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全刚  江航 《重庆医学》2018,(15):2085-2087
目的 探讨手术位置切口不同对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 120例白内障患者均接受小切口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60例(70眼)患者(观察组),其中顺规性散光者(34眼)选择上方角膜缘切口,逆规散光者(36眼)选择颞侧角膜缘切口.另外60例(68眼)患者均选择上方角膜缘切口(对照组),患者均采用6 mm巩膜隧道式反眉弓状切口.结果 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前、术后3d、1周角膜散光度逐渐升高,术后3个月均降低,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大于0.5的眼数占8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6%(P<0.05).结论 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中,在角膜曲率最大子午线行切口可有效减轻手术源性角膜散光对术后视力恢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白内障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不同发展阶段术后视力、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9~2011年收住并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的148例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根据术前晶体核硬度分为两组,分别对术前及术后视力、角膜水肿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3天视力与晶状体核硬度有显著相关性,而术后1周时视力与晶状体核硬度无显著相关性;术后两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角膜水肿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晶体核硬度较高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对角膜内皮细胞影响明显,而视力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和比较硬核白内障不同手术方法及其术后视力恢复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随机将Ⅳ级硬核白内障363例(402眼)患者分为双向劈核超声乳化组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1w、1m时的视力、角膜内皮细胞损失和角膜散光。结果双向劈核超声乳化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并发症少。术后1w超声乳化组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角膜散光小,在术后并发症中的中、重度角膜水肿、房水闪辉(+++)方面超声乳化组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组轻。术后1w和1m时两组间视力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双向劈核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方法安全、实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对白内障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白内障患者90例,根据采用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和对照组(采用传统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每组45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超声使用时间、角膜内皮细胞的个数、角膜内皮的丢失率、在手术1周以后角膜增厚的程度、裸眼视力和视力散光度数。结果:研究组超声使用时间、角膜内皮的丢失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1周以后角膜的增厚度、角膜内皮细胞的个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 d及7 d,两组裸眼视力和视力散光度均改善,研究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13.33%,对照组为17.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具有着使用超声时间短,对角膜内皮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有效改善裸眼视力和散光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与小切口手术治疗白内障对角膜内皮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IV、V级核白内障手术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患者108例(136眼),按照患者的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行超声乳化手术62例(74眼)、B组型小切口手术46例(62眼),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视力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角膜内皮细胞情况.结果 手术前、手术后2周两组患者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以及术后房闪的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低于B组(P<0.05).结论 对于硬核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及小切口手术均能够获得有效的疗效,相比较而言,小切口手术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小、且对白内障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6,(11):1468-1471
目的:观察和比较1.8mm透明角膜微切口与3.2mm透明角膜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85例117眼,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微切口组59眼行1.8mm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小切口组58眼行3.2mm同轴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前、术后1d、术后7d、术后30d和术后90d分别进行LogMAR视力、中央角膜厚度和角膜散光检查。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术后1d微切口组比小切口组视力恢复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时间点两组间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微切口组和小切口组的中央角膜厚度增厚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间点微切口组和小切口组的手术源性散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在术后30d角膜散光趋于稳定。结论:与3.2mm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相比,同轴1.8mm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的手术源性散光小,术后视力恢复快。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与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于中牟县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94例(94眼)单纯性白内障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47眼)。对照组行超声乳化治疗,观察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周视力、角膜散光变化以及随访1个月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视力≥0.5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角膜散光均有所上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治疗白内障与超声乳化治疗具有相近的临床效果,且其对存在硬核白内障患者治疗效果更佳,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张厚洪  袁江峰 《当代医学》2021,27(10):70-72
目的 对比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于本院收治的106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常规组(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与研究组(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每组53例.比较两组术后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裸眼视力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角膜散光度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白内障患者过程中,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相较于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有效性、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白内障患者采用不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切口对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洛阳东方医院2013年2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88例(88眼)白内障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44例,44眼)和对照组(44例,44眼),对照组手术切口选择在角膜缘正中上方,观察组手术切口选择在屈光力最大的子午线上,对比两组术前、术后3 d、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角膜散光度,并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测评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视力。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3个月角膜散光度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个月视力与术前相比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于屈光力最大的子午线上做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度影响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在我院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5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半年散光度、裸眼视力变化、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对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处理及治疗。结果患者治疗后1个月、半年角膜平均散光度、裸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与治疗前比较均出现明显好转(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效果显著,患者术后康复快,恢复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囊外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波  吴庆娟 《当代医学》2009,15(19):113-113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的术后视力及散光的对比。方法随机抽取60例白内障手术患者,其中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0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0例,进行术后视力及散光的对比。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的术后视力及散光对比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一样,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昆明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眼科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核硬度Ⅰ~Ⅲ级)患者71例(83眼),随机分为2组,A组:实验组35例(41眼),使用2.2 mm同轴微切口扭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B组:对照组36例(42眼),使用3.0 mm常规切口扭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观察超声乳化手术过程中前房稳定性,记录超声乳化时间平均累积释放能量(CDE)及手术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患者术后第1d、7d、30d,记录视力、角膜水肿情况及平均手术源性散光.结果 (1)2组患者术中前房稳定性良好;2组手术均未发生并发症;(2)2组手术超声乳化晶状体核的时间分别为:A组(50±25)s,B组(48±23)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累积释放能量(CDE):A组(8~23)%,B组(7~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第1天最佳矫正视力(BCVA)大于0.5的患者分别为85.36%、73.80%,术后第7天与第30天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角膜... 更多  相似文献   

13.
严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6,(30):4326-4327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抽选硬核白内障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实施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以及常规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治疗,对比其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术后角膜散光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裸眼视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并发症发生率为7.9%,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患者效果显著,患者术后视力充分恢复的同时安全性更高、角膜散光度也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谭念  叶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4(11):1111-1113
目的观察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并与3.2 mm同轴超声乳化手术进行比较。方法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6例(60眼),年龄55~78岁,晶状体混浊3级,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A组22例(28眼),B组24例(32眼)。A组行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行3.2 mm传统同轴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记录超声乳化时间和能量,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观察随访,记录术后的散光改变、裸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和手术并发症,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中2组平均超声乳化时间(average phaco time,APT)、有效超声乳化时间(effective phaco time,EPT)、平均超声乳化能量(average phacopower,AV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变化:术后第1周A组裸眼好于B组裸眼视力,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1个月2组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散光变化:术前与术后比较,2组角膜散光均有不同程度改变;术后第1天、第1周和第1个月,A组角膜散光均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源性散光更小,早期视力恢复快,前房密闭稳定,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8):62-65
目的观察同轴微切口与小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90例(90眼),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3 mm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组采用1.8 mm的切口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两组的裸眼视力、散光、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和中央角膜厚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为97.78%,对照组的成功率为91.11%,两组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7,P0.05)。治疗前的裸眼视力、散光、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细胞比例、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和中央角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裸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和中央角膜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裸眼视力和中央角膜厚度观察组升高更为明显(P0.01),对照组的角膜内皮细胞变异系数升高水平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对照组的散光水平较治疗前和观察组明显升高(P0.01)。治疗后两组的眼压,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和六角细胞比例降低水平更为明显(P0.01),两组的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1.11%,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89%(χ~2=5.625,P0.05)。结论同轴微切口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优于传统手术方式,在减少术后散光和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和降低并发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与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白内障患者83例(96眼)分为小切口非超声组和超声乳化组,每组48眼。小切口非超声组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手术,超声乳化组行超声乳化吸出术。对两组患者术后1d角膜水肿情况、术后并发症及视力恢复情况。结果与超声乳化组相比,小切口非超声组角膜水肿0级患者比率明显提高(P〈0.05)。两组患者后囊破裂、前方出血以及虹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无差异(P〉0.05)。术后视力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操作简单,能够取得同超声乳化手术等同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硬核白内障患者8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研究组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统计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视力水平、角膜散光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视力水平较术前提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角膜散光度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段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减少,但研究组内皮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9.30%)低于对照组(25.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核白内障采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术治疗,可减小角膜内皮细胞计数降低幅度,改善角膜散光度,利于提高视力水平,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切口位置选择对白内障患者视觉功能、眼内压及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72例,共计85眼进行观察,入选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据手术切口位置不同分为观察组(n=36,43眼)及对照组(n=36,42眼),观察组在最大角膜屈光力子午线轴位做3.0mm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于颞上侧或鼻上侧做3.0mm常规透明角膜切口,术后2组均给予常处置,术后进行随访,比较2组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散光度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结果:2组术后BCVA与术前比较呈逐渐升高趋势,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呈明显降低趋势(P<0.01),但2组间BCVA及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眼压术后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术后2h、1d眼压明显高于术前(P<0.01),术后2d眼压与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2组间术后各时间点眼压均无明显差异(P>0.05);2组角膜散光度于术后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手术源性散光度于术后7d~6个月呈逐渐降低趋势,且术后7d~6个月观察组平均角膜散光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手术源性散光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选择最大角膜屈率位和常规手术切口均可改善患者的视力,但最大角膜屈率位手术切口可减小患者术后角膜散光度,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9.
罗正才  杨云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0):3732-3734
目的分析角膜缘后2.5 mm巩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Ⅳ~Ⅴ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300例Ⅳ~Ⅴ级白内障患者,将接受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MSICS)治疗的150例患者纳入MSICS组,接受角膜缘后2.5 mm巩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治疗的150例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前后散光值、视力、角膜内皮细胞参数(角膜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幅度、角膜内皮密度计数损失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2、4周,两组患者散光值均较术前降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观察组散光值低于MSICS组,视力高于MSI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角膜六角形细胞比例下降幅度、角膜内皮密度计数损失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MSIC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角膜缘后2.5 mm巩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应用于Ⅳ~Ⅴ级白内障患者,可降低术后散光值,减轻角膜内皮损伤,提高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20.
曾招荣 《广西医学》2005,27(7):1004-1006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疗效。方法对350例420眼行常规囊外摘出术、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和超声乳化术,并对手术后视力和角膜曲率结果做比较分析。结果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恢复快、散光小,与超声乳化组结果相似,与常规大切口手术组相比散光较小,视力较好(P<0.01)。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是较有效控制白内障手术后角膜散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