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9 毫秒
1.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复合七氟醚全麻对剖宫产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6月我院ASA分级Ⅰ或Ⅱ级、单活胎足月妊娠的剖宫产产妇60例,分为TAPB复合七氟醚全麻组(T组,n=30)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n=30)。T组产妇采用双侧TAPB后,七氟醚吸入全麻诱导后置入喉罩;C组产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记录产妇的麻醉前(T1)、麻醉后2 min(T2)、切皮时(T3)、新生儿出生后5 min(T4)、手术结束(T5)各时刻产妇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的变化,记录手术持续时间、麻黄碱用量、术中低血压,记录新生儿出生时的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结果组内比较,T组术中HR、MAP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产妇麻醉后HR升高,MAP下降,胎儿娩出后MAP升高(P<0.05);与C组比较,T组产妇T2时点HR低于C组,T2、T3时点MAP高于C组(P<0.05);T组测得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 2)高于C组(P<0.05);T组测得的新生儿脐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低于C组(P<0.05);2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B复合七氟醚全麻对剖宫产产妇血流动力学稳定、新生儿的血气分析结果更优。  相似文献   

2.
李胜  金敏霞  甘景立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7):2939-2941
目的:探讨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和神经行为能力(NBNA)的影响。方法: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全麻组和腰硬组,每组40例。分别在全麻和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记录并比较两组新生儿娩出后第1、5和10分钟的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后第3、14和28天的NBNA分值。结果:全麻组与腰硬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只要掌握好用药时机和剂量,氯胺酮复合丙泊酚全麻诱导对剖宫产新生儿Apgar评分及NBNA评分无不利影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5G脊麻针单穿腰麻在急诊剖宫产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急诊剖宫产术患者216例,随机分为单穿腰麻组(SA组,n=108)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n=108),SA组单用25G脊麻针直接穿刺行腰麻,CSEA组采用针内针技术行联合麻醉。观察2组产妇术中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记录麻醉操作时间、穿刺成功率及麻醉效果,对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 2组产妇麻醉过程中HR、MAP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成功率和麻醉效果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操作时间SA组明显短于CSEA组(P<0.01);术后感觉运动障碍和硬脊膜穿破后头痛发生率CSEA组稍高于SA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G脊麻针单穿腰麻比腰-硬联合麻醉操作更快、更简单,是急诊剖宫产术更为可取的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产科需行剖宫产术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硬膜外术前麻醉;观察组于手术前行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产妇不同麻醉方法不同时间段心率、动脉压及脑电双频谱指数、术后不良反应、麻醉优良率等指标。结果腰硬联合麻醉治疗组产妇麻醉优良率(100.0%)高于对照组(88.0%),且术后不良反应少于硬膜外麻醉组(P0.05)。另外,观察组麻醉诱导时间、追加麻醉药物剂量及手术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前应用腰硬联合麻醉麻醉效果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同时,对产妇及胎儿影响较小,肌松效果良好可促进产妇术后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全麻与腰麻剖宫产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的疗效。方法实施剖宫产(cesarean section,CS)并且愿意接受术后镇痛的产妇120例,分为全麻组与腰麻组各60例,术毕均接静脉电子镇痛泵。观察两组48 h内各随访时点的视觉模拟评分(VAS)、镇痛泵使用时间、按压次数(D1)、实际进入次数(D2)及产妇满意度评分。结果在术后1~2、4、16及24 h时间点,腰麻组的VAS评分、D1/D2明显低于全麻组(P<0.05),镇痛泵使用时间长于全麻组(P<0.05),产妇满意度高于全麻组(P<0.05)。结论腰麻后PCIA效果优于全麻,麻醉方式的选择可能会给患者术后镇痛带来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然分娩和剖宫产足月新生儿生后早期血糖变化。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11月分娩的足月新生儿120例,根据分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其中自然产组60例,剖宫产组60例(应急剖宫产22例,择期剖宫产38例),监测新生儿脐血血糖、分娩即刻孕母末梢血糖及新生儿出生后0.5 h、2 h、6h、12 h、24 h动态血糖。结果自然产组新生儿生后24 h内各时间点的血糖值、脐血及孕妇分娩即刻指端末梢血糖值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1)。应急剖宫产新生儿生后2 h、6 h的血糖值、脐血及孕妇分娩即刻指端末梢血糖值明显高于择期剖宫产新生儿(P0.01)。而应急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0.5 h的血糖值明显低于择期剖宫产新生儿(P0.05)。应急与择期剖宫产新生儿出生后12 h和24 h的血糖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低血糖母亲自然产组新生儿生后24 h内各时间点的血糖值、脐血及孕妇分娩即刻指端末梢血糖值明显高于低血糖母亲剖宫产组(P0.05)。结论部分足月新生儿存在生后早期发生低血糖的可能,自然分娩儿发生低血糖的可能性小于剖宫产儿,应急剖宫产儿低血糖多发生在出生后0.5 h左右,而择期剖宫产儿和自然分娩儿多发生在出生后2 h左右,孕母分娩前空腹低血糖与自然分娩相比,对剖宫产儿的血糖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阻滞(腰麻)加硬膜外阻滞(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镇痛分娩对产妇分娩方式、产程中宫缩情况及产妇、新生儿近期合并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在惠阳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产妇及其新生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8例选用腰麻及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麻醉组);未施行分娩镇痛的92例产妇及其新生儿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在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程中缩宫素使用及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方面的不同.结果 (1)分娩方式比较,联合麻醉组剖宫产26例(24.07%),对照组38例(41.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产钳助产22例(20.37%),对照组6例(6.5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阴道顺产60例(55.56%),对照组47例(51.0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麻醉组使用缩宫素32例(29.63%),对照组4例(4.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产妇、新生儿合并症比较,联合麻醉组胎儿窘迫、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分别为32.7%、3.70%、6.48%,对照组分别为28.5%、1.09%、3.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麻醉组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分别为4.63%、0.93%,对照组分别为3.26%、1.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程中对产妇施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产钳助产率,分娩镇痛与活跃期延长、第二产程延长有关,但不会增加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对产妇、新生儿并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对下肢骨折手术老年患者认知功能与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下肢骨折的老年患者分为全麻组和腰-硬联合组,每组50例。全麻组给予全身麻醉,腰-硬联合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比较2组麻醉前后的血流动力学、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腰-硬联合组麻醉后12、24 h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腰-硬联合组T4、T5时谵妄诊断用量表(CAM)评分低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T2、T3时平均动脉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组在T2、T3时心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患者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可以减少对中枢神经功能的损伤,进而避免引起患者认知功能异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分析腰硬联合麻醉与单独硬脊膜外腔麻醉两种麻醉方式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收集整理150例2011年2~6月在解放军第四五二医院进行正常剖宫产手术的产妇临床资料,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实验组)80例,硬脊膜外腔麻醉组(对照组)70例,比较麻醉后两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新生儿阿氏评分、不良反应、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新生儿阿氏评分、不良反应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运动神经阻滞恢复评分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剖宫产手术中行腰硬联合麻醉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满足临床手术需求,是剖宫产手术的理想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利用FloTrac/Vigileo系统研究预注去氧肾上腺素与麻黄碱对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母婴的影响。方法择期行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的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三组:E组静脉泵注麻黄碱8mg,P组泵注去氧肾上腺素100μg,C组为对照组。监测入室后5min(T1)以及麻醉后2min(T2)、3min(T3)、5min(T4)、10min(T5),切皮(T6)、子宫切开(T7),胎儿娩出后即刻(T8),静滴缩宫素后(T9),手术结束(T10)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左心排量(CO)等。记录低血压以及恶心呕吐发生率。新生儿状况由Apgar评分评定。结果 C组低血压的发生率高于E组和P组(均P<0.05)。C组MAP在T3、T4、T5时与T1时比较均降低(P<0.05),E组、P组产妇麻醉后各时间点MAP与T1时比较均平稳,E组CO在麻醉后与T1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组、C组CO在T2、T3、T4、T5时与T1时比较有一定程度降低(P<0.05)。三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预注去氧肾上腺素与麻黄碱都可以有效防治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后低血压,FloTrac/Vigileo系统可应用于产妇剖宫产术中持续有效的监测腰硬联合后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姚卓智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2):2224-222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剖宫产术产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92例PIH剖宫产妇随机分为腰麻一硬膜外联合阻滞(CSEA)组和硬膜外阻滞(EB)组,分别给予相应的麻醉方式。在入室平静后、麻醉起效后和胎儿娩出后分别对其患者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并对新生儿进行1min和5rainApgar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ASA分级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两组全血低切粘度相似(P〉0.05);麻醉生效时,两组患者的全血低切粘度均下降,低于麻醉前(P〈0.05),而CSEA组下降更明显(P〈0.05);胎儿娩出时,两组的全血低切粘度较麻醉中没有明显改变,但仍较麻醉前低(P〈0.05),并且CSEA组的全血低切粘度仍要低于EB组(P〈0.05)。全血中切粘度、全血高切粘度和血浆粘度三个指标,均显示出和一样的改变趋势。两组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CSEA组均较EB组稍高,但未见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较硬膜外阻滞均能改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术产妇的血液流变学状态,但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更明显,对母儿更为有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BioZ.com,探讨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19例择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的产妇,ASA Ⅰ~Ⅱ级,连接BioZ.com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分别在麻醉前,麻醉后5、15 min,胎儿娩出前1 min,胎儿娩出后3 min,术毕时记录心率(HR)、每搏输出量(SV)、平均动脉压(MAP)、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体循环阻力(SVR)、胸腔液体量(TFC)、左室射血时间(LVET).结果:围术期各时点HR、TFC、LEVT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后15 min SVR开始下降,术毕时仍显著低于麻醉前(P<0.01),SV、CO、CI在麻醉后15 min开始升高(P<0.05);MAP除在术毕时显著低于术前(P<0.01)外,其他时间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胎儿娩出前后相比,胎儿娩出后产妇的 HR、MAP基本维持稳定,而SV、CO、CI明显升高,SVR则明显下降(P<0.05);SV、CO、CI与SVR呈负相关(P<0.01),MAP 与SVR呈正相关(P<0.01).结论:应用BioZ.com监测剖宫产围术期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可为围术期的处理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刮宫产手术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各种指标的变化,以探讨剖宫产手术中麻醉对产妇及胎儿的影响作用,从而指导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方法随机选择本院采用硬膜外麻醉与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病例60例,其中硬膜外麻醉28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32例。对术中和术后的各个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剖宫产术病例中采用硬膜外麻醉的较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显效时间明显延长、阻滞效果显著下降(P〈0.05);而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血压变化与硬膜外麻醉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控制血压以及孕产妇无特殊情况时,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可能是临床上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期拟行下腹手术老年患者80例,ASAⅡ~Ⅲ级,随机分成连续硬膜外阻滞(CEA)组和腰硬联合麻醉(CSEA)组,每组40例。记录麻醉后1 h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并观察起效时间、麻醉平面、麻醉完善时间、麻醉效果,术后随访有无头痛等副作用。结果两组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SEA组血压下降、心动过缓明显少于CEA组(P<0.05),术后均无头痛。CSEA组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短于CEA组(P<0.01),CSEA组麻醉效果优良者100%,CEA组麻醉效果优良者80%,CSEA组效果优良者明显高于CEA组(P<0.05),两组麻醉最高平面均在T8以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可安全、有效用于老年患者下腹部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效果及对母儿安全的影响。方法抽选该院自愿要求实施无痛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无椎管内麻醉手术禁忌证、单胎头位产妇100例为观察组,予以1 m g/m L罗哌卡因复合0.5μg/m L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同时选择条件相似未行任何镇痛措施的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镇痛效果、产程、产妇下肢肌力、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麻醉10 min后直至宫口全开时产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新生儿Apgar评分、缩宫素使用率、产妇下肢肌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镇痛后产妇生命体征以及血氧饱和度均相较于镇痛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阴道分娩产妇的镇痛效果显著,显著降低及剖宫产率,并且不增加母婴安全隐患,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头高位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和硬膜外阻滞(EA)组各60例。CSEA组采用头高15&#176;左侧卧位,于L2~3穿刺蛛网膜注入等比重布比卡因7.5 mg行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其后置钢丝硬膜外导管于硬膜外腔行EA。EA组只行EA。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后3 min麻醉平面、切皮时麻醉平面、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出现时间均快于EA组(P<0.01),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麻醉后的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神经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高位等比重CSEA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麻醉起效快,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母婴安全,比单用EA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细针腰麻与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 153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25G细针腰麻(S组,53例)和腰硬联合麻醉(L组,100例),椎管内注药完成后,记录两组脊麻完成时间、麻醉操作全程时间、麻醉阻滞起效时间。穿刺完成后仰卧,记录仰卧体位低血压综合症(SHS)发生率,平卧后2 min测试感觉阻滞平面、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结果产妇一般情况、新生儿的Apgar评分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术中麻醉效果相当。S组脊麻穿刺时间长于L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是S组麻醉操作全程时间、脊麻注药完成后至平卧时间短于L组,S组SHS发生率少于L组(8%vs.21.27%),有显著性差异(P0.05)。仰卧即时、仰卧后2 min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S组评分均低于L组(P0.01),平卧后2 min测试感觉阻滞平面,S组高于L组(P0.01)。结论细针腰麻效果确切、阻滞平面扩散充分,优于腰硬联合麻醉,能够满足剖宫产手术要求。在使用腰硬联合麻醉套件时可优先考虑采用9号皮针引导25G细针腰麻技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盐酸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2例单胎足月妊娠拟行剖宫产的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均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术后视疼痛情况肌内注射哌替啶,观察组术后接含0.125%盐酸罗派卡因+0.5 μg·mL-1舒芬太尼镇痛液的镇痛泵,行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且日哺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后观察组的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盐酸罗派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自控镇痛可明显减少因疼痛引起的泌乳功能下降,对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母乳喂养有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对剖宫产术病人恶心及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160例择期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组(A组)与对照组(B组),各80例。A组产妇入手术室后行自控耳穴电刺激,取神门穴,频率为1.5Hz,强度由产妇自己掌握,刺激30min后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术中持续刺激至术后2h;B组不进行电刺激。观察两组病人麻醉开始至胎儿剖出(T1)、胎儿剖出至子宫缝合完毕(T2)、探查腹腔至缝合皮肤切口(T3)、硬膜外腔给予吗啡至术后2h(T4)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术中甲氧氯普胺、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术中出血量。结果 A组较B组T3、T4时间段的恶心及呕吐发生率降低(χ2=6.135~17.670,P〈0.05),甲氧氯普胺使用率降低(χ2=26.467,P〈0.05);两组T1、T2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低血压、低心率发生率,缩宫素、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术中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自控经皮电刺激耳神门穴可明显降低剖宫产术中探查腹腔后与硬膜外使用吗啡后恶心及呕吐的发生率,但对麻醉开始至胎儿剖出时间段恶心及呕吐发生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保障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及新生儿的安全,寻求剖宫产中有效的麻醉方法及管理。方法选择血小板计数(Ph)〈100×10^9的55例产妇,分椎管内麻醉组39例(Ph〉50×10^9/L)和全麻组16例(Ph〈50×10^9/L)。其中椎管内麻醉组中连续硬膜外15例(Ph〉70×10^9/L)、蛛网膜下腔麻醉24例(Pit为50×10^9-70×10^9/L),回顾性分析55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在剖宫产术中的麻醉情况。结果所有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剖宫产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椎管内麻醉产妇和全麻产妇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产后1min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椎管内麻醉组的窒息新生儿发生率明显少于全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4,P〈0.05),而无窒息和轻度窒息新生儿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2.25、2.89、P均〉0.05)。产后5min新生儿间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分别=0.96、1.33、0.58,P均〉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产妇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麻醉方式,且应充分估计病情及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