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探讨流浪精神病人的临床护理对策,为今后提高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入院的215例流浪精神病人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并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年来所救助的流浪精神病人(215例)占同期住院精神病人(5535)的比例为4%,所有病人均受到规范的精神科医疗救助,未出现任何医疗意外及事故。结论:精神病人流浪在街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给社会带来许多不安定因素,由于救助的病人无病史和个人资料,背景复杂,精神病的表现各不相同,加大了护理难度,给精神病院增加了新的课题,同时也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精神卫生的工作人员加强对这部分弱势群体的治疗与护理,可以维护社会稳定,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贵阳市流浪精神病人管理现状调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了解贵阳市住院城市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现状,探索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办法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2006年8月入院的1 078例流浪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一般情况调查,统计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人来源、入住原因、合并躯体疾病、诊断、出院方式等,采用CCMD-Ⅲ诊断标准,并对城市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住院流浪精神病人(1 078例),占10年来住院患者的比例为8.84%,其中男性(550例)稍高于女性(528例),平均年龄为37.7岁,由公安送入者占95%,救助站送入者占5%.入院原因依次为流浪街头、行为紊乱、伤人毁物、赤身裸体等.1 078例经治疗1~2周后出院,出院方式几乎均为送交送人单位.所有病人中,合并躯体性疾病158例(占14.7%),诊断精神分裂症居多(718例,占67%),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应激障碍、癫痫等(360例,占33%).所有病例均受到规范化培训的精神专科医疗救助,未出现任何医疗意外事故,并且探索出了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由于多种原因,不少精神病人流浪街头,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及城市容貌,不但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而且给本人、家庭、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在流浪精神病人救助过程中,遇到医疗、法律、社会、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现行法规中难以找到解决依据.结论加强对这些弱势群体管理,需政府、公安、司法、财政等多系统、多部门协同解决,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造福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精神卫生立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孙远  罗炳华  刘成华  黄群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407-407,403,408
目的:了解贵阳市住院城市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现状,探索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办法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1996年6月~2006年8月入院的l078例流浪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一般情况调查,统计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人来源、入住原因、合并躯体疾病、诊断、出院方式等,采用CCMD-Ⅲ诊断标准,并对城市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方式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住院流浪精神病人(1078例),占lO年来住院患者的比例为8.84%,其中男性(550例)稍高于女性(528例),平均年龄为37.7岁,由公安送入者占95%,救助站送入者占5%。入院原因依次为流浪街头、行为紊乱、伤人毁物、赤身裸体等。1078例经治疗1~2周后出院,出院方式几乎均为送交送入单位。所有病人中,合并躯体性疾病158例(占14.7%),诊断精神分裂症居多(718例,占67%),其次为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心境障碍、应激障碍、癫痫等(360例,占33%)。所有病例均受到规范化培训的精神专科医疗救助,未出现任何医疗意外事故,并且探索出了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模式。由于多种原因,不少精神病人流浪街头,严重影响正常社会秩序及城市容貌,不但给社会带来很多不安定因素,而且给本人、家庭、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在流浪精神病人救助过程中,遇到医疗、法律、社会、经济方面的诸多问题,有些问题在现行法规中难以找到解决依据。结论:加强对这些弱势群体管理,需政府、公安、司法、财政等多系统、多部门协同解决,这也是维护社会稳定,造福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示精神卫生立法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护理难点及护理应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护理难点,进一步研究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129例女性流浪救助患者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进行总结分析.结果:2年来救助的女性流浪救助患者(129人)占同期住院精神病患者(5 535人)的比例为2.3%.占同期所有流浪精神病患者(215人)的比例为60%.所有女性流浪救助患者均受到良好的治疗与护理.结论:女性救助精神病患者是一个特殊群体,她们流浪在街头,严重影响社会秩序,加强对该类群体的救助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城市流浪乞讨危重病人医疗救助工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我们对2005年前9年与2006年-2008年3月之间咸阳市城市流浪乞讨危重病人的医疗救助情况进行了评估,目的 在于探讨城市流浪乞讨危重病人医疗救助中,政府投入、设制工作流程的重要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的分析了389例城市流浪乞讨危重病人救治状况,在政府投入、抢救流程设置、医院承受的经济精神压力、各部门的配合、维护城市形象等方面,将2005年前与2006-2008年3月之间的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在389例城市流浪乞讨病人的救治中,其中2006-2008年3月之间 89例,政府在救助投入方面加大了力度,市急救中心、市救助站与公安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规范了管理流程,使每一位患者都得到妥善救治和安置,收效甚好,维护了城市形象,明显好于2005年之前.结论 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传染病人的救治,是政府的重要职能,只有政府各部门相互配合,承担责任,将救治工作落到实处,才能切实维护政府形象,提高城市品位,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流浪救助精神病人伴发疥疮的护理特点和防止疥疮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流浪精神障碍患者中伴发疥疮者的护理措施进行整理。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15例患者均被治愈,未发生交叉感染病例。结论:对流浪救助精神病人中伴发疥疮者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是促进其康复,控制病员之间相互传染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流浪精神病人救治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流浪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精神病患者,由于其特殊性,流浪的精神病人历来是政府积极救助的弱势群体,救助的方式方法必受国家政策和法规的影响。2003年5月国家废除《城市流浪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于当年的7月出台《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这些政策的改变势必也会对城市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方式方法发生变化。笔者对本市流浪精神病人在废除《城市流浪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后3年的救治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新的救助办法出台后流浪精神病人救治的现状、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以便政府能对这类群体实施更有效的救治和救助。1资料来源与方法1…  相似文献   

8.
王荣  韩刚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23):1037-1037,1039
目的:了解我院近两年精神病人入院情况。方法:自行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对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间收治的精神病人571例的诊断、一般情况、收治季节、入院形式及合并躯体疾病调查分析。结果:2年共收入院精神病人571例。其中社会对象(有家和经济来源的自费病人)323例,占56.5%;流浪精神病人(无家流浪收容对象)248例,占43.4%,流浪精神病人病情比较复杂,病史无人提供,合并躯体疾病多,心血管、胆囊炎并胆囊结石、骨折等占前几位。结论:收治流浪精神病人是民政精神病院的重要任务之一,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人不良行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68例流浪精神病人在接受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外,对其不良行为进行6周护理干预,在护理干预前及干预后6周末采用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评估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IPROS量表评分中除关心和兴趣因子分无差异外,其余各因子分和总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流浪精神病人不良行为的改善效果显著,有助于社会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撒兰梅  高文玉 《新疆医学》2011,41(Z1):116-119
1医疗救助的背景及变革我国的精神卫生事业,自建国初期开始,逐渐形成了由卫生、民政、公安三家共同管理的格局。民政系统精神病院主要承担"三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及抚养人)"精神病人的医疗救助工作。随着社会的进步,救助制度也在经历着变革,2003年5月,我国废除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年,国务院颁布了《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新疆也先后  相似文献   

11.
流浪无主精神病人的医学鉴定及救治   总被引:2,自引:7,他引:2  
李丹 《中国民康医学》2005,17(12):773-773
近年来,随着外来人口增多及交通的日益便利,城市中的流浪无主精神病人(指找不到家人的精神病患)越来越多,给城市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了很大影响。据调查了解,仅2004年,我州就救助流浪无主精神病人51名,占全州受助人员的6.5%。精神病患是一个危险的群体,也是最需要社会特别关爱的对象。但由于流浪无主精神病人的特殊性,给医学鉴定和救治带来了更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2.
许俊  朱洪  唐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9):749-750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人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2005年由南京市社会救助站送入我院的流浪精神病人29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浪精神病人病种多、诊断难、病情重,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伴随躯体疾病多,疗效相对差,社会危害大.结论对流浪精神病人应多方协作,加强管理及投入,促进病人康复,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许俊  朱洪  唐英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7):749-750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人的发病情况和临床特点。方法:对2004-2005年由南京市社会救助站送入我院的流浪精神病人290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流浪精神病人病种多、诊断难、病情重,症状以阴性症状为主,伴随躯体疾病多,疗效相对差,社会危害大。结论:对流浪精神病人应多方协作,加强管理及投入,促进病人康复,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流浪精神病人的现状及解决问题的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流浪精神病人现状,探讨解决问题的出路。方法:通过社会调查和文献调研,探讨对流浪精神病人的诊治与救助。结果: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多个部门联合救助。结论:必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建立“贫穷和流浪精神病人救助基金”是解决和帮助贫穷、流浪精神病人走出困境的办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流浪精神病人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流动人口逐年增多,流浪精神病人也呈现显著的增长趋势.他们不仅给当地社会环境造成影响,而且也给社会治安、公共卫生等带来巨大威胁,所以受到各国政府和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由于流浪精神病人的特殊性,他们无认知能力,不会主动寻求救助,大多病史不明,症状复杂,故其诊断、治疗等有别于一般社会病人.本文就近几年来国内外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流行病学研究、临床特征、用药特点、疗效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调查郑州市2010年流浪精神病人的现状及药物治疗情况.方法 对2010年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454例的流浪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流浪精神病人以中青年居多,重型精神病占到绝大多数,治疗方面以新一代抗精神病药为主.结论 流浪精神病人治疗需政府加大投入,不仅仅限于紧急救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广州市不同部门护送入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的差异.方法:用自编<流浪精神病人般情况调查表>对2010年6月1日~2010年12月31日收治的流浪精神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按护送入院的部门分为公安组和民政组,各组随机抽取200例病人进行对照研究.结果:两组病人在发现方式、入院表现、既往精神病史、伴躯体疾病、住院时间、出院方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不同护送部门入院的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表现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收容流浪精神病人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收容流浪精神病人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入院出院方式。方法对80例收容流浪精神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收容流浪精神病人遭受生活事件较多,肇事率较高,病情较重,医疗费用承担不合理;入院时表现以行为障碍及阳性症状为主,入院直接原因以裸体行走,伤人毁物自伤、扰乱交通治安较多,但总体疗效较好。而伴躯体状况差的患者,疗效不满意。结论对收容流浪精神病人应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管理,各部门合理承担医疗费用,促进病人康复和社会安定。  相似文献   

19.
海口地区流浪精神病227例临床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何永平 《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221-1222
目的探讨流浪精神病患者临床特征和现状,为政府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对2006年以来收治的227名流浪精神病患者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227例患者,男性占59.00%,青壮年多,单身占95.60%,有肇事行为的占73.56%。病情重、诊断难,症状以阴性症状多,伴随躯体疾病多、疗效差,对自身及社会危害大。结论精神病复发、家庭监护不利、社会支持缺乏和精神病管理相关法律不健全是导致精神病人流浪的危险因素和原因。应制定相关法律,在政府主导下,协调和完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的救助、诊治和护送工作,加强对流浪精神病人的管理。  相似文献   

20.
王雪荣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7):2170-2171
目的:对流浪精神病患者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为改进护理风险管理提供依据,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方法: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从病区管理、疾病症状护理、精神科护理人员业务技能培训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性描述.结果: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慎独精神,增强了识别流浪精神病人护理风险的能力,使流浪精神病人的护理风险逐渐减少,保证患者和病区管理的安全.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是回避护理风险,减少流浪精神病人护理缺陷和医疗纠纷的有效途径.流浪精神病患者的安全隐患具有多发性、隐蔽性、防不胜防的特点,需要护理上采取周密的病区安全管理、疾病管理、技能培训、护士责任意识培养等护理对策,才能保证医患安全,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