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在中山市陈星海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观察组),50例行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为96.0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重度鼻塞占比均显著降低(均为0),轻度鼻塞占比显著升高(分别为75.00%、7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术后的鼻塞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4.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可有效解除鼻塞症状,同时保留大部分鼻中隔软骨和正常的骨性支架,减少鼻背塌陷,避免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鲁山县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10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B两组,每组53例。A组患者接受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B组患者接受鼻内镜下三线减张矫正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周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B组患者术后1周和术后3周VAS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和B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7.36%、94.34%。A组和B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09%、3.77%。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A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鼻内镜下三线减张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0年9月—2015年9月我院1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60例。观察组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照组行鼻内镜下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比较两种手术方法对患者鼻塞、头痛、鼻出血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随访记录两组术后疼痛、鼻阻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术后鼻塞、头痛及鼻出血症状评分分别为(1.05±0.16)分、(1.3±0.14)分及(1.63±0.1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术前水平(P<0.05)。观察组术后1周、2周及4周各时间点VAS评分和鼻阻力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鼻中隔血肿和黏膜撕裂发生率均为1.67%,无鼻中隔穿孔和外形改变病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三线减张矫正术能显著改善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塞、头痛及鼻出血症状,促进鼻腔通气功能恢复,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施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将鼻中隔偏曲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60)采用Killian切口术式治疗,观察组(n=60)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用SPSS软件统计分析两组的手术相关指标、效果、并发症等方面差异。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鼻塞症状VAS评分高于观察组、手术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施行三线减张鼻中隔矫正术是处理鼻中隔偏曲较有效、安全的术式,值得临床研究并推广实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功能性鼻内镜下利用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15~60岁于2011—2012年在我科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住院患者56例。所有病例均在功能性鼻内镜直视下利用三线减张法进行鼻中隔矫正术。术后3个月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功能性鼻内镜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手术成功率为98%。结论功能性鼻内镜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创伤小,可最大限度保留鼻腔正常生理结构,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84例需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本组治愈67例(79.8%),好转13例(15.5%),无效4例(4.7%),无效原因为鼻甲与鼻中隔粘连,对症治疗痊愈。未出现鼻中隔穿孔、血肿、前颅底损伤、鼻梁塌陷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野清晰,可以有效矫正偏曲的鼻中隔,且可同期完成鼻窦手术,经济方便,轻减患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未成年人鼻中隔偏曲常易引起鼻塞、鼻漏、鼻出血、反射性头痛等症状,常并发鼻窦炎。传统观点认为,未成年人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会影响鼻及面部的发育,因此不主张行鼻中隔手术[1]。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鼻内镜下,于鼻中隔左侧皮肤与黏膜交界处行killian切口,将鼻中隔软骨前、后、下分别与两侧大翼软骨内侧角、筛骨垂直板及犁骨、上颌骨鼻嵴相衔接处分离,并在此分别形成的前、后、下三条受力线及核心受力区切除条状软骨和骨质,解除其应力,从而矫正鼻中隔,即三线减张法矫正5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结果:本组56例患者均一次性完成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鼻中隔基本恢复平直,术后随访6~18个月,56例患者双侧鼻腔通气良好,鼻塞、鼻出血、头痛、眩晕及耳鸣等多种症状均明显改善,无一例出现鼻中隔血肿、穿孔、出血及外鼻畸形,无鼻中隔摆动及脑脊液鼻漏等并发症。结论: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符合鼻中隔偏曲的生物力学规律,保留了鼻中隔的大部分硬质支架,具有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更符合功能性、微创手术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骨面多线开槽减张偏曲矫正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收治的9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鼻内镜下鼻中隔骨面多线开槽减张偏曲矫正术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12个月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观察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合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鼻内镜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鼻内镜下鼻中隔骨面多线开槽减张偏曲矫正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贾建  万保罗 《中外医疗》2012,31(6):70-70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2种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鼻中隔偏曲矫正术,观察组给予三线减张手术。结果双组患者鼻中隔矫正效果肯定,均无再复发情况,但是对照组仍有患者自觉通气过度或通气不适,观察组患者则恢复良好,无不适。结论三线减张法矫正鼻中隔,保留了鼻中隔的大部分硬质支架,符合鼻中隔偏曲的生物力学规律,具有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鼻中隔偏曲患者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施行传统局麻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观察组局麻后施行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平均住院天数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5.4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平均住院天数(3.29±1.07)d,显著低于对照组(4.62±1.78)d(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4.55%,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与传统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相比,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疗效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鼻中隔偏曲是耳鼻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是矫正结构变异从而治疗该病的惟一方法[1]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充分发挥了其功能性、精细性和微创性的特点在临床中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我院2009年1月~2010年1月施行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86例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吕振东 《海南医学》2004,15(8):118-119
我们自1998年1月~2002年1月对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施行了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随访6个月-2年,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临床资料 60例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16-55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鼻内镜和鼻窦冠状位CT扫描检查,  相似文献   

14.
刘拥军 《华夏医学》2006,19(4):723-724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可行性及优越性。方法:在局麻鼻内镜下施行,根据鼻中隔偏曲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切口,不同操作方法,尽量保留鼻中隔软骨。结果: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所有患者偏曲完全得以矫正,鼻通气良好,无穿孔及鞍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偏曲矫正彻底,痛苦小,手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寻一种安全可靠、矫正满意的治疗鼻中隔偏曲的手术方法。方法 通过对215例在鼻内镜下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临床资料的复习,探讨鼻内镜在鼻中隔矫正术中的应用价值.并对这种术式的安全和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对215例患者术后6~24个月的疗效观察表明.该方法可安全、彻底地矫正的鼻中隔偏曲,满意地改善患者的鼻腔通气.有效地控制鼻腔粘连的发生和减少鼻息肉、鼻窦炎的复发。结论 经鼻内镜治疗鼻中隔偏曲安全、有效,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王冬梅  任红岩  刘河  李伟兰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4):525-525,553
目的:探讨电视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电视鼻内镜行鼻中隔矫正术87例。其中单纯偏曲9例,鼻中隔偏曲合并慢性肥厚性鼻炎20例,鼻中隔偏曲合并鼻窦炎、鼻息肉42例,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16例。术后随访观察疗效。结论:87例鼻中隔全部得到矫正,同时完成鼻功能性手术。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结论:电视鼻内镜下行鼻中隔矫正术具有视野清晰、手术精确、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等优点。较传统方法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珉 《当代医学》2013,(27):119-121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沛县人民医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1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观察组86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术后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评定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组治愈69例,治愈率为80.2%;好转14例,好转率为16.2%;无效3例,无效率为3.6%。对照组愈50例,治愈率为67.6%;好转10例,好转率为13.5%;无效14例,无效率为18.9%。两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间局部肿胀、局部疼痛、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效果显著,治愈率高,手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方法:对9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麻醉方式取局麻。结果:所有接受手术者都获得满意疗效,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野暴露清晰,操作精确,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9.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的疗效。方法 对76例鼻中隔偏曲患者行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麻醉方式取局麻加强化。结果 所有接受手术者都获得满意疗效,症状明显改善,术后无鼻腔粘连及鼻中隔穿孔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鼻内镜下鼻中隔矫正术术野暴露清晰,操作精确,效果满意,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