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臂背侧宽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瘢痕挛缩蔡兴东,张雁,陈文山,吴健,奚文我科1990年1月~1992年6月,应用前臂背侧宽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6例手部烧伤瘢痕挛缩畸形。男5例,女1例。年龄14~46岁。虎口3例,手背2例,手掌1例。皮瓣面积4×8cm~...  相似文献   

2.
采用脐旁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交叉转移修复手背、腕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6例,术后1周左右新蒂,吻合血管的脐旁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一期修复足,手背创面5例,修薄面积占皮瓣总面积40% ̄50%,可至少减少一次再术修薄次数。皮瓣均成活良好,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肢体创面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总结应用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四肢肌腱、骨外露创面22例的临床经验。自1990年10月以来,应用该皮瓣修复手部创面10例,皮瓣面积最大12cm×9cm,最小8cm×7cm,蒂长2cm~5cm,宽4cm~5cm。修复膝、小腿及踝、足部创面12例,皮瓣面积最大16.5cm×12cm,最小10cm×6cm,蒂长7cm~12cm,宽3cm~6cm。术后皮瓣完全成活18例,边缘部分坏死2例,完全坏死2例。对逆行筋膜蒂岛状皮瓣的血供特点,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皮瓣的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肋间血管带蒂皮瓣覆盖上肢电烧伤深度创面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操作要点.方法 2003年~2005年应用以第7~10肋问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皮瓣,修复肘部、前臂、腕部、手掌部深度烧伤创面6例,皮瓣面积(16cm×12cm)~(9cm×7cm).18天~21天断蒂.结果 5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切取超过脐旁线,致远端边缘2cm×3.5cm面积坏死.术后外观满意.结论 肋间血管外侧皮穿支带蒂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便,适用于上肢手部、前臂、肘部的修复,与其他带蒂腹部皮瓣相比,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采用脐旁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交叉转移修复手背、腕前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6例,术后1周左右断蒂;吻合血管的脐旁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一期修复足、手背创面5例,修薄面积占皮瓣总面积40%~50%,可至少减少一次再术修薄次数。皮瓣均成活良好,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静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掌侧皮肤缺损熊明根,司徒扑,王晋煌,侯文明自1990年以来,我们采用带浅静脉干的掌、指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指掌侧及指端皮肤缺损5例,其中外伤性缺损3例,瘢痕切除1例.感染性溃疡创面1例。皮瓣大小为5cm×3cm~3cm×2cm,...  相似文献   

7.
用脐胸皮瓣修复前臂创面9例的临床经验。皮瓣面积最大为8.5×28cm,最小为7×16cm,全部成活,效果良好。认为应用脐胸皮瓣带蒂转移修复前臂创面有以下优点:①肢体贴胸固定时位置比较舒服。②皮瓣切取面积大。③供瓣区多能直接缝合,且位置比较隐蔽,对受区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我们应用胸脐皮瓣急诊修复四肢巨大创面13例,其中上肢8例,下肢5例,岛状移转6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7例。皮瓣大小26cm×10cm~40cm×12cm,皮瓣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以此皮瓣急诊修复四肢创面,具有血管外径粗,血管蒂长,皮瓣血供丰富,抗感染及愈合能力强,皮瓣面积大,覆盖面广等优点。皮瓣并可携带肋骨作为骨皮瓣移植,以同时修复骨缺损。  相似文献   

9.
应用胸脐皮瓣修复四肢巨大感染创面18例,其中岛状皮瓣移转6例,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移植12例。皮瓣大小26cm×10cm~40cm×10cm,术后全部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此皮瓣修复感染创面优点:①血管外径粗,血供丰富,抗感染力强;②可形成肌皮瓣,用肌肉充填骨腔,有利于骨髓炎治愈;③皮瓣面积大,足以覆盖全长胫骨或尺桡骨等;④血管蒂长,移转或移植灵活  相似文献   

10.
瘢痕皮瓣与腹部带蒂皮瓣互换修复手前臂创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腹部带蒂皮瓣移位术,可用于早期修复手及前臂皮肤缺损,或为晚期修复手术创造良好的皮肤覆盖,是手外科临床应用的基本方法之一,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但腹部供区常需植皮覆盖创面。我院1989年~1995年,利用前臂或手部切除的瘢痕组织瓣与腹部皮瓣互换覆盖供区创面,临床应用6例,收到满意的效果。本组男4例,女2例。年龄11~36岁。机器伤3例,电击伤1例,热压伤1例,压砸伤1例。均因早期创面处理不当,遗留大小不等的皮肤瘢痕影响功能而再手术。本组皮肤瘢痕最大20cm×16cm,最小11cm×8cm。手背2例合…  相似文献   

11.
本组病人共12例,其中肘部外伤性皮肤缺损之例,腕部皮肤缺损4例,面部外伤性皮肤缺损和恶性肿瘤各1例,手背及虎口外伤3例,拇指再造1例,2例顺行设计,10例逆行岛状转移。皮瓣切取最大范围12.0cm×10.0cm,最小6.0cm×5.0cm,平均7.8cm×65cm。经2~4年随访,皮瓣均生长良好,供瓣区功能无任何异常。在解剖和手术中发现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穿骨间膜部位有26%稍靠上,设计皮瓣时应稍向上一点,防止蒂部过短转移不到位。在分离蒂部血管时要注意保护好骨间背侧神经。以骨间后动脉和骨间前动脉背侧穿支为血管蒂的前臂背侧皮瓣既可以顺行设计修复前臂和肘部的皮肤缺损,也可以逆行转移修复远端的手部和腕部的皮肤缺损。设计灵活、供皮区损伤小,且血管位置表浅,手术操作简单,是小面积皮肤缺损较为理想的皮瓣。  相似文献   

12.
手掌部皮肤缺损常采用带蒂皮瓣修复 ,目前使用的方法较多 ,各有其优缺点。我们设计胸壁带深筋膜蒂随意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 12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12例 ,全部为男性 ;年龄 19~ 46岁。病因 :因挤压撕脱伤致手背皮肤缺损 ,肌腱或骨关节外露 ,皮肤缺损面积在 3 .2cm× 4.2cm~ 5 .0cm× 6.0cm范围内。手掌瘢痕挛缩 8例 ,掌腱膜挛缩症 1例。急诊 3例在受伤后 6~14h来本院就诊。 12例患者在急诊清创或瘢痕切除 ,及手掌部挛缩组织切除后 ,皮肤缺损面积均较大 ,故选用对侧胸壁带深筋膜蒂随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预扩张的脐旁穿支皮瓣修复烧伤后肘关节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应用预扩张的脐旁穿支皮瓣修复烧伤后肘关节瘢痕挛缩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左侧8例,右侧10例。术前患侧肘关节活动明显受限。Ⅰ期手术于患侧腹部脐旁埋置扩张器,10~26周(平均18周)完成扩张后Ⅱ期行肘瘢痕切除、挛缩松解,带蒂脐旁穿支皮瓣转移覆盖肘部创面,3周后皮瓣断蒂。结果皮瓣大小为16cm×8cm~30cm×14cm,所有供区直接拉拢缝合。18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皮瓣远端由于静脉淤血部分坏死,经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有轻度的瘢痕增生,其他均Ⅰ期愈合。术后随访6~38个月(平均19个月),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6例患者进行皮瓣修薄手术。结论预扩张的脐旁穿支皮瓣是一种有效的修复肘关节瘢痕挛缩畸形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足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增大带蒂筋膜皮瓣的成活面积,设计了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方法在传统阻隔式皮瓣的基础上,根据创面及邻近组织的损伤程度,设计2~4个蒂宽1.5~3.0cm相互垂直的蒂。在小腿深筋膜下游离后置入医用不锈钢薄片,阻隔3~6天后断侧蒂,形成双蒂筋膜皮瓣,6~14天后断去其中1个蒂,将皮瓣旋转移位修复皮肤缺损。1991年1月~1998年9月,应用该法治疗33例。其中小腿皮肤缺损伴骨、神经及肌腱外露22例,内固定物外露伴骨髓炎5例,小腿及足贴骨瘢痕畸形6例。切取最大筋膜皮瓣25.0cm×13.0cm×2.4cm,最小6.0cm×3.5cm×1.5cm。皮瓣长与蒂宽比例达11∶1。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31例获得6个月~5年随访,无关节功能影响。皮瓣外形好,不臃肿,耐压。结论多蒂阻隔随意筋膜皮瓣修复小腿及足大面积缺损,扩大了皮瓣长宽比例及可切取的面积,随意性好,抗感染能力强,皮瓣成活面积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颌颈部瘢痕的功能和外观问题,1990年以来应用窄蒂颈浅动脉薄皮瓣修复13例。皮瓣最大面积22cm×10cm,蒂宽3~5cm。断蒂时间7~10天。1例皮瓣远端1/3坏死,2例远端早期出现水泡,3~5天后渐转红润,其余均成活良好。随访半年至2年,外形良好。该皮瓣与颌颈部色泽相近,蒂窄,穿支较恒定,供瓣面积大,供区隐蔽,皮瓣修薄后减少对蒂部血供依赖性,断蒂早,缩短疗程。笔者认为该皮瓣是颌颈部缺损修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腹股沟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复杂创面的方法以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9年5月, 我们对11例复杂的手部皮肤及软组织缺损创面, 其中手掌手背贯穿创面3例, 手掌套脱创面2例, 多处皮肤缺损创面6例, 设计以腹壁浅动脉与旋髂浅动脉为蒂的分叶皮瓣修复。切取皮瓣面积为5.0 cm×3.0 cm~12.5 cm×7.0 cm。结果术后10例皮瓣一期存活, 1例分叶皮瓣远端坏死, 换药治疗1个月后创面瘢痕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18个月, 平均9个月, 皮瓣质地和外观优良。结论应用游离腹股沟分叶皮瓣移植修复手部复杂创面, 可一次手术完成修复, 皮瓣成活率高、供区隐蔽、瘢痕小, 是修复复杂手部创面的一种较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颏胸瘢痕粘连畸形应用显微外科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982年以来,应用前臂皮瓣、胸脐皮瓣、侧胸皮瓣、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颏胸瘢痕粘连畸形13例,皮瓣面积最大16cm×30cm、最小9cm×15cm。结果:除1例胸脐皮瓣远端部分(2cm×3cm)坏死经全厚皮片移植愈合外其余12例均全部成活,皮瓣质地优良,外形佳,颏颈角及颈部达到较理想的形态与功能恢复。结论:颏胸瘢痕粘连畸形应用显微外科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设计主要以第1掌背动脉为蒂的手背双叶皮瓣,同时修复两个部位的手部皮肤缺损和拇指再造,共10例均获成功。皮瓣面积最小10cm×3cm,最大13cm×5cm,蒂宽1.5cm×2.5cm。皮瓣每叶面积最小为3.5cm×2cm,最大6cm×3cm。文中介绍了本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并对其手术适应证和优缺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以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为血供的带蒂腹部皮瓣覆盖上肢电损伤创面的手术方法,观察其应用效果。方法应用以第7~10肋间穿支血管供养的腹部皮瓣,修复6例电损伤患者肘部、前臂、腕部、手掌部创面。皮瓣面积16.0cm×12.0cm~9.0cm×7.0cm,移植皮瓣18.21d后断蒂。观察皮瓣的成活情况及外观。结果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蒂皮瓣血供可靠,手术操作简便、耗时短。5例皮瓣移植后全部成活;1例皮瓣因切取时超过脐旁线,致远端边缘3.5cm×2.0cm部分坏死。术后外观满意。结论肋间后动脉外侧穿支蒂皮瓣适用于前臂、肘部及手部损伤创面的修复。  相似文献   

20.
预扩张的颈浅动脉皮瓣移位修复颈部瘢痕挛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减少颈浅动脉皮瓣移位修复颈部创面后的并发症,设计了预扩张皮瓣的方法,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1995年3月~1997年10月,对12例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先行颈浅动脉皮瓣供区预扩张术,二期行预扩张皮瓣移位修复颈部瘢痕切除后创面,其中颌颈粘连9例,下唇颌颈粘连3例。预扩张皮瓣最大为35cm×14cm,最小16cm×7cm。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3cm×2cm坏死,植皮后创面愈合。其余11例皮瓣完全成活。随访6个月~3年,所有患者颈部活动明显改善,颌颈角生理角度恢复,皮瓣色泽正常,外观不臃肿,未见继发挛缩。结论颈浅动脉皮瓣预扩张后移位修复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是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