧用大隐静脉修复鞘管为实验趾;一侧不修复鞘管直接缝合切口为对照趾。随机分组,分别在术后1、2、4、6和12周进行双侧趾的屈曲功能、大体解剖和光镜观察。结果:实验趾的屈曲功能明显优于对照趾。大体解剖见用大隐静脉修复的鞘管近似正常鞘管结构,可完全阻止肌腱粘连,不影响肌腱愈合。对照趾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紧密,影响肌腱滑动。光镜下见移植的静脉外膜与周围组织愈合好,内膜光滑与肌腱无粘连。临床应用21例33指,平均随访18个月,优良率达90%以上。结论:大隐静脉修复鞘管是防止屈肌腱粘连较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隐静脉修复鞘管防止肌腱粘连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32只鸡的双足为模型,做成相同的屈趾肌腱和腱鞘损伤。一侧鞘管用大隐静脉修复为实验趾,一侧直接缝合切口为对照。随机分组,分别在术后1、2、4、6和12周进行屈趾功能,大体解剖及光镜观察。结果证明:(1)实验趾的屈曲功能明显优于对照趾。(2)大体解剖见大隐静脉修复的鞘管近似正常的解剖结构,能防止肌腱粘连,不影响肌腱愈合。对照趾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重,影响肌腱滑动。(3)光镜下见移植的静脉外壁与周围组织愈合好,内壁光滑与肌腱无粘连。对照趾肌腱与周围组织粘连严重。  相似文献   

8.
静脉动脉化前臂筋膜掌长肌腱移植的应用研究冯承臣,陈沂民,杨殿玉,刘茂文,刘瑞军手部腱鞘区屈指肌腱损伤手术修复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影响手功能恢复。我们采用带前臂静脉动脉化游离前臂筋膜掌长肌腱移植术,修复腱鞘区屈指肌腱损伤及腱鞘重建术,手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9.
生物膜重建腱鞘防止指屈肌腱粘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膜重建腱鞘防止指屈肌腱粘连牛艳辉,邵新中,李超发,孟凡军,秦润兰自1992年9月~1994年5月我们采用邵新中[1]等研制的医用生物膜,包裹移植肌腱及修复后的肌腱重建腱鞘,修复指屈肌腱Ⅱ区损伤40例(57指),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肌腱在手外伤中的应用ANTOINEE.EID综述张涤生黄文义审校肌腱移植手术后易产生粘连。为了防止粘连,人们应用了人工肌腱、假腱鞘及在肌腱周围放置自体或异体物质如阔筋膜、静脉等。在放置物方面,Wheeldom(1939)应用了玻璃纸,Lunge(...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术后肌腱粘连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材料。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月间,我们对符合研究条件的70例82条指屈肌腱断裂伤,分别采用单纯缝合术和缝合后自体脂肪颗粒纯化移植两种方法治疗,进行对比研究。结果随访2~16个月,平均6.5个月,用TAM系统评定法来判定肌腱缝合后的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自体脂肪颗粒纯化移植治疗组46条肌腱,优22条,良18条,中6条,差0条,优良率86.96%;单纯肌腱缝合治疗组36条肌腱,优6条,良14条,中12条,差4条,优良率55.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纯化脂肪颗粒是预防肌腱粘连的理想材料,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促进肌腱愈合、防止或减轻术后粘连、改善肌腱滑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异体肌腱移植在临床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在临床修复中的应用。方法1995年3月~2002年6月,应用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修复96例肌腱断裂、缺损。其中手部屈肌腱缺损32例,伸肌腱缺损19例,肩喙锁韧带断裂36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例,跟腱断裂2例,足趾伸肌腱缺损3例。损伤至手术时间1d~5个月。肌腱缺损长度4~12cm,平均7cm。术中选择相匹配的异体肌腱,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肌腱粘连者行二期松解术。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5年,平均3.4年,术后无排斥反应,无移植肌腱再断裂,优良率达92.71%。结论深低温冷冻处理的异体肌腱移植修复,愈合机制、功能与自体肌腱相似,效果满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3.
同种异体肌腱移植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临床应用经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肌腱移植,修复肌腱缺损的效果。方法1996年10月至1998年1月,将经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肌腱40根,修复手部屈肌腱缺损26例,术后均不用免疫抑制剂。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未见有急性排斥反应发生。术后半年因肌腱粘连,均行肌腱松解术。术中发现异体肌腱的质地、颜色、光泽、粘连程度、腱断端愈合程度与以往自体肌腱移植无明显差异。结论经深温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肌腱,是修复肌腱缺损的良好材料,抗原性低,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attachment of 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bilized and immobilized adhesion cells to the extracellular matrix. Fiv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 forepaws were dissected to isolate the flexor tendon core, tendon surface and synovial sheath, which were explanted separately. A further 10 animals were subjected to flexor tendon injuries, randomized to either mobilization or immobilization, and adhesions were explanted at 2 weeks. Cell groups were tested for attachment to collagen type-I or fibronectin and morphometric analysis was made. The attachment of intrinsic tendon cells and adhesion cells from mobilized tendons to both matrix protein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at of extrinsic tendon cells and adhesion cells from immobilized tendons. Adhesion cells from mobilized tendon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ly more elongated, which may correlate with the deposition of a more organized matrix. Because the synovial sheath cells were least attached to matrix proteins, selective treatments that reduce cell attachment may be used to exclude them, without inhibiting intrinsic tendon healing.  相似文献   

15.
生物衍生羊膜对大鼠跟腱粘连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研究生物衍生羊膜预防SD大鼠跟腱粘连的效果,并为临床预防术后跟腱粘连提供实验数据.方法以28只SD大鼠后肢跟腱为实验模型,切断并缝合跟腱,实验侧跟腱包裹生物衍生羊膜,对侧不包裹作为对照,术后1、2、4、6、8和12周分别取跟腱,大体及组织学观察跟腱的粘连、愈合情况. 结果术后各时间点两侧跟腱吻合处炎性细胞浸润情况、跟腱愈合进程无明显差别,跟腱粘连的半定量评分表明实验侧和对照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生物衍生羊膜能有效预防跟腱粘连,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防跟腱粘连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聚-DL-乳酸(Poly D,L-lactic acid,PDLLA)可吸收膜厚度对肌腱黏连和愈合的影响。方法31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1(A组,11只)、实验组2(B组,11只)和对照组(C组,9只)3组,建立双后肢第二趾趾深屈肌腱损伤模型。A组肌腱吻合处包裹一层PDLLA可吸收膜,B组肌腱吻合处包裹三层PDLLA可吸收膜,C组不使用PDLLA可吸收膜。术后观察可吸收膜完整性,通过肉眼观察、病理切片、肌腱滑移距离及抗张强度评估肌腱黏连和愈合情况。结果术后2周观察,A组可吸收膜大部分破碎,B组可吸收膜大部分完整。术后6周大体观察,A组可见肌腱吻合口轻度纤维黏连,B组可见肌腱吻合处梭形膨大,表面光滑,C组可见肌腱吻合处广泛致密的纤维黏连。肌腱滑移距离结果,A组与C组、A组与B组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B组与C组有显著差异(P<0.01)。抗拉强度测试A、B、C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适当增加PDLLA可吸收膜厚度可有效预防肌腱黏连且不影响肌腱愈合。  相似文献   

17.
屈肌腱损伤后愈合早期粘连功耗变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在术后不同时间拉断粘连带所需功耗的变化特点。方法分别以改良Kessler法和Tsuge法缝合三黄鸡的第3趾趾深屈肌腱各42条,于术后即刻、1、4、7、10、14、21d取材,将肌腱标本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测试内容包括趾深屈肌腱完成屈曲动作的滑动距离,拉断粘连带的功耗。测试结束后,检查肌腱缝合口与周围组织的粘连带是否被完全拉断。结果拉断粘连带的功耗:改良Kessler法在术后7、10、14d组较术后即刻,1、4d组显著增高,术后21d组较术后即刻和术后1d组显著增高;Tsuge法在术后10d以后各组较术后7d以前各组显著增高;改良Kessler法只在术后7d较Tsuge法显著增高。术后21d,粘连带不能被完全拉断。结论术后7~10d,肌腱滑动克服粘连带所需的功耗开始逐渐增加;术后21d,趾深屈肌腱完全屈曲并不能有效的拉断粘连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埋结缝合法治疗指屈肌腱断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对36例48条II区指屈肌腱断裂实施改良微创手术即埋结缝合法进行治疗,随访病例以TAM 法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本组无感染及肌腱再断裂病例发生。28例(39条肌腱)得到随访,时间5~22个月。依照TAM 评价标准评定,优26条,良10条,可3条,优良率92.3%。结论埋结缝合法在防止肌腱断裂术后粘连、恢复手指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可吸收防粘连膜在肌腱修复中的应用疗效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可吸收防粘连膜预防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38例急性手部肌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肌腱缝合后分别采用包绕成都迪康公司生产的聚-DL-乳酸可吸收防粘连膜和早期使用动力性支具两种方法治疗。试验组15例65腱,涉及屈肌腱10例51腱,7例伴血管神经损伤;伸肌腱5例14腱。对照组23例76腱,涉及屈肌腱11例32腱,6例伴血管神经损伤;伸肌腱12例44腱。对损伤肌腱均采用5-0肌腱缝线行改良Kessler法修复。试验组术后以石膏托固定伤手于屈腕、屈掌指关节位(屈肌腱损伤者)或伸腕、伸指位(伸肌腱损伤者),鼓励患者早期行手指活动,对照组术后第3天改用动力性支具。4周后拆除石膏托或动力性支具,行主动屈伸锻炼,辅以中药熏洗。结果试验组1例伤口延迟愈合,2例肌腱修复处皮肤出现局限性硬结,其余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4个月,平均8.7个月。术后屈肌腱功能用TAM法评定,伸肌腱功能用Miller法评定。试验组综合优良率为93.85%(61/65),对照组综合优良率为90.79%(69/76)(P>0.05),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可吸收防粘连膜能有效防止肌腱损伤修复术后粘连的形成,同时避免了动力性支具安装的繁琐操作,消除了医患双方在使用支具过程中对可能发生肌腱断裂的担忧,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肌腱修复后粘连是肌腱外科重点研究的课题,涉及因素很多。作者自1992年至1996年3月采用自体膝关节滑液移植以营养润滑术后肌腱的方法,应用到16例患者42条肌腱手术中,随访2个月至12个月,平均5个月,临床效果满意,优良率达9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