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人理脾多注意脾阳 ,常忽视脾阴。五脏皆有阴阳 ,其本质表现各不相同。《灵枢·本神篇》曰 :“肝藏血 ,血舍魂……脾藏营 ,营舍意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 ,五脏不安……肾藏精 ,精舍志……。”脾为仓廪之本 ,营之居也。脾主运化 ,非独脾阳之能 ,还需赖脾阴的资助。正如唐容川在《血证论》中云 :“脾阳不足 ,水谷不化 ,脾阴不足 ,水谷仍不化。譬如釜中煮饭 ,釜底无火固不熟 ,釜中无水 ,也不熟也。”脾之阴 ,乃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血 ,在脾阳的作用下 ,营养脏腑经络四肢百骸。故脾阴虚体现在以营血不足为主。1 .脾阴虚的证候特点脾阴充盈 ,灌溉一…  相似文献   

2.
浅谈脾阴虚     
万物皆有阴阳,而脾虚自然也有阴阳之分。研究脾阴虚证治,对临床实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就形质而言,脾阴指水谷所化生之营血、阴液、脂膏之类精微物质;就功能而论,脾阴,主要指脾有濡养本脏以及它脏、四肢、九窍的作用。血液的生化有赖于脾阴的润养,故清代唐容川有“脾阳虚则不能滋生血脉”之说。脾主运化的功能除包括脾阳的作用外,脾之阴液参与也必不可少。唐容川谓:“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  相似文献   

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五脏皆有阴阳,脾脏未能例外。在生理上,有脾阴、脾阳之分;在病理上,有脾阳虚、脾阴虚之别。脾胃学说临床上一般侧重脾阳、胃阴,而无脾中之阴。虽然脾阴之说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特别是温病学派的发展,曾赋予不少新的内容,但对脾阴的证候特点、病机及其治疗方药,尚缺乏较完整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据《内经》“阴阳者 ,万物之能始也”这一基本原理 ,脾为五脏之一 ,与他脏无异 ,亦应有阴阳之分。然脾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运化 ,主升清 ,其运动特点以升、动、散为主 ,此皆阳之作用。故许多中医书籍在论述脾脏生理、病理时 ,对脾阳及其病证均阐述得较具体全面 ,而对脾阴及其病证 ,虽有论及却简而不详 ,亦有干脆予以否定的 ,致使相当一部分医家偏执“脾无滋法”之说 ,而这种认识有悖《内经》基本原理 ,且与临床实际不尽吻合。故正确地理解脾之阴阳 ,确立其基本概念 ,不仅有利于脏腑阴阳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 ,而且也有利于临床、教学及科研。…  相似文献   

5.
<正>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每一脏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肾有肾阴肾阳,脾有脾阴脾阳等等.一旦阴阳偏颇即可发生病变.前贤张景岳、周慎斋及张锡纯、俞根初等脾阴理论多有阐发,并在医疗实践中创立了理阴煎、补阴益气煎、慎柔养真汤等方剂,均有调治脾阴的作用.脾的运化功能,虽赖脾阳的推动,但阳气的作用,必须以阴液为基础.若平素津血亏虚,或因热病、久病阴液耗损,以致脾阴不足,影响脾之运化,则可出现纳减食少腹胀、口干、便结、舌干少津、脉细而数等证.然脾阴亏虚,或单独出  相似文献   

6.
<正>关于阴阳,《素问.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人之五脏,亦各有阴阳,脾属五脏之一,当有脾阴脾阳之分;其病理,当有脾阳虚与脾阴虚之分。临床脾阴虚证并不乏见,明.缪仲淳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  相似文献   

7.
<正> 近年来,对于脾阴学说的研究,已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略述其源流,以作深入研究之参考。一、脾阴理论与临床基础的奠定脾阴理论是脾胃学说的内容之一,其实质内容可上溯至《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说明五脏均有阴阳可分。《素问·玉机真脏篇》:“脾为孤脏,中央土,以灌四旁者也。”提示脾之为后天之本,是脾阴脾阳共同作用的结果。《素问·平  相似文献   

8.
脾胃阴虚论     
脾阴与脾阳相对 ,指营血和本脏阴精。以脾能化生营血这一功能而言 ,化生的营血属脾阴 ,化生的过程属脾阳。脾阴是脾阳的活动产物 ,而脾阳又不能离开脾阴单独存在 ,所以古人说 :“无阴则阳无以生 ,无阳则阴无以化”可见统血 ,主肌肉 ,化生营血等都是脾阴和脾阳总的功能。脏腑阴阳失调 ,可出现脾阳虚或者脾阴虚的临床表现。胃阴指胃中津液而言 ,由水谷所化生 ,与胃阳相对。脾胃结合 ,共同主持水谷的消化、吸收、运输。在生理情况下 ,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若脏腑阴阳发生偏盛偏衰 ,可出现脾阴虚和胃阴虚的不同证候。脾主湿而恶湿。脾阳不健…  相似文献   

9.
<正> 近年来,中医期刊论述脾阴虚者逐渐增多,论述脾阴虚生湿泄泻者,却少有报道。笔者对此治疗略有心得,浅述于下。1 对病机的认识 脾虚,一般多责之脾阳(气)虚;脾失健运,一般也多责之脾阳(气)虚。据临床观察,并不尽然。脾的生理功能,由脾阴与脾阳(气)协同完成,缺一不可。脾阴,包括营血、津液之类;脾阳(气),包括卫气、中气之类。脾主运化,多指脾阳(气)的作用而言,但必有脾阴的参与,二者相辅相成。如《养生四要》中说:“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  相似文献   

10.
《素问·宝命全形论》云:"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人体每一脏器都有阴阳两个方面,脾脏自然也有脾阴脾阳之分,一旦阴阳偏颇即可发生病变.脾之运化功能虽赖脾阳推动,但须以阴液为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有关脾阴的论述,《内经》已见端倪,历代医书亦有记载,皆因论之不详,至今无系统的辨证论治依据。笔者浏览前人典籍及后世诸家之说,结合临床经验,对脾阴虚的病因病机及其证治的规律进行探讨,以期充实脏腑辨证的内容。脾阴的概念牌者脏也,属土,主运化。脾土又分脾阳和脾阴,脾的运化功能是由脾阳和脾阴共同完成的。脾阴是脾气或脾阳行使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它能化生脾气,充养脾气;而脾气旺盛,又能化生脾阴。这是“无阴则阳无以化,无阳则阴无以生”之理。但人们多论脾阳而少论脾阴,实则是忽视了脾阴在脾土运化中的重要作用。脾之有阴,古文献中已有  相似文献   

12.
关于阴阳,《素问·保命全形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人之五脏,亦各有阴阳,脾属五脏之一,当有脾阴脾阳之分;其病理,当有脾阳虚与脾阴虚之分。临床脾阴虚证并不乏见,明·缪仲淳于《先醒斋医学广笔记》提出“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清·唐容川于《血证论》云“脾润则长养脏腑”,明确提出“调理脾胃,须分阴阳”。历代医家对脾阳虚证论述较多,尤其是李东垣之《脾胃论》与《内外伤辨惑论》之后,对脾阳虚证的认识更日趋详备;而对脾阴虚证论述相对较少,至今未形成一套系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张洁 《福建中医药》2004,35(4):52-53
脾气包括脾阴和脾阳,然而历代医家的论述中,涉及脾阴者甚少。《内经》曰:“脏真濡于脾。”其中的“濡”字就是指脾阴的作用。《伤寒杂病论》中有专篇论述以脾阳为主的太阴病,而根本没有提及脾阴。至金元时代脾胃大家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又详于脾阳而忽略脾阴。直至明清时代,始为医家所注意,对脾阴的认识逐步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明清医家不仅对脾阴、脾阴虚有明确论述,而且对其生理、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药均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正> 人体五脏,皆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然而,对脾阴之说,未见先贤有所详论。近年来,人们对脾阴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对脾阴亏虚临床辨证治疗的认识尚有争执,笔者在此谈谈个人见解,谬误之处,尚希同道教正。脾阴虚的证候特点脾为至阴之脏,喜燥而恶湿,医者治脾之病,多重脾阳而忽视脾阴。清代唐容川说:“李东垣后,重脾胃者,但知宜补脾阳而不知滋养脾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充分肯定了临床治疗脾阴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论脾常偏重脾阳,提及脾脏病理,一般也常多考虑脾气虚或脾阳虚,很少考虑脾阴虚。究其原因有二:一是脾性“喜燥恶湿”,故片面强调湿邪容易犯脾的一面;二是把脾的运化称作“为胃行其津液”,这就容易把脾的物质方面误认为胃阴,其实,五脏皆有阴阳,“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灵枢·本神篇》)。所以脾阴不足作为脾脏病理之一,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脾运化水谷、化生气血、统摄血脉、滋养形体等功能,是脾阳和脾阴协同作用的结果,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缺一不可。诚如唐容川所言:“脾阳不足,水谷因不化;脾阴…  相似文献   

16.
五脏皆有阴阳,脾脏也不例外,但历来医家多详述脾阳脾气,极少论及脾阴。脾阴理论内容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灵枢》,《灵枢·本神篇》论“脾藏营”,《灵枢·营卫生会篇》论“营出于中焦”…,说明脾阴由中焦之水谷精微所化生。张仲景则从临床证治的角度指出了脾阴虚证的存在,《伤寒论》在治疗外感病时有两个前提,一为“阴阳自和”,  相似文献   

17.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说明人体是一个阴阳的对立统一体。五脏均有阴阳可分,“孤阴不生,孤阳不长”。脾脏也不例外,生理上有脾阴、脾阳之分,病理上有脾阴虚、脾阳虚之别。但历代关于脾阳的论述较多,临床应用也较多,而对脾阴的论述较零散。笔者认为在临床上脾阴虚并不乏见,许多医生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滋补脾阴的方法,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个人临床应用的体会介绍如下。1脾阴虚的病因病机脾阴虚的成因,一般多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久病虚损,长期脾胃失调,以致气血内伤,水谷不化,津液不充。凡饮食偏嗜…  相似文献   

18.
1 脾胃与人体阴阳平衡 脾具有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作用,称为"仓廪之官"(《素问·灵兰秘典论》、"仓廪之本"(《素问·六节藏象论》).脾脏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脾之阴阳.如缪仲淳《先醒斋医学广笔记》说:"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万密斋《养生四要》说:"受水谷之入而变化者,脾胃之阳也,散水谷之气而成营卫者,脾胃之阴也."《血证论》说:"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胃主受纳和腐熟水谷,饮食物在胃中,初步消化,形成食糜,将精微物质游行布散,上输于脾,通过脾之运化,散精归肺,供养周身.  相似文献   

19.
中医临床论及脾阳(气)虚的多,责这脾阴虚的少,甚至有"脾无阴虚"之说。其实临床上脾阴虚症并不鲜见。吴鞠通曾指出:"病邪有伤脾阳,有伤脾阴,彼此混淆,贻害无穷。""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从阴阳学说的观点出发,人体的脾脏,生理上应有  相似文献   

20.
唐宗海的《血证论》,不仅以治血证见长,而且在调治脾胃方面颇有创见。唐氏认为:李杲的《脾胃论》专补脾阳,而忽视了脾阴的重要意义,应该说脾运作用是由脾阳和脾阴两种因素共同完成的,作者参用西医的观点阐述了补益脾阴法的二重观,颇有启发意义。补益脾阴以存津液为依据唐氏衷中参西,指出:“《内经》之旨,谓脾胃主消磨水谷,肝胆之气寄于胃中,以疏泄水谷。西医则云:谷入于胃,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