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邓爱莲 《大家健康》2013,(24):18-19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肌瘤数目、剔除肌瘤直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两组剔除肌瘤数目及剔除肌瘤直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患者112例,其中55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57例经腹腔镜子宫肌瘤剥除术,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住院日.结果:55例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VM)均成功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者,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早.术后住院日短,同时其手术费用低(仅为腹腔镜手术的50%~65%).术中、术后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为微创手术,安全可靠,组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费用低.  相似文献   

3.
文静  唐超群 《中国医药导报》2012,(24):149+151-149,15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 168例子宫肌瘤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道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6个月复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6月信阳市中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优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杨雅梅 《吉林医学》2013,(29):6033-6033
目的:研究评价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选取6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经阴道手术组)30例和对照组(经腹手术组)30例,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经研究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确诊患者,按照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将42例接受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归为观察组,38例接受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归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手术前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平均住院费用各项指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TNF-α、IL-6、IL-8表达水平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8%(1/42),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8.42%(7/38)。结论腹腔镜微创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创伤性小,有利于患者及时恢复,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经阴道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91中心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肌瘤剔除个数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优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经腹或经阴道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治疗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术式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方法 选取2011年7月—2015年7月妇科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418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208例,行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210例,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剔除肿瘤平均直径、剔除肿瘤平均重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 2组患者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剔除肿瘤平均直径和平均重量、子宫肌瘤数目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经阴道剔除术剔除肿瘤的效果和经腹剔除术基本相同。在随访过程中,2组患者术后的临床症状均已完全缓解,但观察组患者影响性生活例数略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开始正常工作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创伤更小、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更短、无疤痕腹壁、住院时间短、患者恢复正常工作时间更快等优点,微创理念显著,因此需要临床医师严格按照子宫肌瘤的绝对适应证的前提下,在术前确定掌握子宫肌瘤部位、数量、大小直径和子宫的活动程度,然后进行个体性方法的选择,提高患者术后整体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侯顺玉 《中外医疗》2014,(24):93-94
目的探究经阴道、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比较并总结最佳手术治疗方式。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12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40例经阴道组,40例腹腔镜组和40例开腹组,经阴道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选择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开腹组患者予以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比分析3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手术时间等方面的情况。结果经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后,经阴道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排气时间均少于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在手术出血量比较中,经阴道组患者出血量为(95.5±0.5)mL,腹腔镜组患者的为(100.5±0.5)mL,开腹组患者为(130.0±0.5)mL,经阴道组和腹腔镜组比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经阴道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尤以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庆阳市西峰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感染率、肠梗阻发生率、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恢复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显著,患者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疼痛程度低,满意度更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取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术式的手术效果。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阴式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腹腔镜组。观察比较两组术式的手术效果,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阴式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腹腔镜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肌瘤单发、多发以及肌瘤的部位、肌瘤直径方面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效果更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武辉 《中国伤残医学》2013,(12):125-126
目的: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患者实施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记录2组患者术后体温、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盆腔疼痛缓解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者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腔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其价值.方法 观察76例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适应症、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并与同期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65例病例相对比.结果 两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体温情况、肌瘤大小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等均较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短(P<0.05).结论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并发症少,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李伟伟  熊妃  许芳 《当代医学》2021,27(24):86-88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式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9月本院收治的84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2例.对照组接受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实验组接受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及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出血量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心理、生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和复发率低的特点,疗效显著,可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有保留子宫意愿且具有医学手术指征但无生育要求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建议采用腹腔镜下根治性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16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82/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29%(75/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以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优于开腹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夏邑县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排气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较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效果好,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唐婷 《中国医疗前沿》2013,(17):70-70,78
目的:探讨子宫上行动脉血流阻断联合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将7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行腹腔镜下子宫上行动脉阻断术,再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38例仅采取传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情况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患者子宫恢复正常率95.0%,复发率2.5%,月经改善率100%,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上行动脉血流阻断联合腹腔镜下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显著疗效,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子宫结构和机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方法:选取6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12 h、24 h及48 h的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下床、排气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 h、24 h、48 h的视觉模拟(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8%(3/3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1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复发率、症状缓解率及肌瘤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相比,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手术创伤更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且术后疼痛轻,恢复快。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免疫功能及近期妊娠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实施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在腹腔镜下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经阴道方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前后两组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80.23±2.96)min、(4.53±1.12)d]均短于对照组[(97.45±11.35)min、(7.23±1.75)d],术中出血量[(131.26±24.16)ml]少于对照组[(185.69±30.12)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85、8.915、8.219,P均<0.001);术后1 d,两组CD3+、CD4+、CD4+/CD8+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57.89±3.15)%、(33.61±3.06)%、(1.40±0.21)]均高于对照组[(53.28±2.51)%、(29.71±2.06)%、(1.21±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39、6.687、3.681,P均<0.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00%)与对照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有助于缩短子宫肌瘤患者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宫腔水囊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清远市人民医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60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研究组采取宫腔水囊联合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及肌瘤遗漏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肌瘤遗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子宫肌瘤患者,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放置宫腔内水囊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减少子宫肌瘤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