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柏年教授认为,肛肠病多与风、寒、燥、湿、瘀等病理因素关系密切,尤以风邪为主,常兼夹为患。"风中肠腑"是导致肛肠病的重要病机,故其临床善以风药治疗肛肠病。盖风药流行肺气,拨转中焦枢纽;疏风行气,清化肠道壅热;宣化胜湿,风行湿浊自除;疏风润燥,增济肠道河川。文章阐释"风中肠腑"之病因病机及李柏年教授临证活用风药经验,以期为肛肠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金元时期四大名医之一李东垣,积极倡导脾胃学说,提出了"脾胃内伤,百病由生"的著名理论,李氏尊《黄帝内经》之医理,继承其师易水派名医张元素之药学经验,临证组方中尤以擅长运用风药治疗脾胃内伤杂病,并在其著作《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中详细论述分析了风药的各种治疗作用。当代众多医家对李东垣运用风药的经验探究及风药的临床使用特点著述颇多,但对风药"升阳"这一显著特性仍有未尽之处。从李东垣治疗脾胃病的特点而言,风药"升阳"的特色包括升阳引经、升阳除湿、升阳解表等几个方面,对于临床脾胃病的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挖掘古籍方剂分析并总结心悸病的治疗中风药的使用规律,为心悸病合理配伍风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检索关键词在中国方剂数据库中筛选出治疗心悸病的方剂,并建立相关的EXCEL数据库,采用频次分析和关联规则方法。结果筛选出治疗心悸病相关方剂925首,涉及中药359味,以补益药为主,共含51味风药,以发散风寒类风药使用频次最高;筛选出66组风药组合,多是以两味风药配伍补益药为主。关联分析中祛风寒湿药与发散风寒药配伍组合应用居多,虫类风药组合紧密性高,规则性强。结论心悸病治疗中以补益药为主,风药在心悸病治疗中属于辅佐地位,以发散风寒为主,兼顾活血祛风、祛风除湿、息风止痉,强调内风、外风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根据《内经》"风为百病之长"的著名论断,结合数十年来对刘河间玄府学说及开通玄府治法的深入研究与实践探索,王明杰教授提出"脑病从风论治"的学术主张。认为脑为清窍,又居高位,最易受风,病多兼风。脑中玄府闭塞是脑病病机的关键,风药、虫类药等治风之品引药入脑,治风宁脑、开通玄府,通窍醒脑,在脑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临证善于灵活运用风药、虫药组成的七味追风散治疗血管性头痛、脑动脉硬化性眩晕、脑梗死、面神经炎、血管性痴呆、帕金森氏病等多种脑病,见解独到,经验丰富,疗效显著,为中医治疗脑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小球肾炎属中医"慢性肾风"范畴,从"风-络脉-玄府"层面论述慢性肾风的中医"因、机、证、治"。风扰肾络是本病发病的首要因素,湿热瘀毒、痹阻肾络是本病重要的病理演变,肾络痹阻、玄府开阖失司乃本病的病机本质;治疗强调病、证、症三辨相合,倡导"肾风从风论治"的治疗大法,临床当酌用风药,以辛通玄,祛邪通络,标本兼顾。  相似文献   

6.
便秘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临床尤擅脾胃病之诊治,徐老运用风药治疗便秘,常获良效。风药以"风"冠名,辛散升浮,如防风、柴胡、羌活、独活、升麻、细辛、葛根等皆属风药,从脏腑辨证可取其祛风宣肺、升发脾阳、疏肝理气之功,从气血辨证,可借其散火澄源、扬帆鼓气之力,配合其他通便之法治疗便秘。徐老强调临床运用风药治疗便秘之时,应注意首选风药中润剂,如防风、荆芥一类,合理配伍养阴、清热、益气之品,用量宜轻、中病即止,以防其耗气伤阴之弊。  相似文献   

7.
《辽宁中医杂志》2019,(12):2518-2520
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是消化内科常见的难治性疾病。刘启泉教授主张"病下辨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胃食管反流病的病机主要为胃气上逆、湿浊内蕴、肝郁火旺、脾胃气虚,治疗上常以风药、化湿药、清热药、平补药来恢复脾胃正常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8.
李军 《江苏中医药》2014,46(3):8-10
溃疡性结肠炎(UC)病程迁延,病情复杂,治疗上缺乏特异性措施,治愈难度大,且常易复发,是消化内科难治病之一。其在病因、病位、发病及病机等各方面,具备风邪、湿邪致病特点,符合"脏腑风湿"理论范畴。从风药药性看,其具有祛风(湿)主要功效,于本病证治颇为吻合。从风药临床实践看,一些祛风(湿)药如防风、柴胡、苍术、升麻、桔梗、葛根等;具有祛风(湿)作用的方剂如羌活胜湿汤、秦艽椿皮汤等常用于治疗本病,并取得实效。临床应用风药治疗UC,应注重散邪、透邪,同时不忘扶正,当灵活把握应用时机与药量,体现其"轻灵辛散"之性。风药治疗UC,延伸了中医临床审因论治的思路,丰富了脏腑顽症从痹论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荨麻疹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的皮肤病,病因病机复杂,但总的来说其发病与风邪关系密切。风邪无论是外感还是内伤,均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发为本病。风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等灵动风性,根据荨麻疹发病机制不同,其在治疗中的作用有所差异,如邪犯肺卫,风药可宣之发之;湿热困脾,风药可散之利之;风生于肝,风药可疏之潜之;肾风留玄,风药可通之行之;风因心生,风药可止之熄之。文章试通过分析风药的作用特点,结合荨麻疹发病机制,论述在遵循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风药在荨麻疹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消渴痹证由慢性高血糖和微血管病变引起的以"凉、麻、痛、痿"为特点的对称性多神经病变,病机与消渴日久,阴伤气耗,正虚邪恋,久病入络、瘀血阻滞有关,而阴虚、血瘀、糖毒皆能化生风邪,治疗时应在益气活血、化瘀通络法(或中药)的基础上加上治"风"药。但消渴痹证为顽疾,非一般治"风"药可达,结合络脉学说、脉络-血管系统病的同一性及取象比类思维,引入"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善治风疾"的藤类风药治疗消渴痹证,临床效果独特。一则作为引经药,引药物直达脉络;一则加强祛风通络止痛之功,实为点睛之处。  相似文献   

11.
介绍林季文老中医"儿童诸病气源论"治疗小儿伤风咳嗽经验。林季文老中医提出"儿童诸病气源论",认为小儿病症多因周身气机失调产生。小儿伤风咳嗽的核心病机是肺气受郁,气机失调。治疗上宜疏风宣肺,调理气机。临床上善用辛味药宣降肺气和虫类药僵蚕搜风温肺化痰,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周冰  董新寨  秦建黎 《光明中医》2010,25(12):2173-2175
本文重点介绍了三晋名医秦建黎教授对风药功效的独特见解,他提出风药不仅具有祛风发汗、通经活络、升阳解表、燥湿醒脾、散火解郁等功效,还创造性提出风药具有活血作用,即"风能活血"的观点,临床擅于运用风药治疗各种疾病,尤其广泛运用于外感病、内伤杂病、皮肤病、伤科病症、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运用巧妙,配伍精准,是其临床用药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13.
基于"病-证-症-势"辨治特发性膜性肾病,指出辨病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时可将"风邪-风药"作为中西医汇通辨病治疗的结合点,总结出青风藤、僵蚕、蝉蜕的辨病靶药;认为特发性膜性肾病的基本证型为脾肾亏虚、风湿瘀内蕴证,以健脾益肾、祛风通络为治疗大法,基于此总结出临床常用的基本方。临床中又在辨病、辨证治疗的基本方基础上随症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时刻把握疾病病势的发展,方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郁证病机复杂,表现多变,病程持久,临床应用风药辨证论治郁证取得良好疗效。本文主要以中医气机、脏腑理论为切入点,对郁证病机、风药的内涵及作用等内容进行梳理,论述风药治疗郁证的相关机理。郁证涉气机郁滞,脏腑功能紊乱。其发生不外乎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脾失健运,清阳不升;肺失宣降,气机郁闭;肾失气化,阳气虚衰等。针对郁证的病因病机,根据风药升、散、透、窜、通、燥、动的特性,分别从疏肝理气、运脾化湿、宣降肺气、助肾气化等方面论述风药在郁证治疗中的作用。认为风药辛温发散,常伤阴耗气,应用须审慎,当中病即止。结合现代研究,以期能为郁证的临床治疗提供可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陕西中医》2015,(9):1212-1214
目的:探讨"风药"在脾胃病方剂中的配伍规律。方法:查询《中医方剂大辞典》,收集含有风药的脾胃病方剂进行分析。结果:脾胃病方剂使用风药主要为祛散风寒、祛散风热和祛风通络药物,次要为祛风胜湿止痛、祛风除湿、祛风化痰药物。结论:"风药"具有调节脾升胃降及祛湿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是常见的一种胃肠道功能紊乱性疾患,起病隐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中医治疗此病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以"土湿木郁"为核心病机,运用风药胜湿、升阳、调肝三大功效对IBS-D病因病机及临床运用进行相关性探讨,突显风药在此病治疗中的关键作用。临证在抑木扶土的基础上,酌情加用风药,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变应性鼻炎(AR)发病机制涉及变应原、免疫细胞、免疫球蛋白、炎性介质之间的层级急慢性反应,而且具有一定的异质性,对现有治疗方案的反应也不尽相同,部分患者临床效果不佳。中草药治疗AR不仅能改善临床症状,而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已成为临床治疗AR的经常选项。由于古代医籍中关于鼻鼽的描述与AR的临床表现非常接近,其主要病因病机为外感风寒、肺中虚冷、邪郁化热生风。所以,现代中医认为鼻鼽包括变应性鼻炎、变应性鼻窦炎及血管舒缩性鼻炎。根据鼻鼽(包括AR)的病因病机及临床特点,应当属中医风病范畴。但现代中医辨证AR偏重于脏腑虚损,忽视风邪的辨证,与临床治疗必用风药的现实形成较大反差,甚至导致临床研究不重辨证的反常现象。文章从中医治疗AR必用风药的现象出发,结合传统中医论述和现代风病理论研究成果,提出AR属于中医外感风病范畴,风邪是主要病邪,临床辨证应突出风邪,祛风胜湿法是关键治法。并根据临床治疗AR所用经典名方大多源自《伤寒论》,且都是以风药为主、治疗外感病的处方,并且效果良好,推断风药具有的"祛风止痒"功效可减轻或阻断鼻黏膜的变态反应,达到止痒、止嚏的目的;"祛风胜湿"功效可减轻鼻黏膜水肿,起到止涕、通塞的作用。现代研究也发现,以风药为主的经典名方和临床用于AR治疗的风药大多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过敏、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说明祛风胜湿法及其指导下的风药治疗AR不仅符合中医传统理论,而且具有现代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开创了疾病的内伤学说,倡导"独重脾胃"的辨证体系,形成了脾胃学派,对后世影响巨大。李东垣在临证组方中尤重视运用"风药"治疗脾胃病,文章旨在探析"脾胃"之特性与风药的功效特点,对李东垣的"风药健脾"之理论机理及其临证运用经验予以分析、总结,体悟其中方药运用之理,以期为后世临床运用"风药健脾"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总结赖新生教授针药结合治疗癫痫的经验,从痫证的病因、病机及针药论治分别阐述,并介绍"通元针法"治疗痫证的理论依据及使用方法。赖教授临证强调谨守病机,注重辨证,治病求本;认为风痰瘀虚为主要病机,指出癫痫发作期及间歇期均可使用针灸,但慎用电针;调神为治痫至要,针药并施,通督归元,每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刘献琳教授宗叶天士之学,从"伏邪"角度阐述头风发病特点;根据头风"上实下虚"的病机特点,从脏腑立法选方施治;提倡以风药治疗头疾;创立疏风通络、活血通络及搜剔通络三法治疗头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