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比较血小板计数异常患者的血小板进行手工计数法和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的结果.方法:利用迈瑞BC-5500血细胞计数仪和普通光镜计数同时测定PLT<100×109/L和PLT>300×109/L的标本,经统计学处理进行比较.结果:在仪器测得的异常血小板值(PLT<100×109/L和PLT>300×109/L)时,用手工法复查所得结果与其比较P>0.05,证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相同情况下两种方法可以替换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对外周血幼稚粒细胞(IG)检出与显微镜分类计数结果对比,进行评价分析及正常临界值的设定。方法: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对438份血标本采用白细胞分类检测通道(CBC+DIFF通道)检测幼稚粒细胞,并用显微镜人工计数IG。结果: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对IG检出呈正相关(r=0.76),SysmexXE-5000血液分析仪对IG%检测的敏感性为62.9%,特异性为83.4%,临界值>0.6。正常组的IG检测人工镜检均未见幼稚粒细胞,仪器检测显示IG%范围为00.6(x±3s)。结论:当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检测结果 IG%≤0.6[或绝对值(IG#)≤0.1×109/L]可认为是正常标本,当IG%>0.6[或绝对值(IG#)>0.1×109/L)则为异常标本,应进行血涂片复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在应用中如何建立合理的复检制度,提出适合我院实验室使用的血细胞复检规则。方法参照国际41条CBC和DC复检标准,结合本实验室实际情况,制定本实验室的复检标准及复检内容。用此标准对KX2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1870例血常规标本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复检。结果分析1870份KX2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结果,需复检的标本为574例(30.48%),其中仪器文字、直方图、散点图的报警数为16例(0.86%),镜检阳性标本有9例。仪器没有此类报警的有1854例,其中有1例是镜检阳性。仪器结果正常不必复检的标本有1296例(69.30%)。①WBC计数在(15.19~26.24)×109/L范围内复检25例,其中出现中毒颗粒5/1870(0.26%),异形淋巴2/1870(0.11%),晚幼粒1/1870(0.053%),幼稚淋巴1/1870(0.053%)。在WBC复检计数范围中五种分类细胞比例失衡的有17/187(00.91%)。②WBC计数血片粗估与仪器结果一致。③RBC计数及形态复检前后一致。④PLT计数复检率33.68%,<100×109/L符合率79.73%,不符合率20.27%;>400×109/L,符合率95.45%,不一致的4.55%。⑤PLT形态复检与仪器相关报警一致。⑥仪器报警真阳性率为56.25%,假阴性率为43.75%,真阴性率为98.54%,假阳性率为1.46%。结论拟定的复检规则适合本实验室,提高了工作效率、报告单的准确性及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在胸腹水白细胞计数中应用。方法: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对胸腹水进行白细胞计数检测,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手工计数法、UF-100尿液分析仪及Sysmex XT-1800i型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法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细胞分析仪计数血小板(PLT)的影响因素。方法:根据PLT特征不同分组,对比仪器法和手工法计数结果。结果:PLT直方图分布正常且在20fl以内时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LT直方图分布在24fl以上或采血不顺利时仪器计数结果偏低;PLT低于50×109/L时随PLT数量减少两法差异增大;MCV<70fl或标本放置时间偏长,仪器PLT结果假性偏高。结论:PLT直方图分布在24fl以上、PLT<50×109/L、MCV<70fl、标本未及时检验或采血不顺时仪器准确性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用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及手工显微镜法对45例体液标本进行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并比较分析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结果 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显微镜法进行白细胞计数结果的相关系数r=0.971;白细胞数〈10×10^6/L时,两种方法进行白细胞分类结果的相关系数r=0.134;白细胞数〉10×10^6/L时,两种方法进行白细胞分类结果的相关系数r=0.998。结论Sysmex XE-5000血细胞分析仪体液模式操作简单、迅速,结果较为准确,但是仍然不能完全代替手工显微镜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将两种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细胞分析仪用于血性脑脊液红细胞计数的可行性.方法 收集133份血性脑脊液标本,观察组采用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对照组采用显微镜传统计数进行红细胞的计数,采用配对t检验方法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测定的红细胞数分别为916.72×109/L和869.66×109/L,两种方法计数红细胞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1,V=132,P=0.277(双侧)].结论 ABX pentra 60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镜检方法检测血性脑脊液红细胞结果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对儿童初发白血病的检出效率.方法 应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结合XE2100系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血常规结果和骨髓穿刺结果,综合分析117例血涂片原幼细胞阳性的儿童初发白血病各项血细胞参数,评价该复检规则对儿童白血病的检出率,并对之进行优选组合.结果 采用XE2100血细胞分析仪6条复检规则:血小板计数(Plt)<80×109/L、白细胞计数(WBC)>30.0×109/L、血红蛋白(Hb)<70 g/L、WBC仪器不分类或分类不全、淋巴细胞>5.0×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可使儿童白血病检出率达99.1%,检出率与原规则1~15条相当.而增加16~23条复检规则,并不能提高儿童白血病的检出率,且不适合于实际应用.结论 XE2100血细胞分析仪复检规则之3~5、10~12条,即可有效筛检儿童初发白血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小板计数的影响。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自2011年1~6月期间住院患者在使用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细胞分析,对血小板计数低于100×109/L的标本,进行手工计数复检,比较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的符合率。结果 179例患者经手工血细胞计数法检测平均血小板计数为(145.41±55.98)×109/L,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计数结果,出现假性降低102例,平均血小板计数(59.05±25.68)×109/L,假性增高77例,平均血小板计数(220.33±60.07)×109/L,均较手工法检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计数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计数仪操作简便、快捷、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准确判断假性增高和减少原因,是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报警血小板凝块原因与处理结果。方法分析100份血液标本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显示血小板计数<100×109/L,并且提示血小板凝块,可结合仪器计数和直方图将其分为A、B、C三组。结果 PLT三组经过手工法校正之后都恢复正常,其中A组EDTA-K2抗凝复检之后恢复正常,其因采血不顺而导致;B组经枸橼酸钠抗凝复检恢复正常,其因EDTA依赖聚集而导致;C组在镜下观察其为存在巨大血小板,手工法计数结果较为准确。WBC计数A、B两组仪器自动纠正之后即恢复正常,C组手工法计数与EDTA-K2抗凝初检结果相差不大。结论 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此报警提示血小板凝块时,就应立即进行手工法计数和瑞式染色显微镜形态进行观察,有需要时可以重新采集标本,以此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舟山地区部分部队官兵血常规的异常检出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采集444名陆海军官兵的静脉血2 ml,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BPC)。结果①受检官兵的WBC、RBC、Hb、BPC分别为(5.9±1.4)×109/L(、5.2±0.4)×1012/L、(144.4±12.1)g/L(、243.9±47.4)×109/L;②WBC、RBC、Hb和BPC异常检出率分别为8.0%、17.6%7、.5%和11.7%,其中RBC异常检出率最高,其次为WBC、BPC;③海军官兵4项指标的异常检出率均高于陆军,其中Hb的异常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舟山地区受检官兵WBC、RBC、Hb和BPC等4项血常规的主要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对于异常检出率应采取措施予以动态观察、及时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外周血白细胞(WBC)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66例窒息新生儿(轻度窒息43例,重度窒息23例)作为2个窒息组,36例健康新生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各组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以及第7天的血清hs—CRP和WBC数。结果24小时内hs—CRP,轻度窒息组的为(2.98±0.96)mg/L,重度窒息组的为(7.18±1.46)mg/L;轻度窒息组的WBC为(17.65±4.22)×10^9/L,重度窒息组的为(25.12±6.51)×10^9/L。2个窒息组血清hs—CRP和WB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hs—CRP在3组问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而WBC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hs—CRP和WBC水平与新生儿窒息程度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对新生儿窒息程度判断及预后判断具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采血方法在血常规相关检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90例,随机分为静脉组和末梢组各45例。分别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查,比较两组人员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血红蛋白、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小板等检查项目。结果静脉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24±3.16)×109/L;RBC:(3.34±0.98)×1012/L;HCT:(42.35±20.46)%;HGB:(115.75±15.76)g/L;MCHC:(319.78±28.79)g/L;PLT:(228.75±84.78)×109/L。末梢组45例患者的血常规检查结果为,WBC:(5.86±3.18)×109/L;RBC:(3.86±0.87)×1012/L;HCT:(31.46±21.48)%;HGB:(101.56±16.48)g/L;MCHC:(322.43±28.94)g/L;PLT:(213.48±81.46)×109/L。两组患者的MCHC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RBC、HCT、HGB、PLT的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的采血方法对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影响,应用静脉血代替末梢血可以有效的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寿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氯吡格雷相关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例66岁男性患者因心肌梗死入院,并立即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及支架术。术后当日规律口服氯吡格雷75 mg,1次/d;阿司匹林首剂量300 mg,之后100 mg,1次/d;氟伐他汀20 mg,1次/d;福辛普利钠10 mg,1次/d。1个月后,患者出现寒战、高热。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109/L,中性粒细胞0.034,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037×109/L,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119×109/L。骨髓穿刺及活检示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给予对症治疗,血常规各项水平继续下降。入院第44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2.6×109/L,中性粒细胞0.367,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954×109/L,红细胞3.6×1012/L,血红蛋白113 g/L,血小板84×109/L。立即停用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改用华法林2.5 mg,1次/d口服,西洛他唑100 mg,2次/d口服,其他药物继续服用。随后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计数下降至最低值后逐渐上升。再行2次骨髓穿刺检查,结果示骨髓象逐渐恢复。入院第102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5.8×109/L,中性粒细胞0.552,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202×109/L,红细胞4.2×1012/L,血红蛋白140 g/L,血小板170×109/L。再次加用氯吡咯雷50 mg,1次/d;阿司匹林100 mg,1次/d。1周后血常规检查示全血细胞计数明显下降,2周后血常规检查:白细胞3.4×109/L,中性粒细胞0.349,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187×109/L,红细胞4.0×1012/L,血红蛋白133 g/L,血小板176×109/L。随后,仅停用氯吡咯雷,改为西洛他唑100 mg,3次/d口服。1周后血象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5.
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在胸腹水细胞检查中的应用。方法随机取自住院和门诊患者送检胸腹水标本100例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上检测红细胞和白细胞数,与手工法相比较。结果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所测100例胸腹水标本红细胞和白细胞数与手工法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检测胸腹水细胞数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1例75岁男性患者因房室传导阻滞行永久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出现感染性心内膜炎。首先单独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3.0 g1、次/12 h静脉滴注4 d,然后改为万古霉素1.0 g1、次/12 h静脉滴注3 d,最后单独应用利奈唑胺600 mg1,次/12 h静脉滴注44 d。应用利奈唑胺前实验室检查示患者外周血白细胞12.00×109/L,红细胞3.92×1012/L,血小板158×109/L,血红蛋白115 g/L。用药第19天血常规示白细胞2.81×109/L,红细胞3.39×1012/L,血小板74×109/L,血红蛋白102 g/L。其后血常规检查显示各项指标均低于正常范围,最低值如下:白细胞2.69×109/L,红细胞2.51×1012/L,血小板48×109/L,血红蛋白69 g/L。由于病情需要未停用利奈唑胺,给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琥珀酸亚铁及红细胞悬液等对症治疗。患者应用利奈唑胺共44 d。停药后18 d血常规恢复正常:白细胞5.07×109/L,红细胞3.02×1012/L,血小板156×109/L,血红蛋白102 g/L。  相似文献   

17.
张泽丹  曾莉  李斌  谭平 《安徽医药》2014,(6):1106-1108
目的探讨仪器分析法与显微镜法检测尿液细胞成分的异同,为提高尿液检测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F-10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MA-4280KB尿干化学分析仪和OlympusCX21显微镜3种方法对710份尿样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尿沉渣分析仪、尿干化学分析仪与显微镜法检测尿液红细胞(RBC)和白细胞(WBC)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尿沉渣分析法与尿干化学分析法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WBC:P<0.01,RBC:P<0.05),尿沉渣分析法与尿干化学分析法联合检测尿液白细胞和红细胞,并联时灵敏度有一定提高,串联时特异度提高明显。结论 3种方法检测原理不同导致检验结果存在差异,要根据临床诊断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必要时可联合应用,以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1例41岁女性患者,因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入院,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1次/d静脉滴注;重组人干扰素α-2b(rhIFNα-2b)500万U,1次/d肌内注射。用药1周后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9×109/L,中性粒细胞0.48×109/L,血红蛋白118 g/L,红细胞3.7×1012/L,血小板81×109/L。停用rhIFNα-2b,继续使用其他药物,并加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75μg,1次/d皮下注射。治疗第5天实验室复查:白细胞4.8×109/L,中性粒细胞3.12×109/L,血红蛋白118 g/L,红细胞3.8×1012/L,血小板61×109/L。再次给予rhIFNα-2b,剂量减为隔日1次。再次给药10 d后,患者持续发热,伴胸闷、呕吐。实验室检查:白细胞0.1×109/L,中性粒细胞未检出,血小板20×109/L,血红蛋白92 g/L,红细胞3.3×1012/L。立即停用rhIFNα-2b,给予对症治疗。根据临床症状和骨髓穿刺术检查结果,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遂加用人免疫球蛋白和糖皮质激素治疗。第15天患者血小板3.0×109/L,血培养检出肺炎克雷伯菌。第17天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水肿、周身瘀点及瘀斑。第19天患者情况恶化,经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