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盛巡  刘欣  梁代英 《北京中医药》2008,27(3):219-223
目的 观察健脾除湿汤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将ICR小鼠按不同实验方法随机分成不同药物组.用大黄造成小鼠脾虚模型,在脾虚模型上观察了健脾除湿汤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足跖肿胀、小鼠皮肤迟发超敏反应、淋巴细胞增殖功能、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此外还观察了对小鼠皮肤瘙痒的作用.结果 健脾除湿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P<0.05);高剂量组能减轻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P<0.05),减轻2,4-二硝基氟苯造成的耳廓肿胀(P<0.05);各中药剂量组均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及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1,P<0.05).但止痒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 健脾除湿汤可有效抑制小鼠炎症反应,提高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
盛巡  刘欣  梁代英 《北京中医》2008,(3):219-223
目的观察健脾除湿汤的抗炎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将ICR小鼠按不同实验方法随机分成不同药物组。用大黄造成小鼠脾虚模型,在脾虚模型上观察了健脾除湿汤对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足跖肿胀、小鼠皮肤迟发超敏反应、淋巴细胞增殖功能、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此外还观察了对小鼠皮肤瘙痒的作用。结果健脾除湿汤高、中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小鼠皮肤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P〈0.01,P〈0.05);高剂量组能减轻蛋清所致小鼠足跖肿胀(P〈0.05),减轻2,4-二硝基氟苯造成的耳廓肿胀(P〈0.05);各中药剂量组均可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及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P〈0.01,P〈0.05)。但止痒作用不明显(P〉0.05)。结论健脾除湿汤可有效抑制小鼠炎症反应,提高小鼠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陕西中医》2013,(9):1161-116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白塞病的疗效。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将白塞病分为湿热蕴结证、脾虚湿滞证、气滞血瘀证、阴虚内热证四型,分别采用清热利湿泻火解毒之龙胆泻肝汤、健脾益气除湿解毒之补中益气汤、活血化瘀解毒疗疮之桃红四物汤、滋补肝肾清热解毒之知柏地黄汤加减口服,同时配合三黄汤煎剂外用治疗白塞病69例。结果:总有效率为89.8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白塞病具有标本兼顾,扶正祛邪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健脾除湿消浊汤辅助西药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糖脂代谢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脾虚湿困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服健脾除湿消浊汤,连续服药12周后评价疗效;治疗前后对脾虚湿困证候主症进行评分,检测血糖(FBG、2 hPG、HbA1...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四川文氏皮外科协定方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的疗效,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符合标准的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患者给予口服健脾除湿汤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进行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并采用ELISA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IFN-γ、IL-4、IgE的水平,观察口服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4周后对其影响。结果治疗4周后患者EASI评分及瘙痒评分均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IFN-γ水平升高,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E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IL-4水平下降,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健脾除湿汤加减治疗慢性湿疹(脾虚湿蕴证)可取得满意疗效,可能通过上调IFN-γ,下调IgE、IL-4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比研究逍遥散离心工艺制剂、醇沉工艺制剂和标准煎剂的疏肝健脾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脾虚小鼠自主活动、脾虚小鼠游泳时间等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 逍遥散离心工艺制剂、醇沉工艺制剂和标准煎剂均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肝损伤小鼠ALT活性,增加脾虚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延长脾虚小鼠游泳时间.3种制剂等剂量组比较,功效上逍遥散离心工艺制剂≥标准煎剂>醇沉工艺制剂.结论 逍遥散离心工艺制剂、醇沉工艺制剂和标准煎剂均有明显的疏肝健脾作用,采用高速离心工艺既可保留原方功效又可达到除杂和降低成本的目的 .  相似文献   

7.
小建中汤有无饴糖对实验性小鼠脾虚模型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小建中汤有无饴糖对实验性小鼠脾虚证模型影响的差别.方法:以番泻叶脾虚证小鼠为实验对象,观察小建中汤有无饴糖对实验性脾虚小鼠的一般症状及粪便、体重变化、胃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脾及胸腺指数、肠组织形态变化.结果:小建中汤有无饴糖均能明显改善脾虚证小鼠的一般症状,增加小鼠的体重,促进胃排空及小肠推进运动,增加脾及胸腺指数,改善空肠组织形态.结论:小建中汤饴糖有无对实验性脾虚证模型未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健脾口服液对脾虚小鼠胃肠运动功能及胃肠激素分泌的影响,探讨健脾口服液调节胃肠运动功能的机制.方法: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健脾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健脾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给药量分别为22.88,11.44,5.72 g·kg-1;启脾口服液为8 mL· kg-1;正常组及模型组给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ig给药1次,造模14 d后开始用药,持续给药7d.观察健脾口服液对脾虚小鼠胃肠运动功能及胃泌素、血管活性肽含量的影响.结果:健脾口服液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脾虚模型小鼠胃甲基橙残留率,降低脾虚模型小鼠小肠内容物推进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健脾口服液各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提高脾虚模型小鼠血浆中胃泌素(GAS)、降低血管活性肽(VIP)含量,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健脾口服液可以改善脾虚泄泻小鼠胃排空功能和小肠推进功能,提高胃泌素和降低血管活性肽含量可能是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
贾波  陈芳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3,21(7):1050-1051
目的 :研究白术茯苓汤及其配伍补气、行气、除湿药对脾虚大鼠血浆神经降压素 (NT)的影响 ,以探讨益气健脾方剂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 :采用大黄苦寒泻下法复制大鼠脾虚动物模型 ,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白术茯苓汤及其各配伍组对脾虚大鼠血浆神经降压素 (NT)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脾虚模型组大鼠NT含量显著升高 ,(P <0 .0 1)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 ,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其中以综合配伍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综合配伍组对脾虚大鼠症状的改善作用优于白术茯苓汤及其各配伍组 ,说明益气健脾方剂配伍的理论与实践均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小鼠脾虚证模型,研究小鼠脾虚证的机制。方法: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法建立脾虚证小鼠动物模型,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体重和饮食量的改变,采用比色分析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体重、饮食量、饮水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清D-木糖及胃泌素含量显著降低。结论:采用利血平单因素造模方法制作脾虚模型方法成熟可靠。  相似文献   

11.
特应性皮炎以皮肤红斑丘疹、周身皮肤干燥、瘙痒剧烈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周身弥漫红斑,出现红皮病、脓毒症,甚至危及生命。赵炳南先生将特应性皮炎的急性期、慢性期分别按风湿热蕴证、脾虚血燥证辨治,分别予清热除湿汤、健脾润肤汤治疗。燕京赵氏皮科流派后学在赵老辨治思路基础上观察到特应性皮炎红皮病常因热入营血致毒热炽盛证,常用犀角地黄汤合清热除湿汤治疗,附典型医案2例。  相似文献   

12.
刘晓贤  徐金玲 《陕西中医》2010,31(11):1469-1469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除湿止泻类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疗效。方法:健脾止泻汤(党参、茯苓、炒白术、山药、白扁豆、陈皮、砂仁、木香、葛根等)随证加减治疗婴幼儿腹泻106例。结果:总有效率92.45%。结论:健脾止泻汤治疗婴幼儿腹泻疗效满意,具有健脾化湿、止泻作用。  相似文献   

13.
苍术不同炮制品健脾作用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考察苍术不同炮制品对小鼠的健脾作用。方法 :选用小鼠抗疲劳实验及大黄脾虚小鼠模型 ,观察苍术不同炮制品对其作用的影响。结果 :苍术各炮制品 (麸炒、泔润炒、泔浸品、泔浸炒 )能明显增加脾虚小鼠体重 ,改善小鼠脾虚症状 ,抑制炭末在小肠中的推进率 ,延长游泳时间 ;且以麸炒及泔润炒的作用明显 ,生品作用不明显。结论 :苍术不同炮制品均有健脾作用 ,尤以麸炒与泔润炒品健脾作用明显 ,而生品健脾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黄芪建中汤对大鼠脾虚证胃粘膜酶组织化学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从实验角度证实黄芪建中汤治疗脾虚证的内在机制与增强酶蛋白活动直接相关.方法:采用大鼠大黄脾虚模型,用黄芪建中汤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大鼠一般状况的改变,以及对胃粘膜组织细胞中三磷酸腺苷酶(Mg-ATPase)、琥珀酸脱氢酶(SDH)和碳酸酐酶(CA)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脾虚大鼠的上述酶组织化学指标明显低于正常组;黄芪建中汤可使之提高至正常水平.结论:提示组织细胞代谢低下是脾虚证的重要表现之一,黄芪建中汤对此有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黏滞性便秘是便秘的一种特殊类型,以粪质不干但十分黏稠,难以排出,排便费力,粪便黏便池为临床特征。本病以脾虚失运为本,湿阻气滞或湿热阻滞为标,主要分为脾虚失运证、脾虚湿滞证和脾虚湿热证三个证型。治疗应标本兼顾,主要采用健脾助运或健脾除湿导滞、健脾清热化湿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浊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各方面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肝脏彩超分级、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一种本虚标实证,病机关键为脾虚食滞、食积化热、水湿内生等证,故治疗上从健脾益气、清热除湿着手。吾师自拟口腔溃疡方以治疗该病,达到健脾扶正、清热泻火、醒脾除湿作用,临床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实验用大鼠和小鼠,观察了补肠健脾汤煎剂对胃酸分泌、胃肠平滑肌运动、肠内容物的输送能力及抗溃疡的作用,测定了四氯化碳造成肝功能损害的小鼠血浆GOT,GPT及总胆固醇水平。结果显示:该汤剂①可抑制氯  相似文献   

19.
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Wistar大鼠和昆明种小鼠,分别用利血平注射、大黄灌胃造成脾虚模型。将模型动物分组,并设立正常组。测定各组动物血清淀粉酶含量、木糖吸收、耐寒耐力和免疫器官的重量;用炭末推进法测定肠管运动变化;用溶血素抗体生成法检测免疫功能。结果:小儿健脾颗粒可增加脾虚大鼠的血清淀粉酶含量和木糖吸收;显著增加脾虚小鼠的耐力和耐寒能力;明显抑制脾虚小鼠的肠管运动;显著增加脾虚小鼠的免疫力。结论:小儿健脾颗粒治疗脾虚证的作用与促进消化和吸收、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关。  相似文献   

20.
贾波  邓中甲  黄秀深  梁煜  李晓红  胡鹏 《中医杂志》2002,43(12):938-940
目的:研究白术茯苓汤及其配伍对脾虚大鼠血浆胃泌素(GAS)、胃动素(MIL)、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的影响,以探讨益气健脾方剂的组方规律。方法;采用大黄苦寒泻下法复制大鼠脾虚模型,运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白术茯苓汤及其与补气药、行气药及除湿药的不同配伍对脾虚大鼠GAS、MTL及VIP含量的影响。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大鼠GAS、MTL明显降低(P<0.01),VIP显著升高(P<0.01);与自然恢复组比较,各治疗组对以上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以综合配伍组改善作用最为显著。结论:综合配伍组对以上指标的改善作用优于白术茯苓汤组及各配伍组,说明益气健脾方配伍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