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报道了我院采用阻隔式皮瓣迟延法修复皮肤缺损骨外露共14例,取得了良好效果.尽管此法有其优点,而且是其他局部转位皮瓣所不能比拟的,但也有其不完善之处,如手术次数多,整个手术完成周期较长.皮瓣血运训练较麻烦,其可靠性有待研究,病人有一定痛苦.所以我们对后期病例应用CT.CT-I型超声多普勒监测其血供,了解血管改建、扩建情况,发现当动脉血流回声扩展到皮瓣长径1/2左右时就可行皮瓣转位,为阻隔式皮瓣转位提供了一个科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2.
指背旗形皮瓣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指背旗形皮瓣的成活机理,应用恒河猴1只,做了8个指背旗形皮瓣的实验,其中近端蒂6个,远端蒂2个,术后作系统的肉眼摄像,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和组织人段叶片观察,结果显示:(1)当皮瓣的长:宽为10:1时,仍能成活,且无发紫,水肿出现。(2)术后前2天皮瓣的激光多普勒测定值较术前水平稍有下降,但不明显(P〉0.05)。术后第3天开始,血流测定值逐渐上升,于第5天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3)皮瓣成活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自由基在轴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成活机制的作用。方法:在10只白家猪侧腹部和臀部制备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实验组)和轴型筋膜皮瓣(对照组)各30块。皮瓣大小5cm×15cm,术后7天测定二组皮瓣的成活长度,并对距蒂部5cm、10cm和15cm处的实验组全层、对照组皮肤层和脂肪层3种组织的自由基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实验组成活长度为10.8±1.24cm,对照组为8.5±1.62cm(P<0.01);实验组5cm、10cm和对照组皮肤层5cm处自由基含量较低,对照组脂肪层10cm和15cm处含量最高。结论:对照组中远端皮下脂肪组织在皮瓣的成活过程中产生的自由基较多而不利于其成活,成活长度较实验组减少了21.3%;而实验组因去除了中远端大部分脂肪组织,自由基含量明显减少,成活长度增加。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指背旗形皮瓣的成活机理,应用恒河猴1只,做了8个指背旗形皮瓣的实验,其中近端蒂6个,远端蒂2个。术后作系统的肉眼摄像、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和组织分段切片观察。结果显示:①当皮瓣的长∶宽为10∶1时,仍能成活,且无发紫、水肿出现。②术后前2天皮瓣的激光多普勒测定值较术前水平稍有下降,但不明显(P>0.05),术后第3天开始,血流测定值逐渐上升,于第5天达到或超过术前水平。③皮瓣成活后组织分段切片表明,指背旗形皮瓣的蒂部无知名的动脉血管,但含有丰富的指背静脉。由此认为指背旗形皮瓣实为一种静脉皮瓣,其保留的静脉周围组织中的微动脉血管能给皮瓣以血供,而指背静脉提供丰富的静脉回流通道。在此基础上,临床应用20个指背旗形皮瓣修复了手指皮肤缺损合并骨、肌腱外露者12例,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2007年1月至2007年3月我们用多普勒超声检查腓动脉外踝后穿支血管,探讨多普勒超声在远端筋膜蒂皮瓣转位术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bFGF对大鼠缺血皮瓣琥珀酸脱氢酶含量和氧耗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缺血皮瓣坏死率、琥珀酸脱氢酶(SDH)含量和氧耗量的影响,选用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制成背部皮瓣,原位缝合,皮瓣下滴注0.25ml肝素化生理盐水或bFGF9μg。术后7天,计算皮瓣坏死率。再将皮瓣从蒂部开始平均分成近、中、远三段,以定量组织化学方法和生物组织氧耗仪测定SDH含量和氧耗量。结果表明,实验组皮瓣坏死率为18.21%,对照组为37.14%(P<0.05);实验组中段和远段皮瓣SDH含量高于对照组相应部位(P<0.05);仅有远段皮瓣氧耗量高于对照组相应部位(P<0.05)。提示,bFGF可降低缺血皮瓣坏死率,使皮瓣维持较高的SDH含量和氧耗量。其机制可能与bFGF能诱导受创部位毛细血管再生,增加组织血供,减轻皮瓣损伤有关。深入研究bFGF,可能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Huang SR  Li XY  Liu LF  Su JR  He JK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1):762-764
目的探讨线扎逐步缩窄蒂部法行皮瓣早期断蒂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背部两侧各制作两块随意型皮瓣(8·0cm×4·0cm),一侧皮瓣蒂部横行缝数对丝线为实验组,另一侧为对照组。于术后第3天开始结扎实验组皮瓣蒂部两侧两对丝线,第5天蒂部全段结扎,第6天所有皮瓣断蒂,断蒂3d后测定皮瓣成活面积,并分别于术后第4、6天取皮瓣组织标本切片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另外,在临床上对78块随意型带蒂皮瓣采用丝线结扎、逐步缩窄蒂部后断蒂。结果断蒂后实验组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织切片显示皮瓣蒂部结扎后,皮瓣内因缺血致血管密度、管径均增大。临床病例皮瓣平均断蒂时间缩短至术后10d,断蒂后皮瓣无一例坏死。结论本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可以缩短皮瓣的断蒂时间。  相似文献   

8.
岛状皮瓣断蒂成活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动态观察家兔双侧腹壁浅血管岛状皮瓣交叉移植后不同时间断蒂皮瓣成活情况,以期为临床需断蒂的岛状皮瓣移植选择恰当的断蒂时间提供依据,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28只成年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24只,行双侧中下腹ZcmX3cm带腹壁浅动静脉血管蒂岛状皮瓣交叉移植,分别于术后3、5、7、9、12和14天结扎皮瓣血管蒂,观察皮瓣成活情况。对照组4只,行双侧Zcmx3cm游离全层皮肤皮下组织交叉移植。二、结果实验组中,3天断蒂,仅靠近边缘处10%存活,5天断蒂,皮瓣65%存活,病理切片见表皮细…  相似文献   

9.
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透明标本、组织学观察及皮瓣成活率测定等方法对猪随意型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常规皮瓣术后血运重建作了对比研究。结束显示:血管网皮瓣术后3~/大内血流量高于常规皮瓣。透明标本示血管网皮瓣术后3天有微血管重建,术后5天基本建立,7天重建良好,常规皮瓣则较之慢2~3天。同时间内血管网皮瓣组织变性坏死程度相对较轻。血管网皮瓣成活率大于常规皮瓣(P<0.01)。本文对真皮下血管网皮辨的成活机理作了多方面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带蒂皮瓣最佳断蒂时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报告了带蒂皮瓣最佳断蒂时间的实验研究.选用大白鼠的下腹部皮瓣,以腹壁浅动、静脉为血管蒂.按断蒂时间分为1、2、3、5、7、10、14、21天8个实验组;同时另设三组,在3、7、14天断蒂前进行皮瓣训练。测量断蒂3周后皮瓣的成活率、弹性及组织学形态。结果表明5天及其以后断蒂者皮瓣成活率及其弹性与正常皮肤无显著差别;断蒂前训练者可提高其成活率和弹性.  相似文献   

11.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创面的方法改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对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跟部深度创面的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在主皮瓣近端再设计一个纵轴长6.5 ̄7.0cm的三解形辅助皮瓣,用以在皮瓣转位后覆盖皮瓣蒂部。结果 自1998年9月以来,临床应用7例,效果满意。结论 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经明道转位时其近端的辅助皮瓣有助防止蒂站受压,保证皮瓣血运,同时也利于术后局部外形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手外伤带蒂皮瓣早期断蒂四例李远景作者于1990.8.7.~1990.9.27,共行4例手外伤病人行手部供区带蒂皮瓣术,术后最短7天最长10天断蒂,皮瓣全部成活,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25~39岁,平均32.25岁;损伤至手术时间2~6小时,平均3...  相似文献   

13.
远红外线对鼠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观察远红外线照射对实验性皮瓣成活的影响,采用48只SD大鼠,在背部掀起皮瓣2cm×6cm。从术前3d至术后第5d,应用远红外线照射大鼠皮瓣,观测皮瓣掀起后即刻的微循环变化和术后7d成活情况。结果显示,远红外线组皮瓣近、远端微血管开放率、流动微血管口径和流速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皮瓣成活率较对照组的62.7%提高到照射组的80.5%(P<0.01)。研究结果表明,远红外线能扩张微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皮瓣血流量,提高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谷氨酰胺双肽保护肠粘膜屏障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的肠外营养和化疗药应激可导致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障碍。为研究腹腔注射5-FU后谷氨酰胺双肽对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的影响,作者将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10)接受传统肠外营养液。双肽组(n=10)接受传统肠外营养液加3%谷氨酰胺双肽,胃肠外营养维持7天;第4天腹腔注射5-FU,第3、7天测定肠粘膜通透性,第8天处死,测氨基酸谱、肠粘膜形态及细菌移位。结果:双肽组较对照组体重丢失少(P<0.05)。双肽组血浆谷氨酰胺浓度、空肠粘膜厚度和绒毛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双肽组肠系膜淋巴结细菌移位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0%和90%,P<0.05)。对照组和双肽组术后第3天(即化疗前)肠粘膜通透性无差异。乳果糖/甘露醇(L/M)分别为0.026±0.006和0.022±0.003。用5-FU后第3天(即第7天)对照组肠粘膜通透性明显升高。L/M为0.042±0.005(P<0.05)。但双肽组L/M基本维持不变0.029±0.002。作者认为:谷氨酰胺双肽强化的肠外营养对腹腔注射5-FU的大鼠,可维持小肠粘膜形态及屏障功能,减轻肠道细菌移位和肠粘膜通透性的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腺苷对猪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成活率的影响。方法 横行腹直肌肌皮瓣以左侧腹壁下动脉为供血血管,肌蒂宽6cm ,皮瓣面积8cm ×30cm 。20 头猪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1mg、2mg、5mg 腺苷注射实验组,掀起皮瓣前从腹壁上动脉注射不同剂量的腺苷和生理盐水。术后7 天注射荧光素,以模片法记录腹直肌同侧皮瓣、对侧皮瓣和整个皮瓣的成活率。结果 2mg 和5mg 腺苷注射组,肌皮瓣成活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结论 小剂量术中局部使用腺苷可增加猪横行腹直肌肌皮瓣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感觉训练对邻指皮瓣移位后感觉恢复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感觉训练对带蒂失神经皮瓣感觉恢复的影响。我们观察了自1986年至1991年5年间.施行邻指皮瓣转位修复指端缺损的45例病人,随机分对照组和训练组。随访1年,结果:两组在术后3个月时感觉功能评价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4.5个月的S_2.6个月的S_2+和S_3、1年的S_3+和S_4之间均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且提示训练组的恢复在速度上较对照组快,程度上较对照组完全。训练组1年后88.2%病例达到S_3+以上,而对照组仅6.7%病例达到S_3+。文中介绍了训练的具体方法,起始时间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7.
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一组腹腔内注射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和1,6二磷酸果糖(FDP),另一组代之以生理盐水做为对照,分别于术后3、7、14天检测血清酶学变化、胃泌素含量和体外肝细胞培养蛋白质合成及DNA合成。结果发现:治疗组大鼠术后3天ALT较对照组迅速降低(P<0.01);血浆脯肽酶(PLD)在术后7天、14天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胃泌素测定在术后3天、7天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肝细胞体外原代培养 ̄3H-亮氨酸掺入法显示治疗组术后3天蛋白质合成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H-TdR掺入肝细胞DNA合成,治疗组术后各期均非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证实大鼠大块肝切除后应用HGF和FDP,对急性肝损伤有重要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三种带血管蒂皮瓣法修复复杂性尿道狭窄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应用腹股沟区、股前外侧区及会阴阴囊血管蒂皮瓣修复复杂性尿道狭窄8例,手术均一期完成,除1例术后感染失败,7例成功。随访3~5年3例,5~10年3例,11年2个月1例,排尿通畅,无并发症。结果表明:使用此皮瓣代尿道可用于5.0cm以上的尿道缺损,克服了其它术式应用范围受狭窄长度限制的不足,皮瓣带血管蒂移植,不需缝接血管,对采用其他术式失败的病例是一种良好的补救方法,术式操作简单、安全易行,术后不需尿道扩张,并发症少。就手术方法、适应证及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腹壁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二期修复手背和多指各自指背创面共10例,术后7~10天断蒂,同时完成创面修复与分指、指蹼成形手术,效果满意。本设计之皮瓣血供可靠,不需后期修薄  相似文献   

20.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72,自引:0,他引:72  
目的探讨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并比较皮神经蒂皮瓣与静脉皮瓣、筋膜皮瓣、传统带蒂皮瓣在成活面积之间的差异性。方法取4侧新鲜成人尸体小腿,从小隐静脉逆行灌注美蓝并观察其蓝染面积的范围。另采用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股部皮神经蒂皮瓣及上述3种皮瓣的模型,术后6天测量各组皮瓣成活面积。结果小腿后外侧皮肤出现蓝染面积在12cm×17cm范围内。大鼠皮瓣成活面积以传统带蒂皮瓣、皮神经蒂皮瓣为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筋膜皮瓣次之,静脉皮瓣最差。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不宜超过12cm×17cm。术时保留皮瓣内浅静脉和蒂部的部分深筋膜可提高皮神经皮瓣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